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讓流言來的更猛烈些吧!
人間攝政王,橫壓天上仙 作者:威猛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楚南離的話,劉老大人猛地向前踏出一步,大聲對楚南離嗬斥道:
“鎮南王此言差矣。
竇老太君乃是你的祖母,而在下不才,也堪為三朝元老。
我們兩人如何會製造流言,傳播流言?
莫非……
鎮南王舍不得王位,想出爾反爾?”
“劉大人?
我何時說過我的祖母製造流言,傳播流言?
我隻不過是說你罷了!
你既然為國子監司業,當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區區五品就自認不會製造流言,為何卻汙蔑本王出爾反爾?”
楚南離微微轉頭目光掃過大殿群臣,目光如炬的直視劉老大人:
“劉大人言之鑿鑿說自己並未製造流言和傳播流言。
那本王請問劉大人,竇老太君所言與本王有協議歸還王位一事,可有確鑿證據或書麵憑證?
若無書麵憑證,難道僅憑劉大人的一麵之詞,就要讓本王放棄從父親那裏繼承而來的王位,這恐怕不太合適吧?”
劉老大人聞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顯然被楚南離的反擊打得措手不及。
他顫抖著蒼老幹枯的手指,半晌才擠出話來:
“鎮南王,你……你這是歪曲事實!
我怎麽可能會說假話,竇老太君是你的祖母,這件事是她親口對我所說。
此事關乎皇室尊嚴與國家穩定,我怎麽會無憑無據就憑空捏造?”
楚南離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大人,本王並非不敬祖母,但國事家事,都需講究個理字。
本王記得,先祖立國之時,便定下律法,王權傳承需有明文記載,以防口說無憑,滋生事端。
今日之事,若不能以鐵證服人,本王若輕易讓出王位,豈不寒了忠臣良將之心?若以後人人都像你一般以‘聽聞’行汙蔑之舉,被剝奪爵位,那朝堂之上的王公貴族,何辜?
另外,你說本王歪曲事實,那本王倒要問問,若真有其事,為何不見任何書麵記錄?難道說,在這大殿之上,僅憑你自己杜撰的謠言就能決定一位親王的去留嗎?
或者說……
劉老大人認為隻要流言出現,都是有據可依,陛下和朝堂諸公都應該按照流言的指引來辦事,對嗎?!”
劉老大人被楚南離一連串的反問逼得連連後退,臉上青白交加。
但他畢竟老練,深知此刻不能示弱,否則自己不但無法取悅陛下,反而會顏麵掃地,更加失去了再進一步的機會。
所以,他深吸一口氣,仍試圖穩住陣腳,強詞奪理道:
“鎮南王,你休要血口噴人!
老夫一生為國為民,豈會編造謠言?
再者說,這世間之事,豈能盡皆落於紙麵?許多時候,人心所向,口碑相傳,亦是重要的依據。
若事事皆需鐵證,那世間諸多糾葛,豈不都無法解決?”
聽罷,楚南離應該剛才咄咄逼人之勢,向後退了一步,臉上露出嘲諷之色,語氣幽幽的說道:
“原來,劉老大人是這樣認為的。
原來,劉老大人僅憑自己的耳朵就能夠判斷出是否為流言。
那本王在來覲見陛下的途中也聽到幾則流言,現在說給劉老大人聽聽,勞煩劉老大人判斷。”
聽到楚南離話,劉老大人內心同時咯噔一下,感覺有些不妙。
他想要阻止楚南離繼續說,但卻隻見楚南離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已經開始說道:
“臣在路上聽百姓閑談,說戶部尚書私藏銀兩五百萬,暗中交由寧王掌管;
又說工部尚書暗中藏匿兵甲十萬套,以供魯王謀反之用;
還說……”
楚南離抬頭看了看端坐龍椅的永定帝,快速說道:
“還說,陛下與其二姐永樂公主行亂倫之事,永樂公主已有身孕兩三個月。
請問劉老大人,對這些流言如何看待呢?”
劉老大人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額頭上的汗水涔涔而下,身體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他萬萬沒想到,楚南離竟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同樣的手法將他置於尷尬的境地。
而且,還是如此勁爆、大逆不道的言論!
大殿內一片死寂,群臣麵麵相覷,看著淡然自若的楚南離,無比震驚;一些青年官員,雙眸更是充滿崇拜之色。
龍椅之上的永定帝臉色陰沉得可怕,雙眼緊緊地盯著楚南離,仿佛要將他看穿。
楚南離卻仿佛渾然不覺,依舊保持著冷靜與從容,繼續說道:
“劉老大人,您是三朝元老,又一向以正直自稱。
與本王的王位相比,這些流言更是直接關係到大商江山和社稷的穩定。
不如,你先用你的耳朵辨別一下這些流言的真偽?”
“鎮南王,你……你竟敢在朝堂之上散布如此荒謬絕倫的流言!”
劉老大人終於找迴了一絲力氣,顫聲指責道:
“你這是對陛下的大不敬,對皇室尊嚴的踐踏!”
楚南離輕輕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戲謔:
“劉大人,此言差矣。
這些流言,可都是我在來朝的路上,從百姓口中聽來的。
您不是說,流言也是人心所向,口碑相傳的重要依據嗎?那麽……
如果你認為這些流言是流言,卻單單將涉及到本王的流言認定為事實。”
楚南離猛地上前一步,目光如劍,直指劉老大人:
“那本王倒要問問,您這雙重標準,究竟是何居心?
莫非在你眼中,隻有本王好欺負不成?
