第66章 開國縣男,山河氣勁
重生神雕:拜師李莫愁 作者:一群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6章 開國縣男,山河氣勁
卯時三刻,一個小童自兵部旁的瓦子巷中竄出,懷裏緊緊揣著《臨安捷聞》。
他一路奔行,穿街過巷,扯開嗓子大喊:“呂製使榮升啦!郭大俠獲封荊鄂都統製!那反賊易逐雲……”
忽然間,便被茶博士一把揪住耳朵提了起來,“你這小崽子,休得在此胡言亂語!上迴你說史知政養白虎鎮宅,害得老子的幾十個茶碗被差役砸了個稀巴爛!”
一個腳夫蹲在角落,揚手扔來兩枚銅錢,“且念得仔細些!那反賊究竟怎樣了?”
那小童忙抖開小報,高聲念道:“白紙黑字寫得明白——易郎君鐵槍挑翻蒙古大纛!樞密院親批‘功在社稷,罪赦前愆’!官家還封了他‘開國縣男’的爵位呢!”
一旁綢緞莊的掌櫃啐了口濃痰,罵罵咧咧道:“功個什麽!上月這小子還在皇城司的通緝名單之上——”
話說一半,卻突然住了口,原來兩個察子正按刀而立,斜眼往這邊瞧來。
那小童一路小跑,叫賣著小報,來到西湖邊上的豐樂樓,畫舫中傳來琵琶聲音。
史嵩之侄子一腳將歌妓踹翻在地,“彈的這是什麽晦氣曲子!快給小爺唱那《玉樹後庭花》!”
一位貴公子醉醺醺地舉起夜光杯,“依我看呐,郭靖就該封到瓊州去養龜!他娘的——”
仰頭灌下一杯酒,又道,“忠順軍年年索要五百萬貫,這筆錢能買多少波斯舞娘來尋歡作樂?”
龜奴眼尖,一把揪住賣報小童,“滾遠些!沒瞧見小侯爺在此消遣嗎?”
話落,船窗裏飛出半隻炙鵝,正砸在小童懷裏。他低頭一嗅,香氣撲鼻,畫舫中有人吟詩:“漢水屍橫三百裏,不如西子蹙眉矣……”
那小童大喜,咬了一口燒鵝,一抹嘴高聲叫道:“小的多謝侯爺賞賜!”
說完又一路奔跑叫賣起來。
身後畫舫中笙簫聲起,唱詞又變:“漢家兒郎弓刀鏽,錢塘女兒羅裙透...…”
另一個聲音哈哈大笑:“妙啊妙啊!史兄,好詩,當真是好詩——”
不多時,小報便已售罄。
那小童正蹲在斷橋邊數著銅板,忽聽一人笑道:“開國縣男,哈哈哈……”
抬眼望去,隻見一個白衣女子手持釣竿,空鉤之上懸著半片殘荷,正捧腹大笑。
旁邊一位青衫女子負手而立,望著雷峰塔影,悠悠說道:“當年韓侂胄給辛稼軒封了個‘龍圖閣待製’。”
說著指尖輕輕一彈,一片樹葉如利刃般飛出,削斷了荷莖,“忠臣骨,佞臣舌,從來都是這廟堂之上的柴薪罷了。”
那白衣女子笑嘻嘻道:“如此,我也去殺個人,倒要看看官家會不會封我個‘開國縣女’?”
說罷,足尖輕點,踏水而行,轉瞬間掠出數丈。手中魚竿直直插入一畫舫之中,身影從畫舫窗戶竄了進去。
緊接著,畫舫中傳來一陣尖叫,鴇母和龜奴扯著嗓子大喊:
“殺人啦——”
“小侯爺被殺啦——”
砰砰幾聲,隻見一個個被扔出畫舫,落入水中。
那賣報小童瞪大了眼睛,心裏暗叫:“這可是天大的新聞!白娘子為求官家封她為開國縣女,竟出手殺了史小侯爺!”
