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黃河南岸,是弘農郡華陰縣。
華陰,有三事聞名天下:華山、潼關和弘農楊氏。
西嶽華山,以險聞名。
潼關,北臨黃河,南依高山。此時,尚未興建完成,但其險要的位置,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關中關東間通行的必經門戶。
弘農楊氏,能與西嶽和潼關並稱,可見家運之旺。
弘農楊氏,緣於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羊舌季夙一脈,迄今已有七百多年曆史。楊氏枝繁葉茂,子孫遍及天下,而華陰,大多數人姓楊,把華陰稱為楊家大院都不為過。
……
羊皮筏子很巧妙,也很簡陋。
將羊皮整張剝下,紮緊頭尾四蹄。吹足了氣,便成為大大的羊皮氣囊。將幾隻羊皮氣囊用木條捆紮,成為筏子,便可承載數人。
隻是,羊皮筏子邊上無幫,下麵漏水,坐在上麵,難免浪打水拍。
一行人渡過黃河,爬上河灘,都變成了落湯雞。
時值仲秋,河水冰冷,天子嬪妃在秋風中瑟瑟發抖,著實可憐,好在人都平安。
過了河,暫時避開李傕的追兵,必須趕快設法通過潼關。
郭侃吳用早已商量過了,到了華陰,要過潼關,隻有找弘農楊氏。
天暗了,眾人正在辨別方向,找尋人煙。王伯當提起弓箭,淡淡道:“不用找了,來了。”
眾人四望,哪有人影。
王伯當精於射術,耳聰目明,他說有人來了,絕不會錯。
果然,過了一會,遠處跑來十幾個人。都是身著粗布衣服的農家漢子,一些人手裏還拎著棍棒。
見有人衝來,小皇帝劉協嚇得麵色慘白。
“護駕!”郭侃低喝一聲,拔劍迎了上去。
土丘出逃。隻帶了幾個護衛。燕青閃身到劉協身邊,手上托著“感恩”川弩。
“陛下莫慌。”
燕青說話,細聲慢語,劉協聽了。感覺沒那麽緊張了,忍不住扭頭看看燕青。
王伯當從腳步聲判斷出這群人裏沒有會武功的強手,道:“放心吧,若是打起來,這點人不夠某一人料理。”
“什麽人。敢私闖楊氏土地?”領頭的壯漢大聲喊道。
“大膽!”郭侃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裏什麽時候成了楊氏的私產?”
郭侃一襲官服,被水浸透,雖顯滑稽,但身上官威懾人,領頭壯漢不由得上下打量這一群人。
見這群人著裝顯貴,領頭壯漢言語上客氣了許多。
“此地是昭帝敕封的楊氏私產,諸位哪裏來?來此何事?”
那壯漢是農夫打扮,說話卻文質彬彬。楊氏族人,果然不同尋常。
天子的身份不能輕易泄露,郭侃答道:“我們的身份,你莫要多問,快去將弘農楊氏家主喊來!”
“家主?我們旁支族人,見不到家主。你們既然不願表明身份,我們恕不接待,對不住了。”說罷,一揮手,帶著族人走了。
天快黑了。得先找個地方讓帝妃群臣過夜。
派人四處尋找落腳過夜的地方,一名護衛帶迴幾個人。
其中一位老者,自稱是本地裏魁,也是當地楊家族長。
老者很客氣地道著歉:“鄉裏後生不更事。莫怪。老漢家裏有幾間破屋,不嫌棄的話,就請貴客過去歇腳吧。”
羊皮筏子都坐過了,這些尊貴之人也沒什麽吃不了苦了。
楊老漢的家,院子很大,房屋雖有些舊。但絕不是什麽破屋。
家裏還備了飯菜,甚至還燒了熱水,供眾人洗漱。
楊老漢很熱情,隻是絕口不問眾人來曆,這讓郭侃感覺奇怪。
吳用悄聲道:“其必已得楊氏叮囑,應該已知吾等身份。”
郭侃點點頭:“看這楊老丈似無惡意,我們也佯作不知就好。”轉過身,問道:“老丈,弘農楊氏主家在哪?”
楊老漢自豪地道:“這華陰啊,七成姓楊。天下楊姓出華陰嘛。”
“我是問那四世三公的楊家。”
“嘿嘿,華陰楊姓歸東宮,自然是在東宮村嘍,遠著咧。”
郭侃吳用一邊吃飯,一邊商量。天子、嬪妃及眾朝臣一路辛苦,難得有落腳歇息之地,不如在這裏住上一晚,明天一早,趕往東宮村,向弘農楊氏表明身份,讓楊氏想辦法,保護天子出潼關。
……
眾人都很疲憊,沉沉睡去。
後半夜,吳用突然被王伯當燕青叫醒。“有騎兵往這裏來了!”
