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場之上,關羽魏延二將背對背,各自衝出十餘步。
然後勒住馬韁繩,迴轉過身來。
關羽對於眼前此人,能接住他這連環三刀,也感到有些吃驚。
他自出世以來,跟隨義兄南征北戰,罕逢敵手。
這三刀,已經是凝結他畢生武藝之精華。
若不是魏延口出不遜,辱及他母親,他也不會一出手就是殺招。
萬萬沒想到,對方竟然硬生生接了下來,毫發無傷。
關羽手捋長髯,手中青龍偃月刀一指,傲然嗬斥道:“匹夫,拿命來!”
說完縱馬又向魏延衝了過去。
魏延強自打起精神,橫刀迎戰。
麵對關羽一刀快似一刀的進攻,魏延幾乎沒有還手之力,隻能疲於應付,狼狽不堪。
他心裏暗暗叫苦,怪不得大王說此人天下無敵。
之前還不相信,現在親自對陣,總算是服了。
轉眼之間,兩人已經纏鬥了一炷香的功夫。
期間一直都是關羽在進攻,魏延在防禦。
並非魏延不想反攻,實在對方的攻勢太猛烈,根本騰不出手來。
魏延終於確定,他的武力跟對方相去甚遠,再鬥下去,恐怕性命不保。
他趁著關羽進攻的間隙,腳後跟猛磕馬腹。
他胯下戰馬像離弦之箭,向關羽旁邊飛奔過去。
關羽料想對方要跑,大聲喝道:“匹夫,口出惡言還想跑,沒那麽容易!
把腦袋留下。”
說著,拍馬追了過來。
魏延玩命的逃,關羽在後麵拚了命的追,誓要取魏延的人頭。
對方竟然造謠他母親是娼妓,這等下三濫的行為,孰不可忍。
眼看魏延就要逃迴本陣,突然陣中又衝出一員戰將,正是張遼。
魏延眉開眼笑道:“老張,還是你仗義,肯來救我!”
張遼橫槍道:“你先下去,讓我會會來將。”
魏延趕忙一溜煙的迴歸本陣。
此時劉琦正在率領眾人觀陣,笑著問魏延道:“那關羽武藝如何?”
魏延慚愧道:“確如大王所言,有萬人敵之姿,我不如也。”
黃忠冷笑了一下,自言自語道:“陣前口出不遜,激將出來,又戰之不勝。
既輸了決戰,又輸了人品,簡直丟人現眼。”
“你……”魏延被奚落的臉上掛不住。
但想到的確剛剛戰敗,隻好灰溜溜的躲進人群裏,不敢抬頭。
此時戰場之上,張遼已經與關羽對峙。
張遼抱了抱拳。
他平常為人較為謙虛,雖已獲封平西將軍,但卻懶得自我標榜。
隻是簡要的吐出幾個字道:“雁門張遼在此!”
關羽吃了一驚道:“難道是生擒羌王迷當的平西將軍張文遠?”
張遼道:“閣下竟也認得張某?”
關羽捋了捋長髯,嘴角難得的翹了翹道:“張將軍隨軍平定涼州,勇秦迷當,為我漢家將領之楷模,關某素來敬佩。”
他雖然沒有跟真實的曆史上一樣,跟張遼共處曹營,並得張遼求情。
但張遼畢竟是抵抗外辱,擒獲酋首的民族英雄,而且名聲很大,關羽自然敬佩有加。
關羽拱了拱手道:“未想關某今日,能在此得見張將軍,實乃三生有幸。
隻不過關某雖佩服將軍功業,你我各為其主,待會兒動起手來,關某不會手下留情。”
張遼橫槍凜然道:“誰用你手下留情?
接招吧!”
說著,挺槍便刺向關羽麵門。
關羽趕忙橫刀封擋,將張遼來搶磕到一旁。
張遼隻覺得雙臂一麻,抖手便向關羽小腹,刺出第二槍。
關羽揮刀,又將來槍磕開。
張遼停下動作,冷聲問道:“你為何隻守不攻?”
關羽道:“關某敬佩將軍功業,當禮讓三招,以示敬意。”
“不用!”張遼又一槍紮向關羽前胸。
關羽側身躲過,以刀抵住槍尖,正色道:“三招已過,關某要反擊了。”
說著,長刀順著槍杆,向張遼的雙手劃過去。
張遼雙臂用力,想要把刀挑開。
可是關羽的大刀,卻像長在了槍杆上一樣,無論如何都挑不動。
眼見刀鋒就要碰到手上,張遼無奈,隻好將槍身下壓,脫離關羽的大刀,然後反手一槍,又紮向對方小腹。
“好槍法!”
