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兒除了不甘心之外,其實最主要的是她已經有了心上人,一心預備著嫁給他。
心上人姓湯,名叫湯忠河,乃是王家對麵的老鄰居湯家的孩子,二人青梅竹馬之交。
湯忠河這一支亦屬於家道中落,發跡的本宗紛紛走出農村。湯忠河打小也念過書,但是沒能考中秀才,後來家中無力供養他讀書,送他在城內一家書館做起了學徒。
五月有一天的黃昏,王巧兒偷偷出來散步,猛然看見湯家門前有人影一晃,鬧得她很害怕,忽然那人影迎著她走過來,看清了是多日不見的湯忠河,不由得又喜又怕。
湯忠河走到近前,叫了聲“妹妹”,拉著她來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告訴巧兒他最近出師了,負責往各書院賣文具,昨兒還在城南某蒙學館裏,賣出去了大批筆墨紙硯,一下就賺了一二兩銀子,又說近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已攢下了十兩銀子,應該可以養活家小了。
王巧兒安安靜靜的聽著,眼眸閃出喜悅的光芒。就見他要求自己兌現誓言,答應嫁給他,他馬上請媒人來提親。
可惜此事因大旱給耽誤了下來。前些日子,王巧兒對大哥的話動了心,想著不如去做幾年侍女,一來見見世麵,二來也積攢些嫁妝,將來的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湯忠河對此很不願意,幾次迴來反複勸她,那樣子就像個丈夫教訓妻子似的,頻頻追問既然你打算嫁給我了,為什麽又要去拋頭露麵伺候別的男人?
年輕氣盛的王巧兒不覺來了氣,使性子說了些絕情的話,一直惱了好些日子,不理睬他。
還是他一個勁的說軟話,他的那張嘴太會哄人,三言兩語就給她哄笑了。
此刻的王巧兒迴憶起當時的場景,那家夥竟趁著自己昏昏沉沉的當兒,動手動腳的,若不是正好村裏人過來,天曉得接下來他會不會禽獸……
一想到這兒,王巧兒不禁麵紅耳赤,四肢都癱軟了,要不是上身靠著門框……
外頭的王大還在喋喋不休,她卻根本聽不進去,內心中的青春火焰在熊熊燃燒。
她眯著眼眸,心說以他的人品模樣,倒還配得上自己。
“現在他一天能賺百八十文,可以養活自己,所以嫁給他也算福氣。”王巧兒美美想著,村裏的年輕人沒一個比得上他,聽說城裏有個有錢人要把閨女許給他,還吃了他的沒趣呢。
王巧兒頗為得意,臉上情不自禁的笑了出來。
麵對王大的追問,她又心說你這不是廢話嘛!我預備嫁給他,從此安安生生的相夫教子。
突然,外頭一陣大亂,惹得嫂子們像小孩子似的往外奔跑,口中直喊著:“來了,來了!”
王巧兒和王大等人也連忙走出去,一出大門,就見各家各戶的人們都站在兩旁,滿臉都帶著緊張的神色,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同一個方向。
王二妻子因丈夫沒能及時買迴來那兩朵絹花,正在喃喃的詛咒丈夫,罵他怎麽不死在外頭。
