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昨晚沈嘉猷特意交代過沈侃,進縣學前,他先在縣衙前看了下布告。


    沈侃不慌不忙的道:“迴老爺,太倉二鬥八升,扣除役派二鬥五升;長洲三鬥七五,扣除役派三鬥二升;常熟三鬥一八,扣除役派二鬥八升;昆山三鬥三五,扣除役派二鬥九升,嘉定三升,扣除役派二鬥七升。”


    “嗯。”沈漢滿意的點點頭,問道:“你怎麽看?”


    “這··”


    沈侃不禁有些撓頭,想了想說道:“此次朝廷因地製宜,沒有采取粗暴的一刀切,而是考慮到了各地產出不同,分別製定的減免條件,誠善政也。”


    沈漢再次點頭,有些感慨的道:“雖是善政,然南人困於糧,北人困於役的弊端無法可解。可惜不管田地何等肥沃,每畝也不會超過七石。”


    有化肥就行,沈侃先在心裏念叨了下,笑道:“不怕,朝廷貪多,百姓貪拖,蘇州田賦雖重,農戶早有應付的法子,大家夥一股腦的拖欠,時日一久,早晚聖上會下旨減免的。”


    “嗬嗬!”沈漢笑了,又問道:“今年村裏徭役的攤派,多少銀子?”


    “長到五百兩了。”沈侃的笑容消失,皺起了眉,“州、縣出役,拜見銀漲到四五十兩,加上副差等,還有吏書、門皂的分例;村裏供應買辦的下程、陳設、酒席等;各衙門的油燭、六房的紙劄、盤纏之類。林林總總的算在一起,裏長答應出五十兩,分攤到咱家,要一百兩整,周家八十兩,顧家五十兩,村裏各個甲首一家十兩,其餘由各戶分攤,一戶至少需要二兩銀子。”


    沈漢的臉色也變得很不好看,良久,歎道:“田賦減了,攤派卻有增無少,真真指一科十,緣甲及乙,以官府一事一物之供,害遍於通府之民矣!”


    老爺子問完了話,趕蒼蠅似的揮手命沈侃退下,沈侃隻好帶著鬱悶轉身去了。


    等他一走,沈嘉猷輕聲說道:“父親,既然仕兒說木哥兒想讀書了,那就叫他去義學吧,奮發幾年考中個童生,也叫三弟夫婦欣慰欣慰,咱們也不負他們的托付。”


    沈漢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搖頭:“常言道人盡其才,木哥大病一場變的古怪,如今大好了,雖言行怪異,但性子也仿佛一夜之間穩重了。你看他今日辦事,比起從前越發的穩妥,除他之外還有誰能放心交代?唉!想沈家幾輩人從不缺讀書的材料,獨缺能料事的,這孩子還是跟著嘉績錘煉吧,將來好輔佐仕兒管好這個大家。”


    “是。”沈嘉猷不再廢話。


    誰讓沈家這一代就不缺讀書郎呢,尤其個頂個的早慧,沈仕沈化沈位還有年紀小小的沈倬,無不十歲上下就考中了童生,這在整個蘇州也是罕見。


    反正有對比才有差距,誰讓沈侃十五歲了還是白身,放在別人家或許是個讀書種子,而在沈家就該幹嘛幹嘛去。


    就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其實是大踏步的退步了,儒學還不如以前的沈侃。其他兄弟十五歲時行成人禮,家裏無不重視,舉行了莊重的儀式,期間沈漢當眾給孫兒賜字。


    等輪到了沈侃,隻交代沈嘉猷請幾個親朋來吃頓飯,與普通百姓家無異,然後潦草的取了個“道古”了事。


    這邊出來後的沈侃盡管氣悶,還是快步走到外書房。


    正忙著指揮家人的四叔沈嘉績見他來了,說道:“正好,今年你帶著小廝去掛喜神像,千萬小心。”


    “知道了。”沈侃與大大咧咧的四叔相處較為隨便,答應一聲就往外走。


    “迴來!”


    “幹嘛?”


    沈嘉績斜眼問道:“身上有銀子嘛?”


    “沒有啊。”沈侃搖頭。


    “你呀,辦事不糊塗,小節上就是個毛孩子。”沈嘉績一聲嗤笑,交代身邊人,“把銀子給老五,好歹也算個大人了,小輩給你拜冬怎麽辦?不惹人恥笑嘛。”


    因為冠禮辦的實在太隨便,本身也不當迴事,沈侃一直沒意識到已經過了成人禮了。


    這時才意識到得給未成年的孩子們發紅包,無語的接過管事遞過來的錢袋,嘟噥道:“沒賺錢給什麽錢?我一介窮丁,人家為何要笑話我?”


    沈嘉績好笑的道:“怎麽不賺錢,哪個月的月錢短了你?”


    “月錢?”沈侃為之苦笑不已,忍不住發起了牢騷,“我那四口人的工錢,去了一半,剩餘的一兩銀子沒幾天就沒了。這不昨兒采冬還埋怨我沒有新衣服穿,好在姑姑幫著準備了,不然指不定得生氣多少天呢。”


    “誰叫你不出來幫我?怨得了誰?”沈嘉績嘲笑道。


    “對啊!”


