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戰戰兢兢的看一眼那王家仆婦,怒斥道:“王夫人讓我等來取迴少君生辰八字。
我等老老實實取迴便是。
你何必橫生枝節,出口傷人,嘲諷呂家門第?”
那仆婦知道已經惹了大禍,不服氣道:“你不也說過,那呂家小娘嫁我王氏少君,乃是高攀。
她身子被人看過,不清不白,再難嫁的出去?”
“你個蠢貨老奴!”楊氏破口大罵道:“這話背地裏說尚可。
哪像你這般,當麵說到人臉上?
如此,豈能不把人激怒?
你可知道,你為你王家惹了多大禍事?
如今呂小娘即將成為清河王妃,想要收拾你王氏一個禦史中丞,不過輕而易舉。
連老娘都被你這蠢貨給連累了。”
雖然楊氏罵的狠毒,但那仆婦自知理虧,卻不敢還口,囁喏著小聲道:“誰知她呂家能鹹魚翻身,飛上枝頭變鳳凰。
做清河王正妃,這話說出去,誰人能相信?”
楊氏沉吟片刻,自言自語道:“這話倒也在理。
呂氏之女做清河王妃,恐怕全天下人都不能相信。
王夫人也不能怪罪我等魯莽。”
兩人灰溜溜的趕迴去,向王夫人請罪。
……
黃月英在嚴氏的帶領下,來到呂玲綺閨房。
此時呂玲綺臉色蒼白,剛才又被氣吐了血,神色自然不好看。
黃月英道:“妾身奉清河王殿下之命,前來探望小娘病情。
看樣子病情,似乎依然較為沉重。
妾身迴稟殿下,再派禦醫前來診治調養一番。”
呂玲綺慘然笑了笑道:“本來傷勢已經逐漸痊愈,方才被那兩個潑婦氣到,故而嘔了一口血。
現在那兩人走了,我這傷不礙事的。”
黃月英自然能猜到那兩人的來意,嘴角微微翹了翹道:“趨炎附勢,搬弄是非之徒而已,小娘馬上就要做清河王妃。
您成為天下最有權勢的女子,何必去跟那兩個小人物計較?
若能為小娘出氣,我迴去之後,便能讓她們吃不了兜著走。”
呂玲綺遲疑一下,問道:“那清河王……真的不在乎我門第出身,準備娶我?”
黃月英哭笑不得道:“我都帶聘禮來了,還能有假?
您在廣善寺奮不顧身,勇救公主,清河王自然感激萬分。
再者清河王殿下眼中,並無門第之念,故而想要結成這門親事。
想來小娘不會推辭吧?”
呂玲綺想起當時在廣善寺的場景,臉色頓時飛起紅霞,神色變得扭捏起來。
那清河王位高權重,長相英武,乃當世第一青年英傑。
她能嫁到如此如意郎君,也算因禍得福,上天眷顧。
她低著頭,聲若蚊蠅道:“我自然願意……”
黃月英笑道:“清河王殿下少年有為,英明神武,蓋世英雄,傻子才不願意。
既然如此,我也該迴去複命了。
小娘請好好休養身體,等痊愈之後完婚,盡快給大王殿下生下一個小王子。
如此呂氏家族也算飛黃騰達了。”
呂玲綺低著頭,羞澀難當。
嚴氏聽了黃月英的話卻已經浮想聯翩。
女兒要是真能順利生下兒子,那便是清河王的嫡長子,將來必然能繼承家業。
隻可惜呂氏沒有男嬰,否則便能成為最大的外戚。
黃月英迴王府向劉琦稟報。
同時這件事在許都城內,迅速傳開,成為頭等大事。
劉琦的婚事本來便備受矚目,不知誰家幸運,能與劉家結親,分享清河王府的權力。
大家把天底下所有世家大族挑選個遍,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花落呂家。
畢竟呂氏不止算不上世家大族,甚至連寒門都不是。
呂家往上數十代,除了呂布之外,沒有一個為官的。
就算呂布,也不過是個被人輕視的邊軍武將,耿耿武夫。
無論怎麽看,這門親事都不般配。
但事實卻是,劉琦主動向呂氏提親,這門親事真成了。
大家想不明白,也隻能認可。
與此同時,劉琦派人前去襄陽,給父親送信。
他母親早亡,這個世上唯一的長輩便是父親,所以必須經過父親同意才行。
書信送到襄陽。
劉表看後,也感到不可思議。
就算他父子沒有割據一方,單憑漢室宗親,天下名士的身份,也不可能與呂氏這等武人之家結親。
隻不過如今劉表,已經無法掌控兒子的命運。
畢竟他兒子做出了超乎他想象的成就。
被封為王爵,成為朝廷柱石,將劉氏榮光推向了頂峰。
所以兒子既然這麽選,一定有他的道理。
劉表除了表示同意之外,還準備啟程去往許都,見證兒子大婚。
……
此時,濮陽。
呂布擊敗曹操之後,聲勢達到了頂峰。
各地豪紳源源不斷送來糧草,兵源。
呂布麾下頓時又聚集了四萬人馬,糧草可夠數月之用。
在魏續侯成等部將的吹捧下,呂布有些飄飄然了。
他本想派人去往許都,將家眷迎至濮陽團聚。
可是沒想到,遭到劉琦婉拒。
呂布頓時勃然大怒,召集眾文武議事。
他端坐正中,掃視一眼麵前陳宮高順等人,沉聲道:“那清河王竟然拒絕,將呂某家眷送來濮陽。
諸位以為呂某該如何應對?”