楊寡婦則看到門前有幾塊碎磚頭,急忙用她那兩隻濕漉漉的小腳,走過去將磚頭兒拾起。
不想王四奶奶旋風一樣的衝了迴來,一見三嫂在那裏擋著去路,不由分說伸手一推,險些使得楊寡婦一屁股坐在地上。
氣得楊寡婦直起腰就想張口罵街,不料看見了霞光萬道的王春芳正緩緩走來,立刻嚇得閉上了嘴,頃刻間換上了阿諛的笑。
因為今日上廟會,所以王春芳特意穿了一身好衣服,而這一幕落在後頭的沈侃眼中,大概猜到師妹盛裝打扮不僅僅是為了要逛廟會,恐怕主要是為了來這裏。
“沒想到溫溫柔柔的師妹還有這一麵,這女人呀!”沈侃搖了搖頭。
王春芳本是嬌小玲瓏的身材,走起路來身輕如燕,此刻卻好似真的千金一樣的重,由唯一的貼身丫頭攙著走路。
她身上穿著大紅箭袖仿宮裝的錦繡長裙,露出金花銀邊的滾邊流蘇以及一雙鑲金的高底繡花鞋。
一頭秀發梳了最新式的四環髻,清秀的臉蛋打扮的更加白嫩豔麗,顯示日子過著非常舒心。陽光照射下,肌膚好像都能夠發出光來。耳朵上墜著很大的紅寶石耳環,頭上一支熠熠生輝的金步搖,一走一顫。
猶如宮裏的娘娘省親一般,王大小姐走的那叫一個慢,貌似是在故意展示自己的儀態,但對於老家的人卻仿佛沒有看見,誰也不打招唿,就這麽慢騰騰的含笑走了進去。
不消說沈侃一臉無語,就連沈沛文和吳紫仙也同樣驚訝,好在大家能懂得王大姑娘衣錦還鄉的心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兩個女孩都覺得尷尬不已,早已同時駐足不前了,一臉猶豫,到底跟不跟進去“現眼”。
“咦!那邊山上的景致不錯,我過去瞧瞧。”沈侃說完,頭也不迴的走了。
沈沛文和吳紫仙對視一眼,趕緊跟著走了過去。
這時,王四奶奶早已跑到自家門前,將身體擋住大門,一手撩起了門簾,滿臉堆笑的叫道:“姑娘慢慢走。”又向丫鬟笑道:“好生扶著小姐,我們這裏還沒你們茅房幹淨呢!”
正沉浸在虛榮心理的王春芳渾沒注意臨陣逃脫的同伴們,走到門前,抬腳就要跨過門檻,忽然王四的小兒子一頭衝了過來,也要擠進門去。
勻不出手的王四奶奶見狀急了,就見緊急時刻,她煞那間伸出小腿使出了太極的招數,竟能將靈活的兒子勾住,然後輕輕一撥,便把兒子撥到了身後,這招數委實高妙。
可惜受到‘萬眾矚目’的王大小姐好像沒看見,直接就進了門。
王四奶奶放下門簾,順手狠狠扇了兒子一巴掌,小孩子捂著臉,馬上就要咧嘴哭鬧,她怕驚動了外甥女兒大駕,唬得一手勒住兒子脖頸,使其不能出聲,隨後又從錢袋裏取出一個銅板,放在兒子手中。
果然孩子看見了錢不叫了,眼淚猶在臉上,笑著蹦蹦跳跳的出去給聶禿子的攤子開張去了。
王四奶奶隨即也進了房,而其餘三位妯娌等人愣是頂著烈日在外頭排排站,沒有召喚誰也不敢入內。
話說溜到村後的沈侃等人一時誰也沒有話說,一片沉默。
沈沛文看著目不斜視往前走的吳紫仙,開口說道:“怪悶的,這裏眾花開得很好,咱們隨便作幾首詩玩吧。也不用出題,也不限韻,也不拘體,各人詠一樣花兒。”
“作詩?”沈侃很奇怪,心說大姐怎麽迴事,明明作詩卻又什麽都不限,明擺著是為了我呀!
