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九真城郡守府後衙廂房,謝嫣然正在房內休息。九真城的女子都是受過傷害的女子女子,最開始找來的伺候謝嫣然的九真城女子在護蠻將軍來之後已經被送走,此時護蠻將軍帶來的兩個丫鬟正在伺候著心情有點陰鬱的謝嫣然。
今天是大軍出征的日子,護蠻將軍,帶領一萬三千大軍前往九德,日南收複兩郡。謝青也一起跟了上去。
“都退下吧,不用你們伺候了。”
謝嫣然迴過頭,罷一罷手,讓兩個丫鬟退了出去。很快,空闊的房間裏就隻剩她一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謝嫣然提筆在一張帛上寫下這句話,纖細的字跡把帛上的詩句寫地更加迷人。抬起頭看了一眼被自己小心收好,整整齊齊的放在床頭的迴城那天穿著的騎服。謝嫣然心裏,情絲百轉。
侄兒謝青一直勸她迴建鄴去,不要再帶著危險的交州,她也很想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可是她知道,她走不了。許晴兒死時的那個眼神,每個晚上都在折磨著她,一天不把盧他交代的事情給做完,她就永遠生活在盧他的陰影之下,雖然她知道如果盧他不死,她這輩子都要被盧他給控製。
盧他要她狠狠的羞辱馮君岩,要她幫著林邑斡旋,要她幫馮君岩早日當上族長,在一切沒有完成之前,她不能走,也不敢走。羞辱的事情很簡單,難的是如何保住他的命。侄兒謝青已經不止一次表示過要把一切消滅在萌芽之中,要不是她堅持不能恩將仇報,馮君岩二人現在早就出了意外。
所以這一個月來,不知如何麵對一切的她隻能每天呆著郡守府內,靜待一切結束,直到今天大軍出征。
這數月來的經曆,讓謝嫣然性格變了很多。事實告訴她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建鄴那般繁華,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因為她是謝家嫡女而高看她一眼。巨大的落差使得原本性格並不沉默的她也變得少言寡語。
謝嫣然並沒有忘記第一個敢於輕薄自己的男子,雖然比自己還小了些,可是馮君岩那惡心的樣子還是被謝嫣然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雖然你請我吃了一頓魚,但是這是你自己主動請我吃的,何況那魚真的很難吃;雖然你為了治好了腳,為我套上了襪,為我穿上了鞋,但是腳被扭傷本來就是你的錯,鞋子是你脫的,襪子也是扒的;雖然你替我走了路,可是你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摸了我的腳,碰了我的胸口,背過我的身子,拖了我的屁股。雖然我咬了你一口,但是那是是你自找的。誰叫你不把我放在眼裏,誰叫你處處占我便宜,你以為我是能隨意輕薄的嗎?我告訴你,這些還不夠,我一定要狠狠的報複你,讓你知道冒犯我的下場!我才沒有忘不掉你這個可惡的登徒子”
謝嫣然把寫了詩的錦帛拿起來,恨恨的對自己說。從來沒有人敢那樣對我,這次出征死在路上最好。田舍兒,鄉巴佬,你憑什麽看不起我。
馮君岩果然有一次被拉上了戰場,而且還被特地允許加入了馮思冀的那一屯隊伍,這樣他很是意外。
人一過萬,浩浩湯湯,整個隊伍一眼望不到邊。對林邑來說,漢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並不是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從始皇帝開始,一代又一代北邊來的軍隊,用一條又一條的人命,告訴了他們什麽是絕望,所以這一次沒有人會認為晉軍不會勝利。
馮君岩意外軍隊都是一樣的,不過當他看見馮思冀手下的那群軍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想多了。衣甲不修,旌旗不整,除了一身煞氣的彪悍,根本沒辦法從他們臉上看出軍隊的樣子。
“啊父,這些人就是你手下的軍士嗎?怎麽看起來這般落魄。”
跟著走在路上的馮君岩不解的問馮思冀。
“你忘記他們了?他們這些人就是來時在在路上遇到的那些人啊,怎麽不記得了?”
