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袁紹起五路大軍,進攻青兗。
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訓,袁紹嚴令各部,不得輕敵冒進,穩紮穩打,協同配合,務求必勝。
冀州三軍用命,東路袁譚部攻克青州平原郡西平昌,並很快控製平原郡東部樂陵、厭次等地。
奪取西平昌,冀州兵鋒立刻指向平原城。
左路袁譚部,中路左翼顏良部,以及袁紹的中軍主力,三路大軍,齊向平原集結。
平原城,是曹操在黃河北岸重鎮。
平原不能丟!
曹操接連派部增援,但是冀州軍兵勢強大,部署有方,兗州援軍根本無力突破冀州軍嚴密的防線。
無奈,曹操隻能放棄平原城,撤迴南岸,集中兵力,固守高唐。
西平昌、平原失手,曹操在兗州北部、黃河北岸的據點,也全部失手。
至此,兗州軍已完全喪失了對黃河北岸的控製。
連戰連捷,袁紹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倍加謹慎。
傳令各路,鞏固戰果,待準備充分後,分路齊進,南渡黃河!
……
在袁紹眼中,曹操和兗州軍,不足為慮,劉芒和強大的洛陽軍,才是袁紹的擔心所在。
袁紹下定決心,對青兗用兵,皆因其預判到,劉芒和洛陽軍主力,將被牽製在雍涼戰場,難以分身東顧。
袁紹派出大批暗探,密切留意洛陽軍動向。
蘇定方突襲代郡,袁紹並不十分擔心。
代郡,本就是戰略放棄區域。
隻要洛陽軍不從司隸一帶發動進攻,就不會對冀州構成真正的威脅。
可是,西涼軍的表現,讓袁紹大失所望。
十萬西涼大軍,潰於一役,已令袁紹無法理解。而西涼軍竟然決口渭水,氣得袁紹險些爆出粗口!
表麵上,袁紹痛斥西涼軍閥,置數萬百姓生死於不顧。而真正令袁紹氣憤的是,西涼軍雖敗,但尚有十幾二十萬強兵。不行此傷天害理之計,憑借長安、郿塢城高牆厚,亦可與洛陽軍一戰!
而西涼軍,竟選擇決口渭水!
西進受阻,劉芒和洛陽軍,勢必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青兗!袁紹惱火,正緣於此!
袁紹,猶豫了……
“報!河之上遊,濮陽方向,發現數艘洛陽水軍戰船!”
劉芒果然要介入青兗戰事!
袁紹,更加猶豫了……
袁紹難以抉擇,唯一的辦法,是召集各路大軍主將、監軍,商議對策。
除留守鄴城的袁尚、逢紀外,兩個兒子袁譚、袁熙,大將顏良、文醜,幕僚審配、沮授等,悉數參加。
與會眾將,意見完全一致: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士氣正旺,自然要乘勢南下!
眾幕僚,也多附議。
審配認為,洛陽軍雖然大破西涼軍,但西涼軍威脅仍在,劉芒無法從雍涼戰場徹底脫身。
雍涼之戰,洛陽軍傷亡也很大,需要長時間休整。
寒冬已至,劉芒即便想參與青兗之戰,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至於出現的那幾艘洛陽戰船,卻不必擔心。
曹操接連丟城失地,必然會向劉芒求援。或請求劉芒出兵支援,或請求糧草援助。
劉芒若有心參戰,絕不會僅派幾艘戰船。
區區數艘戰船,運送兵卒,不過幾百;運送糧草,至多千石。不足為慮。
此正說明,劉芒無心或無力支援曹操。派出幾艘小船,無非是表表姿態,做做樣子而已。
袁紹的心,動了……
不過,一個人,引起了袁紹的注意!
沮授沮公與,始終沒發表任何意見。
袁紹沒有立刻表態,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公與留步。”
沮授長於謀略,行事謹慎。
他不是不想發表意見,但是,其他文武意見一致,均主張繼續進攻曹操,自己人單式微,表明意見,定會遭眾人反駁。不僅無法說服袁紹,反而得罪眾人。
……
眾文武退出,郭圖緊走幾步,趕上審配。
郭圖本是韓馥幕僚,卻暗地巴結袁紹,並勸說韓馥,將冀州讓予袁紹。
郭圖有功於袁紹,但因其賣主,被世人所不齒。
審配耿直,從不掩飾對郭圖的厭惡。
見其跟上來,斜了他一眼,並未說話。
“唉,惜矣!”
郭圖十分惋惜的歎氣搖頭。
審配不屑地哼了一聲,道:“有話便說,休賣關子!”
“正南先生恐遭小人詆毀,郭某才有此歎爾。”
審配知其是指沮授,哼了一聲,話裏帶刺道:“小人確有,但非沮公與也!”
郭圖知道審配說的是自己,心裏暗罵,臉上卻毫不表露。“郭某所指,亦非沮公與。袁公親君子遠小人,小人已身陷囹圄矣!”
