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老爺和沈老爺你一句我一句的辯論沒完沒了,裴知縣漸漸感到不耐煩,開口道:“二位年兄別爭執了,聽兄弟一言。”
二人同時不說了,然後異口同聲的說道:“請教。”
裴知縣笑了一笑,說道:“先請將錦箋與我一觀。”
沈嘉謨便將東西遞給了他,裴知縣看完後,心下了然,心說此詩名為玉人來,果然是因柯文登與沈家侄女的姻緣不成,日思夜想下所作,而觀此詩絕非是故意勾誘,並私下裏贈與的表記。奈何他沈兄越老越執拗,有理也說不通呀。
想起昨晚一位年輕人的苦苦請求,裴知縣又眼見為實,所以馬上打定了主意,“若不幫著略施小計予以成全,這麽好的一對有情人怕不要遺恨千秋了,即使我要擔些罵名。”
縣衙。
吳淞臨上課前,對姐姐說道:“昨夜沈侃沈哥哥來了,求我要麵見姨父呢。”
“為何?”吳紫仙問道。
“我也不知。”吳淞搖頭,接著興奮的道:“我故意難為他,說兄長要見我姨父不難,但必須先作一首詩詞。”
吳紫仙奇怪的道:“你要人家的詩詞做什麽?”
“給你看呀,姐姐不是說他很有才華嘛?”吳淞笑嘻嘻的。
“呸!”吳紫仙無語了,“他有才無才與我何幹?”
吳淞吐吐舌頭,把一張紙放在桌上,轉身就跑,“你要不想看,那就一把火燒了吧。”
望著弟弟的背影,吳紫仙很是無奈,伸手將白紙拿了起來,紅玉見狀悄悄的湊過頭去……
“匆匆哪來詩意?因前日讀宋代一首沁園春,讀到青塚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不禁令我想起同樣的背景,同樣的遭遇,同樣的麵對國破家亡,滿城皆是誓死不降的百姓,幾日後,屍體遍布,穢不可聞,同樣一無名女子臨終前咬破手指,以鮮血在牆上題詩,‘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真是的,什麽詩詞不好提,非要說這個。”紅玉皺眉說道。
“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吳紫仙卻異常動容,“慚愧,如此剛烈之言我竟不知……”
紅玉見狀便問道:“小姐,到底是什麽意思?”
吳紫仙隨口念道:“流水斷橋,壞壁琵琶,一曲韋娘。記宰相開元,弄權瘡痏,全家駱穀,追騎倉皇。彩鳳隨鴉,瓊奴失意,可似人間白麵郎。知他是:燕南牧馬,塞北驅羊。
啼痕自訴衷腸,尚把筆低徊愧下堂。歎國手無棋,危塗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青塚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
這首沁園春說的是元兵南下時的禽獸行徑,處處見血淚,亦處處含哀情,每每令人思之那時的淒慘情境,久久難以釋懷。好在高祖皇帝率領漢人軍民驅逐韃虜,光複中原,不然你我都還是亡國奴哩。”
紅玉不以為然的道:“我大明立國這麽多年,元蒙早已成昨日黃花,為何他一個年輕人還是念念不忘呢?哎呀!莫非他擔心我大明重蹈覆轍?”
“肯定是了。”吳紫仙點點頭,“雖然我不明他指的是哪個朝代,但現如今韃靼人卷土重來,我大明卻到處歌舞升平,連倭寇尚且無可奈何,他的擔心並非是在杞人憂天,難道要等再次國破家滅,有忠烈女子寫出此等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的絕句來,再讓後人思之喟然長歎麽?”