馮思冀看著馮君岩有些打趣。
馮君岩迴過頭去仔細的觀察這些人的麵容,但是並沒有能夠從這些人裏麵看到哪一個有映象的麵孔。
“啊父莫非是在說笑?來時那些人除了傷重不治被送迴去的,剩下那些現在早已經基本倒在了九真城下,被埋在了青山之下,難不成還會死而複生不成。”
馮君岩對馮思冀的話不以為然。
“那些人當然死了,可是交州軍中可不止原來那些人啊。啊父早就跟你說過,他們是一群人,是很大很大的一群人。當初的那個隊伍的人死光了,可是還有一些人一些隊伍沒有死光。現在你眼前這些人就是那一群就是他們剩下的最後一點力量了。”
馮君岩看著身後的隊伍也是不勝噓噓,本以為自己能夠帶領裝備精良的晉軍,沒成想居然是一群棄子。經曆了大半輩子的軍事生涯,馮思冀怎麽會不明白,這些人雖說也屬於正規軍的序列,可是朝廷根本就不會給他們與其他晉軍相同的補給。換句話說,他們的死活根本沒有人會關心。當日信心滿滿的馮思冀第一眼見到這些人的時候,直接就心涼了一截。完全不知道自己這次當官到底是福還是禍。
“就是那群北方來的罪人嗎?啊父我們現在跟他們攪在一起豈不是死路一條?”
馮君岩想起當初劉念齊登時就大感不妙,這些日子的經曆告訴他,馮思冀被派來管理這些銳士可不是什麽好事。
我們是不是得罪了什麽人?馮君岩腦海裏意識急轉,把這段時間以來自己遇見過得人一個個過濾。馮思冀和劉念齊的獎賞命令是護蠻將軍杜慧期下達的,現在九真城能影響到杜慧期的隻有謝青,而自己最近得罪的人隻有謝嫣然。這麽一思考,一件事的緣由也清楚了。
雖然不知道謝嫣然為什麽要對自己恩將仇報,但是一想起現在他們四人都被放到了最容易死人的銳士營,若說她對自己這四人沒有惡意,打死馮君岩也不會相信。不過她既然沒有直接殺人滅口,也就說明如果他們自己能活下去的話,就不會死了。再想起這麽一想馮君岩心裏頭倒是放心不少。
“啊父,他們到底是些什麽人?”
馮君岩問出了一直以來的疑惑,馮思冀作為這些人的掌官,上任時間已經一個月了,肯定不會不知道。
“這些人乃是北伐故舊,當年大晉數次北伐,失敗之後的人,除了被頂罪的,很多都被流放到交州來了。這些人就是那些流放者的後代了。”
馮思冀看著自己的這些手下,都是英雄之後,現在卻是落得如此這般下場。
“啊父,上次叔父不是說,這些人是北歸之人嗎?”
馮君岩聽了馮思冀的話卻是不解,僅僅是北伐後人怎麽可能會被流放交州來,當初讚同的北伐的可不止有桓溫祖逖,不少世家也是支持的,就算是最後北伐失敗了也不可能一直到現在還被人惦記。
“慎言,此事不可細說。啊父隻能告訴你這裏邊確有冉魏之後,不過這些事不是我們能夠參與的,還是想著如何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活下來吧。”
馮思冀顯然並不想和自己的兒子說這些事情,而馮君岩看著身後跟著的這群衣甲不修,兵器不整的士兵為他們也為自己感到悲哀。棄子,又是棄子,為什麽就能這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死去,看著我們死去?我們到底得罪你們這些人哪裏了?我們到底有什麽錯?你們到底憑什麽!
