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將所有文武召集過來,讓田疇詳細敘述一遍。
“在老夫年輕時,曾聽老人說過。
隻要翻過徐無山,出盧龍塞,進入灤河上穀。
然後東行五百裏,穿過茫茫戈壁,便能到達白狼山。
那裏已是柳城之北,距離柳城不過兩百裏了。”
劉曄皺眉道:“前漢時期古道,已有數百年無人走過,那條路還能不能找到,誰又能知道?
就算能找到,又是翻徐無山,又是穿越戈壁,荒無人煙,恐怕到時候連水井都找不到,如何行軍,如何運糧?”
田疇道:“那戈壁雖然荒蕪,但那裏曾經做過鮮卑人牧場,沿途水井或許還能找到。”
“或許?”
劉曄冷笑了一下道:“閣下可知道,數萬人行軍,每日需要耗費多少清水,多少糧食?
那裏幾百年都沒人去過,水井裏有沒有水,誰能知道?
總之在下以為,這條路太過於冒險,稍有差池,恐怕見不到敵軍,便被餓死渴死在荒漠裏。
不如且先迴去,等來年再行進軍,來的穩妥。”
龐統之前也力主進軍的,但聽到田疇這麽一說,也覺得走這條路風險太大。
他點點頭道:“在下也覺得,子揚先生之言有理。
這般翻山越嶺,風險很大,不值得如此冒險。”
趙雲太史慈等幾位武將閉口不言。
他們是傾向於進軍的。
但軍事都覺得不應該冒險,他們也無法多言。
這時候,劉琦沉聲道:“正因為這條路艱難重重,踏頓才想不到,我能從此路進軍。
如此方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效。”
龐統吃了一驚道:“大王之意是……從此路進軍?”
“沒錯,我親自率軍前往。”
“此次隻帶騎兵,不帶步卒,每人攜帶十天口糧。”
“此戰有進無退,不留後路,直到殺入柳城,才能補充軍糧。”
劉琦站起身,斬釘截鐵的道。
聽了這話,帳內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他們萬萬想不到,劉琦不止準備沿這條不靠譜之路進軍,還要親自領兵前去。
劉琦如今的身份,雖然還沒有稱帝,但實際上已經跟皇帝差不多了。
太史慈急道:“大王乃千金之體,身係天下黎民百姓之安危,萬不可輕冒此險。
即使要出兵,隻需給我等一道軍令,讓我等領兵前去即可。”
趙雲也說道:“子義所言極是,攻破烏桓,救迴百姓固然重要,但大王安危更重要。
此次出兵,千難險阻,大王不應該身涉險地。”
“大王,請三思啊。”
“不能去啊大王,您可不能犯險呐。”
眾人紛紛苦口婆心勸說。
甚至有人遷怒於田疇,恨不得當場殺了這個糟老頭子。
“都不要再說了!”
“我意已決,不必再議!”
劉琦冷聲道:“傳令下去,所有軍馬,準備出征。”
隨即他又對田疇道:“此次有勞田老先生了,麻煩派一個年輕後生,帶領我等翻越徐無山。”
田疇深受感動道:“大王為了拯救我幽州百姓,不惜以千金之軀,深入險地。
老夫這糟老頭,還有什麽可推辭的?
老夫親自前去,為大王做向導。
要是真有什麽危險,老夫先一頭撞死在大王麵前。”
“田老先生言重,有老先生做向導,本王心裏踏實多了。”
劉琦下令整頓軍馬。
並且派人,去灤河邊立了一塊木牌。
上麵寫下: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十六個字。
……
柳城。
踏頓王宮。
眾首領正在飲酒享樂。
大殿中間有四個舞女,翩翩起舞。
每個首領旁邊,都坐著一個衣衫不整的漢家少女,在倒酒布菜。
首領們喝高興了,便將少女拖過來,上下其手。
要是稍有反抗,便會換來狠毒的拳打腳踢。
所以少女們都已經麻木了,對侵過來的手,不敢有任何反抗。
就算當場被按在地下尋歡,她們也隻能默默忍受,眼淚往肚子裏咽。
袁熙袁尚兄弟也混在其中。
他們家眷都已被俘,於是把所有怨氣,都撒到這些同胞少女身上。
折磨起女人來,比烏桓人還狠毒。
正在這時,突然有斥候跑進來,衝著端坐正中的踏頓稟報道:“大王,劉琦撤軍了。
還在河邊立了一塊牌子,說到明年秋冬季節,再行進軍。”
“劉琦撤了?哈哈哈……”
踏頓端著酒碗,仰天大笑道:“本王早就說過,本王乃天命之人,連老天都在相助。
劉琦渡不過灤河,不撤又能做什麽?
