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之前也隱隱約約聽說過張遼的威名。
那可是大名鼎鼎,擒殺羌王的平西將軍。
他做夢也想不到,眼前這些被他準備屠殺的青壯,都是張遼的堂兄弟。
眼見張遼一馬當先,衝殺過來,王澤趕忙命令手下護衛抵擋。
但百十名親兵擋在前麵,被張遼一衝擊潰,根本沒能阻擋張遼前進。
此時王澤身前已經沒有軍兵。
莫說他隻是前來監督行刑,就算他手下兩萬郡兵盡數擺開陣勢,也無法阻擋,擁有兩千騎兵的張遼。
轉眼之間張遼已經衝擊到近前。
王澤還沒來得及轉身逃跑,張遼已經探手,將其後脖領拎起來,單臂高高舉在空中。
王澤嚇得驚聲尖叫道:“饒命,文遠將軍,饒命。
我府中有諸多錢財,盡數奉送與將軍,隻求饒得一命!”
張遼隨手把王澤扔出去,輕蔑的道:“竟是個膽小如鼠的貨色。”
他用槍尖挑開幾個兄弟的綁繩。
張氏兄弟有了主心骨,全都來了精神,紛紛給旁邊之人解開,然後自己拔下後脖頸上插的木板,重重摔在地下,踩上兩腳,將王澤團團圍住。
王澤看著一眾人憤怒的眼神,轉著圈的拱手,陪著笑道:“諸位,都怪本官有眼無珠,竟然不知文遠將軍出自諸位一族。
若是知曉,就算借本官個膽子,也不敢得罪諸位。
本官知錯了,都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諸位所受之苦,本官自會加倍賠償,直到諸位滿意為止。”
王澤看著眾人想要刀人的眼神,嚇得說話磕巴,漫天許諾條件。
張氏子弟以詢問的眼神,紛紛迴頭看向張遼。
張遼點頭示意。
有個張氏青年撿起一把刀,大踏步走上前去,照著王澤的麵龐就是一刀。
王澤慘叫一聲,腦袋差點被劈成兩半,倒地身亡。
一眾百姓見罪魁禍首被殺,全都發出一陣歡唿。
接下來,張遼迅速占領陰館縣,並傳信其餘諸縣。
隻要是王澤安排的親信,聽到張遼到來,全都嚇跑了。
所有本地士紳,也深為敬佩張遼的為人,紛紛聲援。
張遼順利占領整個雁門郡。
於此同時,呂布進兵九原郡,也非常順利。
呂氏在九原雖然不是什麽大族,但呂布可謂威名赫赫,所有郡縣之內,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率軍歸來,直接把高幹安排的刺史給嚇跑了。
趙雲進兵定襄也差不多。
趙雲縣率軍繞道家鄉常山郡,得到許多本地同鄉支持。
等到達定襄郡時,跟隨他的已有萬人不止。
定襄太守率軍出城迎戰,被趙雲一戰擊潰。
趙雲也輕鬆拿下定襄。
於是三支軍馬在約定時日之內,準時向並州治所晉陽進發。
高幹在晉陽收到消息,感到害怕,留部將夏昭、鄧升留守壺關。
他自己跑去向匈奴人求援。
呂布用霹靂車迅速攻破壺關,斬殺夏昭鄧升二將,並派出趙雲前去截殺高幹。
高幹還沒到達匈奴地盤,便被趙雲抓了迴來。
由此整個並州,便盡數落入呂布軍手中。
消息傳到河北,袁紹不免大驚失色。
沒想到青州、並州,竟然如此就容易丟失了。
如今他手中剩下的地盤,隻剩下了冀州和幽州。
而且青州並州丟失,帶來最大的威脅便是,冀州不止要直麵南方之敵,兩翼也隨時能受到攻擊。
與此同時,許都。
一幅巨大的羊皮輿圖,掛滿整座牆麵。
劉琦站在前麵,顯得有些渺小。
那幅輿圖便是大漢十三州的全畫幅。
他深唿一口氣,對麵前眾文武道:“並州、青州,已相繼拿下。
如今尚未臣服者,隻剩袁紹之幽冀,劉璋之益州。”
龐統道:“益州劉璋,暗弱無能,胸無大誌,無擴張之雄心,僅有自守之誌。
待天下平定之後,派一上將自長江逆流而上。
再派一將由關中直取漢中。
如此兩路夾攻,益州可定。
此為後事,不足為俱。
當先最緊要者,還是要揮師北上,徹底擊敗袁紹,平定河北。”
諸葛亮道:“若能收服北方,說不定益州根本不用打,隻派一名舌辯之士入川,便能說服劉璋歸降。
那時便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徹底休養生息。”
劉曄點點頭,歎息道:“自靈帝時期,爆發黃巾之亂以來,天下動蕩,民不聊生,百姓命如草芥,有倒懸之苦。
如今,終於由大亂走向大治,此皆大王之功勞。
等那時大王就算身登九五,也無人異議。”
劉琦擺了擺手道:“那都是後事,等將來再說。
士元說的沒錯,當務之急,還是勝勇追窮寇,揮師北上,徹底消滅袁紹,收服幽冀二州。
如今袁紹囤積十五萬大軍於黃河沿岸,也並不容易對付。”
龐統道:“袁紹已至強弩之末,就算擁兵十五萬,有何懼哉?