中軍大帳之內,護蠻將軍杜慧期正在商量著進軍的事情。
“杜將軍先是進絞五溪,接著又平定交州俚人之亂,此番直搗林邑,收複故土,大功可比昔日之馬伏波。”
中軍大帳之內,護蠻將軍杜慧期帶著手下的心腹決定了進軍路線之後,在眾人離開之後,謝青卻是留了下來。
“本將世沐皇恩,為陛下守土牧民不過是分內之事,如何比得上伏波將軍馬革裹屍。倒是謝軍候,以四千破十萬,這等戰績讓人想起昔日東山君於淝水。”
花花轎子人人抬,謝青給他麵子,杜慧期當然也給謝青麵子。雖然他是交州的地頭蛇,在交州謝家也拿他沒辦法,不過謝家的麵子終究是要給的。
“此次馳援九真,不曾想李遜遺逆趁機作亂,引俚人僚人反叛,卻是多費了些功夫。”
杜慧期想起來時的暴亂心裏就是火起,當年李遜叛亂正是他的父親杜璦平定的,杜璦正是因為這件事而坐上了交州刺史的位置,等他的杜璦去世之後他的兄長繼承了刺史的位置。而他也把整個交州的軍權死死地握在了手裏。可以說整個交州都在杜家的掌握之中,不曾想李家的遺逆還敢出來攪風攪雨。
“謝軍候此次為何如此關心這區區一屯之長?”
杜慧期想起剛才商量進軍之時,謝青特地關照自己手裏的那些罪人,不由得好奇起來。作為自己手裏嘴不安定的一群人,杜慧期自然知道這些人的來路。建鄴的那些大人物想把這些人都弄死,所以就把他們弄到了交州,讓他們自生自滅。對於建鄴那些大人們的想法並不關心,雖然他也很佩服這些英雄,不過終究是數百人罷了,不想要因為一件小事惹了大人物的杜慧期一直以來對這些人也是不鬧事就好。現在謝青想要這些人,他也樂得賣個人情。
“青不過不想一英雄老死於田野罷了。”
謝青聽了杜慧度的話,卻是一臉神聖。
說謊也太明顯了,每戰爭先。明擺著是讓他們送死還說的這般冠冕堂皇,杜慧期想起剛才謝青要求讓他們多多殺敵的樣子就有些鄙夷。不知道這四人是如何得罪了他,不過這些小事,他隻是好奇問一句,也並沒有多說。兩人心照不宣的轉移了話題。
九真城郡守府後衙廂房,謝嫣然正在房內休息。九真城的女子都是受過傷害的女子女子,最開始找來的伺候謝嫣然的九真城女子在護蠻將軍來之後已經被送走,此時護蠻將軍帶來的兩個丫鬟正在伺候著心情有點陰鬱的謝嫣然。
今天是大軍出征的日子,護蠻將軍,帶領一萬三千大軍前往九德,日南收複兩郡。謝青也一起跟了上去。
“都退下吧,不用你們伺候了。”
謝嫣然迴過頭,罷一罷手,讓兩個丫鬟退了出去。很快,空闊的房間裏就隻剩她一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謝嫣然提筆在一張帛上寫下這句話,纖細的字跡把帛上的詩句寫地更加迷人。抬起頭看了一眼被自己小心收好,整整齊齊的放在床頭的迴城那天穿著的騎服。謝嫣然心裏,情絲百轉。
侄兒謝青一直勸她迴建鄴去,不要再帶著危險的交州,她也很想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可是她知道,她走不了。許晴兒死時的那個眼神,每個晚上都在折磨著她,一天不把盧他交代的事情給做完,她就永遠生活在盧他的陰影之下,雖然她知道如果盧他不死,她這輩子都要被盧他給控製。
盧他要她狠狠的羞辱馮君岩,要她幫著林邑斡旋,要她幫馮君岩早日當上族長,在一切沒有完成之前,她不能走,也不敢走。羞辱的事情很簡單,難的是如何保住他的命。侄兒謝青已經不止一次表示過要把一切消滅在萌芽之中,要不是她堅持不能恩將仇報,馮君岩二人現在早就出了意外。
所以這一個月來,不知如何麵對一切的她隻能每天呆著郡守府內,靜待一切結束,直到今天大軍出征。
這數月來的經曆,讓謝嫣然性格變了很多。事實告訴她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建鄴那般繁華,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因為她是謝家嫡女而高看她一眼。巨大的落差使得原本性格並不沉默的她也變得少言寡語。
