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陽都城,東倚沂蒙山。
諸葛家族,並不住在陽都城裏,而是落戶在東麵山腳下。
一處幽靜的山坳,三麵環山,有如倚靠之座,西麵沭水河緩緩流淌,仿佛玉帶攔腰。果然是人傑地靈之所在。
偌大莊園,無高脊大屋,十餘間土坯草房,牆泥利落,棚草整齊,不顯絲毫寒酸之相。
院子裏,草垛、柴垛碼得規規矩矩,農具分門別類,擺放整齊。
樸素的莊園,與周圍自然山水和諧一致,田園風光中,透著難以言表的雅氣。
莊園裏,人很少。
現在的家主諸葛玄在荊州為官,大批家眷都隨之而去。
老奴應了門,聽孫乾報上宜城亭侯青州刺史劉玄德的名號,老奴沒有絲毫惶恐和驚訝。
諸葛氏聞名天下,常有高官顯貴前來拜訪,家中老奴早已見怪不怪。
說明來意,老奴告知,徐州之戰前,諸葛瑾已離開家,遊曆江東。諸葛亮年紀小,隨叔父諸葛玄去了荊州。隻有諸葛誕留在家中。
“可否一見?”
“大公子駐防陽都城,極少歸來。”
“老丈,若是諸葛公子歸來,請告知劉備來訪。”
立刻動身,去陽都拜訪諸葛誕。
一行人趕到陽都,卻被告知,諸葛誕剛剛率部出城,巡查敵軍動向。
陽都西南不遠就是臨沂,被冀州朱靈部占據。
在附近紮營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早趕去,被告知,諸葛誕尚未迴歸。
等了一日,再去拜訪,又被告知,諸葛誕率部迴城後,得知家有急事,趕迴處理。
“走。再去尋訪。”
張飛早就煩了。
“大哥,那姓諸葛的,那麽牛氣?咱犯得著這麽顛兒顛兒去找他嗎?”
“三弟,有些事情。你不懂。”
劉備追人才,遠比常人追女人用心。
劉備以招募人才為目的,同時也享受追求人才的過程。
愛才之名,絕非輕易可得,皆緣於劉備的鍥而不舍。緣於這麽顛兒顛兒地追尋……
……
遠遠望見諸葛莊園,張飛眼尖,叫道:“大哥,這次在家了!”
果然!
院子裏,栓有駿馬;牆邊,立著大槍。
“大哥,我去把他堵住,可別再讓他跑了!”
張飛性急,不等劉備答話,已經急催青鬃馬。手搖丈八蛇矛,直奔諸葛莊園而去。
諸葛家中無有主事之人,因有緊急事情,諸葛誕不得不迴家料理。
軍務在身,迴家處理完事情,連口水都沒喝,轉身剛要出門,突見莊園外麵來了隊伍,且有一人一馬,手舞蛇矛急衝而來!
諸葛誕大驚!
好大膽的強人。竟敢來此打劫!
二話不說,諸葛誕抓過大槍,躍上戰馬,疾馳出莊。
“何處強賊。如此猖狂?”
“呦嗬?好像真是個人才欸!貌似武藝不錯!”
張飛最喜之事,莫過於打鬥。
有戰事,和敵將搏命最好。沒戰事,和自己兄弟打也不錯。若非如此,當時張飛也不會和裴元慶簽下生死狀,以命相搏。
為了尋什麽諸葛三英。“顛兒顛兒”好幾天,跑了百十多裏路,張三爺早煩了。
如今能打上一架,也算是補償。
張飛話也不答,揮矛就上。
“當啷!”
兩人交了一招,錯馬而過,張飛撥轉馬頭,讚了一句:“武藝不賴!”
張飛說得輕描淡寫,諸葛誕可是大吃一驚。
哪來的黑大漢,竟如此生猛?
“再來!”
張飛縱馬又上,突聽一聲大喊:“住手,住手啊!”
劉備縱馬而來,一臉慌張。
諸葛誕麵色陰冷,恨恨喝道:“汝等何人?”
“對不住,對不住,全怪某兄弟魯莽。某乃青州劉備,特來拜望諸葛公子。冒犯之處,還請原諒。”
“原來是青州劉刺史。”諸葛誕敵意稍減,怒氣不消。“人道青州軍軍紀嚴明,怎行如盜寇。”
張飛一聽就不幹了。“你小子說誰呢?”
“本公子說的就是你!”諸葛誕毫不退讓。
“哎呀,想打架是不?”
張飛作勢要上,被劉備一把拉住。“翼德,不得無禮!”
