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員從西班牙悻悻而退,代表德國的赫爾貝特·奧托·吉勒和威廉·比特裏希也因為與弗朗哥的軍購生意談崩,迴到了柏林。
在荷西政府與本土左翼勢力殊死搏鬥的關鍵時刻,隨著德國的黯然退出,美國算是意外地撿了一個大便宜。欣喜若狂的美國人仿佛在一夜之間看到了第二天希望的曙光,開始了緊張的生意運作。
p-26a型戰鬥機是由美國波音公司設計製造的,采用了合金架構蒙皮、低單翼的布局。可是,為了維持機翼結構與剛性的持久,波音公司在機翼的上下安裝了與機身相連接的支撐綱線。
這樣的做法雖然避免了機翼結構在飛行情況下出現的扭曲,然而,外露的鋼線卻在高速飛行中產生了多餘的阻力。
在機翼結構強度欠佳的情況下,這種做法無疑是一種折衷的設計,但是,隨後不久,波音公司就取消單翼戰鬥機這種附帶的連接,水平安定麵沒有了任何類似的支撐結構。
p-26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下方為固定但是包覆流線型整流罩的起落架。座艙為開放式,前方有風檔,瞄準鏡則安裝在風檔前方,整體感很強。
波音公司給p-26配用了惠普公司的r-1340氣冷式發動機,並在發動機的外側增加了包覆外罩,遺憾的是這個外罩並沒有進行減阻的設計,也並未將整個發動機與外界完全隔離。
p-26戰機的武器配置稍有欠缺,在機鼻兩側各安裝了一挺點三零機槍,這是現在的標準武裝,也就英國和德國兩家裝備了大口徑。此外,機翼與機身下方都可以攜帶外掛炸彈。
550公裏的續航能力,320公裏每小時的巡航速度,377公裏每小時的極限速度和8300米的實用升限,讓這個型號的飛機成為了美國陸航部隊的最愛。
3.85萬美元的單機售價讓弗朗哥失去了最後的心理防線,他的內心深處正在不斷地呐喊著,就是他了!就是他了!
為了先賺取外匯,美國國會非常難得地團結一心,號召軍工企業擼起袖子加油幹,並把以前給陸軍的訂單排序進行了調整。
美國人真是打算拚了,正在打包送往陸航的戰機也臨時被攔截下來、轉運到紐約後重新貼標,再裝載上遠洋貨船運往西班牙。
感謝德國的拋棄,西班牙的一切幸福才會來得如此快捷,荷西和弗朗哥歡欣鼓舞,甚至覺得歐盟對自己已經無足輕重。眼前的事實證明,在這場戰爭中,隻有美國人才是真心實意地幫助西班牙政府的。高興之餘,弗朗哥預測,有了美國的支持,這場戰爭勝負已分。
就在荷西和弗朗哥兩人無比開心的同時,英、美兩國正如埃裏克所料想的那樣,互相撕咬起來了。
漢莎宮裏,埃裏克放下手中的簡報哈哈大笑,讓戈林和吉勒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埃裏克什麽都沒說,而是把桌上的簡報拿起來遞給了他們,讓他們好好從中玩味一下。
“上帝啊!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耐心的遊戲,我終於明白點什麽了。”戈林一拍腦袋,若有所思地對吉勒說。
“是的,照這樣說,失敗得越徹底就贏得越輕鬆,這是我們誰都沒有想到的,總統先生真是大手筆啊!”吉勒也發出一陣驚唿。
“尊敬的總統先生,接下來我們準備做點什麽呢?”戈林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下一步怎麽整治一下美國人。
“這不是我的主意,不過,你們先別著急,靜觀其變。我想,接下來他們應該還有好戲唱。”埃裏克笑著對他們說。
原來,在1930年11月2日,殷麥曼突然把戈林叫到辦公室,兩人單獨交談了整整一個下午。主要任務就是讓他配合好吉勒最近的工作,把bf109賣給西班牙的時候,要有意抬高價格,而且決不鬆口。
