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現在發展的飛快,處處都需要一個能作主的人來照應,趙靈兒短期內是來不了長安了,她的來信一方麵是寫了對狄風的想念之情,一方麵是詢問幾件大事該如何處理;建材廠已經開發出了水泥和玻璃,但這兩樣東西影響巨大,趙靈兒衡量一番決定不把這些兩樣新成果投放到市場中去,具體怎麽辦還需要狄風拿個主意;硝石和白磷,顧婆婆帶人有找了不少,這些東西該如何處理也需要狄風拿主意;再就是寧州現在已經有了反季果蔬,暖棚還是狄風設計的,玻璃正好運用上了。瓜果以及種子,還有玻璃讓狄小花帶來了長安,讓狄風看看是否還有不妥之處。
狄風一見大喜當時連夜就給趙靈兒迴了信,甜言蜜語自不必說,主要是建材廠以及技工,還有硝石和白磷全部要搬運到濟州島去,十三娘已經把濟州島經營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現在濟州島上最缺的就是人口。運輸船隻不用林之歡的船隊,要用十三娘的船。玻璃還需要想辦法去掉氣泡,能搞出不色玻璃最好。至於瓜果種子,可以對外銷售。
林之歡的來信簡單了許多,主要是說了林家船隊按照狄風提供大概方位,跑了幾個海外國家,果然如狄風所說,這些國家富裕異常但居民還未開化,他已經在這些國家建立了分號,風火幫裏的人也留在了當地,狄風說過的種子他也找到了一部分,已經給狄風帶去了。信的結尾還特意告訴狄風,林家下一代家主已經定了就是林鑾,希望狄風好好教育林鑾。
林之歡的信,別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看似在閑嘮家常實際上卻是林之歡完完全全的在表忠心。林鑾被定了家主,也就是說林家以後就是狄風的鐵杆追隨者。師父、師父亦師亦父,相比父子絲毫不差,狄風是林鑾的師父,也就是林家的半個家主。
狄風給林之歡的迴信裏講了海外銀號的事,並告訴林之歡,隻要林之歡能占領海外諸國的金融業,他會給林之歡要一個世襲爵位。至於林鑾還要跟著自己多學習幾年,他要把林鑾培養成為文武全才,天文地理、算數格物、兵法韜略無一不能,讓林之歡安心等著十年以後會還給林家一個驚世之才,到時候林家稱霸海外易如反掌。最後狄風要求林之歡想辦法把船廠轉移到對馬島去。
對馬島名義上是阿陪在控製,實際上張曉光和嶺南五虎才是對馬島的真正主人。對馬島狄風是按照軍事基地來為以後打造的。
最後是蠻神教三長老的來信,這三個老不修被外麵的花花世界徹底迷住了雙眼,他們決定把蠻神教總壇搬出生界,安置在寧州城內,問狄風同不同意。還說接任儀式也可從簡,狄風成為聖主已經坐實並且已經通知了各地的分壇和蠻疆各大部族,狄風隻要有空去一趟聖地就行了。
狄風暗笑自己的糖衣炮彈起了作用,不過轉念一想狄風有了更好的主意,他迴信三長老,蠻神教總壇不必設在寧州,濟州島和對馬島才是最好的選擇,他讓三位太上長老去找顧婆婆,把蠻神教總壇設在濟州島,教中精英去對馬島和風火幫匯合,以後風火幫和蠻神教合二為一。
刀兵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但不能征服人心,信仰才是捆綁人心的無上利器,狄風把濟州島和對馬島視為自己的私產,他要絕對控製這兩島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島上的居民全部信仰自己,蠻神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為了保險再讓風火幫和蠻神教合並,有這些被洗腦過的狂熱分子,狄風就不信一兩年後自己不能成為二島的神。
其實狄風不知道,濟州島那些原住民被狄風一把白磷鬼火嚇破了膽,再加上留在濟州島的風火幫成員不停的灌輸狄風是宿命之神的概念,現在濟州島的原住民已經把他視為真神了。
也就是這三封信為狄風解決了後顧之憂,狄風不想與大唐爭霸,但他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誰知道朝廷的風雨何時迴落到自己身上,有了這兩島作為基地,他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在長安翻騰,大不了有事就跑路去濟州島做神仙去。這也是狄風明知道眼前的是李治和武則天但毫無畏懼的原因。
既然無畏就讓狄風顯得與眾不同,李治在狄風麵前甚至感到一絲自慚形愧,這小子年輕、博學,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知,跟他聊天很是過癮,不管你說什麽他都能接上話茬,而且還有獨到的見解,但狄風也不是完人,似乎四書五經就是他的軟肋,可是這家夥臉皮厚,遇到不會的就毫不遮掩的直言“我不懂”;
李治覺的狄風如此聰慧不會猜不到自己的身份,可這小子在自己麵前好無恭謹之態,這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心底的超然,自己這個皇帝在他麵前竟然毫無優越感可言,不但如此這家夥再和自己意見相左的時候竟然敢跟自己拍桌子瞪眼。
這種情景隻有當年在太宗和鄭國公魏玄成身上看到過,但是狄風和魏玄成又不同,狄風沒有魏玄成古板,話語幽默詼諧期間還間夾雜著俚語粗話,但讓人聽了生不起厭惡之心,就連皇後都被狄風一段段的俏皮話逗的嬌笑不已。
狄風也是借著酒勁再陪著李治喝了一鬥後,狄風就開始和李治稱兄道弟起來,偶爾還會開開武則天的玩笑。
“大食並不可怕,如果讓我狄風來對付大食,幾招下來就可讓大食不戰而敗。”
狄風和李治已經把話題從國內聊到了國外,談論起大食狄風更是說的吐沫橫飛。也許是有美女在旁傾聽的緣故,狄風可勁的吹,李治也不示弱,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他反問狄風“狄老弟莫要說大話,現在我就是大食國君,你是大唐帝王,我發兵五十萬於蔥嶺一線,虎視眈眈準備一有機會就越過蔥嶺直逼你大唐複地,你該如何處置?”
