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常委會上的矛盾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路遠進來,是請示書記梁同慶,常委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
這是新書記梁同慶正式就任的第一個常委會議。
此前,他雖然臨時代理了書記職務,主持全市的各項工作。但因為是代理書記,他手上缺少了一個關鍵的權力——人事任命。
通常,一個地方主管書記缺任,人事工作就會跟著停下來。
在地方政府,書記掌管組織人事權。政府一把手負責財政權。這是兩道底線,誰也不會去動這兩根主線。
而市委秘書長,按通常的解釋,他就是書記的大管家。
路遠擔任秘書長的時候,書記還是顏昌盛。如今書記換了人,上麵卻沒換秘書長。這裏麵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新書記認可原秘書長。二是組織有意安排。
“路秘書長,你來得正好。”梁同慶頷首道:“小陸在我這裏,你們兩個,一前一後,都是山南的書記。你們有共同語言啊。”
路遠笑道:“梁書記,我聽說,小陸在山南幹得不錯。”
梁同慶笑道:“你這是認可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路遠道:“可以這麽說。”
按照常委順序排列,市委秘書長是排在常委班子裏最後的一名。從排名上看,陸天明似乎比路遠排名還要高了一名。
“走,開會。”梁同慶帶頭出了門。
市委班子成員共十一人,此刻,都端坐在市委一號會議室裏。
會議由書記梁同慶親自主持。
陸天明跟隨著梁同慶進入會議室時,會議室裏響起了一陣掌聲。
梁同慶一舉摘掉了“代理”帽子,這讓他看起來滿麵春風。
橢圓形的會議桌,梁同慶當仁不讓坐了主位。
他左邊是市長汪浩,右邊是市委專職副書記吳昊天。
常委們按次序先後落座。陸天明作為新任常委,主動選擇了最後一張椅子就坐。
梁同慶過去就是市委常委。這次常委會上多出來兩張新麵孔,作為班長的梁同慶首先要將新常委介紹給大家認識。
他第一個介紹的是汪浩。
汪浩沒能如願坐上書記的位子,這是他怎麽也沒想到的結果。
一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究竟是哪裏出了錯。明明已經確定他是書記人選的,怎麽到宣布的時候,他卻成為老二?
讓汪浩更沒想到的是,陸天明居然進入了常委班子。
“同誌們,今天的會議,首先我要介紹兩位新同誌給大家認識。”梁同慶環顧四周一眼道:“我要介紹的第一位常委同誌,是代市長汪浩同誌。”
他帶頭鼓掌。
其他常委跟著鼓起掌來。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汪浩的身上。
汪浩主動起身,向四周鞠躬,表示感謝。
介紹完汪浩,梁同慶便介紹了陸天明。
“經組織考察決定,陸天明同誌現任衡嶽市委常委、山南縣縣委書記。大家鼓掌。”梁同慶笑眯眯說道:“同誌們對這兩位同誌都不陌生吧?”
大家都嚴肅的點頭。
“同誌們,省委這次對我們衡嶽市的組織人事作了非常大的調整安排。這是省委對我們衡嶽的重視。兩位新同誌的加入,把我們班子的年齡,整體降到了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我們是中部省最年輕的地市級常委班子。”
梁同慶自豪地宣布道:“我們是一支富有朝氣的領導班子,未來的衡嶽,也希望越來越年輕。”
掌聲再次響了起來。
接下來的會議主題,開始轉變到了日常工作上。
梁同慶先是部署了下階段全市幹部隊伍的調整方案。這對新上任的他而言,就是一個常規操作。
一般情況下,新領導上任,必定會對上一任留下來的隊伍作一個調整。
這樣做的原因,是有利於新領導能快速進入他的工作思路。
當然,調整的力度,在於新領導的魄力。
緊接著,梁同慶提出他在任內的工作思路。他第一次喊出來要振興衡嶽工業的口號。
整場會議開得熱烈而富有朝氣。在梁同慶講話過後,他把眼光落在了新市長汪浩身上,客氣說道:“現在,我們請汪浩同誌講話。”
汪浩麵帶微笑,客氣地環顧四周一眼,出聲道:“我首先要感謝在座的各位同誌們的支持與幫助。我是一個新兵,還有許多要向大家學習的地方。我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請同誌們幫助我,監督我,批評我。現在,我想談談我對未來工作的一些看法建議,請同誌們批評指正。”
新班子的第一個會議,本意是讓大家彼此熟悉,並沒有把工作當成會議主題。
盡管梁同慶在會上談了關於未來發展的設想,但他並沒有太多的深入。
汪浩的發言,直接便將會議重心轉移了。
“同誌們,我們衡嶽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城市。我們的曆史文化悠久燦爛。但是,我們現在的衡嶽,卻走在了別人後麵很遠了啊。”
會議室一片沉默。
汪浩的發言,顯然讓人感到了不適。
他表示衡嶽走在了別人後麵,這就是是直接否定了上屆領導的成績。
表麵上看,他否定的是顏昌盛。但是,其他同誌作為顏昌盛班子中的成員之一,難道就沒有了責任?
