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沮授的責問,袁紹稍微冷靜了一下。
沮授繼續道:“劉琦所用,顯然為避實擊虛之策。
他奪取青州,必然已經率軍返迴。
主公即使率領大軍趕赴過去,也會撲空。
到時冀州大軍被調走,恐怕鄴城也保不住。”
袁紹當即沉默下來。
冀州是他的基本盤,就算所有州郡丟失,也不能丟了冀州。
他點點,低頭看一下兒子的屍體,擦一擦眼淚道:“找塊風水寶地,把我兒葬了吧。”
有侍從將袁譚屍體抬下去。
旁邊的審配說道:“主公,方才公與說的不錯,劉琦正是在用避實擊虛之策。
如今黃河冰麵雖已冰封,但主公於黎陽沿線有重兵布防。
劉琦糧草不足,無法正麵強攻。
故而他便用少量兵馬,襲取防禦稍弱之兩翼。
現今青州已失,在下以為,他下一步,必定要取並州。”
袁紹心頭一凜,趕忙看向輿圖,果然覺得審配之言有理。
他沉吟道:“這劉琦用兵,當真防不勝防。
掘其河道,毀其糧草,他便用小股軍兵偷襲。
他若真率軍攻打並州,該如何應對?
難道真要抽調冀州防禦之軍,長途馳援不成?”
他雖然說出這樣的話,但心底裏卻知道,冀州的兵馬不能動。
而且劉琦要進攻並州,隻是預料。
要是劉琦軍馬根本就沒動,他再撤走了正麵防禦冀州的軍馬。
到時劉琦直接長驅直入,便能直取鄴城了。
逢紀善於逢迎,看出袁紹的進退兩難,捋著胡須,老神在在的笑道:“審正南那都是危言聳聽之言。
劉琦如何取並州?
莫說那並州有高幹將軍鎮守,兵強馬壯,銅牆鐵壁。
你再看看輿圖,自許都至並州,中間還夾著一個河內郡。
那河內張揚,與主公相交莫逆,並未投降許都。
他劉琦軍馬,難道要從河內郡飛過去不成?”
袁紹跟張揚的關係的確不錯。
當初關東諸侯討伐董卓,實際上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其中張邈、劉岱、橋瑁、袁遺等屯兵酸棗,曹操屬於張邈部將。
袁術屯兵魯陽,其麾下部將有孫堅。
而袁紹被推舉為盟主,正是屯兵河內郡。
當時張揚率領數千人,也加入袁紹陣營。
後來反董聯盟破裂,張揚也一直占據河內郡,為袁紹冀州之側翼。
同時也是並州的門戶,隔在並州與河南中間。
袁紹點點頭道:“有張揚抵擋,並州倒也無懼。”
審配道:“若劉琦命呂布張遼等,率領並州軍前去,該當如何?”
眾謀士聽得心裏一涼,像是迎頭被潑了一盆涼水。
竟然把呂布這茬給忘了。
固然袁紹跟張揚關係不錯。
可呂布跟張揚,同樣有舊交。
當初呂布、張揚、張遼三人同在刺史丁原麾下效力,合稱“並州三傑”。
如今呂布張遼都已經在許都。
呂布還做了劉琦的嶽父。
若是呂布親自率軍攻打並州,張揚到底還能不能抵擋?
以呂布在並州的影響力,豈是高幹所能比擬的?
要知道,呂布的並州軍雖然已經十分弱小,但仍然存在。
袁紹跟眾文武謀劃了半天,覺得這好像是個無解之策。
想要救並州,就要抽調冀州軍馬。
但冀州又不能不防。
所以議論來議論去,最後形成一項決議,靜觀其變。
就是什麽事也不做,幹等著看。
這也是袁紹集團的常態。
由於內部四分五裂,派係眾多,袁紹又耳根軟,無法乾綱獨斷。
最終大部分議論,形成決議,都是靜觀其變。
由此也耽誤了許多時間。
……
於此同時,呂布已經刷領兩萬軍馬,麾下有趙雲張遼,以荀攸為軍師,直奔河內而去。
行軍路上,呂布騎著赤兔馬,意氣風發的感慨道:“當年呂某帶領家眷逃出長安,身無立錐之地,不得已投靠張揚。
誰知那張雅叔氣量狹小,以為呂某要奪他河內,處處提防。
幸虧他未曾善待,方有呂某今日。
否則若待在河內,便始終寄人籬下,一事無成了。”
張遼道:“雅叔那人,自離開並州後就變了。
也不知我等前去,他還念不念當年同袍之情?”
