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人走茶涼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陸天明的疑問,陳慶利欲言又止。
其實,陸天明何嚐不明白,謝逸夫盡管隻是財政局局長,卻是手握撥付款項的關鍵人物。
前些年,政府投資搞了不少基礎建設。
所有搞建設的人,都喜歡承接征服項目。因為,政府不差錢。
政府是不差錢,但想輕鬆拿到錢,就另當別論了。
即便項目竣工驗收合格,想拿到錢,還必須得拜謝逸夫的碼頭。
陳慶利這種沒有多少實權的副縣長,還比不上謝逸夫。
這也是陳慶利在背後嫉妒編排謝逸夫的原因。
陸天明知道陳慶利的用意。陳慶利與謝逸夫之間,有很深的矛盾。
主要原因是陳慶利批的字,在謝逸夫這裏一文不名。
盡管陳慶利身為副縣長,卻拿謝逸夫一點辦法都沒有。謝逸夫會找出一百種一千種理由來搪塞他,讓他捧著個葫蘆無從下嘴。
這次謝逸夫避開陳慶利,私自找了顧曉真和費琳,讓陳慶利很惱火。
“陸縣長,財政局逼我們開發區的企業拿錢讚助,我是有想法的。”陳慶利道:“我作為開發區的書記,主任,如果不能保護開發區企業,我這個書記就白當了。所以,我拒絕讚助。”
陳慶利解釋說道:“陸縣長,你想想啊,我們開發區才成立多久?一切都還剛剛開始。縣裏這種強行攤派式的讚助,就是對我們企業的嚴重傷害。”
陳慶利態度誠懇,一副為企業主張權利的架勢。
陸天明笑笑道:“陳縣長,你先別急。這件事還沒最後決定下來。煙花表演是開年後的第一件大事,汪書記很重視,不能半途而廢。至於活動資金,我會想辦法解決。”
送走陳慶利,陸天明起身去了汪浩的辦公室。
汪浩這段時間一直在與兄弟縣市聯係,熱情邀請他們在節後到訪山南。
縣委書記親自邀請,別人當然不好意思不給麵子。
汪浩已經確定,節後山南將迎來來訪高潮。
“汪書記,煙火表演的事,您還有什麽指示沒有?”陸天明開門見山征求汪浩的意見。
“天明,辛苦你了。都準備妥了?”
“應該沒問題了。”陸天明笑笑道:“我安排縣公安局負責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安全保衛工作做好了,其他的都不是問題了。”
“對,安全尤其重要。”汪浩道:“我找過財政局的逸夫同誌了,讓他從儲備資金中撥付全部的活動經費。現在有個問題,我們這次活動,要不要邀請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參加?”
陸天明想了想道:“汪書記您的意見呢?”
汪浩道:“我已經與市委秘書長路遠同誌通過電話。市委對我們的煙花表演活動很重視。但是,路秘書長說,顏書記將在元宵節後離任。”
“顏書記正式確定離任了?”陸天明驚疑地說道:“前段時間就一直傳說顏書記要走。但是一直沒見著動靜。現在看來,顏書記要走是肯定的了。”
“是啊。顏書記在衡嶽也快十年了。”汪浩歎口氣道:“他也該往上走了。”
衡嶽市作為中部省的第二大城市,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任命,都比其他地市要謹慎得多。
按照過去的慣例,離任領導都將提拔到省裏任職。
衡嶽市離任領導去省裏,一般都是省委常委。最不濟,也會安排到副省長的位子上。
而顏昌盛書記這次卻被安排去了省人大,擔任排名第十二的副主任。
從這個安排上來看,基本斷定顏昌盛書記的政治前途走到終點了。倘若順利,他將在省人大副主任的位子上退休。
顏昌盛被邊緣化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陸天明試探著問道:“顏書記要走,萬民傘還送不送?”