好半響,紅玉舒了一口氣,說道:“原來如此,倒是小看了人家。”
“嗯。”吳紫仙額首。
沈侃寫的乃是明末時期發生的真實記載,最令他記憶猶新的詩句,因知道曆史走向,屬於有感而發。
沒有讓主仆二人感到突兀和不可理喻,原來在去年,韃靼大汗俺答派遣使者到大同邊鎮陽和堡請求通貢互市,朝廷因韃靼人日益強大,不許。
這給了俺答以借口,當年分兵幾路侵犯邊鎮,小小得逞後便退兵了,意在恐嚇,然後又派了使者去大同,再次要求通貢互市。
沒想到大同巡撫憂心守土不力,把人給扣押住,謊稱用計擒獲的,下令將一行人全部斬殺於鬧市。
此舉自然激化了矛盾,給了俺答最好的複仇借口。今年二月,俺答糾集了韃靼各部,加上山西叛將高懷智,李天章的兵馬,總共數萬人,一舉攻占了朔州,又短短時間內攻破雁門關,率兵進抵廣武,兵峰直指重鎮太原城。
據說俺答的精兵弄上了鐵浮屠,騎士戰馬皆全身鎧甲,人人悍不畏死,這使得各地官軍望而畏懼,不敢交戰。
韃靼人在山西如入無人之境的消息,現在傳到了江南,這也是朝廷緊急下旨的原因,用意是叫各地鄉紳踴躍捐錢捐物。
所以聽到北方異族犯境,一時間生靈塗炭,不管是吳紫仙還是紅玉都認為沈侃的憂心理所當然,誰讓自秦漢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就是漢民族永遠也揮之不去的的最大噩夢。
在這時代你要在街上說北方有什麽可擔心的?保證所有人都會視你為白癡。
這邊裴知縣說道:“柯兄,你就把令郎叫出來,到時二位誰也別開口,待我仔細的審問他一番。先說好了,哪個攪亂堂規,我可要罰他三大碗冷水。”
這話說得二人笑了起來,柯老爺笑道:“好啊,你竟將我們當成了衙役,也罷了。如果長官問得不明白,也要加倍罰喝六大碗冷水才行。”
“那是自然。”裴知縣笑道,“趕緊叫文登出來吧。”
這時候,柯文登還在書房裏長籲短歎呢。當日父親大壽,他和玉人在內堂見上了一麵,無奈人多嘴雜,無法交談,好在彼此眉目傳情,後來又聽見父母要留玉人住幾天,那時的心情甭提多麽暢快!
滿心指望能夠單獨見一見,當麵談一談思慕之心,假如表妹能憐惜自己癡情,迴去說服父母同意婚事也未可知。
當然這都是柯文登單方麵的癡想,沈沛薇雖然對他很有好感,但就算真的麵對麵,也頂多交談一番,絕對不會往這方麵聊,更不會無媒私訂。
乃至看到了書房裏的那首“玉人來”,也不過是以才憐才而已。事實上柯文登總共作了四首“玉人來”,分別是春夏秋冬,那錦箋上的是夏。
柯文登一片癡心,因沈嘉謨拒絕,導致他無限愁腸,苦於無法對人傾訴,便以“玉人來”為題,作了四首七絕,而詩中對知情者來說應該是寓意於沈沛薇,但關鍵的是古人喜歡隱而不露,並未直接淺白的點出玉人的名字。
他想得挺美,不料第二天隨父親出門謝客一天,晚上迴來,才得知佳人已經被沈嘉謨給逼迴家了。
當時他失魂落魄的返迴書房,悶悶坐著,隨手想拿起放在案頭的詩來看看,以消解鬱悶,結果沒了錦箋的蹤影。
到處都找不到,把書童叫來,他問道:“我不在家,可有人來書房了麽?”
當時跑出去玩耍的書童搖頭迴答道:“沒有。”
柯文登不好叫他去找,心情更加抑鬱了,長歎一聲:“表妹!你我無緣至此,連為你而作的一首詩,也能被人竊去,天意如此,可恨啊。”
今日整整一上午,他都在書房裏滿腦子都是沈沛薇,忽然一個家丁跑進來說道:“老爺在前廳,請少爺出去說話。”
“哦。”柯文登聽見父親召喚,不敢怠慢,趕緊起身去了前麵。
一進屋,就見裴年伯和沈姨丈在那坐著,又見父親板著臉坐著陪人,氣氛非常古怪。
他先給二位長輩作了揖,轉身又對父親作揖道:“爹爹傳喚孩兒,有何吩咐?”