謝嫣然並沒有忘記第一個敢於輕薄自己的男子,雖然比自己還小了些,可是馮君岩那惡心的樣子還是被謝嫣然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雖然你請我吃了一頓魚,但是這是你自己主動請我吃的,何況那魚真的很難吃;雖然你為了治好了腳,為我套上了襪,為我穿上了鞋,但是腳被扭傷本來就是你的錯,鞋子是你脫的,襪子也是扒的;雖然你替我走了路,可是你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摸了我的腳,碰了我的胸口,背過我的身子,拖了我的屁股。雖然我咬了你一口,但是那是是你自找的。誰叫你不把我放在眼裏,誰叫你處處占我便宜,你以為我是能隨意輕薄的嗎?我告訴你,這些還不夠,我一定要狠狠的報複你,讓你知道冒犯我的下場!我才沒有忘不掉你這個可惡的登徒子”
謝嫣然把寫了詩的錦帛拿起來,恨恨的對自己說。從來沒有人敢那樣對我,這次出征死在路上最好。田舍兒,鄉巴佬,你憑什麽看不起我。
馮君岩果然有一次被拉上了戰場,而且還被特地允許加入了馮思冀的那一屯隊伍,這樣他很是意外。
人一過萬,浩浩湯湯,整個隊伍一眼望不到邊。對林邑來說,漢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並不是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從始皇帝開始,一代又一代北邊來的軍隊,用一條又一條的人命,告訴了他們什麽是絕望,所以這一次沒有人會認為晉軍不會勝利。
馮君岩意外軍隊都是一樣的,不過當他看見馮思冀手下的那群軍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想多了。衣甲不修,旌旗不整,除了一身煞氣的彪悍,根本沒辦法從他們臉上看出軍隊的樣子。
“啊父,這些人就是你手下的軍士嗎?怎麽看起來這般落魄。”
跟著走在路上的馮君岩不解的問馮思冀。
“你忘記他們了?他們這些人就是來時在在路上遇到的那些人啊,怎麽不記得了?”
馮思冀看著馮君岩有些打趣。
馮君岩迴過頭去仔細的觀察這些人的麵容,但是並沒有能夠從這些人裏麵看到哪一個有映象的麵孔。
“啊父莫非是在說笑?來時那些人除了傷重不治被送迴去的,剩下那些現在早已經基本倒在了九真城下,被埋在了青山之下,難不成還會死而複生不成。”
馮君岩對馮思冀的話不以為然。
“那些人當然死了,可是交州軍中可不止原來那些人啊。啊父早就跟你說過,他們是一群人,是很大很大的一群人。當初的那個隊伍的人死光了,可是還有一些人一些隊伍沒有死光。現在你眼前這些人就是那一群就是他們剩下的最後一點力量了。”
馮君岩看著身後的隊伍也是不勝噓噓,本以為自己能夠帶領裝備精良的晉軍,沒成想居然是一群棄子。經曆了大半輩子的軍事生涯,馮思冀怎麽會不明白,這些人雖說也屬於正規軍的序列,可是朝廷根本就不會給他們與其他晉軍相同的補給。換句話說,他們的死活根本沒有人會關心。當日信心滿滿的馮思冀第一眼見到這些人的時候,直接就心涼了一截。完全不知道自己這次當官到底是福還是禍。
“就是那群北方來的罪人嗎?啊父我們現在跟他們攪在一起豈不是死路一條?”
馮君岩想起當初劉念齊登時就大感不妙,這些日子的經曆告訴他,馮思冀被派來管理這些銳士可不是什麽好事。
我們是不是得罪了什麽人?馮君岩腦海裏意識急轉,把這段時間以來自己遇見過得人一個個過濾。馮思冀和劉念齊的獎賞命令是護蠻將軍杜慧期下達的,現在九真城能影響到杜慧期的隻有謝青,而自己最近得罪的人隻有謝嫣然。這麽一思考,一件事的緣由也清楚了。
雖然不知道謝嫣然為什麽要對自己恩將仇報,但是一想起現在他們四人都被放到了最容易死人的銳士營,若說她對自己這四人沒有惡意,打死馮君岩也不會相信。不過她既然沒有直接殺人滅口,也就說明如果他們自己能活下去的話,就不會死了。再想起這麽一想馮君岩心裏頭倒是放心不少。
“啊父,他們到底是些什麽人?”