狄風喝的有點興奮不假但他不糊塗,一聽李治這個假設,他忙道:“這可要不得,李兄喝多了我就當沒聽到,你要是給我扣個大唐帝王的帽子,被聖人知道會要了小弟的腦袋。”
李治哈哈一笑“誒!莫要多想,假設嘛,做不得數的,就算被李治聽去,想來你說的明君李治也隻會一笑了之。”
“小弟膽小,還是換個名稱吧,小弟就當是右相,閻立本人不錯,我占了他的位置量他也不會氣惱”狄風打了一個哈哈接著道:“我會主動與你大食示好!然後極力通商讓大食與我大唐利益共享。”
“我要是不同意呢?”李治覺的狄風這主意太爛沒什麽高明之處,便蔑視的反問狄風。
“大食正在四處征戰,大軍一動耗費的物資財帛何其巨大,況且多路作戰恐怕你大食力有不逮,我想你大食不會毫無征兆的和我大唐輕易開戰吧?再說通商會讓大食快速的積累財富,兩國物資可以順利過境互通有無,正是用錢缺物的時候,你難道就不動心?”
“嗯,好吧!我同意通商互通有無,但接下來呢?你不會就隻是如此吧?等我大食征服周邊後還是要來攻打你大唐的。”
“當然不是就這些,通商一開,我就會派然把銀號遍布你大食各地,同時結交大食周邊諸國,武力脅迫也好、利益誘惑也好爭取讓這些國家倒向我大唐,緊跟著我就會用重金資助你大食境內的反對教派,順帶四處派人在你大食境內鼓動受壓迫的群體散播對你執政不利的謠言。”(未完待續。)m。
狄風一見大喜當時連夜就給趙靈兒迴了信,甜言蜜語自不必說,主要是建材廠以及技工,還有硝石和白磷全部要搬運到濟州島去,十三娘已經把濟州島經營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現在濟州島上最缺的就是人口。運輸船隻不用林之歡的船隊,要用十三娘的船。玻璃還需要想辦法去掉氣泡,能搞出不色玻璃最好。至於瓜果種子,可以對外銷售。
林之歡的來信簡單了許多,主要是說了林家船隊按照狄風提供大概方位,跑了幾個海外國家,果然如狄風所說,這些國家富裕異常但居民還未開化,他已經在這些國家建立了分號,風火幫裏的人也留在了當地,狄風說過的種子他也找到了一部分,已經給狄風帶去了。信的結尾還特意告訴狄風,林家下一代家主已經定了就是林鑾,希望狄風好好教育林鑾。
林之歡的信,別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看似在閑嘮家常實際上卻是林之歡完完全全的在表忠心。林鑾被定了家主,也就是說林家以後就是狄風的鐵杆追隨者。師父、師父亦師亦父,相比父子絲毫不差,狄風是林鑾的師父,也就是林家的半個家主。
狄風給林之歡的迴信裏講了海外銀號的事,並告訴林之歡,隻要林之歡能占領海外諸國的金融業,他會給林之歡要一個世襲爵位。至於林鑾還要跟著自己多學習幾年,他要把林鑾培養成為文武全才,天文地理、算數格物、兵法韜略無一不能,讓林之歡安心等著十年以後會還給林家一個驚世之才,到時候林家稱霸海外易如反掌。最後狄風要求林之歡想辦法把船廠轉移到對馬島去。
對馬島名義上是阿陪在控製,實際上張曉光和嶺南五虎才是對馬島的真正主人。對馬島狄風是按照軍事基地來為以後打造的。
最後是蠻神教三長老的來信,這三個老不修被外麵的花花世界徹底迷住了雙眼,他們決定把蠻神教總壇搬出生界,安置在寧州城內,問狄風同不同意。還說接任儀式也可從簡,狄風成為聖主已經坐實並且已經通知了各地的分壇和蠻疆各大部族,狄風隻要有空去一趟聖地就行了。
狄風暗笑自己的糖衣炮彈起了作用,不過轉念一想狄風有了更好的主意,他迴信三長老,蠻神教總壇不必設在寧州,濟州島和對馬島才是最好的選擇,他讓三位太上長老去找顧婆婆,把蠻神教總壇設在濟州島,教中精英去對馬島和風火幫匯合,以後風火幫和蠻神教合二為一。
刀兵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但不能征服人心,信仰才是捆綁人心的無上利器,狄風把濟州島和對馬島視為自己的私產,他要絕對控製這兩島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島上的居民全部信仰自己,蠻神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為了保險再讓風火幫和蠻神教合並,有這些被洗腦過的狂熱分子,狄風就不信一兩年後自己不能成為二島的神。