汪浩遲疑片刻,搖頭道:“算了吧。萬民傘這東西本來就是個噱頭,要不,我們看看再說。別人送,我們就送。”
汪浩決定不送萬民傘,出乎陸天明的意料。
不過,他能看出來,汪浩是知道顏昌盛沒有了政治前途,再給他送萬民傘,沒有了意義。
他將屬於人走茶涼的典型。
當然,如果顏昌盛這次進省裏工作,進了省委常委班子,這把萬民傘是非送不可的。
衡嶽市下轄七縣五區,在傳出顏昌盛書記將榮調省裏工作時,各縣都紛紛在趕著製作萬民傘。山南縣自然不能落後,而且還將萬民傘當成政治任務在完成。
如今,顏昌盛的去處已經得到證實。各縣送萬民傘也就不見了動靜。
汪浩的話,讓陸天明心裏掠過一絲悲涼。
有小道消息說,本來,顏昌盛上省裏工作,不是安排在省人大副主任的位子上的。他最初的安排,是擔任省城駐地橘城市市委書記。
橘城市市委書記位列省委常委。其政治前途一片光明。
讓顏昌盛書記失意的原因,在於一張圖片。
某年,衡嶽市爆發了曆史上很少見的洪水。顏昌盛書記去下麵視察抗洪情況,在路過一段洪水淹沒的道路時,顏書記因為穿著皮鞋,無法通過。
這時,便有人安排抗洪的戰士背著顏書記涉水而過。
這一幕,恰好被燕京來衡嶽采訪抗洪的記者拍了下來。
這張圖片雖然沒有公開發表,但後來成了衡嶽洪水內參上的內容。
據說,燕京高層在看到這張圖片後,很不滿。
自那以後,盡管顏昌盛書記沒有因此被批評,但他的仕途就像被電焊焊住了一樣,停留在衡嶽市委書記的位子上,多年不見動靜。
這次他被安排去省人大任職,表麵看是榮升了,其實,他失去了真正的權力。
顏昌盛在衡嶽這幾年,可圈可點的政績還真屈指可數。
據聞,顏昌盛書記是個很儒雅的男人。他不像是個政治人物,卻像一個藝術家。
他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與衡嶽市電視台的幾個美女主持在一起談論風雅。
顏昌盛在衡嶽這幾年,最大的敗筆就是放任衡嶽市的工業改製。
衡嶽市本來是一座有著曆史底蘊的工業城市。其工業涉及到汽車製造、冶煉加工、棉紡等。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當時能與衡嶽匹敵的地方,屈指可數。
然而,在企業改製大潮席卷衡嶽時,顏昌盛麵對洶湧的改製大潮毫無作為。
最終的結果,衡嶽市的工業企業改製讓衡嶽市退出了工業的大舞台。
當時,成千上萬的下崗職工,成了最頭痛的問題。
衡嶽市企業改製,苦了普通職工,肥了不少私人。原本屬於國家的財產,在改製後輕鬆落入了一部分人的手裏。
顏昌盛的離任,對衡嶽人們來說,很多人視為是福音。
“顏書記要離任,誰會接任顏書記?”陸天明試探地問汪浩。
“難說。”汪浩沉吟著說道:“衡嶽是大市,上麵在任用人的時候,一定會有多方麵的考慮。”
“梁市長會不會順位提拔?”
“梁市長可能也會離任。”汪浩壓低聲說道:“我得到一個消息,梁市長可能會迴燕京原單位。”
其實,陸天明何嚐不明白,謝逸夫盡管隻是財政局局長,卻是手握撥付款項的關鍵人物。
前些年,政府投資搞了不少基礎建設。
所有搞建設的人,都喜歡承接征服項目。因為,政府不差錢。
政府是不差錢,但想輕鬆拿到錢,就另當別論了。
即便項目竣工驗收合格,想拿到錢,還必須得拜謝逸夫的碼頭。
陳慶利這種沒有多少實權的副縣長,還比不上謝逸夫。
這也是陳慶利在背後嫉妒編排謝逸夫的原因。
陸天明知道陳慶利的用意。陳慶利與謝逸夫之間,有很深的矛盾。
主要原因是陳慶利批的字,在謝逸夫這裏一文不名。
盡管陳慶利身為副縣長,卻拿謝逸夫一點辦法都沒有。謝逸夫會找出一百種一千種理由來搪塞他,讓他捧著個葫蘆無從下嘴。
這次謝逸夫避開陳慶利,私自找了顧曉真和費琳,讓陳慶利很惱火。
“陸縣長,財政局逼我們開發區的企業拿錢讚助,我是有想法的。”陳慶利道:“我作為開發區的書記,主任,如果不能保護開發區企業,我這個書記就白當了。所以,我拒絕讚助。”
陳慶利解釋說道:“陸縣長,你想想啊,我們開發區才成立多久?一切都還剛剛開始。縣裏這種強行攤派式的讚助,就是對我們企業的嚴重傷害。”
陳慶利態度誠懇,一副為企業主張權利的架勢。
陸天明笑笑道:“陳縣長,你先別急。這件事還沒最後決定下來。煙花表演是開年後的第一件大事,汪書記很重視,不能半途而廢。至於活動資金,我會想辦法解決。”
送走陳慶利,陸天明起身去了汪浩的辦公室。
汪浩這段時間一直在與兄弟縣市聯係,熱情邀請他們在節後到訪山南。
縣委書記親自邀請,別人當然不好意思不給麵子。
汪浩已經確定,節後山南將迎來來訪高潮。
“汪書記,煙火表演的事,您還有什麽指示沒有?”陸天明開門見山征求汪浩的意見。
“天明,辛苦你了。都準備妥了?”