難道他還能飛過來,與本王為敵?
來來來,這可是喜事,咱們共飲此碗。
從此咱們在這遼西,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大家興高采烈的喝了一碗酒。
他們幾乎搶了漁陽郡所有財富人口,隻要漢軍不來追,那些繳獲足夠享用幾年。
單於首領樓班甕聲甕氣的道:“既然漢軍撤了,咱們也沒必要繼續待在柳城,還是把女人和糧食分了,各迴各部吧。”
烏桓人乃是遊牧民族。
他們平常每個部族都有各自的活動範圍。
隻有在打仗的時候,才會聚集起來,由踏頓率領。
聽了樓班之言,其餘單於首領也紛紛附和。
既然不打仗了,就應該帶著繳獲,迴去各過各的。
踏頓猶豫了一下,問那斥候道:“可探查清楚了,劉琦真的已經撤軍?”
“已經查清楚,劉琦軍已經離開無終縣。”
斥候肯定道。
踏頓點了點頭,也相信河水泛濫,朝廷軍不可能攻過來。
他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分吧。
根據軍功和出力大小,每人把自己所得帶迴去。”
於是接下來,烏桓人開始分贓。
他們將繳獲所得,按照糧食、財物、男人、女人,各自分開。
然後根據出力大小,由踏頓分配繳獲。
糧食和財物不提,男人分迴去做奴隸。
女人分迴去,既能洗衣做飯,又能給這些首領貴族們享樂。
總之在他們眼裏,這些漢人都是戰利品。
根本不用顧及他們的感受。
這樣分配,不免有許多夫妻被分開,父女母女各自被不同部落選走。
在分離的時候,漢家百姓們看著遠離的親人,忍不住哭聲震天。
此次骨肉分離,大概這輩子也難有再見之日了。
“在老夫年輕時,曾聽老人說過。
隻要翻過徐無山,出盧龍塞,進入灤河上穀。
然後東行五百裏,穿過茫茫戈壁,便能到達白狼山。
那裏已是柳城之北,距離柳城不過兩百裏了。”
劉曄皺眉道:“前漢時期古道,已有數百年無人走過,那條路還能不能找到,誰又能知道?
就算能找到,又是翻徐無山,又是穿越戈壁,荒無人煙,恐怕到時候連水井都找不到,如何行軍,如何運糧?”
田疇道:“那戈壁雖然荒蕪,但那裏曾經做過鮮卑人牧場,沿途水井或許還能找到。”
“或許?”
劉曄冷笑了一下道:“閣下可知道,數萬人行軍,每日需要耗費多少清水,多少糧食?
那裏幾百年都沒人去過,水井裏有沒有水,誰能知道?
總之在下以為,這條路太過於冒險,稍有差池,恐怕見不到敵軍,便被餓死渴死在荒漠裏。
不如且先迴去,等來年再行進軍,來的穩妥。”
龐統之前也力主進軍的,但聽到田疇這麽一說,也覺得走這條路風險太大。
他點點頭道:“在下也覺得,子揚先生之言有理。
這般翻山越嶺,風險很大,不值得如此冒險。”
趙雲太史慈等幾位武將閉口不言。
他們是傾向於進軍的。
但軍事都覺得不應該冒險,他們也無法多言。
這時候,劉琦沉聲道:“正因為這條路艱難重重,踏頓才想不到,我能從此路進軍。
如此方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效。”
龐統吃了一驚道:“大王之意是……從此路進軍?”
