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率領騎兵,很快就包圍了柳城。
隻不過烏桓潰兵逃的太快,早已進入城內,並關上城門。
柳城是當年前漢時期在這裏修建的。
到了後漢時代,軍力不如之前發達,輻射不到這裏,於是便被烏桓人占據。
雖然城池並不高大,也不堅固,但畢竟是一座城。
讓張遼率領這幾千騎兵,強行攻打城池,顯然有些不合戰法。
此時漢軍騎兵已經殺紅了眼。
尤其看到烏桓人在虐待漢族百姓,更感到義憤填膺,血氣上湧。
當看到被解救的百姓跪在路邊,對他們感激涕零,結草銜環,一種莫名其妙的榮譽感,油然而生。
為了解救百姓,就算讓他們在曠野之上,對陣十倍於己的騎兵,他們也能勇往無前。
而且保證戰之能勝。
可此時讓他們下馬攻城,便不免泄了氣。
張遼正在猶豫之時,突然見到許多漢家百姓,從四麵八方匯集而來。
他們大多都是青年男女,都穿著破衣爛衫,神情困頓。
人數越聚集越多,很快就有上萬人來到這裏。
這些都是附近聽到消息的漢家百姓。
之前在烏桓人的淫威之下,大家隻能服服帖帖,逆來順受的受欺負。
可是聽到漢軍騎兵到達的消息,原來的烏桓主人瞬間就蔫了,躲起來不敢吱聲。
漢人人數本來就多。
大家聚集起來,共同來到柳城。
那些平常兇悍的烏桓主人們,此時也都不敢管。
看到張遼等漢軍鐵騎,將烏桓人逼進柳城,不敢開門。
所有人都有種揚眉吐氣之感,忍不住失聲痛哭,哀嚎不已。
隻可惜,有許多人已經被烏桓人折磨至死,看不到這一天了。
有個青年大著膽子來到張遼麵前,痛哭流涕道:“將軍可是因為攻不進柳城而發愁?”
張遼微微頷首道:“這烏桓人做起縮頭烏龜,閉門不出。
我等長途奔襲而來,未曾攜帶攻城器械。
恐怕得等後麵大軍到來,再行攻城。”
那青年彬彬有禮,顯然之前受過良好教育,應當也是幽州世家子弟。
他侃侃而談道:“將軍,其實對於城池,隻是我漢家百姓才看重。
即使農家村落,也大都以城池為中心,分散各處。
但他們烏桓人乃野蠻之徒,逐水草而居,從不把城池當迴事。
這柳城,不過是踏頓統一烏桓各部之後,才效仿漢家政權,將柳城重新修建,成為一個城池的樣子。
隻不過,其他部族依然改不了野蠻之性,四處遊牧,並不在城內。”
張遼聽得眼睛一亮,捋著胡須道:“閣下之意是……這城內人口很少。
大部分烏桓部族,都散居各地?”
“然也,”青年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塊羊皮道:“雖說烏桓人逐水草居住,但每個部族,都有其大體固定的牧場。
在下已將各部族聚集之地畫下來,那裏才是烏桓人口主力所在。”
“拿來我看!”張遼伸手接過青年手中的羊皮卷,警惕的問道:“閣下貴姓?”
“在下複姓公孫,單字名越,令支人。”
“令支公孫氏,也是名門望族,與公孫瓚同宗。”
“那是家堂兄!”
“原來如此,怪不得有膽有識,”張遼讚賞一句。
當年袁紹與公孫瓚打界橋之戰時,他們並沒有參與,所有談不上敵對。
而且他們跟袁紹是敵人。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
所以從這方麵來說,他們跟公孫氏也算友軍。
張遼看了一眼那張羊皮卷,隻見上麵標注的烏桓各部位置,異常清楚。
連道路如何行進,都畫的明明白白。
“閣下被烏桓人擄來為奴,為何要畫這幅圖?”
張遼不解的問。
公孫越咬牙切齒道:“當時烏桓人,將我公孫一族擄至柳城。
踏頓手下,將我兩個妹妹當麵侮辱。
我兩個妹妹不堪受辱,迴去之後便絕食而死。
我雖無力報仇,但將此仇恨記在心間,偷偷查探各部族聚集之地。
就算這一代漢軍無法為我等報仇。
但我相信,咱們大漢終究能再次一統。
將來漢軍定能重新踏足這裏,為我等報仇。
到時候這幅圖,或許能起到作用。
萬萬沒想到老天開眼,如此之快,便讓漢家殺至此地。”
張遼憤然道:“我等在齊王統帥之下來此,一為拯救幽州百姓。
二為屠滅烏桓異族,永遠解決東北邊患。
我欲率軍前去,閣下可願意做個向導?”
