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兩歲了,馮君岩早以“學”會了說話。至上一次馮思冀歸來半年又過去了,今天馮思冀終於要迴來了。沒有錯,是出征迴來了。阿母又有了寶寶,這是啊父上次迴來留下給阿母最好的禮物。
天色有些陰沉,整個村子的人都在村口等著。隨著出門的次數增多,馮君岩也開始逐漸的了解自己所住莊子的大概地貌。馮家莊子所在的地方地勢不錯,麵前是一大片開闊的衝積平原,兩條小河從門前經過,遠處的山還有村裏邊一顆顆的樹木。顯得整個村子四周人煙稀少,樹木繁盛,所以讓人感覺有那麽些的荒涼,整個周圍都好像沒有開發過一樣。村子裏都是喬木,甚至還有龍眼荔枝樹,至少是亞熱帶的氣候,馮君岩上輩子生活的地方就處於亞熱帶,隻是這個世界的天氣更為炎熱。
報信的人一次次的把地點帶得更近,把等待的人的心提的越來越高。
“阿母,這次啊父迴來還會再出去嗎?”馮君岩看著身子越發緊張的張曼,不得不讓母親轉移話題。
張曼低下頭看了看站在自己身邊的懂事的兒子,很是疼愛的小心的讓已經鼓起肚子的身子蹲下來,滿意的摸了摸馮君岩的頭。
“你啊父是大英雄,哪裏需要他那就會出現在哪裏,當然會出去。這一次你啊父他們打了大勝仗,一定會給你帶禮物的。以後你也要像你啊父一樣做一個男子漢,學好本領上場殺敵,知道嗎?”
“阿母,啊父是去打仗嗎?打仗是什麽東西啊?上次啊父迴來說,二哥再也迴不來了。二哥是死了嗎?”馮君岩已經漸漸的發現曾經熟悉的人一個個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了,不是老去,而是客死他鄉,隻是他仍舊沒有像周圍的人那樣習慣了接受逝去,他不知道什麽時候是不是還會有人再也迴不來了。
張曼看著裝的很單純的馮君岩,並不知道自己兒子心裏的想法,看著天真的兒子,隻是搖了搖頭說:“君兒,你二哥隻是到更遙遠的地方去了,總有一天他會迴來的,他和許許多多的人一樣,一直在天上看著我們呢。他會和我們的祖先一樣保佑我們的。”隻是她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弱,誰也沒有聽到她嘴裏的那句“總是有人要死的,雖然也許他們可以不用去死。”
人終於越來越近了,馮思冀和劉念齊兩個人騎著並不高大的駑馬,走在前麵。隨著隊伍的越來越近,等待在路邊的人在長長的隊伍中尋找著自己的歸人。找到的人喜極而泣,找不到的人隻能雙手無神的從另一個同去的親友手中,接過那沉重的陶罐,緊咬牙關,默然無語,重重的把陶罐抱在懷裏,裏麵裝的就是自己的歸人。
馮思冀沒有直接出現在自己的妻兒麵前,而是在一個路口的小坡上停了下來。一身滿是血漬的皮甲,身上掛著並不美觀的弓刃的馮思冀站在坡上開始了自己的講話。
“各位鄉親父老們,在北在這裏向大家告罪了。”站在坡上的馮思冀伸出手讓四周的人靜下來,然後深深地向四周鞠了一躬,周圍的人一個個並不說話,也沒有人阻止馮思冀的行為,隻是平靜的等著馮思冀接下來的話,冷靜的讓人害怕。
“當初出征之時在北答應了大家,一定盡力把兒郎們完好無損的帶迴來,可是刀劍無眼,終究還是有些兒郎永遠的留在了那裏。是在北對不起大家了。”
馮思冀對著在場的眾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場的人見馮思冀這般作為不管是家裏有人逝去還是幸運歸來的人都開始寬慰他。
“馮族長不必如此,生死有命,戰場上刀劍無眼,死了也是命中注定,這不怪馮族長,兒郎們都是為了我等鄉親父老而死,要不是馮族長的帶領,我等兒郎不知道還要死去多少。”
馮思冀並沒有因為有人寬慰而停下自己的動作,三拜之後才站了起來,收買人心也好,裝腔作勢也罷,他如此隻為問心無愧,為那些死去的熱血男兒。
“他們都是好樣的,到死也沒有給我們這些遠離祖地的浪子丟人。他們有的剛為人父,征召一來留下了嬌妻幼子就上了戰場;有的是還未褪去童顏的男兒,還沒有成家,留下一兒半女。他們就這麽走了,可是他們走的那麽熱血,那麽決絕,甚至臨死前都是欣慰的。”馮思冀站起來繼續看著眾人說道、“他們死了,可是他們的血不會白流。他們的血融入了這片土地,生生世世的守護著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也守護著我們!因為他們的努力,這一次我們再一次打敗了土人。我們殺掉了他們的頭人,把他們趕出了我們的土地,甚至我們還搶奪了他們的土地,現在他們的土地是我們的了,他們再也不會有機會來騷擾我們了,因為我們有著一個個的為大家夥舍生忘死的勇士,我們安全了!