厲聲斥責,將張飛喝去一旁,免其壞了好事。
百般自責,千番賠罪,總算消了諸葛誕的怒氣。
諸葛誕並不下馬,隻在馬上拱拱手道:“玄德公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諸葛公子,聲名遠播,備聞名已久,此來隻為一見。”
諸葛誕道:“誕軍務在身,需立刻趕迴陽都,不能請進家門一敘,玄德公見諒。”
諸葛誕此言,如同逐客。劉備追人閱曆豐富,遭各種冷遇無數,對此渾不在意。
“無妨,無妨。備隻求和諸葛公子並轡而行,討教一二。”
追求人才如同撩妹泡妞,死纏爛打,窮追不舍乃其精要,劉備無疑深諳其中之道。
諸葛誕是勇武之人,並不喜劉備這種磨磨嘰嘰的性格。但畢竟生在諸葛世家,諸葛誕性情雖急,卻不缺涵養。
劉備善於追人,也善於觀察人才。
諸葛誕雖非滿腹經綸飽學之士,但他能和張飛硬抗,武力自然不會差。
隻要是人才,劉備就要追。
諸葛誕是徐州將領,劉備雖厚顏卻不無恥。他自然不會開口明言:我劉備很欣賞你諸葛誕,諸葛公子背棄陶謙,跟我走吧。
劉備追人技巧,數不勝數,投其所好,尋找共同話題,便是劉備追人技巧之一。
“兗冀聯軍來勢洶洶,今卻堅守不攻,備想請教諸葛公子,我青徐聯軍,該如何應對?”
對諸葛誕這樣的將領來說,劉備的問題,很小兒科。但,劉備說話很有技巧,隻一句“青徐聯軍”,便把自己和諸葛誕拉到同一戰壕之中。
“誕以為,兗冀之軍,遠道而來,糧草不濟,最難持久。彼不主動出戰,我青徐聯軍,更宜堅守。待彼後援乏力,可不戰而勝。”
諸葛誕的迴答,中規中矩,卻也沒什麽新意。
兩人說著些無關痛癢的話,趕迴陽都。
諸葛誕駐馬,麵露歉意,下馬深施一禮,道:“非常時期,不能請玄德公入軍營,見諒。”
“無妨,今日得見諸葛公子,備心足矣!”
“久聞玄德公寬仁厚德,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告辭。”
諸葛誕再施一禮,目送劉備等人離去。
張飛不解,埋怨道:“大哥,咱大老遠跑來,就聽他說那些伍長什長都能說出來的戰術嗎?”
劉備卻對本次拜訪十分滿意。
還是那句話,追人如同撩妹,一次就成功,隻能說明追錯了人,撩錯了妹。
初見和分別時,諸葛誕的眼神和語氣已大有不同,足矣!
“三弟,有些事情,你不懂。”(未完待續。)
陽都城,東倚沂蒙山。
諸葛家族,並不住在陽都城裏,而是落戶在東麵山腳下。
一處幽靜的山坳,三麵環山,有如倚靠之座,西麵沭水河緩緩流淌,仿佛玉帶攔腰。果然是人傑地靈之所在。
偌大莊園,無高脊大屋,十餘間土坯草房,牆泥利落,棚草整齊,不顯絲毫寒酸之相。
院子裏,草垛、柴垛碼得規規矩矩,農具分門別類,擺放整齊。
樸素的莊園,與周圍自然山水和諧一致,田園風光中,透著難以言表的雅氣。
莊園裏,人很少。
現在的家主諸葛玄在荊州為官,大批家眷都隨之而去。
老奴應了門,聽孫乾報上宜城亭侯青州刺史劉玄德的名號,老奴沒有絲毫惶恐和驚訝。
諸葛氏聞名天下,常有高官顯貴前來拜訪,家中老奴早已見怪不怪。
說明來意,老奴告知,徐州之戰前,諸葛瑾已離開家,遊曆江東。諸葛亮年紀小,隨叔父諸葛玄去了荊州。隻有諸葛誕留在家中。
“可否一見?”
“大公子駐防陽都城,極少歸來。”
“老丈,若是諸葛公子歸來,請告知劉備來訪。”
立刻動身,去陽都拜訪諸葛誕。
一行人趕到陽都,卻被告知,諸葛誕剛剛率部出城,巡查敵軍動向。
陽都西南不遠就是臨沂,被冀州朱靈部占據。
在附近紮營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早趕去,被告知,諸葛誕尚未迴歸。
等了一日,再去拜訪,又被告知,諸葛誕率部迴城後,得知家有急事,趕迴處理。
“走。再去尋訪。”
張飛早就煩了。
“大哥,那姓諸葛的,那麽牛氣?咱犯得著這麽顛兒顛兒去找他嗎?”
“三弟,有些事情。你不懂。”
劉備追人才,遠比常人追女人用心。
劉備以招募人才為目的,同時也享受追求人才的過程。
愛才之名,絕非輕易可得,皆緣於劉備的鍥而不舍。緣於這麽顛兒顛兒地追尋……
……
遠遠望見諸葛莊園,張飛眼尖,叫道:“大哥,這次在家了!”
果然!
院子裏,栓有駿馬;牆邊,立著大槍。
“大哥,我去把他堵住,可別再讓他跑了!”