轉身拔腿就跑。
且說那鄂州陽邏堡,孟珙指揮忠順軍擊退蒙軍後,當即令王堅堅守陣地,自己則率領十餘名親衛返迴帥府,與黃蓉、丘處機等人相見。
全真三子在武林之中頗具聲望,黃蓉、朱子柳等人於江湖亦是聲名遠揚。
孟珙向來敬重豪傑之士,當下令人擺下豐盛宴席,款待眾人,還讓自己的一個兒子與兩個女兒作陪。
老狗見孟珙五十上下,生的威風凜凜,不怒自威,心中不由敬佩。
江湖上人人敬仰郭大俠,而在這朝廷之中,眾人所敬重的,隻有孟珙這等能征善戰、堪稱大宋柱石之人。
老狗恭敬地呈上襄陽來信,孟珙接過一看,不禁讚道:“有郭大俠與易大俠這般忠義之士,實乃我大宋之幸!”
話落,卻又眉頭一皺,對眾人說道:
“諸位有所不知,若要調兵北伐,實非易事。須得先將北伐之詳細計劃,包括所需兵馬、糧草器械等,一一仔細寫成文書,快馬加鞭送往樞密院。樞密院審閱之後,再呈於官家禦覽。
待官家首肯,樞密院命令下達,方可調兵遣將……此外,還需檢查兵器、整編士兵,做好周全準備。這一番周折,若諸事順遂,個把月或許能成;但要是稍有阻礙,拖延上半年乃至一年,亦不足為奇!如今鄂州戰端已開,朝廷必不會讓襄樊之兵深入河南……”
大宋重文抑武,這是人所共知之事。
眼前這位身為京湖製置使的孟帥,雖戰功赫赫,保大宋半壁江山不失,但朝廷仍忌憚他勢力過大,不敢全然信任,在糧草等諸多方麵多有掣肘。
眾人都是江湖中人,聽孟珙耐心解釋朝中諸多規矩,無不扼腕歎息。
宴至半途,下人匆匆來報,言道有蒙古使者求見。眾人皆是大驚。
孟珙親自前往前廳迎接,但見來者年近中年,頭戴大頭巾,身著寬袍大袖,一副書生模樣。
雙方行過見麵之禮,孟珙神色凜然,問道:“莫不是忽必烈又想求和了?”
那書生拱手答道:“孟帥誤會了,在下並非忽必烈的使者,而是範將軍的使者。”
孟珙眉頭一皺,疑惑道:“範用吉?”
那書生應道:“正是!”
說罷,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恭恭敬敬地遞上。
孟珙接過書信,展開細讀,隻見信中寫道:“
大宋京湖製置使孟元帥麾下:
罪將範用吉頓首再拜,泣血陳情於孟公帳前。
昔年金祚傾頹,某以女真殘軀渡淮歸宋,易姓名、棄舊族,非圖苟全性命,實慕華夏衣冠,欲效忠義於趙家社稷。
然初投襄樊之日,趙範公斥某‘胡虜詐偽’,縱更名改姓亦遭輕賤。
彼時北望故國煙塵,南顧宋廷冷眼,唯撫刀自問:此身既非金臣,亦非宋將,天下之大,竟無寸土可容肝膽耶?然猶念嶽武穆“盡忠報國”之訓,忍辱負重,效命均州,數載枕戈待旦,未嚐負守土之責。
至端平元年,朝廷銳意北複三京,某率孤軍隨王師入洛。然史嵩之坐鎮荊襄,糧秣屢屢遲滯,將士空腹持戈,血戰於汴梁殘垣。某三遣快馬告急,竟得‘虜將安知饑寒’之譏。
是夜雨雪交加,士卒相擁取暖,某撫其背而淚落甲胄——若執意死守,三千忠骨盡成餓殍;若棄刃投敵,百年罵名自當背負。某終開城門以迎蒙古鐵騎,非畏死也,實不忍麾下兒郎盡喪於廟堂黨爭!