關羽不由脫口讚歎了一聲。
世間能讓他關羽佩服的人不多。
他敬佩張遼的不是武藝,而是功績。
當然,張遼武藝也非常出眾,遠勝於絕大多數將領。
關羽揮刀,又將張遼攻勢化解。
兩人槍來刀往,戰了幾十個迴合不分勝負。
雖說關羽口上聲稱不會手下留情,但畢竟出手還是沒有下狠招。
所以戰場上打的有來有去,呈膠著之勢。
他們都是頂尖武將,交手一段時間之後,對方有幾斤幾兩便摸得一清二楚。
張遼明白,這關羽顯然有意相讓,所以沒有盡全力。
若對方全力拚殺,此刻他恐怕早敗了。
既然對方給留了麵子,他也不能不識抬舉。
他猛攻兩槍之後,抱拳道:“閣下武藝驚人,在下不是對手。
告辭!”
關羽也拱手還禮道:“將軍槍法出眾,世所罕見。
你我戰成平手,不分勝負。”
張遼齒於對方想讓,點了點頭,撥馬迴到陣前,對劉琦道:“那關羽果然勇猛無比。
張遼今日方知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劉琦微笑道:“文遠不必氣餒。
一員武將,個人武力出眾,並無多大用處。
關鍵是要有率領騎兵,衝陷敵陣之能。
這方麵文遠要遠勝於關羽。”
張遼隻當是劉琦在為自己找迴麵子,愧然道:“大王過譽了。”
此時劉琦掃視身後諸將道:“還有誰,想去挑戰關羽?”
眾人見張遼魏延都輸了,一眾將校沒人敢吱聲。
若在從前,連軍中普通都尉司馬,都覺得自己是名揚天下的武將。
可是經此一戰,大家全都閉氣了。
原來,他們並不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
敵陣中也有難敵之將。
這時黃忠緩緩上前,抱拳道:“大王,末將願往!”
他之前是跟隨劉磐的。
如今剛剛劃歸劉琦麾下,所立功勞不大,官職也不高,所以急於立功受賞。
“去吧,小心為上,”劉琦叮囑道。
然後勒住馬韁繩,迴轉過身來。
關羽對於眼前此人,能接住他這連環三刀,也感到有些吃驚。
他自出世以來,跟隨義兄南征北戰,罕逢敵手。
這三刀,已經是凝結他畢生武藝之精華。
若不是魏延口出不遜,辱及他母親,他也不會一出手就是殺招。
萬萬沒想到,對方竟然硬生生接了下來,毫發無傷。
關羽手捋長髯,手中青龍偃月刀一指,傲然嗬斥道:“匹夫,拿命來!”
說完縱馬又向魏延衝了過去。
魏延強自打起精神,橫刀迎戰。
麵對關羽一刀快似一刀的進攻,魏延幾乎沒有還手之力,隻能疲於應付,狼狽不堪。
他心裏暗暗叫苦,怪不得大王說此人天下無敵。
之前還不相信,現在親自對陣,總算是服了。
轉眼之間,兩人已經纏鬥了一炷香的功夫。
期間一直都是關羽在進攻,魏延在防禦。
並非魏延不想反攻,實在對方的攻勢太猛烈,根本騰不出手來。
魏延終於確定,他的武力跟對方相去甚遠,再鬥下去,恐怕性命不保。
他趁著關羽進攻的間隙,腳後跟猛磕馬腹。
他胯下戰馬像離弦之箭,向關羽旁邊飛奔過去。
關羽料想對方要跑,大聲喝道:“匹夫,口出惡言還想跑,沒那麽容易!
把腦袋留下。”
說著,拍馬追了過來。
魏延玩命的逃,關羽在後麵拚了命的追,誓要取魏延的人頭。
對方竟然造謠他母親是娼妓,這等下三濫的行為,孰不可忍。
眼看魏延就要逃迴本陣,突然陣中又衝出一員戰將,正是張遼。
魏延眉開眼笑道:“老張,還是你仗義,肯來救我!”
張遼橫槍道:“你先下去,讓我會會來將。”
魏延趕忙一溜煙的迴歸本陣。
此時劉琦正在率領眾人觀陣,笑著問魏延道:“那關羽武藝如何?”
