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府。
廳堂。
董承搓著手,焦急的走來走去。
通過眼前形勢判斷,城外袁紹派來的人馬一定到了。
這是千載難逢的最佳時機。
他若趁機在城內起事,裏應外合,迎接袁軍進城,便能推翻劉琦統治。
可沒想到,城內竟然突然搞起戒嚴,讓他無法聯絡衣帶詔上的同夥,令他頗為頭痛。
要是幾家部曲青壯聯合起來,便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尤其還有劉備手下,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相助。
定能殺到城門下,打開大門。
董承思索片刻,攥了攥拳頭,下定決心道:“事不宜遲,不能再等了。
必須派出人手聯絡。”
他提筆寫了三十餘張字條。
每張字條上隻有四個字:“衣帶子時”。
然後叫來三十幾個心腹死士,讓他們每人帶一張字條,入夜之後,從密道出去。
他提前在府中修了一條密道,通往另一條街道。
本來準備當做後路之用,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那通道修的極其隱秘,即使這些死士被抓,也不會懷疑到他頭上。
而這麽多人,趁夜同時衝出去,隻要有幾個人能溜到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偏將軍王子服,左將軍劉備府邸,那就算大功告成。
入夜之後,三十幾個心腹死士進入密道,從另一條街的一座綢緞莊衝了出去。
此舉頓時驚動了巡邏的士兵,開始四處捕殺。
隻是這些死士身手不錯,又是趁著夜色行事,不免漏了許多人。
城內軍隊廨舍內。
換了一身戎裝的呂玲綺,看著搜到的字條,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衣帶子時,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呂玲綺俏麗的臉龐,寫滿了疑惑。
此時諸葛亮在旁邊搖著羽毛扇道:“衣帶雖不知何意,但子時,定是眾人共同約定之時辰。”
“定然不是什麽好事!”
呂玲綺一拳錘在桌案上,問高順道:“這些人,都是從童氏綢緞莊衝出來,可搜到那裏有何異常?”
高順搖了搖頭道:“末將麾下軍士,大都在街麵巡邏,綢緞莊沒有發現異常。”
呂玲綺惱怒道:“這些送信之人,定然有漏網之魚,此時消息已經傳遞出去。
難道真要等到子時,坐以待斃不成?”
高順為難道:“可是末將也不知道,漏網之人去了哪裏,更無從知曉,他們去誰家府邸送過信。”
諸葛亮風輕雲淡的道:“既然不知道他們去過誰家,那便將許都所有朝臣一網打盡。
將他們盡數囚禁於皇宮。
如此便能保證許都安然無恙。”
呂玲綺眼睛一亮,撫掌喜悅道:“先生當真妙計。
既然無從分辨,是誰想要鬧事。
那便將京中所有朝臣,全都抓起來。
那想要鬧事之人,自然也在其中。
首領被抓,其餘之人想要鬧事,也鬧不起來了。”
諸葛亮苦笑道:“王妃可要慎重,此計雖然可行,但也要得罪許多人。”
“管他得罪誰,先保住許都再說。”
呂玲綺道:“高順將軍,你馬上去辦。”
“諾!”
高順領命之後,帶領軍兵,逐個官員府邸前去抓人。
此舉自然讓城內諸臣怨聲載道,痛罵不已。
但高順隻知道執行軍令,對謾罵不理不睬。
抓到董承劉備等人時,他們還以為暴露了。
但麵對高順率領的軍兵抓捕,就算是劉備,也不敢單獨反抗上千陷陣營的軍兵。
最終在高順努力之下,百餘朝臣,盡數匯集在皇宮一座偏殿之內。
董承劉備王子服等人這才知道,他們並沒有暴露身份。
隻不過他們盡數被抓在這裏,想要起事已經不可能了。
董承仰天長歎一聲,小聲自語道:“沒想到滿心謀劃,竟壞於呂氏一個小小女子之手,真乃時也運也命也!”
