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張郃韓荀,引兵直奔涉國。
遠遠可見,涉國城外,並州軍兩座大營。
一座,臨水而建,溝通河之東西。一座扼守要路,阻斷救援之路。
兩座營寨,布置得法,犄角之勢,互為依仗。
若要強行通過,必然遭到兩營夾擊。
必須首先和涉國城內的淳於瓊取得聯係,兩麵夾攻,方能摧寨破敵。
……
入夜。
張郃韓荀率數百輕騎,疾衝而來,欲強闖道路,與涉國城內淳於瓊聯絡。
陳玉成早有防備,率部出城攔截。
兩軍激戰,陳玉成難敵張郃之勇,終於被韓荀闖出一條通路,飛奔涉國。
目的達到,張郃不敢戀戰,殺開血路,迴歸本部營寨。
城內城外敵軍取得聯絡,血戰即將開始。
淳於瓊張郃兩部,共有近兩萬兵馬。而徐晃陳玉成手下,隻剩不足七千人。
但是,哪怕隻剩下一個人,也要血戰到底,盡最大可能,拖住敵人!
陳玉成在營寨內,仔細檢查防禦。傳令下去,未來兩日,全營將士,人不解甲,時刻保持警惕。
第二天清晨,西北風唿嘯而至。
迎著寒風,陳玉成持刀而立。嫌棉衣礙事,陳玉成隻著薄薄的單衣,寒風如小刀子般,劃著身體,竟似不覺。
血戰即將到來,陳玉成伸手從征袍上扯下一條布,將頭發綁緊。
“校尉,敵軍來了!”
陳玉成把大刀戳在地上,雙手用力搓了搓。熱血,仿佛瞬間被搓得滾燙、沸騰!
“各就各位,固守營寨,務必堅守兩日!”
張郃的隊伍,一步步向營寨逼近。
寨牆外,是削尖木樁紮成的拒馬,阻止敵軍直接衝擊營寨柵欄。
營寨內。兩名刀盾手、兩名弓弩手,四人組成一組,蹲伏在柵欄後。
……
營寨外,張郃、淳於瓊的隊伍。從兩側逼近。上萬敵軍,組成數十個陣列,從北、南、西三個方向,緩緩逼近。
隻給並州軍,留下東麵絕路。
而在西麵。陳玉成營寨與徐晃營寨之間,更是部署重兵。
數支隊伍,陣列在兩個營寨之間,準備阻截徐晃的援軍。
幾隊輕騎,往來奔馳,隨時準備堵截棄寨而走的並州軍。
大敵當前,營寨中的新兵,難免緊張。而久經戰火的老兵們,堅守在自己的陣位上,渾不在意。有的。甚至還低聲開著玩笑。
“喂,我說,這冀州軍的陣勢鬧得挺大咧,不知道打仗行不行咧。”
“可不,那些個騎兵麽,看著怪囂張的麽。”
受老兵情緒的感染,新兵們也漸漸放鬆了,插嘴問道:“老哥,那些騎兵來迴跑啥麽?”
“他們啊,估計是吃飽了撐的。消化食呢麽!”
老兵的迴答,引來一陣哄笑。
有正經些的老兵,解釋道:“敵人怕咱們突圍,那些騎兵。就是防止咱們突圍的。”
新兵恍然道:“哦,打仗這麽多講究啊。冀州大將好像挺會用兵啊。”
一個老兵“呲”了一聲。“咱根本就不打算突圍,讓他們瞎跑吧,累死兔崽子們!”
帶隊部曲突然揚起令旗,大聲向屬下傳遞命令。“敵人要進攻了,注意!”
吊兒郎當的老兵們。立刻收聲。
全軍將士,全部蹲守在各自崗位,攥緊了武器……
冀州軍第一撥進攻隊伍,開始逼近……
攻擊營寨,並不比攻擊城池容易。
寨外拒馬,不僅能防禦馬匹,削尖的木樁,一樣可以置人於死地。敵軍必須冒著箭雨,搬開拒馬,才能抵達營寨柵欄。
而柵欄後麵,是嚴陣以待的弓弩手和刀盾手。
攻擊營寨,雙方距離更近,喘息之聲相互可聞,戰鬥會更加血腥、殘酷。
冀州軍第一撥進攻隊伍,以刀盾兵和弓弩手為主,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清除寨外拒馬,打通攻擊營寨的通道。
“準備防禦弓箭!”
中軍令旗揮舞,各部曲校尉,分頭向本部下達命令。
刀盾兵,微微挺起身子,提起盾牌。
四人一組,兩名刀盾兵居於兩側,用盾牌,護住弓弩手。
沒經驗的新兵,有的緊張,把頭使勁往盾牌後麵擠,旁邊的老兵,笑著給上一巴掌。“慫娃子,越使勁擠,越危險麽,相信拿盾牌的兄弟,沒事麽。”
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伸長脖子,從盾牌後探出腦袋,向外張望。
“楞蛋子,趕緊蹲下!射中腦袋,誰迴家喝你娘的奶?”