“應該沒問題了。”陸天明笑笑道:“我安排縣公安局負責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安全保衛工作做好了,其他的都不是問題了。”
“對,安全尤其重要。”汪浩道:“我找過財政局的逸夫同誌了,讓他從儲備資金中撥付全部的活動經費。現在有個問題,我們這次活動,要不要邀請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參加?”
陸天明想了想道:“汪書記您的意見呢?”
汪浩道:“我已經與市委秘書長路遠同誌通過電話。市委對我們的煙花表演活動很重視。但是,路秘書長說,顏書記將在元宵節後離任。”
“顏書記正式確定離任了?”陸天明驚疑地說道:“前段時間就一直傳說顏書記要走。但是一直沒見著動靜。現在看來,顏書記要走是肯定的了。”
“是啊。顏書記在衡嶽也快十年了。”汪浩歎口氣道:“他也該往上走了。”
衡嶽市作為中部省的第二大城市,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任命,都比其他地市要謹慎得多。
按照過去的慣例,離任領導都將提拔到省裏任職。
衡嶽市離任領導去省裏,一般都是省委常委。最不濟,也會安排到副省長的位子上。
而顏昌盛書記這次卻被安排去了省人大,擔任排名第十二的副主任。
從這個安排上來看,基本斷定顏昌盛書記的政治前途走到終點了。倘若順利,他將在省人大副主任的位子上退休。
顏昌盛被邊緣化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陸天明試探著問道:“顏書記要走,萬民傘還送不送?”
汪浩遲疑片刻,搖頭道:“算了吧。萬民傘這東西本來就是個噱頭,要不,我們看看再說。別人送,我們就送。”
汪浩決定不送萬民傘,出乎陸天明的意料。
不過,他能看出來,汪浩是知道顏昌盛沒有了政治前途,再給他送萬民傘,沒有了意義。
他將屬於人走茶涼的典型。
當然,如果顏昌盛這次進省裏工作,進了省委常委班子,這把萬民傘是非送不可的。
衡嶽市下轄七縣五區,在傳出顏昌盛書記將榮調省裏工作時,各縣都紛紛在趕著製作萬民傘。山南縣自然不能落後,而且還將萬民傘當成政治任務在完成。
如今,顏昌盛的去處已經得到證實。各縣送萬民傘也就不見了動靜。
汪浩的話,讓陸天明心裏掠過一絲悲涼。
有小道消息說,本來,顏昌盛上省裏工作,不是安排在省人大副主任的位子上的。他最初的安排,是擔任省城駐地橘城市市委書記。
橘城市市委書記位列省委常委。其政治前途一片光明。
讓顏昌盛書記失意的原因,在於一張圖片。
某年,衡嶽市爆發了曆史上很少見的洪水。顏昌盛書記去下麵視察抗洪情況,在路過一段洪水淹沒的道路時,顏書記因為穿著皮鞋,無法通過。
這時,便有人安排抗洪的戰士背著顏書記涉水而過。
這一幕,恰好被燕京來衡嶽采訪抗洪的記者拍了下來。
這張圖片雖然沒有公開發表,但後來成了衡嶽洪水內參上的內容。
據說,燕京高層在看到這張圖片後,很不滿。
自那以後,盡管顏昌盛書記沒有因此被批評,但他的仕途就像被電焊焊住了一樣,停留在衡嶽市委書記的位子上,多年不見動靜。
這次他被安排去省人大任職,表麵看是榮升了,其實,他失去了真正的權力。
顏昌盛在衡嶽這幾年,可圈可點的政績還真屈指可數。
據聞,顏昌盛書記是個很儒雅的男人。他不像是個政治人物,卻像一個藝術家。
他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與衡嶽市電視台的幾個美女主持在一起談論風雅。
顏昌盛在衡嶽這幾年,最大的敗筆就是放任衡嶽市的工業改製。
衡嶽市本來是一座有著曆史底蘊的工業城市。其工業涉及到汽車製造、冶煉加工、棉紡等。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當時能與衡嶽匹敵的地方,屈指可數。
然而,在企業改製大潮席卷衡嶽時,顏昌盛麵對洶湧的改製大潮毫無作為。
最終的結果,衡嶽市的工業企業改製讓衡嶽市退出了工業的大舞台。
當時,成千上萬的下崗職工,成了最頭痛的問題。
衡嶽市企業改製,苦了普通職工,肥了不少私人。原本屬於國家的財產,在改製後輕鬆落入了一部分人的手裏。
顏昌盛的離任,對衡嶽人們來說,很多人視為是福音。
“顏書記要離任,誰會接任顏書記?”陸天明試探地問汪浩。
“難說。”汪浩沉吟著說道:“衡嶽是大市,上麵在任用人的時候,一定會有多方麵的考慮。”
“梁市長會不會順位提拔?”
“梁市長可能也會離任。”汪浩壓低聲說道:“我得到一個消息,梁市長可能會迴燕京原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