吳用不似王伯當機警,仔細聽了半天,才隱隱察覺到遠處傳來馬蹄聲。
郭侃也起了身。
事關天子安危,眾人無不緊張。
楊老漢也聞聲趕了過來,卻比眾人鎮定得多。“各位放心,待在屋裏,莫要出聲就好。老漢出去應付就是。”
“老丈,可能是西涼軍……”
楊老漢微微一笑,鄉間老者竟帶著幾分豪氣。“嘿嘿,管他西涼軍、東涼軍,在華陰,還沒人敢隨便闖俺楊氏的院子。”
楊老漢囑咐眾人待在內宅,自己帶了兩個後生,出大門查看情況。
火把映亮了黑夜,馬蹄急促,人聲鼎沸,竟似有幾百人之多。
隊伍在大院門外停住,帶兵部曲大聲唿喝著,安排四處布控。
“諸位軍爺,深夜到訪,可有事啊?”楊老漢像是見過大世麵,麵對全副武裝的西涼兵,竟毫無懼色。
帶兵小校吼道:“潼關守備,奉命搜捕嫌疑人等。”
吳用郭侃一直留意著大門外的動靜,聽得真切,對望一眼,都道:“是潼關華雄的人!”
門外,楊老漢不急也不惱,陪著笑道:“這位軍爺,俺這裏是弘農楊氏的宅院,沒有嫌疑人等。”
那小校想是對弘農楊氏頗為忌憚,竟不敢下令進去搜捕。
又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隊鐵甲騎兵疾馳而至。
帶兵大將,身材高大魁梧,一臉虯髯。一道長疤,讓原本就如兇神惡煞般的臉,更顯可怖。
此人,正是鎮守潼關的西涼軍猛將華雄!
“抓到嫌犯沒有?”華雄發問,聲若悶雷。
“稟將軍,這裏是弘農楊氏的宅院,尚未搜查。”
華雄手中大刀一揮。“搜!”
楊老漢見西涼軍竟要硬闖,連忙上前幾步,衝華雄行個禮。“這裏真的是楊氏宅院,將軍行個方便吧。”
華雄瞅都不瞅楊老漢一眼,大聲喝道:“搜!”
楊老漢見狀,伸手拽住華雄的馬韁。哀求道:“將軍,不可啊!”
“放開!”
“將軍,將軍……”
華雄環眼慢慢眯了起來,臉上橫肉一擠,刀疤處痙攣地一跳,手中大刀猛地揮起!(未完待續。)
黃河南岸,是弘農郡華陰縣。
華陰,有三事聞名天下:華山、潼關和弘農楊氏。
西嶽華山,以險聞名。
潼關,北臨黃河,南依高山。此時,尚未興建完成,但其險要的位置,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關中關東間通行的必經門戶。
弘農楊氏,能與西嶽和潼關並稱,可見家運之旺。
弘農楊氏,緣於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羊舌季夙一脈,迄今已有七百多年曆史。楊氏枝繁葉茂,子孫遍及天下,而華陰,大多數人姓楊,把華陰稱為楊家大院都不為過。
……
羊皮筏子很巧妙,也很簡陋。
將羊皮整張剝下,紮緊頭尾四蹄。吹足了氣,便成為大大的羊皮氣囊。將幾隻羊皮氣囊用木條捆紮,成為筏子,便可承載數人。
隻是,羊皮筏子邊上無幫,下麵漏水,坐在上麵,難免浪打水拍。
一行人渡過黃河,爬上河灘,都變成了落湯雞。
時值仲秋,河水冰冷,天子嬪妃在秋風中瑟瑟發抖,著實可憐,好在人都平安。
過了河,暫時避開李傕的追兵,必須趕快設法通過潼關。
郭侃吳用早已商量過了,到了華陰,要過潼關,隻有找弘農楊氏。
天暗了,眾人正在辨別方向,找尋人煙。王伯當提起弓箭,淡淡道:“不用找了,來了。”
眾人四望,哪有人影。
王伯當精於射術,耳聰目明,他說有人來了,絕不會錯。
果然,過了一會,遠處跑來十幾個人。都是身著粗布衣服的農家漢子,一些人手裏還拎著棍棒。
見有人衝來,小皇帝劉協嚇得麵色慘白。
“護駕!”郭侃低喝一聲,拔劍迎了上去。
土丘出逃。隻帶了幾個護衛。燕青閃身到劉協身邊,手上托著“感恩”川弩。
“陛下莫慌。”
燕青說話,細聲慢語,劉協聽了。感覺沒那麽緊張了,忍不住扭頭看看燕青。
王伯當從腳步聲判斷出這群人裏沒有會武功的強手,道:“放心吧,若是打起來,這點人不夠某一人料理。”
“什麽人。敢私闖楊氏土地?”領頭的壯漢大聲喊道。
“大膽!”郭侃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裏什麽時候成了楊氏的私產?”