“他不念又何妨?”
呂布傲然道:“若他識相,讓開一條路,放我等去攻打並州,那便罷了。
若他不肯讓開,那便攻破其河內,也別怪呂某翻臉無情。”
荀攸在旁邊笑道:“就算他肯借道,溫侯敢過麽?
別忘了,咱們前去,是要襲取袁紹之並州。
那張揚跟袁紹相交莫逆。
若放我等過去,張揚在後方切斷糧道,我等豈不進退兩難?”
呂布開懷大笑道:“軍師說的是。
無論如何,也要將河內郡拿下。
那張揚若肯臣服,那便將其送往許都。
若不肯臣服,那便打到他臣服為止。
總而言之,這河內郡必須拿下。”
兩萬大軍很快就來到河內郡邊界。
隻見前方旌旗招展,槍矛林立,有一支軍馬正在屯駐。
那大纛軍旗上,繡著鬥大的“張”字。
呂布冷笑道:“張揚前來迎我了,子龍留下來統禦軍馬,文遠陪我去看看,他耍什麽花招?”
於是呂布帶領張遼,兩人兩騎,來到河內軍陣前。
此時張揚滿身甲胄,縱馬出來,衝著呂布張遼滿麵春風的拱手道:“奉先文遠,多年不見,二位可是飛黃騰達了。
奉先,你當年為何不告而別,讓我擔心了好久。”
呂布淡然道:“當時河內風大,呂某有些住不慣,故而離開。”
張揚自然聽出呂布譏諷之意,陪笑道:“奉先五原人,還怕風大?
那些舊事不去提他。
今日兩位兄長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我與文遠前來找你敘敘舊,難道不行?”
呂布說著,赤兔馬向前走了兩步。
張揚趕忙緊張的向後退。
同時侍從迎上前去,將他保護起來。
他如何不知道,呂布張遼俱是以一當百的猛將。
若讓二人殺過來,他將十死無生。
呂布看到對方謹慎的樣子,哈哈大笑道:“雅叔,這便是你的待客之道?
我與文遠,遠道而來,難道連杯水酒都討不到?”
沮授繼續道:“劉琦所用,顯然為避實擊虛之策。
他奪取青州,必然已經率軍返迴。
主公即使率領大軍趕赴過去,也會撲空。
到時冀州大軍被調走,恐怕鄴城也保不住。”
袁紹當即沉默下來。
冀州是他的基本盤,就算所有州郡丟失,也不能丟了冀州。
他點點,低頭看一下兒子的屍體,擦一擦眼淚道:“找塊風水寶地,把我兒葬了吧。”
有侍從將袁譚屍體抬下去。
旁邊的審配說道:“主公,方才公與說的不錯,劉琦正是在用避實擊虛之策。
如今黃河冰麵雖已冰封,但主公於黎陽沿線有重兵布防。
劉琦糧草不足,無法正麵強攻。
故而他便用少量兵馬,襲取防禦稍弱之兩翼。
現今青州已失,在下以為,他下一步,必定要取並州。”
袁紹心頭一凜,趕忙看向輿圖,果然覺得審配之言有理。
他沉吟道:“這劉琦用兵,當真防不勝防。
掘其河道,毀其糧草,他便用小股軍兵偷襲。
他若真率軍攻打並州,該如何應對?
難道真要抽調冀州防禦之軍,長途馳援不成?”
他雖然說出這樣的話,但心底裏卻知道,冀州的兵馬不能動。
而且劉琦要進攻並州,隻是預料。
要是劉琦軍馬根本就沒動,他再撤走了正麵防禦冀州的軍馬。
到時劉琦直接長驅直入,便能直取鄴城了。
逢紀善於逢迎,看出袁紹的進退兩難,捋著胡須,老神在在的笑道:“審正南那都是危言聳聽之言。
劉琦如何取並州?
莫說那並州有高幹將軍鎮守,兵強馬壯,銅牆鐵壁。
你再看看輿圖,自許都至並州,中間還夾著一個河內郡。
那河內張揚,與主公相交莫逆,並未投降許都。
他劉琦軍馬,難道要從河內郡飛過去不成?”