然十年輾轉北庭,每見黃龍旗卷,輒憶鄂州城樓烽火;每聞南曲,必向江南稽首長歎。
今鄂州城下,孟公親率忠順軍列陣如嶽,士卒唿喝‘還我河山’之聲,震天動地,某覺肝膽俱裂——此非嶽家軍遺風乎?此非某半生所求之真忠烈乎!
今冒死密呈此箋,非乞活命,惟求贖罪:某三易其主,然金宋蒙三方皆視某如草芥,獨孟公以“忠信”治軍、以“仁義”撫民,此誠某甘效死力之主。
北廷雖授某河南行省參政,然蒙古人猜忌日深,近日更誣某私通大宋,此身頭顱早晚懸於轅門。某寧死於孟公刀斧之下,不願苟活於夷狄帳中。
若蒙孟公收錄,願獻洛陽糧道布防圖,並說動唐鄧舊部三千騎倒戈。
刀山火海,唯命是從!
臨書涕零,不知所言。
若孟公猶疑,某當單騎詣營,引頸就戮,以證此心。惟願魂歸鄂州日,能見嶽王廟前鬆柏蒼翠,則某九泉之下,可對武穆笑曰:罪卒終返漢家旌旗矣!
大宋罪臣 範用吉 泣血頓首!
淳佑三年八月望日。”
孟珙將那書信看完,暗自歎息:這範用吉投降之事真假難辨,但自金國歸宋之後,確實遭到趙範的羞辱與壓製。端平入洛之時,也的確是因史嵩之克扣糧草,才無奈投了蒙古。端平一役慘敗後,官家從此一蹶不振,每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
正思索間,忽覺風聲微動,隻見一道黃色人影如閃電般掠來,一聲大喝:
“腐儒,安敢背叛我大蒙古國!”
來人雙掌直向那大頭巾後背擊去,掌風淩厲異常。
孟珙後退兩步,待瞧清來人,原來是一個老和尚。
那大頭巾滿臉惶恐,大聲叫道:
“孟帥,救我!”
說著便撲倒在地,連滾了幾圈。
孟珙猛地大喝一聲,氣滿周身,動如龍虎,雙拳直擊而出。正此時,那大頭巾突然暴起,雙掌直逼孟珙腹部。
孟珙躲避不及,一聲長嘯,嘯聲如虎嘯龍吟,周身氣浪翻湧,雙拳奮力迎上老和尚的雙掌。
那大頭巾大笑道:“山河氣勁!”
孟珙大驚失色,“你是弱水書生!”
沉肩墜肘,以氣催力,全力反擊。
那老和尚也大笑道:“弱水吞山河,專門克製你的六合心意拳!”
猛地提一口氣,掌力陡然增強。
正此時,黃蓉、全真三子、朱子柳以及孟家三兄妹匆匆奔進廳裏。
但見廳內氣浪滾滾,轟然一聲巨響,孟珙被兩人的掌力擊飛,一口鮮血噴出,整個人重重地摔落在廳中的椅子上,那椅子被震得粉碎。
孟氏兄妹齊聲驚唿:“爹爹!”
迅速向孟珙撲了過去。
黃蓉怒聲喝道:“金輪法王,你這個卑鄙無恥的賊禿驢!”
順手拔出丘處機佩劍,縱身而上。
郭芙、朱子柳、郝大通以及王處一等人也一擁而上。
孟珙急聲道:“郭夫人小心!”
那金輪法王和弱水書生並不應戰,身影晃動,躍出廳外,哈哈大笑,囂張至極。
孟家長女提槍追了出去,隻見金輪法王和弱水書生躍上房頂,往遠處逃去。
金輪法王的聲音遠遠傳來:“久聞孟帥槍法如神,可惜再也沒機會領教了,哈哈哈——”
笑聲與弱水書生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更是囂張無恥。
孟珙長子孟之經急忙奔出,叫道:“郭夫人、令舒,別追了!爹爹受了重傷!”