“沒錯,我親自率軍前往。”
“此次隻帶騎兵,不帶步卒,每人攜帶十天口糧。”
“此戰有進無退,不留後路,直到殺入柳城,才能補充軍糧。”
劉琦站起身,斬釘截鐵的道。
聽了這話,帳內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他們萬萬想不到,劉琦不止準備沿這條不靠譜之路進軍,還要親自領兵前去。
劉琦如今的身份,雖然還沒有稱帝,但實際上已經跟皇帝差不多了。
太史慈急道:“大王乃千金之體,身係天下黎民百姓之安危,萬不可輕冒此險。
即使要出兵,隻需給我等一道軍令,讓我等領兵前去即可。”
趙雲也說道:“子義所言極是,攻破烏桓,救迴百姓固然重要,但大王安危更重要。
此次出兵,千難險阻,大王不應該身涉險地。”
“大王,請三思啊。”
“不能去啊大王,您可不能犯險呐。”
眾人紛紛苦口婆心勸說。
甚至有人遷怒於田疇,恨不得當場殺了這個糟老頭子。
“都不要再說了!”
“我意已決,不必再議!”
劉琦冷聲道:“傳令下去,所有軍馬,準備出征。”
隨即他又對田疇道:“此次有勞田老先生了,麻煩派一個年輕後生,帶領我等翻越徐無山。”
田疇深受感動道:“大王為了拯救我幽州百姓,不惜以千金之軀,深入險地。
老夫這糟老頭,還有什麽可推辭的?
老夫親自前去,為大王做向導。
要是真有什麽危險,老夫先一頭撞死在大王麵前。”
“田老先生言重,有老先生做向導,本王心裏踏實多了。”
劉琦下令整頓軍馬。
並且派人,去灤河邊立了一塊木牌。
上麵寫下: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十六個字。
……
柳城。
踏頓王宮。
眾首領正在飲酒享樂。
大殿中間有四個舞女,翩翩起舞。
每個首領旁邊,都坐著一個衣衫不整的漢家少女,在倒酒布菜。
首領們喝高興了,便將少女拖過來,上下其手。
要是稍有反抗,便會換來狠毒的拳打腳踢。
所以少女們都已經麻木了,對侵過來的手,不敢有任何反抗。
就算當場被按在地下尋歡,她們也隻能默默忍受,眼淚往肚子裏咽。
袁熙袁尚兄弟也混在其中。
他們家眷都已被俘,於是把所有怨氣,都撒到這些同胞少女身上。
折磨起女人來,比烏桓人還狠毒。
正在這時,突然有斥候跑進來,衝著端坐正中的踏頓稟報道:“大王,劉琦撤軍了。
還在河邊立了一塊牌子,說到明年秋冬季節,再行進軍。”
“劉琦撤了?哈哈哈……”
踏頓端著酒碗,仰天大笑道:“本王早就說過,本王乃天命之人,連老天都在相助。
劉琦渡不過灤河,不撤又能做什麽?
難道他還能飛過來,與本王為敵?
來來來,這可是喜事,咱們共飲此碗。
從此咱們在這遼西,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大家興高采烈的喝了一碗酒。
他們幾乎搶了漁陽郡所有財富人口,隻要漢軍不來追,那些繳獲足夠享用幾年。
單於首領樓班甕聲甕氣的道:“既然漢軍撤了,咱們也沒必要繼續待在柳城,還是把女人和糧食分了,各迴各部吧。”
烏桓人乃是遊牧民族。
他們平常每個部族都有各自的活動範圍。
隻有在打仗的時候,才會聚集起來,由踏頓率領。
聽了樓班之言,其餘單於首領也紛紛附和。
既然不打仗了,就應該帶著繳獲,迴去各過各的。
踏頓猶豫了一下,問那斥候道:“可探查清楚了,劉琦真的已經撤軍?”
“已經查清楚,劉琦軍已經離開無終縣。”
斥候肯定道。
踏頓點了點頭,也相信河水泛濫,朝廷軍不可能攻過來。
他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分吧。
根據軍功和出力大小,每人把自己所得帶迴去。”
於是接下來,烏桓人開始分贓。
他們將繳獲所得,按照糧食、財物、男人、女人,各自分開。
然後根據出力大小,由踏頓分配繳獲。
糧食和財物不提,男人分迴去做奴隸。
女人分迴去,既能洗衣做飯,又能給這些首領貴族們享樂。
總之在他們眼裏,這些漢人都是戰利品。
根本不用顧及他們的感受。
這樣分配,不免有許多夫妻被分開,父女母女各自被不同部落選走。
在分離的時候,漢家百姓們看著遠離的親人,忍不住哭聲震天。
此次骨肉分離,大概這輩子也難有再見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