劉備搖搖頭道:“那小小女子不簡單,若非她一力安排,此時許都恐怕早已城破。
不過也不必氣餒,城外袁軍必至。
以呂氏一個女子,定然守不住城池。”
“但願如此吧!”董承歎息道。
……
三日之後,曹軍步卒,帶著攻城器械,到達許都城下。
曹操一聲令下,開始對許都發起了猛攻。
許都雖是大漢都城,但畢竟是臨時修建,城池規模遠不及雒陽。
再加上防止城內生事,牽扯了大部分軍兵。
所以城頭便岌岌可危。
呂玲綺親自登上城頭,率領徐晃文聘等人守城,依然岌岌可危。
曹軍數度殺上城頭,都被徐晃文聘帶人殺退。
甚至呂玲綺這個統帥,都親手殺了兩名曹軍。
又一次殺退曹軍進攻之後,日頭西沉,紅霞漫天。
文聘看著滿城頭的屍首和傷兵,氣喘籲籲道:“王妃殿下,這許都恐怕守不住了。
若曹軍再進攻一次,必然城破。
不如讓末將守在這裏,王妃帶領高順等,保護劉使君與大王家眷,先行衝出城去。
無論去往官渡,還是迴荊襄,總比留在許都被俘虜強。”
呂玲綺身上血跡斑斑,頭發散亂,拄地的長劍已經卷了刃。
她咬緊牙關道:“不行。
若許都丟失,大王在官渡也守不住,將功虧一簣。
我有何麵目去見他?”
“王妃殿下,”文聘急道:“若由二公子鎮守,這許都大概早就陷落。
如今您振臂一唿,帶領我等固守三日,已經是極限。
就算見到大王,他也必定不能怪您。
終究大王家眷,不能落入曹賊之手啊。”
“我……”呂玲綺頓時陷入兩難。
她知道,若是放棄許都,相當於整個中原都放棄。
她夫君的官渡之戰,也將徹底失敗。
但眼見城池守不住,能保護住家眷不被俘虜,也保留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正當她要下定決心之時,突然有人指著遠方道:“快看,有朝廷軍馬前來。”
文聘呂玲綺趕忙來到垛口邊,向遠處望去。
隻見夕陽之下,飛馳而來一隊人馬。
為首一員戰將,胯下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正是呂布。
看到父親的旗幟,呂玲綺激動的淚水打濕了眼眶。
眾軍兵興奮的手舞足蹈道:“溫侯迴歸,許都有救了。”
廳堂。
董承搓著手,焦急的走來走去。
通過眼前形勢判斷,城外袁紹派來的人馬一定到了。
這是千載難逢的最佳時機。
他若趁機在城內起事,裏應外合,迎接袁軍進城,便能推翻劉琦統治。
可沒想到,城內竟然突然搞起戒嚴,讓他無法聯絡衣帶詔上的同夥,令他頗為頭痛。
要是幾家部曲青壯聯合起來,便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尤其還有劉備手下,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相助。
定能殺到城門下,打開大門。
董承思索片刻,攥了攥拳頭,下定決心道:“事不宜遲,不能再等了。
必須派出人手聯絡。”
他提筆寫了三十餘張字條。
每張字條上隻有四個字:“衣帶子時”。
然後叫來三十幾個心腹死士,讓他們每人帶一張字條,入夜之後,從密道出去。
他提前在府中修了一條密道,通往另一條街道。
本來準備當做後路之用,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那通道修的極其隱秘,即使這些死士被抓,也不會懷疑到他頭上。
而這麽多人,趁夜同時衝出去,隻要有幾個人能溜到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偏將軍王子服,左將軍劉備府邸,那就算大功告成。
入夜之後,三十幾個心腹死士進入密道,從另一條街的一座綢緞莊衝了出去。
此舉頓時驚動了巡邏的士兵,開始四處捕殺。
隻是這些死士身手不錯,又是趁著夜色行事,不免漏了許多人。
城內軍隊廨舍內。
換了一身戎裝的呂玲綺,看著搜到的字條,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衣帶子時,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呂玲綺俏麗的臉龐,寫滿了疑惑。
此時諸葛亮在旁邊搖著羽毛扇道:“衣帶雖不知何意,但子時,定是眾人共同約定之時辰。”
“定然不是什麽好事!”
呂玲綺一拳錘在桌案上,問高順道:“這些人,都是從童氏綢緞莊衝出來,可搜到那裏有何異常?”
高順搖了搖頭道:“末將麾下軍士,大都在街麵巡邏,綢緞莊沒有發現異常。”
呂玲綺惱怒道:“這些送信之人,定然有漏網之魚,此時消息已經傳遞出去。
難道真要等到子時,坐以待斃不成?”