勇士們永遠的去了,可是我們不會讓他們的血白流,他們的家人我們會負責到底。他們的妻兒就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的妻兒,他們的父母就是我們這些人活著的父母。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讓袍澤們的妻兒老母餓著,諸位袍澤,你們願不願意照顧死去弟兄們的妻兒老小!”
小坡底下的男兒們一個個大聲的同意,一聲聲的願意使得人群中的抽泣也輕了不少。
馮君岩就站在人群之中,孩童的身子使他隻能被照顧她的燕姐姐抱在懷裏。燕姐姐就是那天那個少女,馮君岩後來才知道家裏邊並沒有丫鬟,照顧她的燕姐姐也是同族的一個姐姐,父母都去世了,留下兩姐妹,被馮思冀領迴家裏,一個跟著李氏,一個跟著張曼幫著照顧自己。看著自己這輩子的的父親在人群中信誓旦旦,馮君岩才第一次真正明白自己的生活其實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安寧。
這一次又有很多人死去了,正像張曼說的,總有一些人是要死的。隻是一直生活在和平世界裏的他,很難感受到這種心情。這一世的啊父阿母還好好的生活在自己的身邊,唯一永遠失去的隻是那個會常常逗弄自己的二哥,他很傷心,卻並沒有悲痛欲絕。人,終究是要死的。
四周的人聽著馮思冀的話一個個的沉默了,隻是流淚的並沒有幾個,死了人的家裏婦女丫頭悲戚的情形隨處可見,而男兒更多的是在說到土人時咬牙切齒,恨不得下一次自己親自上戰場為親人報仇。
馮君岩並不怯懦,隻是生活在和平社會裏的他總歸是少了一點血性的。殺人和打架,含義天壤之別。馮君岩並不明白和平是軍人最大的軍勳章的意義,他不認為自己眼前的這些衣甲不爭,刀具不全,老少不一的民夫就是所謂的軍人。盡管他們殺過人,他們滿身煞氣,但是他們在自己的麵前從來不會有一丁點的不敬。看著眼前的一個個朝夕相處的鄉親,他不明白為什麽他們這麽躍躍欲試。他尊重軍人,前世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軍人就生活在自己的國家,那支由一個一輩子站在人民身邊的偉人和他的戰友們建立的軍隊,是人民心裏最大的依靠。不管是戰爭還是災難,隻要有他們在,整個國家的人都會覺得很安心。
上一輩子的那一場全民族的抗戰,離他那時候已經過去很久了,那時候中華已經再次開始複興,雖然國仇未報,但是泱泱大國之勢已經明朗,這種生離死別的場景真的很不多。難怪當初屍山血海裏趟過,最後從雪域高原複員迴家的爺爺從沒有在子女麵前說過當初自己手裏留下過多少的人命。戰爭真的是殘忍的。
馮君岩很不解?為什麽這裏沒有軍隊?為什麽每一次上戰場都要抽調家家戶戶的丁口?租庸調製嗎?