“咻咻咻……”
一陣密如急雨的羽箭,傾瀉而下!
這是敵軍壓製攻擊,隻為掩護搬挪拒馬的刀盾兵。
營寨中,刀盾兵緊緊握住大盾,護住戰友的身體。
箭雨太密,幾個戰士中箭。營中後勤兵,迅速衝上,將負傷者抬下。後備戰士,立刻填補傷者留下的空缺。
冀州軍,靠密集的箭雨,壓製住營中並州軍。冀州刀盾兵趁勢衝上,搬挪沉重的拒馬。
敵軍刀盾兵與弓弩兵分離,正是攻擊的好機會!
營寨中,令旗搖動,各部曲下達攻擊命令!
“弓弩手,發射!”
藏身盾牌之後的並州弓弩手,突然挺起身軀,弓弩齊射而出!
營寨外麵,失去盾牌保護的冀州弓弩手,紛紛中箭!
冀州刀盾兵趕緊後撤,挺起盾牌,保護己方弓弩手。
“憨娃子!”一個老兵使勁拍著旁邊弓弩手的腦袋,“射弓弩手啊,往盾牌上射麽呀?憨娃!”
“俺打獵的,剛從軍,沒人跟俺講麽。”
……
冀州軍,用弓弩壓製,強行破拆。
營寨中並州軍,專門趁冀州隊形分離之時,發箭反擊。
兩軍各有傷亡,但冀州弓弩手在明處,損失更重。
反複幾次,在張郃、淳於瓊的死令下,冀州軍終於清除部分拒馬,打開進攻通道。
負責清障的冀州軍撤下,營寨外,橫陳數百具屍體。
冀州軍第二梯隊,由槍戟手和刀盾手組成,排著整齊的隊形,緩緩向並州營寨逼來。
“咚咚咚……”
冀州軍士雙腳,故意地使勁跺著地麵,發出震撼的聲響,以威懾並州守軍。
營寨內,並州守軍不為所動,有序地調整著防禦體係。
弓弩手退下,槍戟手衝向營寨柵欄下。依舊是四人一組,兩名刀盾手居側保護,兩名槍戟手,居中。
槍戟雪亮,再無人玩笑,所有戰士,手上都暴起青筋。
最慘烈的戰鬥,即將開始……(未完待續。)
張郃韓荀,引兵直奔涉國。
遠遠可見,涉國城外,並州軍兩座大營。
一座,臨水而建,溝通河之東西。一座扼守要路,阻斷救援之路。
兩座營寨,布置得法,犄角之勢,互為依仗。
若要強行通過,必然遭到兩營夾擊。
必須首先和涉國城內的淳於瓊取得聯係,兩麵夾攻,方能摧寨破敵。
……
入夜。
張郃韓荀率數百輕騎,疾衝而來,欲強闖道路,與涉國城內淳於瓊聯絡。
陳玉成早有防備,率部出城攔截。
兩軍激戰,陳玉成難敵張郃之勇,終於被韓荀闖出一條通路,飛奔涉國。
目的達到,張郃不敢戀戰,殺開血路,迴歸本部營寨。
城內城外敵軍取得聯絡,血戰即將開始。
淳於瓊張郃兩部,共有近兩萬兵馬。而徐晃陳玉成手下,隻剩不足七千人。
但是,哪怕隻剩下一個人,也要血戰到底,盡最大可能,拖住敵人!
陳玉成在營寨內,仔細檢查防禦。傳令下去,未來兩日,全營將士,人不解甲,時刻保持警惕。
第二天清晨,西北風唿嘯而至。
迎著寒風,陳玉成持刀而立。嫌棉衣礙事,陳玉成隻著薄薄的單衣,寒風如小刀子般,劃著身體,竟似不覺。
血戰即將到來,陳玉成伸手從征袍上扯下一條布,將頭發綁緊。
“校尉,敵軍來了!”
陳玉成把大刀戳在地上,雙手用力搓了搓。熱血,仿佛瞬間被搓得滾燙、沸騰!
“各就各位,固守營寨,務必堅守兩日!”
張郃的隊伍,一步步向營寨逼近。
寨牆外,是削尖木樁紮成的拒馬,阻止敵軍直接衝擊營寨柵欄。
營寨內。兩名刀盾手、兩名弓弩手,四人組成一組,蹲伏在柵欄後。
……
營寨外,張郃、淳於瓊的隊伍。從兩側逼近。上萬敵軍,組成數十個陣列,從北、南、西三個方向,緩緩逼近。
隻給並州軍,留下東麵絕路。
而在西麵。陳玉成營寨與徐晃營寨之間,更是部署重兵。
數支隊伍,陣列在兩個營寨之間,準備阻截徐晃的援軍。
幾隊輕騎,往來奔馳,隨時準備堵截棄寨而走的並州軍。
大敵當前,營寨中的新兵,難免緊張。而久經戰火的老兵們,堅守在自己的陣位上,渾不在意。有的。甚至還低聲開著玩笑。
“喂,我說,這冀州軍的陣勢鬧得挺大咧,不知道打仗行不行咧。”
“可不,那些個騎兵麽,看著怪囂張的麽。”
受老兵情緒的感染,新兵們也漸漸放鬆了,插嘴問道:“老哥,那些騎兵來迴跑啥麽?”