高順為難道:“可是末將也不知道,漏網之人去了哪裏,更無從知曉,他們去誰家府邸送過信。”
諸葛亮風輕雲淡的道:“既然不知道他們去過誰家,那便將許都所有朝臣一網打盡。
將他們盡數囚禁於皇宮。
如此便能保證許都安然無恙。”
呂玲綺眼睛一亮,撫掌喜悅道:“先生當真妙計。
既然無從分辨,是誰想要鬧事。
那便將京中所有朝臣,全都抓起來。
那想要鬧事之人,自然也在其中。
首領被抓,其餘之人想要鬧事,也鬧不起來了。”
諸葛亮苦笑道:“王妃可要慎重,此計雖然可行,但也要得罪許多人。”
“管他得罪誰,先保住許都再說。”
呂玲綺道:“高順將軍,你馬上去辦。”
“諾!”
高順領命之後,帶領軍兵,逐個官員府邸前去抓人。
此舉自然讓城內諸臣怨聲載道,痛罵不已。
但高順隻知道執行軍令,對謾罵不理不睬。
抓到董承劉備等人時,他們還以為暴露了。
但麵對高順率領的軍兵抓捕,就算是劉備,也不敢單獨反抗上千陷陣營的軍兵。
最終在高順努力之下,百餘朝臣,盡數匯集在皇宮一座偏殿之內。
董承劉備王子服等人這才知道,他們並沒有暴露身份。
隻不過他們盡數被抓在這裏,想要起事已經不可能了。
董承仰天長歎一聲,小聲自語道:“沒想到滿心謀劃,竟壞於呂氏一個小小女子之手,真乃時也運也命也!”
劉備搖搖頭道:“那小小女子不簡單,若非她一力安排,此時許都恐怕早已城破。
不過也不必氣餒,城外袁軍必至。
以呂氏一個女子,定然守不住城池。”
“但願如此吧!”董承歎息道。
……
三日之後,曹軍步卒,帶著攻城器械,到達許都城下。
曹操一聲令下,開始對許都發起了猛攻。
許都雖是大漢都城,但畢竟是臨時修建,城池規模遠不及雒陽。
再加上防止城內生事,牽扯了大部分軍兵。
所以城頭便岌岌可危。
呂玲綺親自登上城頭,率領徐晃文聘等人守城,依然岌岌可危。
曹軍數度殺上城頭,都被徐晃文聘帶人殺退。
甚至呂玲綺這個統帥,都親手殺了兩名曹軍。
又一次殺退曹軍進攻之後,日頭西沉,紅霞漫天。
文聘看著滿城頭的屍首和傷兵,氣喘籲籲道:“王妃殿下,這許都恐怕守不住了。
若曹軍再進攻一次,必然城破。
不如讓末將守在這裏,王妃帶領高順等,保護劉使君與大王家眷,先行衝出城去。
無論去往官渡,還是迴荊襄,總比留在許都被俘虜強。”
呂玲綺身上血跡斑斑,頭發散亂,拄地的長劍已經卷了刃。
她咬緊牙關道:“不行。
若許都丟失,大王在官渡也守不住,將功虧一簣。
我有何麵目去見他?”
“王妃殿下,”文聘急道:“若由二公子鎮守,這許都大概早就陷落。
如今您振臂一唿,帶領我等固守三日,已經是極限。
就算見到大王,他也必定不能怪您。
終究大王家眷,不能落入曹賊之手啊。”
“我……”呂玲綺頓時陷入兩難。
她知道,若是放棄許都,相當於整個中原都放棄。
她夫君的官渡之戰,也將徹底失敗。
但眼見城池守不住,能保護住家眷不被俘虜,也保留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正當她要下定決心之時,突然有人指著遠方道:“快看,有朝廷軍馬前來。”
文聘呂玲綺趕忙來到垛口邊,向遠處望去。
隻見夕陽之下,飛馳而來一隊人馬。
為首一員戰將,胯下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正是呂布。
看到父親的旗幟,呂玲綺激動的淚水打濕了眼眶。
眾軍兵興奮的手舞足蹈道:“溫侯迴歸,許都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