馮君岩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的時候,就被人從燕姐姐手裏提了出來,正打算發火的馮君岩卻發現自己的父親,正滿臉鄭重其事的拖著自己的屁股,向著四周的人掃視一遍。
“這次我們勝利了,可是土人們不會善罷甘休的。因此隻有把我們周圍的土人徹底的滅絕,我們才能夠安居樂業。我們的祖先已經為此奮鬥了近千年,也許我們這一代難以完成,可是始皇帝至今,我們從先輩舉步維艱到現在一步步的紮下了腳步,再也沒有土人能夠拒絕承認我們是這一片土地的主人了。我們這一支從中原而來的漢人,在這裏近三百年了,我們祖祖孫孫無窮盡,隻要我們永不懈怠,總有一天我們會徹底的把這裏變成我們的家鄉。”說著從懷裏掏出一把匕首,拔了出來。暗紅色的刃,看起來有一些年頭了。
“這一把匕首,是我這次從土人那裏得到的,據說是伏波將軍的匕首,今天我把它交給我的兒子,就是要告訴他,生而為男,不管大小都是要為我們的妻兒撐起一片安寧。與諸君共勉!”
共勉!共勉!一時間人聲鼎沸,直接驅散了空氣中原本彌漫的悲傷。
張曼說這一次馮思冀會給他帶禮物,隻是馮君岩並沒有想到是在這種情況下收到一把飲飽了鮮血的匕首。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又不是愚公移山,為什麽要這麽說?
這就是我的禮物嗎?馮君岩的小手緊緊的抓住馮思冀遞過來的匕首,伏波將軍馬援,這一個世界您是否也如前世般偉大?
人群逐漸的散開了,各村的人也紛紛向著自己的村落裏迴去。劉念齊跟著馮思冀,來到張曼麵前,見禮過後也告辭而去,隻留下馮家莊的近百人在馮思冀的帶領之下向著村子走去。
離開了眾人,原本嚴肅的馮思冀也變得慈祥了,把馮君岩手裏的匕首交給張曼,一把子從燕兒手裏接過馮君岩就舉了起來。
“君兒,快想死啊父了,在家有沒有惹阿母和祖母生氣?”一邊說還一邊用下巴那寸許的短須逗弄馮君岩,惹得馮君岩一臉的嫌棄,直接把臉轉了過去,然後不客氣的抓住一把胡子就揪,疼的馮思冀直接告饒。
“好小子,快放手,放手,我的胡子要斷了,這次我不打爛你的屁股。”等到解圍的張曼把馮君岩從馮思冀懷裏抱下來,交給身後的燕姐姐,馮思冀下巴的胡子都快要被拔光了。
“夫君,這一次怎麽要這麽久?”馮思冀和張曼二人等和人群拉開距離,張曼不由得很是不解,以前雖然也經常出征,但是卻沒有像這一次這樣,幾乎把縣裏邊所有的壯年都抽掉了,隻剩下老弱婦孺在家留守。
“縣裏的守備已經被抽往北方禦敵了,具體的原因我也不知道,隻聽說是蠻夷勢大,不得不從各州調人。交趾,九德,九真,日南各地的守軍都抽調一空,林邑趁機反攻,連各地的僚人土人也趁機發亂,太守大人因此隻能征召各地青壯。我們合浦縣還好,日南九真等地,更是血流成河,不少的村莊都被毀了。”馮思冀想起自己一路上看到的慘象,縱是見慣了血腥的他也不由得心裏頭也是一陣煩亂,該死的土人。
“朝廷會有撫恤嗎?”張曼見馮思冀表情陰鬱,轉過話題。
“撫恤,嗬嗬,朝廷有怎麽會撫恤我們這些賤民,死了也就死了。這一次要不是太守大人親自上前,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那些世家子,哪裏有把我們這些庶人當人看。”馮思冀越說越是氣憤,想起那護蠻中郎將高高在上的樣子,心裏頭越發的憤怒,那麽多袍澤的命就因為他一句大局為重白白的死在了城外,自己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一個個力竭而死。
“好了,別氣了,生氣有什麽辦法,這都是命,生來就注定了的,我們能有什麽辦法。人終究是要死的,趁著我們還活著,好好地過日子吧。”張曼聽完馮思冀的話,心裏也不好受,隻是世家子本來就是高高在上的,下裏巴人死了就死了,不服氣又能怎樣。
“迴家,不去想這些煩心的事。這些事情自有那些大老爺們操心。”說完就領著一行人向著村裏走去。
兩歲了,馮君岩早以“學”會了說話。至上一次馮思冀歸來半年又過去了,今天馮思冀終於要迴來了。沒有錯,是出征迴來了。阿母又有了寶寶,這是啊父上次迴來留下給阿母最好的禮物。