說完,郭圖意味深長地看了審配一眼,徑自走了。
“故弄玄虛……”審配盯著郭圖的背影,嘀咕一句,眉頭卻皺了起來……
郭圖所指,顯然是田豐!
田豐、沮授、逢紀、審配,本是袁紹最為倚重的四個幕僚。
袁紹初掌冀州,以田豐、沮授主政,逢紀、審配掌軍。
隨著袁紹實力越來越強,四位幕僚之間的矛盾,也漸漸顯露。
逢紀、審配,關係要好。田豐、沮授關係雖算不上親近,但兩人意見常相吻合。
那田豐,說話不分地點場合,常常當麵駁斥逢紀、審配,甚至當麵數落主公袁紹的不是。
終於惹怒袁紹,被關入監牢。逢紀審配,去一政敵,自然高興。
審配頗有頭腦,自然知道郭圖的意思。
田豐雖然關在牢獄,但沮授還在袁紹身邊。眾人商議時,沮授默不作聲,但被袁紹留下,一定會反駁自己的建議。
審配皺著眉頭,想了一會,折返而迴……
……
袁紹留下沮授,就是想聽聽他的意見。
沒有旁人,沮授直言不諱。“屬下以為,南渡黃河,進攻青兗,並不妥當。”
袁紹知道,沮授不當眾表態,自是不同意繼續對青兗用兵。袁紹點點頭,鼓勵其繼續說下去。
沮授解釋說,黃河以南,是曹操的老巢。南渡黃河,必然遭到兗州軍的頑強抵抗。
劉芒已從雍涼抽身,對青兗之戰,絕不會坐視不理。
沮授認為,以目前的形勢,南渡黃河繼續作戰,有三大隱憂。
蘇定方騷擾上穀、中山,隱憂之一。
劉芒返迴洛陽,必加緊準備,資助曹操,甚至直接出兵,隱憂之二。
青兗兩州,諸侯國林立。袁紹並未取得青兗劉姓諸侯王的支持,即便奪取青兗之地,也難以固守,隱憂之三。
沮授和田豐,兩人的觀點經常不謀而合。但是,由於性格和處事方式,同樣的建議,由田豐說出,便常令袁紹不滿。而由沮授說出,袁紹采納與否,還在其次,但起碼聽著不刺耳。
袁紹沉默半晌,道:“不繼續用兵,該當如何?”(未完待續。)
袁紹起五路大軍,進攻青兗。
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訓,袁紹嚴令各部,不得輕敵冒進,穩紮穩打,協同配合,務求必勝。
冀州三軍用命,東路袁譚部攻克青州平原郡西平昌,並很快控製平原郡東部樂陵、厭次等地。
奪取西平昌,冀州兵鋒立刻指向平原城。
左路袁譚部,中路左翼顏良部,以及袁紹的中軍主力,三路大軍,齊向平原集結。
平原城,是曹操在黃河北岸重鎮。
平原不能丟!
曹操接連派部增援,但是冀州軍兵勢強大,部署有方,兗州援軍根本無力突破冀州軍嚴密的防線。
無奈,曹操隻能放棄平原城,撤迴南岸,集中兵力,固守高唐。
西平昌、平原失手,曹操在兗州北部、黃河北岸的據點,也全部失手。
至此,兗州軍已完全喪失了對黃河北岸的控製。
連戰連捷,袁紹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倍加謹慎。
傳令各路,鞏固戰果,待準備充分後,分路齊進,南渡黃河!
……
在袁紹眼中,曹操和兗州軍,不足為慮,劉芒和強大的洛陽軍,才是袁紹的擔心所在。
袁紹下定決心,對青兗用兵,皆因其預判到,劉芒和洛陽軍主力,將被牽製在雍涼戰場,難以分身東顧。
袁紹派出大批暗探,密切留意洛陽軍動向。
蘇定方突襲代郡,袁紹並不十分擔心。
代郡,本就是戰略放棄區域。
隻要洛陽軍不從司隸一帶發動進攻,就不會對冀州構成真正的威脅。
可是,西涼軍的表現,讓袁紹大失所望。
十萬西涼大軍,潰於一役,已令袁紹無法理解。而西涼軍竟然決口渭水,氣得袁紹險些爆出粗口!
表麵上,袁紹痛斥西涼軍閥,置數萬百姓生死於不顧。而真正令袁紹氣憤的是,西涼軍雖敗,但尚有十幾二十萬強兵。不行此傷天害理之計,憑借長安、郿塢城高牆厚,亦可與洛陽軍一戰!
而西涼軍,竟選擇決口渭水!
西進受阻,劉芒和洛陽軍,勢必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青兗!袁紹惱火,正緣於此!
袁紹,猶豫了……
“報!河之上遊,濮陽方向,發現數艘洛陽水軍戰船!”