“他們啊,估計是吃飽了撐的。消化食呢麽!”
老兵的迴答,引來一陣哄笑。
有正經些的老兵,解釋道:“敵人怕咱們突圍,那些騎兵。就是防止咱們突圍的。”
新兵恍然道:“哦,打仗這麽多講究啊。冀州大將好像挺會用兵啊。”
一個老兵“呲”了一聲。“咱根本就不打算突圍,讓他們瞎跑吧,累死兔崽子們!”
帶隊部曲突然揚起令旗,大聲向屬下傳遞命令。“敵人要進攻了,注意!”
吊兒郎當的老兵們。立刻收聲。
全軍將士,全部蹲守在各自崗位,攥緊了武器……
冀州軍第一撥進攻隊伍,開始逼近……
攻擊營寨,並不比攻擊城池容易。
寨外拒馬,不僅能防禦馬匹,削尖的木樁,一樣可以置人於死地。敵軍必須冒著箭雨,搬開拒馬,才能抵達營寨柵欄。
而柵欄後麵,是嚴陣以待的弓弩手和刀盾手。
攻擊營寨,雙方距離更近,喘息之聲相互可聞,戰鬥會更加血腥、殘酷。
冀州軍第一撥進攻隊伍,以刀盾兵和弓弩手為主,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清除寨外拒馬,打通攻擊營寨的通道。
“準備防禦弓箭!”
中軍令旗揮舞,各部曲校尉,分頭向本部下達命令。
刀盾兵,微微挺起身子,提起盾牌。
四人一組,兩名刀盾兵居於兩側,用盾牌,護住弓弩手。
沒經驗的新兵,有的緊張,把頭使勁往盾牌後麵擠,旁邊的老兵,笑著給上一巴掌。“慫娃子,越使勁擠,越危險麽,相信拿盾牌的兄弟,沒事麽。”
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伸長脖子,從盾牌後探出腦袋,向外張望。
“楞蛋子,趕緊蹲下!射中腦袋,誰迴家喝你娘的奶?”
“咻咻咻……”
一陣密如急雨的羽箭,傾瀉而下!
這是敵軍壓製攻擊,隻為掩護搬挪拒馬的刀盾兵。
營寨中,刀盾兵緊緊握住大盾,護住戰友的身體。
箭雨太密,幾個戰士中箭。營中後勤兵,迅速衝上,將負傷者抬下。後備戰士,立刻填補傷者留下的空缺。
冀州軍,靠密集的箭雨,壓製住營中並州軍。冀州刀盾兵趁勢衝上,搬挪沉重的拒馬。
敵軍刀盾兵與弓弩兵分離,正是攻擊的好機會!
營寨中,令旗搖動,各部曲下達攻擊命令!
“弓弩手,發射!”
藏身盾牌之後的並州弓弩手,突然挺起身軀,弓弩齊射而出!
營寨外麵,失去盾牌保護的冀州弓弩手,紛紛中箭!
冀州刀盾兵趕緊後撤,挺起盾牌,保護己方弓弩手。
“憨娃子!”一個老兵使勁拍著旁邊弓弩手的腦袋,“射弓弩手啊,往盾牌上射麽呀?憨娃!”
“俺打獵的,剛從軍,沒人跟俺講麽。”
……
冀州軍,用弓弩壓製,強行破拆。
營寨中並州軍,專門趁冀州隊形分離之時,發箭反擊。
兩軍各有傷亡,但冀州弓弩手在明處,損失更重。
反複幾次,在張郃、淳於瓊的死令下,冀州軍終於清除部分拒馬,打開進攻通道。
負責清障的冀州軍撤下,營寨外,橫陳數百具屍體。
冀州軍第二梯隊,由槍戟手和刀盾手組成,排著整齊的隊形,緩緩向並州營寨逼來。
“咚咚咚……”
冀州軍士雙腳,故意地使勁跺著地麵,發出震撼的聲響,以威懾並州守軍。
營寨內,並州守軍不為所動,有序地調整著防禦體係。
弓弩手退下,槍戟手衝向營寨柵欄下。依舊是四人一組,兩名刀盾手居側保護,兩名槍戟手,居中。
槍戟雪亮,再無人玩笑,所有戰士,手上都暴起青筋。
最慘烈的戰鬥,即將開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