    沈侃懊惱的拍了拍腦門,作為沈家一份子,辦事抽點油水那不叫貪汙,天經地義的跑腿錢。怪不得采冬嘮叨了好幾天,金大娘也語氣帶著埋怨,敢情以前‘賺’的多!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沈侃歎息道,這下子找到了做事的動力,發家的第一桶金,貌似就靠它了。


    “滾吧。”沈嘉績見侄兒醒悟了,揮了揮手。


    那動作幾乎與老爺子一模一樣,氣得沈侃撇了撇嘴,將錢袋揣在袖子裏,轉身屁顛屁顛的跑出去了。


    掛喜神像就是懸掛祖先的畫像,在距離正廳不遠的祠堂。


    看著小廝掛好,沈侃捧著一本“家禮”,幫著沈嘉績挨個清點每一樣祭品,叔侄倆生怕出現一點紕漏。


    明代祭祀,一般庶民祭三代,士大夫祭四代;沈家高祖的牌位居中左,曾祖居中右,祖居左,禰(父)居右。


    按照“家禮”,一年四時應該祭祀四代。冬至祭祀始祖,春祭先祖,夏、秋祭祖、父,必須年年舉行。至於上元、端陽、中秋、重九之類的俗節,應該奉獻“時養”。


    因沈族已經分而居之,冬至這一天各祭各的。春節要迴祖宅進行大祭,每年都要預先從族中子弟中挑選一名知禮的人為讚祭,提前數月就開始籌備祭祖大典。


    祖先的祠堂給了沈侃一種很深的歸屬感,每個重要的日子都要去參拜,有事要告知。出遠門前,得到祠堂裏稟告祖先,迴來後也得報備。


    即使家裏有了喪事,也不能廢祭。


    始祖的神主必須由宗子奉祀,支子隻能隨班助祭,所以沈家隻能祭祀到高祖的牌位。


    至於祭祀的祝文,什麽事都要管的太祖朱元璋也禦定了,成為天下祝文的範式。


    裏裏外外檢查了三遍,確認無有疏漏,額頭冒汗的沈嘉績低聲道:“趕緊迴去沐浴更衣,好生歇息一下,得將近二個時辰呢。”


    “二個時辰?”


    沈侃聽了暗自咋舌,這還是他過的頭一個冬至,早知道古人對祭祖最為重視,也沒想到會持續這麽長的時間。


    告別四叔,沈侃一路匆匆返迴自己的小院,金大娘和采冬都不在,臨走時把燈燭都熄滅了,屋子裏顯得黯黝黝的。


    禮服工工整整的放在床上。在明朝初期,生活中的各個方麵,朱元璋都規定了詳細的禮法,民間一絲一毫不得逾越。


    時至今日卻已然逾越成風,畢竟生活水準相對提高,人們不再滿足於刻板樸素的服式等。


    沈侃勉強算是士人,禮服是一件青色的圓領襴衫,原本按律法應該是雜色布帛的。


    生員是玉色布絹,監生是青色圓領,進士是深藍羅袍,狀元的則是禦前所賜,緋羅圓領。此外狀元的行頭還包括白絹中單,錦綬,蔽膝,紗帽,槐木笏,光銀帶,藥玉佩,朝靴,毯襪等。


    沈侃的零碎掛件也不少,四方頭巾上縫了金玉和瑪瑙,禮服上用黑角、珊瑚、琥珀、水晶、香木作的裝飾,白羅為緣,袖子的長度剛剛過手,挽迴來正好三寸。


    袖子的長度在明朝非常有講究,士子短,庶民長,當然現在都不大講究了。


    在浴房將就著用溫水衝了個澡,沈侃沒敢洗頭發,冬天著涼了可不是玩的。


    一頭長發實在麻煩,他每隔幾天必須洗一次。而這年頭的男人洗頭不勤,頭皮癢了就用篦子。


    沈侃不待見那玩意,有的人連虱子都能篦出來。


    半個時辰後,祠堂。


    沈家人鴉雀無聲的站在各自的位置上,院子裏迴蕩著沈漢沉厚老邁的聲音。


    “孝孫闔門眷屬,告於高曾祖考妣靈曰:昔者祖宗相繼,鞠育子孫,懷抱提攜,劬力萬狀。每逢四時交代,隨其寒暖,增減衣服,撙節飲食。或憂近於水火,或恐傷於蚊蟲,或懼染於疾病,百計調護,唯恐不安,此心懸懸,未嚐暫息,使子孫成立,至有今日者,皆祖宗劬勞之恩也。


    雖欲報之,莫之所以為報。茲者節屆春夏秋冬天氣,將溫熱涼寒,追感昔時,不勝永慕。”


    說到這裏,沈漢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傷感的道:“謹備酒肴羹飯,不肖子孫漢率闔門眷屬以獻。尚享!”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望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小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小釵並收藏寒門望族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