孟令舒聽了,滿心憤恨,從屋頂躍下。兄妹二人淚流滿麵,急忙迴轉廳裏。
黃蓉深知金輪法王武功蓋世,更何況還有一個弱水書生在旁,忙叫大家止步,一同迴到廳裏。
孟珙臉色蒼白,虛弱不堪。
孟家三兄妹又是憤怒又是痛心,淚水潸然。
丘處機大罵道:“韃子當真卑鄙無恥!”
郭芙和老狗等人也是義憤填膺,憤憤不平。
黃蓉蹲下身去,仔細檢查孟珙的傷勢,發現他的丹田竟被震傷,內髒經脈也遭受重創,真氣已然逆轉,不禁憂心忡忡,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再看那封投誠信的內容,眾人便知這是忽必烈的詭計,個個氣得咬牙切齒,破口大罵。
孟珙祖上孟安曾是嶽飛部下,立下過不少軍功,得嶽飛傳授六合心意拳。
此拳注重“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以及“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外三合,以丹田之氣驅動肢體運動,共分為六步:豎丹田,摟丹田,坐丹田,閘丹田,開丹田,逞丹田。
習練者通過意念引導氣血運行,能在絕境中激發自身潛能,形成威力強大的“山河氣勁”。
忽必烈早知孟珙武功了得,又見他在鄂州部署周密,忠順軍戰鬥力強悍,便下了除去這個強敵的決心,這才利用範用吉之事,派人詐降,趁機偷襲。
————————
————————
注:《宋史列傳.卷一百七十一》
1246年,行省範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為質,珙白於朝,不從。珙歎曰:";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誌不克伸矣。";病遂革,乞休致,授檢校少師、寧武軍節度使致仕,終於江陵府治,時九月戊午也。是月朔,大星隕於境內,聲如雷。薨之夕,大風發屋折木。訃至,帝震悼輟朝,賻銀絹各千,特贈少師,三贈至太師,封吉國公,諡忠襄,廟曰威愛。
卯時三刻,一個小童自兵部旁的瓦子巷中竄出,懷裏緊緊揣著《臨安捷聞》。
他一路奔行,穿街過巷,扯開嗓子大喊:“呂製使榮升啦!郭大俠獲封荊鄂都統製!那反賊易逐雲……”
忽然間,便被茶博士一把揪住耳朵提了起來,“你這小崽子,休得在此胡言亂語!上迴你說史知政養白虎鎮宅,害得老子的幾十個茶碗被差役砸了個稀巴爛!”
一個腳夫蹲在角落,揚手扔來兩枚銅錢,“且念得仔細些!那反賊究竟怎樣了?”
那小童忙抖開小報,高聲念道:“白紙黑字寫得明白——易郎君鐵槍挑翻蒙古大纛!樞密院親批‘功在社稷,罪赦前愆’!官家還封了他‘開國縣男’的爵位呢!”
一旁綢緞莊的掌櫃啐了口濃痰,罵罵咧咧道:“功個什麽!上月這小子還在皇城司的通緝名單之上——”
話說一半,卻突然住了口,原來兩個察子正按刀而立,斜眼往這邊瞧來。
那小童一路小跑,叫賣著小報,來到西湖邊上的豐樂樓,畫舫中傳來琵琶聲音。
史嵩之侄子一腳將歌妓踹翻在地,“彈的這是什麽晦氣曲子!快給小爺唱那《玉樹後庭花》!”
一位貴公子醉醺醺地舉起夜光杯,“依我看呐,郭靖就該封到瓊州去養龜!他娘的——”
仰頭灌下一杯酒,又道,“忠順軍年年索要五百萬貫,這筆錢能買多少波斯舞娘來尋歡作樂?”
龜奴眼尖,一把揪住賣報小童,“滾遠些!沒瞧見小侯爺在此消遣嗎?”