當天下午,吉勒同樣也接到了頂頭上司、空軍軍需部總監波爾克的電話。任務隻有一個,就是去西班牙“賣”武器,目的也隻有一個,就是無法“賣”出武器。無論西班牙怎麽侃價,一律都得讓對方無法接受德國武器的價格。
與吉勒和戈林談話的雖然不是同一個人,但兩人卻同時給鬧糊塗了。有錢不賺,還要有意砸自己的生意,這是有毛病吧。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上級交給他們的任務。
實際上,這是新任總統幕僚長格勒納和國儲局長施特雷澤曼的主意。目的就是讓美國和英國因為西班牙內戰的立場問題產生矛盾,化解德國現在的外交困境,好從中抽出身來把矛頭繼續指向蘇聯。
這場非常詭異的外交活動,本來是不應該由他們倆人來完成,但是,外交部有其嚴格的國際交往準則,康斯坦丁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執行這麽一個沒有底線的任務。
非常巧合的是,因為西班牙的內戰越來越白熱化,國際聯盟便組織了一個停戰促談觀察員團,而吉勒和戈林兩人便非常順利地隨團到達了馬德裏。後來,很快就出現了德、西軍售突然停擺,美國趁機插手的局麵。
雖然外交部長康斯坦丁拒絕了總顧長格勒納和國儲局長施特雷澤曼的第一個請求,卻高高興興地答應了他們兩人的第二個請求。當然,第二個請求裏也包含了埃裏克的意思。於是,通過外交手段巧妙地將美西兩國搓合在了一起。
就在吉勒和戈林兩人隨觀察員團前往馬德裏的同時,康斯坦丁以歐洲局勢為名,緊急訪問了華盛頓,並有意透露了荷西獨裁政府急於求購軍火、而又與德國交往崩盤的消息。
美國在情報收集方麵本來就具有極其靈敏的嗅覺,尤其是赫赫有名的中情局,簡直是無孔不入。而康斯坦丁的到訪,恰恰也證實了這一可靠的情報。
吃到嘴裏的肉是不可能吐出來的,幾年前,美國親手挑起的貿易爭端不但加劇了歐洲和全世界經濟的衰敗,也將自己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雖然參眾兩院對西班牙並不感冒,但現在能夠賺到錢,這就是排除一切幹擾的硬道理。
實際上,美、西媾合還有另一層意義,很早以前,美國早就想插手歐洲事務,因為找不到突破口,才一直讓德國總攬了歐洲大陸的市場。趕巧西班牙這迴有求於自己,於是,兩方麵一拍即合,很快就形成了一種新的交往體係。
此時,代表左翼利益的英國正在為德國的退出而歡欣鼓舞,萬萬沒想到短短幾天時間,荷西就擁抱了新的幕後勢力,而且還是英國人從來沒有設防的“老朋友”。
大西洋浩瀚的洋麵和廣闊的天空逐漸熱鬧起來了,海麵上除了美國源源不斷的軍火商船和護航艦隊,天空中時常還往來有英、美兩國外交官員以及西班牙荷西特使的專機。為了自己的利益,英國正在試圖讓美國從西班牙退出。
英、美雙方經過一番吹胡子、瞪眼睛,最後的結果令雙方都不滿意。美國向來注重即得利益,而且一慣的見利忘義,而英國這個國際老幹媽同樣也是利益至上、唯利是圖。誰讓一步,都是割腕之舉。
一方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另一方曆來號稱約翰牛的不落帝國,最終,雙方僵持不下,誰都不肯讓步。
或許德國才是真正讓美國進入歐洲大陸唯一的希望,如果沒有德國的支持,美國想要插手歐洲事務,顯然困難重重。於是,華盛頓與柏林之間開始了試探性的往來。
現在的美國,隻有一種現象,那就是平民想獲得工作,企業想獲得新生。就在英國外交官訪美期間,從美國高層到底層平民,支持政府幹涉歐洲事務的唿聲更是空前高漲。大家甚至希望政府與德國開展合作,以此找到對外出口的機會和增加國內的就業崗位。