汪浩的這番話,等於是一棍子打翻了一船人。
果然,在座的不少人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神色。
汪浩在第一次常委會上就敢於說出這樣的話,這不是他情商不高,而是他明顯有些有恃無恐。
首先,他具有空降幹部的身份。其次,他能從縣委書記任上直升市長,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側麵證明,汪浩的背景強大得不敢想象。
因此,即便大家不悅,卻也沒人出聲反對。
“一個城市能不能達到發達城市,首先要看城市的體量大小。”汪浩接著發言道:“我們衡嶽城市的體量太小了。目前的規模,與人家一個發達的縣城差不多大。這會嚴重局限我們衡嶽的城市形象,不利於我們未來發展啊。”
汪浩提出了“擴城”計劃。
他表示,在他的任內,他要計劃將衡嶽城市的規模擴大到目前的一倍以上。
他明確提出,發展衡嶽地產業,是衡嶽市未來唯一具有競爭力的方向。
汪浩的發言,顯然再一次否決了書記梁同慶的振興衡嶽工業的設想。
他們一個要振興工業,一個要走房地產發展的路子。常委會的第一次會議,就讓雙方的矛盾尖銳地對立了起來。
書記梁同慶本來洋溢的笑臉,逐漸變得冷峻了起來。
這是新書記梁同慶正式就任的第一個常委會議。
此前,他雖然臨時代理了書記職務,主持全市的各項工作。但因為是代理書記,他手上缺少了一個關鍵的權力——人事任命。
通常,一個地方主管書記缺任,人事工作就會跟著停下來。
在地方政府,書記掌管組織人事權。政府一把手負責財政權。這是兩道底線,誰也不會去動這兩根主線。
而市委秘書長,按通常的解釋,他就是書記的大管家。
路遠擔任秘書長的時候,書記還是顏昌盛。如今書記換了人,上麵卻沒換秘書長。這裏麵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新書記認可原秘書長。二是組織有意安排。
“路秘書長,你來得正好。”梁同慶頷首道:“小陸在我這裏,你們兩個,一前一後,都是山南的書記。你們有共同語言啊。”
路遠笑道:“梁書記,我聽說,小陸在山南幹得不錯。”
梁同慶笑道:“你這是認可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路遠道:“可以這麽說。”
按照常委順序排列,市委秘書長是排在常委班子裏最後的一名。從排名上看,陸天明似乎比路遠排名還要高了一名。
“走,開會。”梁同慶帶頭出了門。
市委班子成員共十一人,此刻,都端坐在市委一號會議室裏。
會議由書記梁同慶親自主持。
陸天明跟隨著梁同慶進入會議室時,會議室裏響起了一陣掌聲。
梁同慶一舉摘掉了“代理”帽子,這讓他看起來滿麵春風。
橢圓形的會議桌,梁同慶當仁不讓坐了主位。
他左邊是市長汪浩,右邊是市委專職副書記吳昊天。
常委們按次序先後落座。陸天明作為新任常委,主動選擇了最後一張椅子就坐。
梁同慶過去就是市委常委。這次常委會上多出來兩張新麵孔,作為班長的梁同慶首先要將新常委介紹給大家認識。
他第一個介紹的是汪浩。
汪浩沒能如願坐上書記的位子,這是他怎麽也沒想到的結果。
一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究竟是哪裏出了錯。明明已經確定他是書記人選的,怎麽到宣布的時候,他卻成為老二?