話落,船窗裏飛出半隻炙鵝,正砸在小童懷裏。他低頭一嗅,香氣撲鼻,畫舫中有人吟詩:“漢水屍橫三百裏,不如西子蹙眉矣……”
那小童大喜,咬了一口燒鵝,一抹嘴高聲叫道:“小的多謝侯爺賞賜!”
說完又一路奔跑叫賣起來。
身後畫舫中笙簫聲起,唱詞又變:“漢家兒郎弓刀鏽,錢塘女兒羅裙透...…”
另一個聲音哈哈大笑:“妙啊妙啊!史兄,好詩,當真是好詩——”
不多時,小報便已售罄。
那小童正蹲在斷橋邊數著銅板,忽聽一人笑道:“開國縣男,哈哈哈……”
抬眼望去,隻見一個白衣女子手持釣竿,空鉤之上懸著半片殘荷,正捧腹大笑。
旁邊一位青衫女子負手而立,望著雷峰塔影,悠悠說道:“當年韓侂胄給辛稼軒封了個‘龍圖閣待製’。”
說著指尖輕輕一彈,一片樹葉如利刃般飛出,削斷了荷莖,“忠臣骨,佞臣舌,從來都是這廟堂之上的柴薪罷了。”
那白衣女子笑嘻嘻道:“如此,我也去殺個人,倒要看看官家會不會封我個‘開國縣女’?”
說罷,足尖輕點,踏水而行,轉瞬間掠出數丈。手中魚竿直直插入一畫舫之中,身影從畫舫窗戶竄了進去。
緊接著,畫舫中傳來一陣尖叫,鴇母和龜奴扯著嗓子大喊:
“殺人啦——”
“小侯爺被殺啦——”
砰砰幾聲,隻見一個個被扔出畫舫,落入水中。
那賣報小童瞪大了眼睛,心裏暗叫:“這可是天大的新聞!白娘子為求官家封她為開國縣女,竟出手殺了史小侯爺!”
轉身拔腿就跑。
且說那鄂州陽邏堡,孟珙指揮忠順軍擊退蒙軍後,當即令王堅堅守陣地,自己則率領十餘名親衛返迴帥府,與黃蓉、丘處機等人相見。
全真三子在武林之中頗具聲望,黃蓉、朱子柳等人於江湖亦是聲名遠揚。
孟珙向來敬重豪傑之士,當下令人擺下豐盛宴席,款待眾人,還讓自己的一個兒子與兩個女兒作陪。
老狗見孟珙五十上下,生的威風凜凜,不怒自威,心中不由敬佩。
江湖上人人敬仰郭大俠,而在這朝廷之中,眾人所敬重的,隻有孟珙這等能征善戰、堪稱大宋柱石之人。
老狗恭敬地呈上襄陽來信,孟珙接過一看,不禁讚道:“有郭大俠與易大俠這般忠義之士,實乃我大宋之幸!”
話落,卻又眉頭一皺,對眾人說道:
“諸位有所不知,若要調兵北伐,實非易事。須得先將北伐之詳細計劃,包括所需兵馬、糧草器械等,一一仔細寫成文書,快馬加鞭送往樞密院。樞密院審閱之後,再呈於官家禦覽。
待官家首肯,樞密院命令下達,方可調兵遣將……此外,還需檢查兵器、整編士兵,做好周全準備。這一番周折,若諸事順遂,個把月或許能成;但要是稍有阻礙,拖延上半年乃至一年,亦不足為奇!如今鄂州戰端已開,朝廷必不會讓襄樊之兵深入河南……”
大宋重文抑武,這是人所共知之事。
眼前這位身為京湖製置使的孟帥,雖戰功赫赫,保大宋半壁江山不失,但朝廷仍忌憚他勢力過大,不敢全然信任,在糧草等諸多方麵多有掣肘。
眾人都是江湖中人,聽孟珙耐心解釋朝中諸多規矩,無不扼腕歎息。
宴至半途,下人匆匆來報,言道有蒙古使者求見。眾人皆是大驚。
孟珙親自前往前廳迎接,但見來者年近中年,頭戴大頭巾,身著寬袍大袖,一副書生模樣。
雙方行過見麵之禮,孟珙神色凜然,問道:“莫不是忽必烈又想求和了?”