其實狄風不知道,濟州島那些原住民被狄風一把白磷鬼火嚇破了膽,再加上留在濟州島的風火幫成員不停的灌輸狄風是宿命之神的概念,現在濟州島的原住民已經把他視為真神了。
也就是這三封信為狄風解決了後顧之憂,狄風不想與大唐爭霸,但他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誰知道朝廷的風雨何時迴落到自己身上,有了這兩島作為基地,他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在長安翻騰,大不了有事就跑路去濟州島做神仙去。這也是狄風明知道眼前的是李治和武則天但毫無畏懼的原因。
既然無畏就讓狄風顯得與眾不同,李治在狄風麵前甚至感到一絲自慚形愧,這小子年輕、博學,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知,跟他聊天很是過癮,不管你說什麽他都能接上話茬,而且還有獨到的見解,但狄風也不是完人,似乎四書五經就是他的軟肋,可是這家夥臉皮厚,遇到不會的就毫不遮掩的直言“我不懂”;
李治覺的狄風如此聰慧不會猜不到自己的身份,可這小子在自己麵前好無恭謹之態,這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心底的超然,自己這個皇帝在他麵前竟然毫無優越感可言,不但如此這家夥再和自己意見相左的時候竟然敢跟自己拍桌子瞪眼。
這種情景隻有當年在太宗和鄭國公魏玄成身上看到過,但是狄風和魏玄成又不同,狄風沒有魏玄成古板,話語幽默詼諧期間還間夾雜著俚語粗話,但讓人聽了生不起厭惡之心,就連皇後都被狄風一段段的俏皮話逗的嬌笑不已。
狄風也是借著酒勁再陪著李治喝了一鬥後,狄風就開始和李治稱兄道弟起來,偶爾還會開開武則天的玩笑。
“大食並不可怕,如果讓我狄風來對付大食,幾招下來就可讓大食不戰而敗。”
狄風和李治已經把話題從國內聊到了國外,談論起大食狄風更是說的吐沫橫飛。也許是有美女在旁傾聽的緣故,狄風可勁的吹,李治也不示弱,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他反問狄風“狄老弟莫要說大話,現在我就是大食國君,你是大唐帝王,我發兵五十萬於蔥嶺一線,虎視眈眈準備一有機會就越過蔥嶺直逼你大唐複地,你該如何處置?”
狄風喝的有點興奮不假但他不糊塗,一聽李治這個假設,他忙道:“這可要不得,李兄喝多了我就當沒聽到,你要是給我扣個大唐帝王的帽子,被聖人知道會要了小弟的腦袋。”
李治哈哈一笑“誒!莫要多想,假設嘛,做不得數的,就算被李治聽去,想來你說的明君李治也隻會一笑了之。”
“小弟膽小,還是換個名稱吧,小弟就當是右相,閻立本人不錯,我占了他的位置量他也不會氣惱”狄風打了一個哈哈接著道:“我會主動與你大食示好!然後極力通商讓大食與我大唐利益共享。”
“我要是不同意呢?”李治覺的狄風這主意太爛沒什麽高明之處,便蔑視的反問狄風。
“大食正在四處征戰,大軍一動耗費的物資財帛何其巨大,況且多路作戰恐怕你大食力有不逮,我想你大食不會毫無征兆的和我大唐輕易開戰吧?再說通商會讓大食快速的積累財富,兩國物資可以順利過境互通有無,正是用錢缺物的時候,你難道就不動心?”
“嗯,好吧!我同意通商互通有無,但接下來呢?你不會就隻是如此吧?等我大食征服周邊後還是要來攻打你大唐的。”
“當然不是就這些,通商一開,我就會派然把銀號遍布你大食各地,同時結交大食周邊諸國,武力脅迫也好、利益誘惑也好爭取讓這些國家倒向我大唐,緊跟著我就會用重金資助你大食境內的反對教派,順帶四處派人在你大食境內鼓動受壓迫的群體散播對你執政不利的謠言。”(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