曾幾何時,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德國屢屢與美國交惡,而美國也不斷拉攏英國長期對德國實行能源禁運,一來二往,資源被卡的德國更加反對美國對歐事務的參與,為此,雙方甚至鬧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現在,極其顯著的變化又開始讓世界各國為之目瞪口呆。
大國交往,要麽平靜如水,要麽地動山搖。埃裏克既不懂軍事與謀略,也不懂辭令與外交,甚至連經濟建設也是一知半解,但是他會權衡利弊,會借力打力。雖然這並不能說明他有多麽成功,但他至少也很少失算。
吉勒和戈林從心裏佩服這個天衣無縫的計謀,也為自己的馬德裏之行感到興奮。在一旁的格勒納實在看不下去了,幹咳了幾聲,示意讓他們不要過份張揚,以免日後弄巧成拙。
總統辦公室裏,埃裏克坐在自己的沙發靠背椅上認真地看著當天的簡報,顯得極為平靜,也沒有在意格勒納與吉勒和戈林等人在會客廳說些什麽。
接過安娜塔遞過來的熱茶,埃裏克突然莫明其妙地壓低聲音問了一句:“馬迪娜多久沒迴總統府了?”
安娜塔先是一愣,但很快又迴過了神,連忙迴答說:“哦,非常抱歉總統先生。馬迪娜小姐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迴來過了。或許,我應該給她打一個電話,讓她迴來一下。”
埃裏克連忙搖手,示意安娜塔別打電話。
“電話還是讓我來打吧,也許她在生我的氣。”埃裏克沒有將馬迪娜誤解安娜塔的事告訴她。
“不!總統先生,她不是在生您的氣,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她是在向我提出無聲的抗議,喔!是的,我得試著跟她談談。”安娜塔直言不諱地說。
聽到這裏,埃裏克吃驚不小,竟然無言以對。
在荷西政府與本土左翼勢力殊死搏鬥的關鍵時刻,隨著德國的黯然退出,美國算是意外地撿了一個大便宜。欣喜若狂的美國人仿佛在一夜之間看到了第二天希望的曙光,開始了緊張的生意運作。
p-26a型戰鬥機是由美國波音公司設計製造的,采用了合金架構蒙皮、低單翼的布局。可是,為了維持機翼結構與剛性的持久,波音公司在機翼的上下安裝了與機身相連接的支撐綱線。
這樣的做法雖然避免了機翼結構在飛行情況下出現的扭曲,然而,外露的鋼線卻在高速飛行中產生了多餘的阻力。
在機翼結構強度欠佳的情況下,這種做法無疑是一種折衷的設計,但是,隨後不久,波音公司就取消單翼戰鬥機這種附帶的連接,水平安定麵沒有了任何類似的支撐結構。
p-26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下方為固定但是包覆流線型整流罩的起落架。座艙為開放式,前方有風檔,瞄準鏡則安裝在風檔前方,整體感很強。
波音公司給p-26配用了惠普公司的r-1340氣冷式發動機,並在發動機的外側增加了包覆外罩,遺憾的是這個外罩並沒有進行減阻的設計,也並未將整個發動機與外界完全隔離。
p-26戰機的武器配置稍有欠缺,在機鼻兩側各安裝了一挺點三零機槍,這是現在的標準武裝,也就英國和德國兩家裝備了大口徑。此外,機翼與機身下方都可以攜帶外掛炸彈。
550公裏的續航能力,320公裏每小時的巡航速度,377公裏每小時的極限速度和8300米的實用升限,讓這個型號的飛機成為了美國陸航部隊的最愛。
3.85萬美元的單機售價讓弗朗哥失去了最後的心理防線,他的內心深處正在不斷地呐喊著,就是他了!就是他了!