讓汪浩更沒想到的是,陸天明居然進入了常委班子。
“同誌們,今天的會議,首先我要介紹兩位新同誌給大家認識。”梁同慶環顧四周一眼道:“我要介紹的第一位常委同誌,是代市長汪浩同誌。”
他帶頭鼓掌。
其他常委跟著鼓起掌來。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汪浩的身上。
汪浩主動起身,向四周鞠躬,表示感謝。
介紹完汪浩,梁同慶便介紹了陸天明。
“經組織考察決定,陸天明同誌現任衡嶽市委常委、山南縣縣委書記。大家鼓掌。”梁同慶笑眯眯說道:“同誌們對這兩位同誌都不陌生吧?”
大家都嚴肅的點頭。
“同誌們,省委這次對我們衡嶽市的組織人事作了非常大的調整安排。這是省委對我們衡嶽的重視。兩位新同誌的加入,把我們班子的年齡,整體降到了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我們是中部省最年輕的地市級常委班子。”
梁同慶自豪地宣布道:“我們是一支富有朝氣的領導班子,未來的衡嶽,也希望越來越年輕。”
掌聲再次響了起來。
接下來的會議主題,開始轉變到了日常工作上。
梁同慶先是部署了下階段全市幹部隊伍的調整方案。這對新上任的他而言,就是一個常規操作。
一般情況下,新領導上任,必定會對上一任留下來的隊伍作一個調整。
這樣做的原因,是有利於新領導能快速進入他的工作思路。
當然,調整的力度,在於新領導的魄力。
緊接著,梁同慶提出他在任內的工作思路。他第一次喊出來要振興衡嶽工業的口號。
整場會議開得熱烈而富有朝氣。在梁同慶講話過後,他把眼光落在了新市長汪浩身上,客氣說道:“現在,我們請汪浩同誌講話。”
汪浩麵帶微笑,客氣地環顧四周一眼,出聲道:“我首先要感謝在座的各位同誌們的支持與幫助。我是一個新兵,還有許多要向大家學習的地方。我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請同誌們幫助我,監督我,批評我。現在,我想談談我對未來工作的一些看法建議,請同誌們批評指正。”
新班子的第一個會議,本意是讓大家彼此熟悉,並沒有把工作當成會議主題。
盡管梁同慶在會上談了關於未來發展的設想,但他並沒有太多的深入。
汪浩的發言,直接便將會議重心轉移了。
“同誌們,我們衡嶽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城市。我們的曆史文化悠久燦爛。但是,我們現在的衡嶽,卻走在了別人後麵很遠了啊。”
會議室一片沉默。
汪浩的發言,顯然讓人感到了不適。
他表示衡嶽走在了別人後麵,這就是是直接否定了上屆領導的成績。
表麵上看,他否定的是顏昌盛。但是,其他同誌作為顏昌盛班子中的成員之一,難道就沒有了責任?
汪浩的這番話,等於是一棍子打翻了一船人。
果然,在座的不少人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神色。
汪浩在第一次常委會上就敢於說出這樣的話,這不是他情商不高,而是他明顯有些有恃無恐。
首先,他具有空降幹部的身份。其次,他能從縣委書記任上直升市長,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側麵證明,汪浩的背景強大得不敢想象。
因此,即便大家不悅,卻也沒人出聲反對。
“一個城市能不能達到發達城市,首先要看城市的體量大小。”汪浩接著發言道:“我們衡嶽城市的體量太小了。目前的規模,與人家一個發達的縣城差不多大。這會嚴重局限我們衡嶽的城市形象,不利於我們未來發展啊。”
汪浩提出了“擴城”計劃。
他表示,在他的任內,他要計劃將衡嶽城市的規模擴大到目前的一倍以上。
他明確提出,發展衡嶽地產業,是衡嶽市未來唯一具有競爭力的方向。
汪浩的發言,顯然再一次否決了書記梁同慶的振興衡嶽工業的設想。
他們一個要振興工業,一個要走房地產發展的路子。常委會的第一次會議,就讓雙方的矛盾尖銳地對立了起來。
書記梁同慶本來洋溢的笑臉,逐漸變得冷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