馮君岩問出了一直以來的疑惑,馮思冀作為這些人的掌官,上任時間已經一個月了,肯定不會不知道。
“這些人乃是北伐故舊,當年大晉數次北伐,失敗之後的人,除了被頂罪的,很多都被流放到交州來了。這些人就是那些流放者的後代了。”
馮思冀看著自己的這些手下,都是英雄之後,現在卻是落得如此這般下場。
“啊父,上次叔父不是說,這些人是北歸之人嗎?”
馮君岩聽了馮思冀的話卻是不解,僅僅是北伐後人怎麽可能會被流放交州來,當初讚同的北伐的可不止有桓溫祖逖,不少世家也是支持的,就算是最後北伐失敗了也不可能一直到現在還被人惦記。
“慎言,此事不可細說。啊父隻能告訴你這裏邊確有冉魏之後,不過這些事不是我們能夠參與的,還是想著如何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活下來吧。”
馮思冀顯然並不想和自己的兒子說這些事情,而馮君岩看著身後跟著的這群衣甲不修,兵器不整的士兵為他們也為自己感到悲哀。棄子,又是棄子,為什麽就能這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死去,看著我們死去?我們到底得罪你們這些人哪裏了?我們到底有什麽錯?你們到底憑什麽!
中軍大帳之內,護蠻將軍杜慧期正在商量著進軍的事情。
“杜將軍先是進絞五溪,接著又平定交州俚人之亂,此番直搗林邑,收複故土,大功可比昔日之馬伏波。”
中軍大帳之內,護蠻將軍杜慧期帶著手下的心腹決定了進軍路線之後,在眾人離開之後,謝青卻是留了下來。
“本將世沐皇恩,為陛下守土牧民不過是分內之事,如何比得上伏波將軍馬革裹屍。倒是謝軍候,以四千破十萬,這等戰績讓人想起昔日東山君於淝水。”
花花轎子人人抬,謝青給他麵子,杜慧期當然也給謝青麵子。雖然他是交州的地頭蛇,在交州謝家也拿他沒辦法,不過謝家的麵子終究是要給的。
“此次馳援九真,不曾想李遜遺逆趁機作亂,引俚人僚人反叛,卻是多費了些功夫。”
杜慧期想起來時的暴亂心裏就是火起,當年李遜叛亂正是他的父親杜璦平定的,杜璦正是因為這件事而坐上了交州刺史的位置,等他的杜璦去世之後他的兄長繼承了刺史的位置。而他也把整個交州的軍權死死地握在了手裏。可以說整個交州都在杜家的掌握之中,不曾想李家的遺逆還敢出來攪風攪雨。
“謝軍候此次為何如此關心這區區一屯之長?”
杜慧期想起剛才商量進軍之時,謝青特地關照自己手裏的那些罪人,不由得好奇起來。作為自己手裏嘴不安定的一群人,杜慧期自然知道這些人的來路。建鄴的那些大人物想把這些人都弄死,所以就把他們弄到了交州,讓他們自生自滅。對於建鄴那些大人們的想法並不關心,雖然他也很佩服這些英雄,不過終究是數百人罷了,不想要因為一件小事惹了大人物的杜慧期一直以來對這些人也是不鬧事就好。現在謝青想要這些人,他也樂得賣個人情。
“青不過不想一英雄老死於田野罷了。”
謝青聽了杜慧度的話,卻是一臉神聖。
說謊也太明顯了,每戰爭先。明擺著是讓他們送死還說的這般冠冕堂皇,杜慧期想起剛才謝青要求讓他們多多殺敵的樣子就有些鄙夷。不知道這四人是如何得罪了他,不過這些小事,他隻是好奇問一句,也並沒有多說。兩人心照不宣的轉移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