公孫越興奮的擦了擦眼淚道:“榮幸之至。
能親眼看到將軍為我家妹妹報仇,就算讓在下粉身碎骨,也不足惜。”
“好,上馬,前麵帶路。”
張遼安排公孫越騎了一匹馬。
一眾漢家百姓見漢軍騎兵要走,急得連忙圍住道:“將軍,您是我們的救星,不能丟下我們不管呐。”
“求將軍救救我們!”
公孫越上前道:“諸位鄉親,將軍不是要離開,而是要去誅殺那些欺負咱們的烏桓人。
當初他不拿我們漢人當人,隨意誅殺侮辱。
這次,要讓他們血債血償,試試被隨意誅殺的滋味。”
漢家百姓們聞言,全都興高采烈起來。
每個人身上,都背著被打罵的屈辱史。
每個人都有親人被烏桓人誅殺。
誰家都有女眷被烏桓人侮辱。
現在漢軍要去給他們報仇,豈能不大快人心?
隻可惜漢軍都是騎兵,他們跟不上。
要不然真想跟著前去看看,那些高高在上的烏桓主人被殺,是什麽樣子。
甚至他們也想看看,讓烏桓人嚐嚐,親眼看著自家女眷被侮辱是什麽滋味。
隻不過漢軍有道德底線,即使有能力屠城,也未必會侮辱異族女人。
在公孫越的帶領下,漢軍策馬向烏桓人部族殺了過去。
此時聚集在柳城內的烏桓騎兵,看到漢軍竟然撤了,頓時欣喜若狂。
突然有個青年道:“不好,這些漢人並不是撤退,他們去攻擊土岩部了。”
“好像真是,這可怎麽辦?”
“也不知道阿父阿母能不能躲開。”
烏桓騎兵迴過味來,不由驚恐不安。
尤其是土岩部的人,更嚇得手足無措。
“漢軍兇狠異常,當初樓班部被盡數屠殺,一個也沒剩下。”
“不行,快打開城門,我要去救阿父阿母,還沒有阿妹。”
“你瘋了,連大王都死了,現在出去,豈不是白白送死?”
“我沒瘋,要是全部族被殺,隻留下我一個,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隻不過烏桓潰兵逃的太快,早已進入城內,並關上城門。
柳城是當年前漢時期在這裏修建的。
到了後漢時代,軍力不如之前發達,輻射不到這裏,於是便被烏桓人占據。
雖然城池並不高大,也不堅固,但畢竟是一座城。
讓張遼率領這幾千騎兵,強行攻打城池,顯然有些不合戰法。
此時漢軍騎兵已經殺紅了眼。
尤其看到烏桓人在虐待漢族百姓,更感到義憤填膺,血氣上湧。
當看到被解救的百姓跪在路邊,對他們感激涕零,結草銜環,一種莫名其妙的榮譽感,油然而生。
為了解救百姓,就算讓他們在曠野之上,對陣十倍於己的騎兵,他們也能勇往無前。
而且保證戰之能勝。
可此時讓他們下馬攻城,便不免泄了氣。
張遼正在猶豫之時,突然見到許多漢家百姓,從四麵八方匯集而來。
他們大多都是青年男女,都穿著破衣爛衫,神情困頓。
人數越聚集越多,很快就有上萬人來到這裏。
這些都是附近聽到消息的漢家百姓。
之前在烏桓人的淫威之下,大家隻能服服帖帖,逆來順受的受欺負。
可是聽到漢軍騎兵到達的消息,原來的烏桓主人瞬間就蔫了,躲起來不敢吱聲。
漢人人數本來就多。
大家聚集起來,共同來到柳城。
那些平常兇悍的烏桓主人們,此時也都不敢管。
看到張遼等漢軍鐵騎,將烏桓人逼進柳城,不敢開門。
所有人都有種揚眉吐氣之感,忍不住失聲痛哭,哀嚎不已。
隻可惜,有許多人已經被烏桓人折磨至死,看不到這一天了。
有個青年大著膽子來到張遼麵前,痛哭流涕道:“將軍可是因為攻不進柳城而發愁?”