柯老爺很想開口先發作幾句,沈嘉謨也想怒斥幾聲,卻被裴知縣提醒道:“二位都不要亂插嘴,亂我堂規。來,賢侄你先坐下,咱們有話好好說。”
二人同時不說了,然後異口同聲的說道:“請教。”
裴知縣笑了一笑,說道:“先請將錦箋與我一觀。”
沈嘉謨便將東西遞給了他,裴知縣看完後,心下了然,心說此詩名為玉人來,果然是因柯文登與沈家侄女的姻緣不成,日思夜想下所作,而觀此詩絕非是故意勾誘,並私下裏贈與的表記。奈何他沈兄越老越執拗,有理也說不通呀。
想起昨晚一位年輕人的苦苦請求,裴知縣又眼見為實,所以馬上打定了主意,“若不幫著略施小計予以成全,這麽好的一對有情人怕不要遺恨千秋了,即使我要擔些罵名。”
縣衙。
吳淞臨上課前,對姐姐說道:“昨夜沈侃沈哥哥來了,求我要麵見姨父呢。”
“為何?”吳紫仙問道。
“我也不知。”吳淞搖頭,接著興奮的道:“我故意難為他,說兄長要見我姨父不難,但必須先作一首詩詞。”
吳紫仙奇怪的道:“你要人家的詩詞做什麽?”
“給你看呀,姐姐不是說他很有才華嘛?”吳淞笑嘻嘻的。
“呸!”吳紫仙無語了,“他有才無才與我何幹?”
吳淞吐吐舌頭,把一張紙放在桌上,轉身就跑,“你要不想看,那就一把火燒了吧。”
望著弟弟的背影,吳紫仙很是無奈,伸手將白紙拿了起來,紅玉見狀悄悄的湊過頭去……
“匆匆哪來詩意?因前日讀宋代一首沁園春,讀到青塚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不禁令我想起同樣的背景,同樣的遭遇,同樣的麵對國破家亡,滿城皆是誓死不降的百姓,幾日後,屍體遍布,穢不可聞,同樣一無名女子臨終前咬破手指,以鮮血在牆上題詩,‘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真是的,什麽詩詞不好提,非要說這個。”紅玉皺眉說道。
“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吳紫仙卻異常動容,“慚愧,如此剛烈之言我竟不知……”
紅玉見狀便問道:“小姐,到底是什麽意思?”
吳紫仙隨口念道:“流水斷橋,壞壁琵琶,一曲韋娘。記宰相開元,弄權瘡痏,全家駱穀,追騎倉皇。彩鳳隨鴉,瓊奴失意,可似人間白麵郎。知他是:燕南牧馬,塞北驅羊。
啼痕自訴衷腸,尚把筆低徊愧下堂。歎國手無棋,危塗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青塚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
這首沁園春說的是元兵南下時的禽獸行徑,處處見血淚,亦處處含哀情,每每令人思之那時的淒慘情境,久久難以釋懷。好在高祖皇帝率領漢人軍民驅逐韃虜,光複中原,不然你我都還是亡國奴哩。”
紅玉不以為然的道:“我大明立國這麽多年,元蒙早已成昨日黃花,為何他一個年輕人還是念念不忘呢?哎呀!莫非他擔心我大明重蹈覆轍?”
“肯定是了。”吳紫仙點點頭,“雖然我不明他指的是哪個朝代,但現如今韃靼人卷土重來,我大明卻到處歌舞升平,連倭寇尚且無可奈何,他的擔心並非是在杞人憂天,難道要等再次國破家滅,有忠烈女子寫出此等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的絕句來,再讓後人思之喟然長歎麽?”