劉芒果然要介入青兗戰事!
袁紹,更加猶豫了……
袁紹難以抉擇,唯一的辦法,是召集各路大軍主將、監軍,商議對策。
除留守鄴城的袁尚、逢紀外,兩個兒子袁譚、袁熙,大將顏良、文醜,幕僚審配、沮授等,悉數參加。
與會眾將,意見完全一致: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士氣正旺,自然要乘勢南下!
眾幕僚,也多附議。
審配認為,洛陽軍雖然大破西涼軍,但西涼軍威脅仍在,劉芒無法從雍涼戰場徹底脫身。
雍涼之戰,洛陽軍傷亡也很大,需要長時間休整。
寒冬已至,劉芒即便想參與青兗之戰,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至於出現的那幾艘洛陽戰船,卻不必擔心。
曹操接連丟城失地,必然會向劉芒求援。或請求劉芒出兵支援,或請求糧草援助。
劉芒若有心參戰,絕不會僅派幾艘戰船。
區區數艘戰船,運送兵卒,不過幾百;運送糧草,至多千石。不足為慮。
此正說明,劉芒無心或無力支援曹操。派出幾艘小船,無非是表表姿態,做做樣子而已。
袁紹的心,動了……
不過,一個人,引起了袁紹的注意!
沮授沮公與,始終沒發表任何意見。
袁紹沒有立刻表態,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公與留步。”
沮授長於謀略,行事謹慎。
他不是不想發表意見,但是,其他文武意見一致,均主張繼續進攻曹操,自己人單式微,表明意見,定會遭眾人反駁。不僅無法說服袁紹,反而得罪眾人。
……
眾文武退出,郭圖緊走幾步,趕上審配。
郭圖本是韓馥幕僚,卻暗地巴結袁紹,並勸說韓馥,將冀州讓予袁紹。
郭圖有功於袁紹,但因其賣主,被世人所不齒。
審配耿直,從不掩飾對郭圖的厭惡。
見其跟上來,斜了他一眼,並未說話。
“唉,惜矣!”
郭圖十分惋惜的歎氣搖頭。
審配不屑地哼了一聲,道:“有話便說,休賣關子!”
“正南先生恐遭小人詆毀,郭某才有此歎爾。”
審配知其是指沮授,哼了一聲,話裏帶刺道:“小人確有,但非沮公與也!”
郭圖知道審配說的是自己,心裏暗罵,臉上卻毫不表露。“郭某所指,亦非沮公與。袁公親君子遠小人,小人已身陷囹圄矣!”
說完,郭圖意味深長地看了審配一眼,徑自走了。
“故弄玄虛……”審配盯著郭圖的背影,嘀咕一句,眉頭卻皺了起來……
郭圖所指,顯然是田豐!
田豐、沮授、逢紀、審配,本是袁紹最為倚重的四個幕僚。
袁紹初掌冀州,以田豐、沮授主政,逢紀、審配掌軍。
隨著袁紹實力越來越強,四位幕僚之間的矛盾,也漸漸顯露。
逢紀、審配,關係要好。田豐、沮授關係雖算不上親近,但兩人意見常相吻合。
那田豐,說話不分地點場合,常常當麵駁斥逢紀、審配,甚至當麵數落主公袁紹的不是。
終於惹怒袁紹,被關入監牢。逢紀審配,去一政敵,自然高興。
審配頗有頭腦,自然知道郭圖的意思。
田豐雖然關在牢獄,但沮授還在袁紹身邊。眾人商議時,沮授默不作聲,但被袁紹留下,一定會反駁自己的建議。
審配皺著眉頭,想了一會,折返而迴……
……
袁紹留下沮授,就是想聽聽他的意見。
沒有旁人,沮授直言不諱。“屬下以為,南渡黃河,進攻青兗,並不妥當。”
袁紹知道,沮授不當眾表態,自是不同意繼續對青兗用兵。袁紹點點頭,鼓勵其繼續說下去。
沮授解釋說,黃河以南,是曹操的老巢。南渡黃河,必然遭到兗州軍的頑強抵抗。
劉芒已從雍涼抽身,對青兗之戰,絕不會坐視不理。
沮授認為,以目前的形勢,南渡黃河繼續作戰,有三大隱憂。
蘇定方騷擾上穀、中山,隱憂之一。
劉芒返迴洛陽,必加緊準備,資助曹操,甚至直接出兵,隱憂之二。
青兗兩州,諸侯國林立。袁紹並未取得青兗劉姓諸侯王的支持,即便奪取青兗之地,也難以固守,隱憂之三。
沮授和田豐,兩人的觀點經常不謀而合。但是,由於性格和處事方式,同樣的建議,由田豐說出,便常令袁紹不滿。而由沮授說出,袁紹采納與否,還在其次,但起碼聽著不刺耳。
袁紹沉默半晌,道:“不繼續用兵,該當如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