魏續凜然道:“主公家眷在許都,便永遠受製於朝廷。
清河王不肯放迴,乃是要作為人質,不相信主公。
此舉不免讓人心寒。”
“此言差矣,”高順道:“別忘了,當初我等渡過黃河,身無容身之地。
是清河王殿下,委派主公前來就任兗州刺史。
武將領兵在外,家眷居於都城,這乃是大漢舊例。
我等豈能剛剛在兗州立足,便違反舊例,迎迴主公家眷?”
呂布聽了高順的話,不由皺了皺眉頭。
這高順什麽都好,就是說話太直,讓人聽著刺耳。
呂布冷聲道:“我這是就任兗州刺史,並非領兵在外,如何不能迎迴家眷?”
這時陳宮說道:“溫侯言之有理,刺史屬地方官員,帶家眷赴任,也是舊例。
否則強行扣留家眷,乃是違反人倫之事。
溫侯應繼續向大王據理力爭。”
呂布沒想到陳宮也能支持自己,點點頭道:“好,呂某繼續派人前去。
若是清河王依然不放,那就別怪呂某無情。”
我等老老實實取迴便是。
你何必橫生枝節,出口傷人,嘲諷呂家門第?”
那仆婦知道已經惹了大禍,不服氣道:“你不也說過,那呂家小娘嫁我王氏少君,乃是高攀。
她身子被人看過,不清不白,再難嫁的出去?”
“你個蠢貨老奴!”楊氏破口大罵道:“這話背地裏說尚可。
哪像你這般,當麵說到人臉上?
如此,豈能不把人激怒?
你可知道,你為你王家惹了多大禍事?
如今呂小娘即將成為清河王妃,想要收拾你王氏一個禦史中丞,不過輕而易舉。
連老娘都被你這蠢貨給連累了。”
雖然楊氏罵的狠毒,但那仆婦自知理虧,卻不敢還口,囁喏著小聲道:“誰知她呂家能鹹魚翻身,飛上枝頭變鳳凰。
做清河王正妃,這話說出去,誰人能相信?”
楊氏沉吟片刻,自言自語道:“這話倒也在理。
呂氏之女做清河王妃,恐怕全天下人都不能相信。
王夫人也不能怪罪我等魯莽。”
兩人灰溜溜的趕迴去,向王夫人請罪。
……
黃月英在嚴氏的帶領下,來到呂玲綺閨房。
此時呂玲綺臉色蒼白,剛才又被氣吐了血,神色自然不好看。
黃月英道:“妾身奉清河王殿下之命,前來探望小娘病情。
看樣子病情,似乎依然較為沉重。
妾身迴稟殿下,再派禦醫前來診治調養一番。”
呂玲綺慘然笑了笑道:“本來傷勢已經逐漸痊愈,方才被那兩個潑婦氣到,故而嘔了一口血。
現在那兩人走了,我這傷不礙事的。”
黃月英自然能猜到那兩人的來意,嘴角微微翹了翹道:“趨炎附勢,搬弄是非之徒而已,小娘馬上就要做清河王妃。
您成為天下最有權勢的女子,何必去跟那兩個小人物計較?
若能為小娘出氣,我迴去之後,便能讓她們吃不了兜著走。”
呂玲綺遲疑一下,問道:“那清河王……真的不在乎我門第出身,準備娶我?”