他瞄了眼斜前方的小美女,大概一米六幾的個頭,亭亭玉立的修長身段極為令人賞心悅目,有些明白了。
不明所以的吳淞似乎毫不擔心男女之防,笑道:“小弟可不詠這些花兒,我看中了那民居上的樟樹,根從山後伸來,樹身平臥在屋子裏,樹枝又挺出房外,蟠屈向上,直透山尖,真有蛟龍天嶠之勢,我想作它一篇長歌。”
“吳兄弟有如此雅興,自然由你。”沈沛文笑道。
吳紫仙對此笑了笑,眼前的輕鬆氣氛,讓她跟著放鬆下來。
按理說他們一夥人應該姐弟一組的分開走,或者女生走在前麵,男生遠遠跟在後麵,而負責掌握尺度的無疑應該是沈侃,問題是他來自後世。
所以他不管不顧,其她人也就跟著蕭規曹隨,恰好吳紫仙又是個向來不屑於封建禮教的,在學堂讀書就是明證。
沈沛文的年紀最大,其他人無不小於十六歲,對她來說都是弟弟妹妹,認為無妨礙,其她幾個女孩也都沒有往壞處想。
倒是不相幹的外人姚公,此刻不知跑到哪裏去了……
心上人姓湯,名叫湯忠河,乃是王家對麵的老鄰居湯家的孩子,二人青梅竹馬之交。
湯忠河這一支亦屬於家道中落,發跡的本宗紛紛走出農村。湯忠河打小也念過書,但是沒能考中秀才,後來家中無力供養他讀書,送他在城內一家書館做起了學徒。
五月有一天的黃昏,王巧兒偷偷出來散步,猛然看見湯家門前有人影一晃,鬧得她很害怕,忽然那人影迎著她走過來,看清了是多日不見的湯忠河,不由得又喜又怕。
湯忠河走到近前,叫了聲“妹妹”,拉著她來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告訴巧兒他最近出師了,負責往各書院賣文具,昨兒還在城南某蒙學館裏,賣出去了大批筆墨紙硯,一下就賺了一二兩銀子,又說近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已攢下了十兩銀子,應該可以養活家小了。
王巧兒安安靜靜的聽著,眼眸閃出喜悅的光芒。就見他要求自己兌現誓言,答應嫁給他,他馬上請媒人來提親。
可惜此事因大旱給耽誤了下來。前些日子,王巧兒對大哥的話動了心,想著不如去做幾年侍女,一來見見世麵,二來也積攢些嫁妝,將來的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湯忠河對此很不願意,幾次迴來反複勸她,那樣子就像個丈夫教訓妻子似的,頻頻追問既然你打算嫁給我了,為什麽又要去拋頭露麵伺候別的男人?
年輕氣盛的王巧兒不覺來了氣,使性子說了些絕情的話,一直惱了好些日子,不理睬他。
還是他一個勁的說軟話,他的那張嘴太會哄人,三言兩語就給她哄笑了。
此刻的王巧兒迴憶起當時的場景,那家夥竟趁著自己昏昏沉沉的當兒,動手動腳的,若不是正好村裏人過來,天曉得接下來他會不會禽獸……
一想到這兒,王巧兒不禁麵紅耳赤,四肢都癱軟了,要不是上身靠著門框……
外頭的王大還在喋喋不休,她卻根本聽不進去,內心中的青春火焰在熊熊燃燒。
她眯著眼眸,心說以他的人品模樣,倒還配得上自己。
“現在他一天能賺百八十文,可以養活自己,所以嫁給他也算福氣。”王巧兒美美想著,村裏的年輕人沒一個比得上他,聽說城裏有個有錢人要把閨女許給他,還吃了他的沒趣呢。
王巧兒頗為得意,臉上情不自禁的笑了出來。
麵對王大的追問,她又心說你這不是廢話嘛!我預備嫁給他,從此安安生生的相夫教子。
突然,外頭一陣大亂,惹得嫂子們像小孩子似的往外奔跑,口中直喊著:“來了,來了!”
王巧兒和王大等人也連忙走出去,一出大門,就見各家各戶的人們都站在兩旁,滿臉都帶著緊張的神色,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同一個方向。
王二妻子因丈夫沒能及時買迴來那兩朵絹花,正在喃喃的詛咒丈夫,罵他怎麽不死在外頭。
楊寡婦則看到門前有幾塊碎磚頭,急忙用她那兩隻濕漉漉的小腳,走過去將磚頭兒拾起。