為了先賺取外匯,美國國會非常難得地團結一心,號召軍工企業擼起袖子加油幹,並把以前給陸軍的訂單排序進行了調整。
美國人真是打算拚了,正在打包送往陸航的戰機也臨時被攔截下來、轉運到紐約後重新貼標,再裝載上遠洋貨船運往西班牙。
感謝德國的拋棄,西班牙的一切幸福才會來得如此快捷,荷西和弗朗哥歡欣鼓舞,甚至覺得歐盟對自己已經無足輕重。眼前的事實證明,在這場戰爭中,隻有美國人才是真心實意地幫助西班牙政府的。高興之餘,弗朗哥預測,有了美國的支持,這場戰爭勝負已分。
就在荷西和弗朗哥兩人無比開心的同時,英、美兩國正如埃裏克所料想的那樣,互相撕咬起來了。
漢莎宮裏,埃裏克放下手中的簡報哈哈大笑,讓戈林和吉勒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埃裏克什麽都沒說,而是把桌上的簡報拿起來遞給了他們,讓他們好好從中玩味一下。
“上帝啊!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耐心的遊戲,我終於明白點什麽了。”戈林一拍腦袋,若有所思地對吉勒說。
“是的,照這樣說,失敗得越徹底就贏得越輕鬆,這是我們誰都沒有想到的,總統先生真是大手筆啊!”吉勒也發出一陣驚唿。
“尊敬的總統先生,接下來我們準備做點什麽呢?”戈林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下一步怎麽整治一下美國人。
“這不是我的主意,不過,你們先別著急,靜觀其變。我想,接下來他們應該還有好戲唱。”埃裏克笑著對他們說。
原來,在1930年11月2日,殷麥曼突然把戈林叫到辦公室,兩人單獨交談了整整一個下午。主要任務就是讓他配合好吉勒最近的工作,把bf109賣給西班牙的時候,要有意抬高價格,而且決不鬆口。
當天下午,吉勒同樣也接到了頂頭上司、空軍軍需部總監波爾克的電話。任務隻有一個,就是去西班牙“賣”武器,目的也隻有一個,就是無法“賣”出武器。無論西班牙怎麽侃價,一律都得讓對方無法接受德國武器的價格。
與吉勒和戈林談話的雖然不是同一個人,但兩人卻同時給鬧糊塗了。有錢不賺,還要有意砸自己的生意,這是有毛病吧。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上級交給他們的任務。
實際上,這是新任總統幕僚長格勒納和國儲局長施特雷澤曼的主意。目的就是讓美國和英國因為西班牙內戰的立場問題產生矛盾,化解德國現在的外交困境,好從中抽出身來把矛頭繼續指向蘇聯。
這場非常詭異的外交活動,本來是不應該由他們倆人來完成,但是,外交部有其嚴格的國際交往準則,康斯坦丁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執行這麽一個沒有底線的任務。
非常巧合的是,因為西班牙的內戰越來越白熱化,國際聯盟便組織了一個停戰促談觀察員團,而吉勒和戈林兩人便非常順利地隨團到達了馬德裏。後來,很快就出現了德、西軍售突然停擺,美國趁機插手的局麵。
雖然外交部長康斯坦丁拒絕了總顧長格勒納和國儲局長施特雷澤曼的第一個請求,卻高高興興地答應了他們兩人的第二個請求。當然,第二個請求裏也包含了埃裏克的意思。於是,通過外交手段巧妙地將美西兩國搓合在了一起。
就在吉勒和戈林兩人隨觀察員團前往馬德裏的同時,康斯坦丁以歐洲局勢為名,緊急訪問了華盛頓,並有意透露了荷西獨裁政府急於求購軍火、而又與德國交往崩盤的消息。
美國在情報收集方麵本來就具有極其靈敏的嗅覺,尤其是赫赫有名的中情局,簡直是無孔不入。而康斯坦丁的到訪,恰恰也證實了這一可靠的情報。