天色有些陰沉,整個村子的人都在村口等著。隨著出門的次數增多,馮君岩也開始逐漸的了解自己所住莊子的大概地貌。馮家莊子所在的地方地勢不錯,麵前是一大片開闊的衝積平原,兩條小河從門前經過,遠處的山還有村裏邊一顆顆的樹木。顯得整個村子四周人煙稀少,樹木繁盛,所以讓人感覺有那麽些的荒涼,整個周圍都好像沒有開發過一樣。村子裏都是喬木,甚至還有龍眼荔枝樹,至少是亞熱帶的氣候,馮君岩上輩子生活的地方就處於亞熱帶,隻是這個世界的天氣更為炎熱。
報信的人一次次的把地點帶得更近,把等待的人的心提的越來越高。
“阿母,這次啊父迴來還會再出去嗎?”馮君岩看著身子越發緊張的張曼,不得不讓母親轉移話題。
張曼低下頭看了看站在自己身邊的懂事的兒子,很是疼愛的小心的讓已經鼓起肚子的身子蹲下來,滿意的摸了摸馮君岩的頭。
“你啊父是大英雄,哪裏需要他那就會出現在哪裏,當然會出去。這一次你啊父他們打了大勝仗,一定會給你帶禮物的。以後你也要像你啊父一樣做一個男子漢,學好本領上場殺敵,知道嗎?”
“阿母,啊父是去打仗嗎?打仗是什麽東西啊?上次啊父迴來說,二哥再也迴不來了。二哥是死了嗎?”馮君岩已經漸漸的發現曾經熟悉的人一個個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了,不是老去,而是客死他鄉,隻是他仍舊沒有像周圍的人那樣習慣了接受逝去,他不知道什麽時候是不是還會有人再也迴不來了。
張曼看著裝的很單純的馮君岩,並不知道自己兒子心裏的想法,看著天真的兒子,隻是搖了搖頭說:“君兒,你二哥隻是到更遙遠的地方去了,總有一天他會迴來的,他和許許多多的人一樣,一直在天上看著我們呢。他會和我們的祖先一樣保佑我們的。”隻是她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弱,誰也沒有聽到她嘴裏的那句“總是有人要死的,雖然也許他們可以不用去死。”
人終於越來越近了,馮思冀和劉念齊兩個人騎著並不高大的駑馬,走在前麵。隨著隊伍的越來越近,等待在路邊的人在長長的隊伍中尋找著自己的歸人。找到的人喜極而泣,找不到的人隻能雙手無神的從另一個同去的親友手中,接過那沉重的陶罐,緊咬牙關,默然無語,重重的把陶罐抱在懷裏,裏麵裝的就是自己的歸人。
馮思冀沒有直接出現在自己的妻兒麵前,而是在一個路口的小坡上停了下來。一身滿是血漬的皮甲,身上掛著並不美觀的弓刃的馮思冀站在坡上開始了自己的講話。
“各位鄉親父老們,在北在這裏向大家告罪了。”站在坡上的馮思冀伸出手讓四周的人靜下來,然後深深地向四周鞠了一躬,周圍的人一個個並不說話,也沒有人阻止馮思冀的行為,隻是平靜的等著馮思冀接下來的話,冷靜的讓人害怕。
“當初出征之時在北答應了大家,一定盡力把兒郎們完好無損的帶迴來,可是刀劍無眼,終究還是有些兒郎永遠的留在了那裏。是在北對不起大家了。”
馮思冀對著在場的眾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場的人見馮思冀這般作為不管是家裏有人逝去還是幸運歸來的人都開始寬慰他。
“馮族長不必如此,生死有命,戰場上刀劍無眼,死了也是命中注定,這不怪馮族長,兒郎們都是為了我等鄉親父老而死,要不是馮族長的帶領,我等兒郎不知道還要死去多少。”
馮思冀並沒有因為有人寬慰而停下自己的動作,三拜之後才站了起來,收買人心也好,裝腔作勢也罷,他如此隻為問心無愧,為那些死去的熱血男兒。
“他們都是好樣的,到死也沒有給我們這些遠離祖地的浪子丟人。他們有的剛為人父,征召一來留下了嬌妻幼子就上了戰場;有的是還未褪去童顏的男兒,還沒有成家,留下一兒半女。他們就這麽走了,可是他們走的那麽熱血,那麽決絕,甚至臨死前都是欣慰的。”馮思冀站起來繼續看著眾人說道、“他們死了,可是他們的血不會白流。他們的血融入了這片土地,生生世世的守護著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也守護著我們!因為他們的努力,這一次我們再一次打敗了土人。我們殺掉了他們的頭人,把他們趕出了我們的土地,甚至我們還搶奪了他們的土地,現在他們的土地是我們的了,他們再也不會有機會來騷擾我們了,因為我們有著一個個的為大家夥舍生忘死的勇士,我們安全了!