好半響,紅玉舒了一口氣,說道:“原來如此,倒是小看了人家。”
“嗯。”吳紫仙額首。
沈侃寫的乃是明末時期發生的真實記載,最令他記憶猶新的詩句,因知道曆史走向,屬於有感而發。
沒有讓主仆二人感到突兀和不可理喻,原來在去年,韃靼大汗俺答派遣使者到大同邊鎮陽和堡請求通貢互市,朝廷因韃靼人日益強大,不許。
這給了俺答以借口,當年分兵幾路侵犯邊鎮,小小得逞後便退兵了,意在恐嚇,然後又派了使者去大同,再次要求通貢互市。
沒想到大同巡撫憂心守土不力,把人給扣押住,謊稱用計擒獲的,下令將一行人全部斬殺於鬧市。
此舉自然激化了矛盾,給了俺答最好的複仇借口。今年二月,俺答糾集了韃靼各部,加上山西叛將高懷智,李天章的兵馬,總共數萬人,一舉攻占了朔州,又短短時間內攻破雁門關,率兵進抵廣武,兵峰直指重鎮太原城。
據說俺答的精兵弄上了鐵浮屠,騎士戰馬皆全身鎧甲,人人悍不畏死,這使得各地官軍望而畏懼,不敢交戰。
韃靼人在山西如入無人之境的消息,現在傳到了江南,這也是朝廷緊急下旨的原因,用意是叫各地鄉紳踴躍捐錢捐物。
所以聽到北方異族犯境,一時間生靈塗炭,不管是吳紫仙還是紅玉都認為沈侃的憂心理所當然,誰讓自秦漢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就是漢民族永遠也揮之不去的的最大噩夢。
在這時代你要在街上說北方有什麽可擔心的?保證所有人都會視你為白癡。
這邊裴知縣說道:“柯兄,你就把令郎叫出來,到時二位誰也別開口,待我仔細的審問他一番。先說好了,哪個攪亂堂規,我可要罰他三大碗冷水。”
這話說得二人笑了起來,柯老爺笑道:“好啊,你竟將我們當成了衙役,也罷了。如果長官問得不明白,也要加倍罰喝六大碗冷水才行。”
“那是自然。”裴知縣笑道,“趕緊叫文登出來吧。”
這時候,柯文登還在書房裏長籲短歎呢。當日父親大壽,他和玉人在內堂見上了一麵,無奈人多嘴雜,無法交談,好在彼此眉目傳情,後來又聽見父母要留玉人住幾天,那時的心情甭提多麽暢快!
滿心指望能夠單獨見一見,當麵談一談思慕之心,假如表妹能憐惜自己癡情,迴去說服父母同意婚事也未可知。
當然這都是柯文登單方麵的癡想,沈沛薇雖然對他很有好感,但就算真的麵對麵,也頂多交談一番,絕對不會往這方麵聊,更不會無媒私訂。
乃至看到了書房裏的那首“玉人來”,也不過是以才憐才而已。事實上柯文登總共作了四首“玉人來”,分別是春夏秋冬,那錦箋上的是夏。
柯文登一片癡心,因沈嘉謨拒絕,導致他無限愁腸,苦於無法對人傾訴,便以“玉人來”為題,作了四首七絕,而詩中對知情者來說應該是寓意於沈沛薇,但關鍵的是古人喜歡隱而不露,並未直接淺白的點出玉人的名字。
他想得挺美,不料第二天隨父親出門謝客一天,晚上迴來,才得知佳人已經被沈嘉謨給逼迴家了。
當時他失魂落魄的返迴書房,悶悶坐著,隨手想拿起放在案頭的詩來看看,以消解鬱悶,結果沒了錦箋的蹤影。
到處都找不到,把書童叫來,他問道:“我不在家,可有人來書房了麽?”
當時跑出去玩耍的書童搖頭迴答道:“沒有。”
柯文登不好叫他去找,心情更加抑鬱了,長歎一聲:“表妹!你我無緣至此,連為你而作的一首詩,也能被人竊去,天意如此,可恨啊。”
今日整整一上午,他都在書房裏滿腦子都是沈沛薇,忽然一個家丁跑進來說道:“老爺在前廳,請少爺出去說話。”
“哦。”柯文登聽見父親召喚,不敢怠慢,趕緊起身去了前麵。
一進屋,就見裴年伯和沈姨丈在那坐著,又見父親板著臉坐著陪人,氣氛非常古怪。
他先給二位長輩作了揖,轉身又對父親作揖道:“爹爹傳喚孩兒,有何吩咐?”
柯老爺很想開口先發作幾句,沈嘉謨也想怒斥幾聲,卻被裴知縣提醒道:“二位都不要亂插嘴,亂我堂規。來,賢侄你先坐下,咱們有話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