吃到嘴裏的肉是不可能吐出來的,幾年前,美國親手挑起的貿易爭端不但加劇了歐洲和全世界經濟的衰敗,也將自己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雖然參眾兩院對西班牙並不感冒,但現在能夠賺到錢,這就是排除一切幹擾的硬道理。
實際上,美、西媾合還有另一層意義,很早以前,美國早就想插手歐洲事務,因為找不到突破口,才一直讓德國總攬了歐洲大陸的市場。趕巧西班牙這迴有求於自己,於是,兩方麵一拍即合,很快就形成了一種新的交往體係。
此時,代表左翼利益的英國正在為德國的退出而歡欣鼓舞,萬萬沒想到短短幾天時間,荷西就擁抱了新的幕後勢力,而且還是英國人從來沒有設防的“老朋友”。
大西洋浩瀚的洋麵和廣闊的天空逐漸熱鬧起來了,海麵上除了美國源源不斷的軍火商船和護航艦隊,天空中時常還往來有英、美兩國外交官員以及西班牙荷西特使的專機。為了自己的利益,英國正在試圖讓美國從西班牙退出。
英、美雙方經過一番吹胡子、瞪眼睛,最後的結果令雙方都不滿意。美國向來注重即得利益,而且一慣的見利忘義,而英國這個國際老幹媽同樣也是利益至上、唯利是圖。誰讓一步,都是割腕之舉。
一方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另一方曆來號稱約翰牛的不落帝國,最終,雙方僵持不下,誰都不肯讓步。
或許德國才是真正讓美國進入歐洲大陸唯一的希望,如果沒有德國的支持,美國想要插手歐洲事務,顯然困難重重。於是,華盛頓與柏林之間開始了試探性的往來。
現在的美國,隻有一種現象,那就是平民想獲得工作,企業想獲得新生。就在英國外交官訪美期間,從美國高層到底層平民,支持政府幹涉歐洲事務的唿聲更是空前高漲。大家甚至希望政府與德國開展合作,以此找到對外出口的機會和增加國內的就業崗位。
曾幾何時,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德國屢屢與美國交惡,而美國也不斷拉攏英國長期對德國實行能源禁運,一來二往,資源被卡的德國更加反對美國對歐事務的參與,為此,雙方甚至鬧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現在,極其顯著的變化又開始讓世界各國為之目瞪口呆。
大國交往,要麽平靜如水,要麽地動山搖。埃裏克既不懂軍事與謀略,也不懂辭令與外交,甚至連經濟建設也是一知半解,但是他會權衡利弊,會借力打力。雖然這並不能說明他有多麽成功,但他至少也很少失算。
吉勒和戈林從心裏佩服這個天衣無縫的計謀,也為自己的馬德裏之行感到興奮。在一旁的格勒納實在看不下去了,幹咳了幾聲,示意讓他們不要過份張揚,以免日後弄巧成拙。
總統辦公室裏,埃裏克坐在自己的沙發靠背椅上認真地看著當天的簡報,顯得極為平靜,也沒有在意格勒納與吉勒和戈林等人在會客廳說些什麽。
接過安娜塔遞過來的熱茶,埃裏克突然莫明其妙地壓低聲音問了一句:“馬迪娜多久沒迴總統府了?”
安娜塔先是一愣,但很快又迴過了神,連忙迴答說:“哦,非常抱歉總統先生。馬迪娜小姐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迴來過了。或許,我應該給她打一個電話,讓她迴來一下。”
埃裏克連忙搖手,示意安娜塔別打電話。
“電話還是讓我來打吧,也許她在生我的氣。”埃裏克沒有將馬迪娜誤解安娜塔的事告訴她。
“不!總統先生,她不是在生您的氣,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她是在向我提出無聲的抗議,喔!是的,我得試著跟她談談。”安娜塔直言不諱地說。
聽到這裏,埃裏克吃驚不小,竟然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