勇士們永遠的去了,可是我們不會讓他們的血白流,他們的家人我們會負責到底。他們的妻兒就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的妻兒,他們的父母就是我們這些人活著的父母。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讓袍澤們的妻兒老母餓著,諸位袍澤,你們願不願意照顧死去弟兄們的妻兒老小!”
小坡底下的男兒們一個個大聲的同意,一聲聲的願意使得人群中的抽泣也輕了不少。
馮君岩就站在人群之中,孩童的身子使他隻能被照顧她的燕姐姐抱在懷裏。燕姐姐就是那天那個少女,馮君岩後來才知道家裏邊並沒有丫鬟,照顧她的燕姐姐也是同族的一個姐姐,父母都去世了,留下兩姐妹,被馮思冀領迴家裏,一個跟著李氏,一個跟著張曼幫著照顧自己。看著自己這輩子的的父親在人群中信誓旦旦,馮君岩才第一次真正明白自己的生活其實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安寧。
這一次又有很多人死去了,正像張曼說的,總有一些人是要死的。隻是一直生活在和平世界裏的他,很難感受到這種心情。這一世的啊父阿母還好好的生活在自己的身邊,唯一永遠失去的隻是那個會常常逗弄自己的二哥,他很傷心,卻並沒有悲痛欲絕。人,終究是要死的。
四周的人聽著馮思冀的話一個個的沉默了,隻是流淚的並沒有幾個,死了人的家裏婦女丫頭悲戚的情形隨處可見,而男兒更多的是在說到土人時咬牙切齒,恨不得下一次自己親自上戰場為親人報仇。
馮君岩並不怯懦,隻是生活在和平社會裏的他總歸是少了一點血性的。殺人和打架,含義天壤之別。馮君岩並不明白和平是軍人最大的軍勳章的意義,他不認為自己眼前的這些衣甲不爭,刀具不全,老少不一的民夫就是所謂的軍人。盡管他們殺過人,他們滿身煞氣,但是他們在自己的麵前從來不會有一丁點的不敬。看著眼前的一個個朝夕相處的鄉親,他不明白為什麽他們這麽躍躍欲試。他尊重軍人,前世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軍人就生活在自己的國家,那支由一個一輩子站在人民身邊的偉人和他的戰友們建立的軍隊,是人民心裏最大的依靠。不管是戰爭還是災難,隻要有他們在,整個國家的人都會覺得很安心。
上一輩子的那一場全民族的抗戰,離他那時候已經過去很久了,那時候中華已經再次開始複興,雖然國仇未報,但是泱泱大國之勢已經明朗,這種生離死別的場景真的很不多。難怪當初屍山血海裏趟過,最後從雪域高原複員迴家的爺爺從沒有在子女麵前說過當初自己手裏留下過多少的人命。戰爭真的是殘忍的。
馮君岩很不解?為什麽這裏沒有軍隊?為什麽每一次上戰場都要抽調家家戶戶的丁口?租庸調製嗎?