那書生拱手答道:“孟帥誤會了,在下並非忽必烈的使者,而是範將軍的使者。”
孟珙眉頭一皺,疑惑道:“範用吉?”
那書生應道:“正是!”
說罷,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恭恭敬敬地遞上。
孟珙接過書信,展開細讀,隻見信中寫道:“
大宋京湖製置使孟元帥麾下:
罪將範用吉頓首再拜,泣血陳情於孟公帳前。
昔年金祚傾頹,某以女真殘軀渡淮歸宋,易姓名、棄舊族,非圖苟全性命,實慕華夏衣冠,欲效忠義於趙家社稷。
然初投襄樊之日,趙範公斥某‘胡虜詐偽’,縱更名改姓亦遭輕賤。
彼時北望故國煙塵,南顧宋廷冷眼,唯撫刀自問:此身既非金臣,亦非宋將,天下之大,竟無寸土可容肝膽耶?然猶念嶽武穆“盡忠報國”之訓,忍辱負重,效命均州,數載枕戈待旦,未嚐負守土之責。
至端平元年,朝廷銳意北複三京,某率孤軍隨王師入洛。然史嵩之坐鎮荊襄,糧秣屢屢遲滯,將士空腹持戈,血戰於汴梁殘垣。某三遣快馬告急,竟得‘虜將安知饑寒’之譏。
是夜雨雪交加,士卒相擁取暖,某撫其背而淚落甲胄——若執意死守,三千忠骨盡成餓殍;若棄刃投敵,百年罵名自當背負。某終開城門以迎蒙古鐵騎,非畏死也,實不忍麾下兒郎盡喪於廟堂黨爭!
然十年輾轉北庭,每見黃龍旗卷,輒憶鄂州城樓烽火;每聞南曲,必向江南稽首長歎。
今鄂州城下,孟公親率忠順軍列陣如嶽,士卒唿喝‘還我河山’之聲,震天動地,某覺肝膽俱裂——此非嶽家軍遺風乎?此非某半生所求之真忠烈乎!
今冒死密呈此箋,非乞活命,惟求贖罪:某三易其主,然金宋蒙三方皆視某如草芥,獨孟公以“忠信”治軍、以“仁義”撫民,此誠某甘效死力之主。
北廷雖授某河南行省參政,然蒙古人猜忌日深,近日更誣某私通大宋,此身頭顱早晚懸於轅門。某寧死於孟公刀斧之下,不願苟活於夷狄帳中。
若蒙孟公收錄,願獻洛陽糧道布防圖,並說動唐鄧舊部三千騎倒戈。
刀山火海,唯命是從!
臨書涕零,不知所言。
若孟公猶疑,某當單騎詣營,引頸就戮,以證此心。惟願魂歸鄂州日,能見嶽王廟前鬆柏蒼翠,則某九泉之下,可對武穆笑曰:罪卒終返漢家旌旗矣!
大宋罪臣 範用吉 泣血頓首!
淳佑三年八月望日。”
孟珙將那書信看完,暗自歎息:這範用吉投降之事真假難辨,但自金國歸宋之後,確實遭到趙範的羞辱與壓製。端平入洛之時,也的確是因史嵩之克扣糧草,才無奈投了蒙古。端平一役慘敗後,官家從此一蹶不振,每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
正思索間,忽覺風聲微動,隻見一道黃色人影如閃電般掠來,一聲大喝:
“腐儒,安敢背叛我大蒙古國!”
來人雙掌直向那大頭巾後背擊去,掌風淩厲異常。
孟珙後退兩步,待瞧清來人,原來是一個老和尚。
那大頭巾滿臉惶恐,大聲叫道:
“孟帥,救我!”