袁紹跟張揚的關係的確不錯。
當初關東諸侯討伐董卓,實際上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其中張邈、劉岱、橋瑁、袁遺等屯兵酸棗,曹操屬於張邈部將。
袁術屯兵魯陽,其麾下部將有孫堅。
而袁紹被推舉為盟主,正是屯兵河內郡。
當時張揚率領數千人,也加入袁紹陣營。
後來反董聯盟破裂,張揚也一直占據河內郡,為袁紹冀州之側翼。
同時也是並州的門戶,隔在並州與河南中間。
袁紹點點頭道:“有張揚抵擋,並州倒也無懼。”
審配道:“若劉琦命呂布張遼等,率領並州軍前去,該當如何?”
眾謀士聽得心裏一涼,像是迎頭被潑了一盆涼水。
竟然把呂布這茬給忘了。
固然袁紹跟張揚關係不錯。
可呂布跟張揚,同樣有舊交。
當初呂布、張揚、張遼三人同在刺史丁原麾下效力,合稱“並州三傑”。
如今呂布張遼都已經在許都。
呂布還做了劉琦的嶽父。
若是呂布親自率軍攻打並州,張揚到底還能不能抵擋?
以呂布在並州的影響力,豈是高幹所能比擬的?
要知道,呂布的並州軍雖然已經十分弱小,但仍然存在。
袁紹跟眾文武謀劃了半天,覺得這好像是個無解之策。
想要救並州,就要抽調冀州軍馬。
但冀州又不能不防。
所以議論來議論去,最後形成一項決議,靜觀其變。
就是什麽事也不做,幹等著看。
這也是袁紹集團的常態。
由於內部四分五裂,派係眾多,袁紹又耳根軟,無法乾綱獨斷。
最終大部分議論,形成決議,都是靜觀其變。
由此也耽誤了許多時間。
……
於此同時,呂布已經刷領兩萬軍馬,麾下有趙雲張遼,以荀攸為軍師,直奔河內而去。
行軍路上,呂布騎著赤兔馬,意氣風發的感慨道:“當年呂某帶領家眷逃出長安,身無立錐之地,不得已投靠張揚。
誰知那張雅叔氣量狹小,以為呂某要奪他河內,處處提防。
幸虧他未曾善待,方有呂某今日。
否則若待在河內,便始終寄人籬下,一事無成了。”
張遼道:“雅叔那人,自離開並州後就變了。
也不知我等前去,他還念不念當年同袍之情?”
“他不念又何妨?”
呂布傲然道:“若他識相,讓開一條路,放我等去攻打並州,那便罷了。
若他不肯讓開,那便攻破其河內,也別怪呂某翻臉無情。”
荀攸在旁邊笑道:“就算他肯借道,溫侯敢過麽?
別忘了,咱們前去,是要襲取袁紹之並州。
那張揚跟袁紹相交莫逆。
若放我等過去,張揚在後方切斷糧道,我等豈不進退兩難?”
呂布開懷大笑道:“軍師說的是。
無論如何,也要將河內郡拿下。
那張揚若肯臣服,那便將其送往許都。
若不肯臣服,那便打到他臣服為止。
總而言之,這河內郡必須拿下。”
兩萬大軍很快就來到河內郡邊界。
隻見前方旌旗招展,槍矛林立,有一支軍馬正在屯駐。
那大纛軍旗上,繡著鬥大的“張”字。
呂布冷笑道:“張揚前來迎我了,子龍留下來統禦軍馬,文遠陪我去看看,他耍什麽花招?”
於是呂布帶領張遼,兩人兩騎,來到河內軍陣前。
此時張揚滿身甲胄,縱馬出來,衝著呂布張遼滿麵春風的拱手道:“奉先文遠,多年不見,二位可是飛黃騰達了。
奉先,你當年為何不告而別,讓我擔心了好久。”
呂布淡然道:“當時河內風大,呂某有些住不慣,故而離開。”
張揚自然聽出呂布譏諷之意,陪笑道:“奉先五原人,還怕風大?
那些舊事不去提他。
今日兩位兄長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我與文遠前來找你敘敘舊,難道不行?”
呂布說著,赤兔馬向前走了兩步。
張揚趕忙緊張的向後退。
同時侍從迎上前去,將他保護起來。
他如何不知道,呂布張遼俱是以一當百的猛將。
若讓二人殺過來,他將十死無生。
呂布看到對方謹慎的樣子,哈哈大笑道:“雅叔,這便是你的待客之道?
我與文遠,遠道而來,難道連杯水酒都討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