魏延慚愧道:“確如大王所言,有萬人敵之姿,我不如也。”
黃忠冷笑了一下,自言自語道:“陣前口出不遜,激將出來,又戰之不勝。
既輸了決戰,又輸了人品,簡直丟人現眼。”
“你……”魏延被奚落的臉上掛不住。
但想到的確剛剛戰敗,隻好灰溜溜的躲進人群裏,不敢抬頭。
此時戰場之上,張遼已經與關羽對峙。
張遼抱了抱拳。
他平常為人較為謙虛,雖已獲封平西將軍,但卻懶得自我標榜。
隻是簡要的吐出幾個字道:“雁門張遼在此!”
關羽吃了一驚道:“難道是生擒羌王迷當的平西將軍張文遠?”
張遼道:“閣下竟也認得張某?”
關羽捋了捋長髯,嘴角難得的翹了翹道:“張將軍隨軍平定涼州,勇秦迷當,為我漢家將領之楷模,關某素來敬佩。”
他雖然沒有跟真實的曆史上一樣,跟張遼共處曹營,並得張遼求情。
但張遼畢竟是抵抗外辱,擒獲酋首的民族英雄,而且名聲很大,關羽自然敬佩有加。
關羽拱了拱手道:“未想關某今日,能在此得見張將軍,實乃三生有幸。
隻不過關某雖佩服將軍功業,你我各為其主,待會兒動起手來,關某不會手下留情。”
張遼橫槍凜然道:“誰用你手下留情?
接招吧!”
說著,挺槍便刺向關羽麵門。
關羽趕忙橫刀封擋,將張遼來搶磕到一旁。
張遼隻覺得雙臂一麻,抖手便向關羽小腹,刺出第二槍。
關羽揮刀,又將來槍磕開。
張遼停下動作,冷聲問道:“你為何隻守不攻?”
關羽道:“關某敬佩將軍功業,當禮讓三招,以示敬意。”
“不用!”張遼又一槍紮向關羽前胸。
關羽側身躲過,以刀抵住槍尖,正色道:“三招已過,關某要反擊了。”
說著,長刀順著槍杆,向張遼的雙手劃過去。
張遼雙臂用力,想要把刀挑開。
可是關羽的大刀,卻像長在了槍杆上一樣,無論如何都挑不動。
眼見刀鋒就要碰到手上,張遼無奈,隻好將槍身下壓,脫離關羽的大刀,然後反手一槍,又紮向對方小腹。
“好槍法!”
關羽不由脫口讚歎了一聲。
世間能讓他關羽佩服的人不多。
他敬佩張遼的不是武藝,而是功績。
當然,張遼武藝也非常出眾,遠勝於絕大多數將領。
關羽揮刀,又將張遼攻勢化解。
兩人槍來刀往,戰了幾十個迴合不分勝負。
雖說關羽口上聲稱不會手下留情,但畢竟出手還是沒有下狠招。
所以戰場上打的有來有去,呈膠著之勢。
他們都是頂尖武將,交手一段時間之後,對方有幾斤幾兩便摸得一清二楚。
張遼明白,這關羽顯然有意相讓,所以沒有盡全力。
若對方全力拚殺,此刻他恐怕早敗了。
既然對方給留了麵子,他也不能不識抬舉。
他猛攻兩槍之後,抱拳道:“閣下武藝驚人,在下不是對手。
告辭!”
關羽也拱手還禮道:“將軍槍法出眾,世所罕見。
你我戰成平手,不分勝負。”
張遼齒於對方想讓,點了點頭,撥馬迴到陣前,對劉琦道:“那關羽果然勇猛無比。
張遼今日方知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劉琦微笑道:“文遠不必氣餒。
一員武將,個人武力出眾,並無多大用處。
關鍵是要有率領騎兵,衝陷敵陣之能。
這方麵文遠要遠勝於關羽。”
張遼隻當是劉琦在為自己找迴麵子,愧然道:“大王過譽了。”
此時劉琦掃視身後諸將道:“還有誰,想去挑戰關羽?”
眾人見張遼魏延都輸了,一眾將校沒人敢吱聲。
若在從前,連軍中普通都尉司馬,都覺得自己是名揚天下的武將。
可是經此一戰,大家全都閉氣了。
原來,他們並不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
敵陣中也有難敵之將。
這時黃忠緩緩上前,抱拳道:“大王,末將願往!”
他之前是跟隨劉磐的。
如今剛剛劃歸劉琦麾下,所立功勞不大,官職也不高,所以急於立功受賞。
“去吧,小心為上,”劉琦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