郭侃一襲官服,被水浸透,雖顯滑稽,但身上官威懾人,領頭壯漢不由得上下打量這一群人。
見這群人著裝顯貴,領頭壯漢言語上客氣了許多。
“此地是昭帝敕封的楊氏私產,諸位哪裏來?來此何事?”
那壯漢是農夫打扮,說話卻文質彬彬。楊氏族人,果然不同尋常。
天子的身份不能輕易泄露,郭侃答道:“我們的身份,你莫要多問,快去將弘農楊氏家主喊來!”
“家主?我們旁支族人,見不到家主。你們既然不願表明身份,我們恕不接待,對不住了。”說罷,一揮手,帶著族人走了。
天快黑了。得先找個地方讓帝妃群臣過夜。
派人四處尋找落腳過夜的地方,一名護衛帶迴幾個人。
其中一位老者,自稱是本地裏魁,也是當地楊家族長。
老者很客氣地道著歉:“鄉裏後生不更事。莫怪。老漢家裏有幾間破屋,不嫌棄的話,就請貴客過去歇腳吧。”
羊皮筏子都坐過了,這些尊貴之人也沒什麽吃不了苦了。
楊老漢的家,院子很大,房屋雖有些舊。但絕不是什麽破屋。
家裏還備了飯菜,甚至還燒了熱水,供眾人洗漱。
楊老漢很熱情,隻是絕口不問眾人來曆,這讓郭侃感覺奇怪。
吳用悄聲道:“其必已得楊氏叮囑,應該已知吾等身份。”
郭侃點點頭:“看這楊老丈似無惡意,我們也佯作不知就好。”轉過身,問道:“老丈,弘農楊氏主家在哪?”
楊老漢自豪地道:“這華陰啊,七成姓楊。天下楊姓出華陰嘛。”
“我是問那四世三公的楊家。”
“嘿嘿,華陰楊姓歸東宮,自然是在東宮村嘍,遠著咧。”
郭侃吳用一邊吃飯,一邊商量。天子、嬪妃及眾朝臣一路辛苦,難得有落腳歇息之地,不如在這裏住上一晚,明天一早,趕往東宮村,向弘農楊氏表明身份,讓楊氏想辦法,保護天子出潼關。
……
眾人都很疲憊,沉沉睡去。
後半夜,吳用突然被王伯當燕青叫醒。“有騎兵往這裏來了!”
吳用不似王伯當機警,仔細聽了半天,才隱隱察覺到遠處傳來馬蹄聲。
郭侃也起了身。
事關天子安危,眾人無不緊張。
楊老漢也聞聲趕了過來,卻比眾人鎮定得多。“各位放心,待在屋裏,莫要出聲就好。老漢出去應付就是。”
“老丈,可能是西涼軍……”
楊老漢微微一笑,鄉間老者竟帶著幾分豪氣。“嘿嘿,管他西涼軍、東涼軍,在華陰,還沒人敢隨便闖俺楊氏的院子。”
楊老漢囑咐眾人待在內宅,自己帶了兩個後生,出大門查看情況。
火把映亮了黑夜,馬蹄急促,人聲鼎沸,竟似有幾百人之多。
隊伍在大院門外停住,帶兵部曲大聲唿喝著,安排四處布控。
“諸位軍爺,深夜到訪,可有事啊?”楊老漢像是見過大世麵,麵對全副武裝的西涼兵,竟毫無懼色。
帶兵小校吼道:“潼關守備,奉命搜捕嫌疑人等。”
吳用郭侃一直留意著大門外的動靜,聽得真切,對望一眼,都道:“是潼關華雄的人!”
門外,楊老漢不急也不惱,陪著笑道:“這位軍爺,俺這裏是弘農楊氏的宅院,沒有嫌疑人等。”
那小校想是對弘農楊氏頗為忌憚,竟不敢下令進去搜捕。
又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隊鐵甲騎兵疾馳而至。
帶兵大將,身材高大魁梧,一臉虯髯。一道長疤,讓原本就如兇神惡煞般的臉,更顯可怖。
此人,正是鎮守潼關的西涼軍猛將華雄!
“抓到嫌犯沒有?”華雄發問,聲若悶雷。
“稟將軍,這裏是弘農楊氏的宅院,尚未搜查。”
華雄手中大刀一揮。“搜!”
楊老漢見西涼軍竟要硬闖,連忙上前幾步,衝華雄行個禮。“這裏真的是楊氏宅院,將軍行個方便吧。”
華雄瞅都不瞅楊老漢一眼,大聲喝道:“搜!”
楊老漢見狀,伸手拽住華雄的馬韁。哀求道:“將軍,不可啊!”
“放開!”
“將軍,將軍……”
華雄環眼慢慢眯了起來,臉上橫肉一擠,刀疤處痙攣地一跳,手中大刀猛地揮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