既然大王新克青州並州,不如讓呂溫侯率軍,從並州出兵,襲擾冀州之左。
讓太史子義率軍,從青州出兵,襲擾於冀州之右。
如此兩側攻擊,且看他袁紹分不分兵救援。
若袁紹分兵,大王便親率大軍,從正麵進攻。
若他不分兵,則讓呂溫侯與太史子義,逐步蠶食,向鄴城推進。
看他袁紹能堅持到幾時。”
劉曄舉起大拇指道:“妙計,此為陽謀,袁紹必會陷入兩難之中。”
劉琦也微微點頭,覺得這計謀不錯。
當初袁紹實力強大之時,沮授也曾出過這主意,派出小股騎兵不住襲擾,讓對手疲於奔波。
隻可惜,袁紹並沒有采取沮授建議。
如今攻守易形了,他已經占據了絕對實力,也可以反過來用這疲敵之計,襲擾袁紹。
諸葛亮搖著折扇,嘴角微微翹起道:“如若用此計,袁紹不分兵,便會被逐步蠶食,必死無疑。
若是選擇分兵救援,那便會死的更快。
在下在想,若我是袁紹,該如何應對?”
“這話有趣,”龐統仰麵想了想道:“若我是袁紹,既然伸頭是一死,縮頭也是一死。
不如將所有軍馬集結起來,直接南下,與我方拚命。
若能取勝,還有一線生機。”
劉曄吃驚道:“你二人覺得,袁紹會率十五萬大軍,主動進攻?”
那可是大名鼎鼎,擒殺羌王的平西將軍。
他做夢也想不到,眼前這些被他準備屠殺的青壯,都是張遼的堂兄弟。
眼見張遼一馬當先,衝殺過來,王澤趕忙命令手下護衛抵擋。
但百十名親兵擋在前麵,被張遼一衝擊潰,根本沒能阻擋張遼前進。
此時王澤身前已經沒有軍兵。
莫說他隻是前來監督行刑,就算他手下兩萬郡兵盡數擺開陣勢,也無法阻擋,擁有兩千騎兵的張遼。
轉眼之間張遼已經衝擊到近前。
王澤還沒來得及轉身逃跑,張遼已經探手,將其後脖領拎起來,單臂高高舉在空中。
王澤嚇得驚聲尖叫道:“饒命,文遠將軍,饒命。
我府中有諸多錢財,盡數奉送與將軍,隻求饒得一命!”