黃月英哭笑不得道:“我都帶聘禮來了,還能有假?
您在廣善寺奮不顧身,勇救公主,清河王自然感激萬分。
再者清河王殿下眼中,並無門第之念,故而想要結成這門親事。
想來小娘不會推辭吧?”
呂玲綺想起當時在廣善寺的場景,臉色頓時飛起紅霞,神色變得扭捏起來。
那清河王位高權重,長相英武,乃當世第一青年英傑。
她能嫁到如此如意郎君,也算因禍得福,上天眷顧。
她低著頭,聲若蚊蠅道:“我自然願意……”
黃月英笑道:“清河王殿下少年有為,英明神武,蓋世英雄,傻子才不願意。
既然如此,我也該迴去複命了。
小娘請好好休養身體,等痊愈之後完婚,盡快給大王殿下生下一個小王子。
如此呂氏家族也算飛黃騰達了。”
呂玲綺低著頭,羞澀難當。
嚴氏聽了黃月英的話卻已經浮想聯翩。
女兒要是真能順利生下兒子,那便是清河王的嫡長子,將來必然能繼承家業。
隻可惜呂氏沒有男嬰,否則便能成為最大的外戚。
黃月英迴王府向劉琦稟報。
同時這件事在許都城內,迅速傳開,成為頭等大事。
劉琦的婚事本來便備受矚目,不知誰家幸運,能與劉家結親,分享清河王府的權力。
大家把天底下所有世家大族挑選個遍,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花落呂家。
畢竟呂氏不止算不上世家大族,甚至連寒門都不是。
呂家往上數十代,除了呂布之外,沒有一個為官的。
就算呂布,也不過是個被人輕視的邊軍武將,耿耿武夫。
無論怎麽看,這門親事都不般配。
但事實卻是,劉琦主動向呂氏提親,這門親事真成了。
大家想不明白,也隻能認可。
與此同時,劉琦派人前去襄陽,給父親送信。
他母親早亡,這個世上唯一的長輩便是父親,所以必須經過父親同意才行。
書信送到襄陽。
劉表看後,也感到不可思議。
就算他父子沒有割據一方,單憑漢室宗親,天下名士的身份,也不可能與呂氏這等武人之家結親。
隻不過如今劉表,已經無法掌控兒子的命運。
畢竟他兒子做出了超乎他想象的成就。
被封為王爵,成為朝廷柱石,將劉氏榮光推向了頂峰。
所以兒子既然這麽選,一定有他的道理。
劉表除了表示同意之外,還準備啟程去往許都,見證兒子大婚。
……
此時,濮陽。
呂布擊敗曹操之後,聲勢達到了頂峰。
各地豪紳源源不斷送來糧草,兵源。
呂布麾下頓時又聚集了四萬人馬,糧草可夠數月之用。
在魏續侯成等部將的吹捧下,呂布有些飄飄然了。
他本想派人去往許都,將家眷迎至濮陽團聚。
可是沒想到,遭到劉琦婉拒。
呂布頓時勃然大怒,召集眾文武議事。
他端坐正中,掃視一眼麵前陳宮高順等人,沉聲道:“那清河王竟然拒絕,將呂某家眷送來濮陽。
諸位以為呂某該如何應對?”
魏續凜然道:“主公家眷在許都,便永遠受製於朝廷。
清河王不肯放迴,乃是要作為人質,不相信主公。
此舉不免讓人心寒。”
“此言差矣,”高順道:“別忘了,當初我等渡過黃河,身無容身之地。
是清河王殿下,委派主公前來就任兗州刺史。
武將領兵在外,家眷居於都城,這乃是大漢舊例。
我等豈能剛剛在兗州立足,便違反舊例,迎迴主公家眷?”
呂布聽了高順的話,不由皺了皺眉頭。
這高順什麽都好,就是說話太直,讓人聽著刺耳。
呂布冷聲道:“我這是就任兗州刺史,並非領兵在外,如何不能迎迴家眷?”
這時陳宮說道:“溫侯言之有理,刺史屬地方官員,帶家眷赴任,也是舊例。
否則強行扣留家眷,乃是違反人倫之事。
溫侯應繼續向大王據理力爭。”
呂布沒想到陳宮也能支持自己,點點頭道:“好,呂某繼續派人前去。
若是清河王依然不放,那就別怪呂某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