張遼微微頷首道:“這烏桓人做起縮頭烏龜,閉門不出。
我等長途奔襲而來,未曾攜帶攻城器械。
恐怕得等後麵大軍到來,再行攻城。”
那青年彬彬有禮,顯然之前受過良好教育,應當也是幽州世家子弟。
他侃侃而談道:“將軍,其實對於城池,隻是我漢家百姓才看重。
即使農家村落,也大都以城池為中心,分散各處。
但他們烏桓人乃野蠻之徒,逐水草而居,從不把城池當迴事。
這柳城,不過是踏頓統一烏桓各部之後,才效仿漢家政權,將柳城重新修建,成為一個城池的樣子。
隻不過,其他部族依然改不了野蠻之性,四處遊牧,並不在城內。”
張遼聽得眼睛一亮,捋著胡須道:“閣下之意是……這城內人口很少。
大部分烏桓部族,都散居各地?”
“然也,”青年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塊羊皮道:“雖說烏桓人逐水草居住,但每個部族,都有其大體固定的牧場。
在下已將各部族聚集之地畫下來,那裏才是烏桓人口主力所在。”
“拿來我看!”張遼伸手接過青年手中的羊皮卷,警惕的問道:“閣下貴姓?”
“在下複姓公孫,單字名越,令支人。”
“令支公孫氏,也是名門望族,與公孫瓚同宗。”
“那是家堂兄!”
“原來如此,怪不得有膽有識,”張遼讚賞一句。
當年袁紹與公孫瓚打界橋之戰時,他們並沒有參與,所有談不上敵對。
而且他們跟袁紹是敵人。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
所以從這方麵來說,他們跟公孫氏也算友軍。
張遼看了一眼那張羊皮卷,隻見上麵標注的烏桓各部位置,異常清楚。
連道路如何行進,都畫的明明白白。
“閣下被烏桓人擄來為奴,為何要畫這幅圖?”
張遼不解的問。
公孫越咬牙切齒道:“當時烏桓人,將我公孫一族擄至柳城。
踏頓手下,將我兩個妹妹當麵侮辱。
我兩個妹妹不堪受辱,迴去之後便絕食而死。
我雖無力報仇,但將此仇恨記在心間,偷偷查探各部族聚集之地。
就算這一代漢軍無法為我等報仇。
但我相信,咱們大漢終究能再次一統。
將來漢軍定能重新踏足這裏,為我等報仇。
到時候這幅圖,或許能起到作用。
萬萬沒想到老天開眼,如此之快,便讓漢家殺至此地。”
張遼憤然道:“我等在齊王統帥之下來此,一為拯救幽州百姓。
二為屠滅烏桓異族,永遠解決東北邊患。
我欲率軍前去,閣下可願意做個向導?”
公孫越興奮的擦了擦眼淚道:“榮幸之至。
能親眼看到將軍為我家妹妹報仇,就算讓在下粉身碎骨,也不足惜。”
“好,上馬,前麵帶路。”
張遼安排公孫越騎了一匹馬。
一眾漢家百姓見漢軍騎兵要走,急得連忙圍住道:“將軍,您是我們的救星,不能丟下我們不管呐。”
“求將軍救救我們!”
公孫越上前道:“諸位鄉親,將軍不是要離開,而是要去誅殺那些欺負咱們的烏桓人。
當初他不拿我們漢人當人,隨意誅殺侮辱。
這次,要讓他們血債血償,試試被隨意誅殺的滋味。”
漢家百姓們聞言,全都興高采烈起來。
每個人身上,都背著被打罵的屈辱史。
每個人都有親人被烏桓人誅殺。
誰家都有女眷被烏桓人侮辱。
現在漢軍要去給他們報仇,豈能不大快人心?
隻可惜漢軍都是騎兵,他們跟不上。
要不然真想跟著前去看看,那些高高在上的烏桓主人被殺,是什麽樣子。
甚至他們也想看看,讓烏桓人嚐嚐,親眼看著自家女眷被侮辱是什麽滋味。
隻不過漢軍有道德底線,即使有能力屠城,也未必會侮辱異族女人。
在公孫越的帶領下,漢軍策馬向烏桓人部族殺了過去。
此時聚集在柳城內的烏桓騎兵,看到漢軍竟然撤了,頓時欣喜若狂。
突然有個青年道:“不好,這些漢人並不是撤退,他們去攻擊土岩部了。”
“好像真是,這可怎麽辦?”
“也不知道阿父阿母能不能躲開。”
烏桓騎兵迴過味來,不由驚恐不安。
尤其是土岩部的人,更嚇得手足無措。
“漢軍兇狠異常,當初樓班部被盡數屠殺,一個也沒剩下。”
“不行,快打開城門,我要去救阿父阿母,還沒有阿妹。”
“你瘋了,連大王都死了,現在出去,豈不是白白送死?”
“我沒瘋,要是全部族被殺,隻留下我一個,活著還有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