張遼隨手把王澤扔出去,輕蔑的道:“竟是個膽小如鼠的貨色。”
他用槍尖挑開幾個兄弟的綁繩。
張氏兄弟有了主心骨,全都來了精神,紛紛給旁邊之人解開,然後自己拔下後脖頸上插的木板,重重摔在地下,踩上兩腳,將王澤團團圍住。
王澤看著一眾人憤怒的眼神,轉著圈的拱手,陪著笑道:“諸位,都怪本官有眼無珠,竟然不知文遠將軍出自諸位一族。
若是知曉,就算借本官個膽子,也不敢得罪諸位。
本官知錯了,都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諸位所受之苦,本官自會加倍賠償,直到諸位滿意為止。”
王澤看著眾人想要刀人的眼神,嚇得說話磕巴,漫天許諾條件。
張氏子弟以詢問的眼神,紛紛迴頭看向張遼。
張遼點頭示意。
有個張氏青年撿起一把刀,大踏步走上前去,照著王澤的麵龐就是一刀。
王澤慘叫一聲,腦袋差點被劈成兩半,倒地身亡。
一眾百姓見罪魁禍首被殺,全都發出一陣歡唿。
接下來,張遼迅速占領陰館縣,並傳信其餘諸縣。
隻要是王澤安排的親信,聽到張遼到來,全都嚇跑了。
所有本地士紳,也深為敬佩張遼的為人,紛紛聲援。
張遼順利占領整個雁門郡。
於此同時,呂布進兵九原郡,也非常順利。
呂氏在九原雖然不是什麽大族,但呂布可謂威名赫赫,所有郡縣之內,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率軍歸來,直接把高幹安排的刺史給嚇跑了。
趙雲進兵定襄也差不多。
趙雲縣率軍繞道家鄉常山郡,得到許多本地同鄉支持。
等到達定襄郡時,跟隨他的已有萬人不止。
定襄太守率軍出城迎戰,被趙雲一戰擊潰。
趙雲也輕鬆拿下定襄。
於是三支軍馬在約定時日之內,準時向並州治所晉陽進發。
高幹在晉陽收到消息,感到害怕,留部將夏昭、鄧升留守壺關。
他自己跑去向匈奴人求援。
呂布用霹靂車迅速攻破壺關,斬殺夏昭鄧升二將,並派出趙雲前去截殺高幹。
高幹還沒到達匈奴地盤,便被趙雲抓了迴來。
由此整個並州,便盡數落入呂布軍手中。
消息傳到河北,袁紹不免大驚失色。
沒想到青州、並州,竟然如此就容易丟失了。
如今他手中剩下的地盤,隻剩下了冀州和幽州。
而且青州並州丟失,帶來最大的威脅便是,冀州不止要直麵南方之敵,兩翼也隨時能受到攻擊。
與此同時,許都。
一幅巨大的羊皮輿圖,掛滿整座牆麵。
劉琦站在前麵,顯得有些渺小。
那幅輿圖便是大漢十三州的全畫幅。
他深唿一口氣,對麵前眾文武道:“並州、青州,已相繼拿下。
如今尚未臣服者,隻剩袁紹之幽冀,劉璋之益州。”
龐統道:“益州劉璋,暗弱無能,胸無大誌,無擴張之雄心,僅有自守之誌。
待天下平定之後,派一上將自長江逆流而上。
再派一將由關中直取漢中。
如此兩路夾攻,益州可定。
此為後事,不足為俱。
當先最緊要者,還是要揮師北上,徹底擊敗袁紹,平定河北。”
諸葛亮道:“若能收服北方,說不定益州根本不用打,隻派一名舌辯之士入川,便能說服劉璋歸降。
那時便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徹底休養生息。”
劉曄點點頭,歎息道:“自靈帝時期,爆發黃巾之亂以來,天下動蕩,民不聊生,百姓命如草芥,有倒懸之苦。
如今,終於由大亂走向大治,此皆大王之功勞。
等那時大王就算身登九五,也無人異議。”
劉琦擺了擺手道:“那都是後事,等將來再說。
士元說的沒錯,當務之急,還是勝勇追窮寇,揮師北上,徹底消滅袁紹,收服幽冀二州。
如今袁紹囤積十五萬大軍於黃河沿岸,也並不容易對付。”
龐統道:“袁紹已至強弩之末,就算擁兵十五萬,有何懼哉?
既然大王新克青州並州,不如讓呂溫侯率軍,從並州出兵,襲擾冀州之左。
讓太史子義率軍,從青州出兵,襲擾於冀州之右。
如此兩側攻擊,且看他袁紹分不分兵救援。
若袁紹分兵,大王便親率大軍,從正麵進攻。
若他不分兵,則讓呂溫侯與太史子義,逐步蠶食,向鄴城推進。
看他袁紹能堅持到幾時。”
劉曄舉起大拇指道:“妙計,此為陽謀,袁紹必會陷入兩難之中。”
劉琦也微微點頭,覺得這計謀不錯。
當初袁紹實力強大之時,沮授也曾出過這主意,派出小股騎兵不住襲擾,讓對手疲於奔波。
隻可惜,袁紹並沒有采取沮授建議。
如今攻守易形了,他已經占據了絕對實力,也可以反過來用這疲敵之計,襲擾袁紹。
諸葛亮搖著折扇,嘴角微微翹起道:“如若用此計,袁紹不分兵,便會被逐步蠶食,必死無疑。
若是選擇分兵救援,那便會死的更快。
在下在想,若我是袁紹,該如何應對?”
“這話有趣,”龐統仰麵想了想道:“若我是袁紹,既然伸頭是一死,縮頭也是一死。
不如將所有軍馬集結起來,直接南下,與我方拚命。
若能取勝,還有一線生機。”
劉曄吃驚道:“你二人覺得,袁紹會率十五萬大軍,主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