說著便撲倒在地,連滾了幾圈。
孟珙猛地大喝一聲,氣滿周身,動如龍虎,雙拳直擊而出。正此時,那大頭巾突然暴起,雙掌直逼孟珙腹部。
孟珙躲避不及,一聲長嘯,嘯聲如虎嘯龍吟,周身氣浪翻湧,雙拳奮力迎上老和尚的雙掌。
那大頭巾大笑道:“山河氣勁!”
孟珙大驚失色,“你是弱水書生!”
沉肩墜肘,以氣催力,全力反擊。
那老和尚也大笑道:“弱水吞山河,專門克製你的六合心意拳!”
猛地提一口氣,掌力陡然增強。
正此時,黃蓉、全真三子、朱子柳以及孟家三兄妹匆匆奔進廳裏。
但見廳內氣浪滾滾,轟然一聲巨響,孟珙被兩人的掌力擊飛,一口鮮血噴出,整個人重重地摔落在廳中的椅子上,那椅子被震得粉碎。
孟氏兄妹齊聲驚唿:“爹爹!”
迅速向孟珙撲了過去。
黃蓉怒聲喝道:“金輪法王,你這個卑鄙無恥的賊禿驢!”
順手拔出丘處機佩劍,縱身而上。
郭芙、朱子柳、郝大通以及王處一等人也一擁而上。
孟珙急聲道:“郭夫人小心!”
那金輪法王和弱水書生並不應戰,身影晃動,躍出廳外,哈哈大笑,囂張至極。
孟家長女提槍追了出去,隻見金輪法王和弱水書生躍上房頂,往遠處逃去。
金輪法王的聲音遠遠傳來:“久聞孟帥槍法如神,可惜再也沒機會領教了,哈哈哈——”
笑聲與弱水書生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更是囂張無恥。
孟珙長子孟之經急忙奔出,叫道:“郭夫人、令舒,別追了!爹爹受了重傷!”
孟令舒聽了,滿心憤恨,從屋頂躍下。兄妹二人淚流滿麵,急忙迴轉廳裏。
黃蓉深知金輪法王武功蓋世,更何況還有一個弱水書生在旁,忙叫大家止步,一同迴到廳裏。
孟珙臉色蒼白,虛弱不堪。
孟家三兄妹又是憤怒又是痛心,淚水潸然。
丘處機大罵道:“韃子當真卑鄙無恥!”
郭芙和老狗等人也是義憤填膺,憤憤不平。
黃蓉蹲下身去,仔細檢查孟珙的傷勢,發現他的丹田竟被震傷,內髒經脈也遭受重創,真氣已然逆轉,不禁憂心忡忡,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再看那封投誠信的內容,眾人便知這是忽必烈的詭計,個個氣得咬牙切齒,破口大罵。
孟珙祖上孟安曾是嶽飛部下,立下過不少軍功,得嶽飛傳授六合心意拳。
此拳注重“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以及“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外三合,以丹田之氣驅動肢體運動,共分為六步:豎丹田,摟丹田,坐丹田,閘丹田,開丹田,逞丹田。
習練者通過意念引導氣血運行,能在絕境中激發自身潛能,形成威力強大的“山河氣勁”。
忽必烈早知孟珙武功了得,又見他在鄂州部署周密,忠順軍戰鬥力強悍,便下了除去這個強敵的決心,這才利用範用吉之事,派人詐降,趁機偷襲。
————————
————————
注:《宋史列傳.卷一百七十一》
1246年,行省範用吉密通降款,以所受告為質,珙白於朝,不從。珙歎曰:";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誌不克伸矣。";病遂革,乞休致,授檢校少師、寧武軍節度使致仕,終於江陵府治,時九月戊午也。是月朔,大星隕於境內,聲如雷。薨之夕,大風發屋折木。訃至,帝震悼輟朝,賻銀絹各千,特贈少師,三贈至太師,封吉國公,諡忠襄,廟曰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