馮君岩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的時候,就被人從燕姐姐手裏提了出來,正打算發火的馮君岩卻發現自己的父親,正滿臉鄭重其事的拖著自己的屁股,向著四周的人掃視一遍。
“這次我們勝利了,可是土人們不會善罷甘休的。因此隻有把我們周圍的土人徹底的滅絕,我們才能夠安居樂業。我們的祖先已經為此奮鬥了近千年,也許我們這一代難以完成,可是始皇帝至今,我們從先輩舉步維艱到現在一步步的紮下了腳步,再也沒有土人能夠拒絕承認我們是這一片土地的主人了。我們這一支從中原而來的漢人,在這裏近三百年了,我們祖祖孫孫無窮盡,隻要我們永不懈怠,總有一天我們會徹底的把這裏變成我們的家鄉。”說著從懷裏掏出一把匕首,拔了出來。暗紅色的刃,看起來有一些年頭了。
“這一把匕首,是我這次從土人那裏得到的,據說是伏波將軍的匕首,今天我把它交給我的兒子,就是要告訴他,生而為男,不管大小都是要為我們的妻兒撐起一片安寧。與諸君共勉!”
共勉!共勉!一時間人聲鼎沸,直接驅散了空氣中原本彌漫的悲傷。
張曼說這一次馮思冀會給他帶禮物,隻是馮君岩並沒有想到是在這種情況下收到一把飲飽了鮮血的匕首。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又不是愚公移山,為什麽要這麽說?
這就是我的禮物嗎?馮君岩的小手緊緊的抓住馮思冀遞過來的匕首,伏波將軍馬援,這一個世界您是否也如前世般偉大?
人群逐漸的散開了,各村的人也紛紛向著自己的村落裏迴去。劉念齊跟著馮思冀,來到張曼麵前,見禮過後也告辭而去,隻留下馮家莊的近百人在馮思冀的帶領之下向著村子走去。
離開了眾人,原本嚴肅的馮思冀也變得慈祥了,把馮君岩手裏的匕首交給張曼,一把子從燕兒手裏接過馮君岩就舉了起來。
“君兒,快想死啊父了,在家有沒有惹阿母和祖母生氣?”一邊說還一邊用下巴那寸許的短須逗弄馮君岩,惹得馮君岩一臉的嫌棄,直接把臉轉了過去,然後不客氣的抓住一把胡子就揪,疼的馮思冀直接告饒。
“好小子,快放手,放手,我的胡子要斷了,這次我不打爛你的屁股。”等到解圍的張曼把馮君岩從馮思冀懷裏抱下來,交給身後的燕姐姐,馮思冀下巴的胡子都快要被拔光了。
“夫君,這一次怎麽要這麽久?”馮思冀和張曼二人等和人群拉開距離,張曼不由得很是不解,以前雖然也經常出征,但是卻沒有像這一次這樣,幾乎把縣裏邊所有的壯年都抽掉了,隻剩下老弱婦孺在家留守。
“縣裏的守備已經被抽往北方禦敵了,具體的原因我也不知道,隻聽說是蠻夷勢大,不得不從各州調人。交趾,九德,九真,日南各地的守軍都抽調一空,林邑趁機反攻,連各地的僚人土人也趁機發亂,太守大人因此隻能征召各地青壯。我們合浦縣還好,日南九真等地,更是血流成河,不少的村莊都被毀了。”馮思冀想起自己一路上看到的慘象,縱是見慣了血腥的他也不由得心裏頭也是一陣煩亂,該死的土人。
“朝廷會有撫恤嗎?”張曼見馮思冀表情陰鬱,轉過話題。
“撫恤,嗬嗬,朝廷有怎麽會撫恤我們這些賤民,死了也就死了。這一次要不是太守大人親自上前,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那些世家子,哪裏有把我們這些庶人當人看。”馮思冀越說越是氣憤,想起那護蠻中郎將高高在上的樣子,心裏頭越發的憤怒,那麽多袍澤的命就因為他一句大局為重白白的死在了城外,自己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一個個力竭而死。
“好了,別氣了,生氣有什麽辦法,這都是命,生來就注定了的,我們能有什麽辦法。人終究是要死的,趁著我們還活著,好好地過日子吧。”張曼聽完馮思冀的話,心裏也不好受,隻是世家子本來就是高高在上的,下裏巴人死了就死了,不服氣又能怎樣。
“迴家,不去想這些煩心的事。這些事情自有那些大老爺們操心。”說完就領著一行人向著村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