不想王四奶奶旋風一樣的衝了迴來,一見三嫂在那裏擋著去路,不由分說伸手一推,險些使得楊寡婦一屁股坐在地上。
氣得楊寡婦直起腰就想張口罵街,不料看見了霞光萬道的王春芳正緩緩走來,立刻嚇得閉上了嘴,頃刻間換上了阿諛的笑。
因為今日上廟會,所以王春芳特意穿了一身好衣服,而這一幕落在後頭的沈侃眼中,大概猜到師妹盛裝打扮不僅僅是為了要逛廟會,恐怕主要是為了來這裏。
“沒想到溫溫柔柔的師妹還有這一麵,這女人呀!”沈侃搖了搖頭。
王春芳本是嬌小玲瓏的身材,走起路來身輕如燕,此刻卻好似真的千金一樣的重,由唯一的貼身丫頭攙著走路。
她身上穿著大紅箭袖仿宮裝的錦繡長裙,露出金花銀邊的滾邊流蘇以及一雙鑲金的高底繡花鞋。
一頭秀發梳了最新式的四環髻,清秀的臉蛋打扮的更加白嫩豔麗,顯示日子過著非常舒心。陽光照射下,肌膚好像都能夠發出光來。耳朵上墜著很大的紅寶石耳環,頭上一支熠熠生輝的金步搖,一走一顫。
猶如宮裏的娘娘省親一般,王大小姐走的那叫一個慢,貌似是在故意展示自己的儀態,但對於老家的人卻仿佛沒有看見,誰也不打招唿,就這麽慢騰騰的含笑走了進去。
不消說沈侃一臉無語,就連沈沛文和吳紫仙也同樣驚訝,好在大家能懂得王大姑娘衣錦還鄉的心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兩個女孩都覺得尷尬不已,早已同時駐足不前了,一臉猶豫,到底跟不跟進去“現眼”。
“咦!那邊山上的景致不錯,我過去瞧瞧。”沈侃說完,頭也不迴的走了。
沈沛文和吳紫仙對視一眼,趕緊跟著走了過去。
這時,王四奶奶早已跑到自家門前,將身體擋住大門,一手撩起了門簾,滿臉堆笑的叫道:“姑娘慢慢走。”又向丫鬟笑道:“好生扶著小姐,我們這裏還沒你們茅房幹淨呢!”
正沉浸在虛榮心理的王春芳渾沒注意臨陣逃脫的同伴們,走到門前,抬腳就要跨過門檻,忽然王四的小兒子一頭衝了過來,也要擠進門去。
勻不出手的王四奶奶見狀急了,就見緊急時刻,她煞那間伸出小腿使出了太極的招數,竟能將靈活的兒子勾住,然後輕輕一撥,便把兒子撥到了身後,這招數委實高妙。
可惜受到‘萬眾矚目’的王大小姐好像沒看見,直接就進了門。
王四奶奶放下門簾,順手狠狠扇了兒子一巴掌,小孩子捂著臉,馬上就要咧嘴哭鬧,她怕驚動了外甥女兒大駕,唬得一手勒住兒子脖頸,使其不能出聲,隨後又從錢袋裏取出一個銅板,放在兒子手中。
果然孩子看見了錢不叫了,眼淚猶在臉上,笑著蹦蹦跳跳的出去給聶禿子的攤子開張去了。
王四奶奶隨即也進了房,而其餘三位妯娌等人愣是頂著烈日在外頭排排站,沒有召喚誰也不敢入內。
話說溜到村後的沈侃等人一時誰也沒有話說,一片沉默。
沈沛文看著目不斜視往前走的吳紫仙,開口說道:“怪悶的,這裏眾花開得很好,咱們隨便作幾首詩玩吧。也不用出題,也不限韻,也不拘體,各人詠一樣花兒。”
“作詩?”沈侃很奇怪,心說大姐怎麽迴事,明明作詩卻又什麽都不限,明擺著是為了我呀!
他瞄了眼斜前方的小美女,大概一米六幾的個頭,亭亭玉立的修長身段極為令人賞心悅目,有些明白了。
不明所以的吳淞似乎毫不擔心男女之防,笑道:“小弟可不詠這些花兒,我看中了那民居上的樟樹,根從山後伸來,樹身平臥在屋子裏,樹枝又挺出房外,蟠屈向上,直透山尖,真有蛟龍天嶠之勢,我想作它一篇長歌。”
“吳兄弟有如此雅興,自然由你。”沈沛文笑道。
吳紫仙對此笑了笑,眼前的輕鬆氣氛,讓她跟著放鬆下來。
按理說他們一夥人應該姐弟一組的分開走,或者女生走在前麵,男生遠遠跟在後麵,而負責掌握尺度的無疑應該是沈侃,問題是他來自後世。
所以他不管不顧,其她人也就跟著蕭規曹隨,恰好吳紫仙又是個向來不屑於封建禮教的,在學堂讀書就是明證。
沈沛文的年紀最大,其他人無不小於十六歲,對她來說都是弟弟妹妹,認為無妨礙,其她幾個女孩也都沒有往壞處想。
倒是不相幹的外人姚公,此刻不知跑到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