張飛性急,不等劉備答話,已經急催青鬃馬。手搖丈八蛇矛,直奔諸葛莊園而去。
諸葛家中無有主事之人,因有緊急事情,諸葛誕不得不迴家料理。
軍務在身,迴家處理完事情,連口水都沒喝,轉身剛要出門,突見莊園外麵來了隊伍,且有一人一馬,手舞蛇矛急衝而來!
諸葛誕大驚!
好大膽的強人。竟敢來此打劫!
二話不說,諸葛誕抓過大槍,躍上戰馬,疾馳出莊。
“何處強賊。如此猖狂?”
“呦嗬?好像真是個人才欸!貌似武藝不錯!”
張飛最喜之事,莫過於打鬥。
有戰事,和敵將搏命最好。沒戰事,和自己兄弟打也不錯。若非如此,當時張飛也不會和裴元慶簽下生死狀,以命相搏。
為了尋什麽諸葛三英。“顛兒顛兒”好幾天,跑了百十多裏路,張三爺早煩了。
如今能打上一架,也算是補償。
張飛話也不答,揮矛就上。
“當啷!”
兩人交了一招,錯馬而過,張飛撥轉馬頭,讚了一句:“武藝不賴!”
張飛說得輕描淡寫,諸葛誕可是大吃一驚。
哪來的黑大漢,竟如此生猛?
“再來!”
張飛縱馬又上,突聽一聲大喊:“住手,住手啊!”
劉備縱馬而來,一臉慌張。
諸葛誕麵色陰冷,恨恨喝道:“汝等何人?”
“對不住,對不住,全怪某兄弟魯莽。某乃青州劉備,特來拜望諸葛公子。冒犯之處,還請原諒。”
“原來是青州劉刺史。”諸葛誕敵意稍減,怒氣不消。“人道青州軍軍紀嚴明,怎行如盜寇。”
張飛一聽就不幹了。“你小子說誰呢?”
“本公子說的就是你!”諸葛誕毫不退讓。
“哎呀,想打架是不?”
張飛作勢要上,被劉備一把拉住。“翼德,不得無禮!”
厲聲斥責,將張飛喝去一旁,免其壞了好事。
百般自責,千番賠罪,總算消了諸葛誕的怒氣。
諸葛誕並不下馬,隻在馬上拱拱手道:“玄德公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諸葛公子,聲名遠播,備聞名已久,此來隻為一見。”
諸葛誕道:“誕軍務在身,需立刻趕迴陽都,不能請進家門一敘,玄德公見諒。”
諸葛誕此言,如同逐客。劉備追人閱曆豐富,遭各種冷遇無數,對此渾不在意。
“無妨,無妨。備隻求和諸葛公子並轡而行,討教一二。”
追求人才如同撩妹泡妞,死纏爛打,窮追不舍乃其精要,劉備無疑深諳其中之道。
諸葛誕是勇武之人,並不喜劉備這種磨磨嘰嘰的性格。但畢竟生在諸葛世家,諸葛誕性情雖急,卻不缺涵養。
劉備善於追人,也善於觀察人才。
諸葛誕雖非滿腹經綸飽學之士,但他能和張飛硬抗,武力自然不會差。
隻要是人才,劉備就要追。
諸葛誕是徐州將領,劉備雖厚顏卻不無恥。他自然不會開口明言:我劉備很欣賞你諸葛誕,諸葛公子背棄陶謙,跟我走吧。
劉備追人技巧,數不勝數,投其所好,尋找共同話題,便是劉備追人技巧之一。
“兗冀聯軍來勢洶洶,今卻堅守不攻,備想請教諸葛公子,我青徐聯軍,該如何應對?”
對諸葛誕這樣的將領來說,劉備的問題,很小兒科。但,劉備說話很有技巧,隻一句“青徐聯軍”,便把自己和諸葛誕拉到同一戰壕之中。
“誕以為,兗冀之軍,遠道而來,糧草不濟,最難持久。彼不主動出戰,我青徐聯軍,更宜堅守。待彼後援乏力,可不戰而勝。”
諸葛誕的迴答,中規中矩,卻也沒什麽新意。
兩人說著些無關痛癢的話,趕迴陽都。
諸葛誕駐馬,麵露歉意,下馬深施一禮,道:“非常時期,不能請玄德公入軍營,見諒。”
“無妨,今日得見諸葛公子,備心足矣!”
“久聞玄德公寬仁厚德,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告辭。”
諸葛誕再施一禮,目送劉備等人離去。
張飛不解,埋怨道:“大哥,咱大老遠跑來,就聽他說那些伍長什長都能說出來的戰術嗎?”
劉備卻對本次拜訪十分滿意。
還是那句話,追人如同撩妹,一次就成功,隻能說明追錯了人,撩錯了妹。
初見和分別時,諸葛誕的眼神和語氣已大有不同,足矣!
“三弟,有些事情,你不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