或者,你認為本王迴返京師之後,雙手就提不動劍,指揮不動鎮南軍,隻能任由你這等蠅營狗苟之輩宰割不成?!”
劉老大人被楚南離這番淩厲的話語逼得連連後退,幾乎要跌坐在地。他那張老臉此刻已經漲得通紅,額頭上密布的汗珠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大殿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群臣們屏息凝視,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永定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聲道:
“夠了!
楚南離,你身為親王,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散布流言,朕念你初犯,姑且饒你一次。
但若有下次,定不輕饒!”
楚南離微微欠身行禮,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
“陛下,那劉老大人呢?
若朝堂諸公今後依舊皆像劉老大人一般用“聽聞”之言,肆意栽贓,那……”
“鎮南王此言差矣。
竇老太君乃是你的祖母,而在下不才,也堪為三朝元老。
我們兩人如何會製造流言,傳播流言?
莫非……
鎮南王舍不得王位,想出爾反爾?”
“劉大人?
我何時說過我的祖母製造流言,傳播流言?
我隻不過是說你罷了!
你既然為國子監司業,當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區區五品就自認不會製造流言,為何卻汙蔑本王出爾反爾?”
楚南離微微轉頭目光掃過大殿群臣,目光如炬的直視劉老大人:
“劉大人言之鑿鑿說自己並未製造流言和傳播流言。
那本王請問劉大人,竇老太君所言與本王有協議歸還王位一事,可有確鑿證據或書麵憑證?
若無書麵憑證,難道僅憑劉大人的一麵之詞,就要讓本王放棄從父親那裏繼承而來的王位,這恐怕不太合適吧?”
劉老大人聞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顯然被楚南離的反擊打得措手不及。
他顫抖著蒼老幹枯的手指,半晌才擠出話來:
“鎮南王,你……你這是歪曲事實!
我怎麽可能會說假話,竇老太君是你的祖母,這件事是她親口對我所說。
此事關乎皇室尊嚴與國家穩定,我怎麽會無憑無據就憑空捏造?”
楚南離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大人,本王並非不敬祖母,但國事家事,都需講究個理字。
本王記得,先祖立國之時,便定下律法,王權傳承需有明文記載,以防口說無憑,滋生事端。
今日之事,若不能以鐵證服人,本王若輕易讓出王位,豈不寒了忠臣良將之心?若以後人人都像你一般以‘聽聞’行汙蔑之舉,被剝奪爵位,那朝堂之上的王公貴族,何辜?
另外,你說本王歪曲事實,那本王倒要問問,若真有其事,為何不見任何書麵記錄?難道說,在這大殿之上,僅憑你自己杜撰的謠言就能決定一位親王的去留嗎?
或者說……
劉老大人認為隻要流言出現,都是有據可依,陛下和朝堂諸公都應該按照流言的指引來辦事,對嗎?!”
劉老大人被楚南離一連串的反問逼得連連後退,臉上青白交加。
但他畢竟老練,深知此刻不能示弱,否則自己不但無法取悅陛下,反而會顏麵掃地,更加失去了再進一步的機會。
所以,他深吸一口氣,仍試圖穩住陣腳,強詞奪理道:
“鎮南王,你休要血口噴人!
老夫一生為國為民,豈會編造謠言?
再者說,這世間之事,豈能盡皆落於紙麵?許多時候,人心所向,口碑相傳,亦是重要的依據。
若事事皆需鐵證,那世間諸多糾葛,豈不都無法解決?”
聽罷,楚南離應該剛才咄咄逼人之勢,向後退了一步,臉上露出嘲諷之色,語氣幽幽的說道:
“原來,劉老大人是這樣認為的。
原來,劉老大人僅憑自己的耳朵就能夠判斷出是否為流言。
那本王在來覲見陛下的途中也聽到幾則流言,現在說給劉老大人聽聽,勞煩劉老大人判斷。”
聽到楚南離話,劉老大人內心同時咯噔一下,感覺有些不妙。
他想要阻止楚南離繼續說,但卻隻見楚南離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已經開始說道:
“臣在路上聽百姓閑談,說戶部尚書私藏銀兩五百萬,暗中交由寧王掌管;
又說工部尚書暗中藏匿兵甲十萬套,以供魯王謀反之用;
還說……”
楚南離抬頭看了看端坐龍椅的永定帝,快速說道:
“還說,陛下與其二姐永樂公主行亂倫之事,永樂公主已有身孕兩三個月。
請問劉老大人,對這些流言如何看待呢?”
劉老大人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額頭上的汗水涔涔而下,身體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他萬萬沒想到,楚南離竟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同樣的手法將他置於尷尬的境地。
而且,還是如此勁爆、大逆不道的言論!
大殿內一片死寂,群臣麵麵相覷,看著淡然自若的楚南離,無比震驚;一些青年官員,雙眸更是充滿崇拜之色。
龍椅之上的永定帝臉色陰沉得可怕,雙眼緊緊地盯著楚南離,仿佛要將他看穿。
楚南離卻仿佛渾然不覺,依舊保持著冷靜與從容,繼續說道:
“劉老大人,您是三朝元老,又一向以正直自稱。
與本王的王位相比,這些流言更是直接關係到大商江山和社稷的穩定。
不如,你先用你的耳朵辨別一下這些流言的真偽?”
“鎮南王,你……你竟敢在朝堂之上散布如此荒謬絕倫的流言!”
劉老大人終於找迴了一絲力氣,顫聲指責道:
“你這是對陛下的大不敬,對皇室尊嚴的踐踏!”
楚南離輕輕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戲謔:
“劉大人,此言差矣。
這些流言,可都是我在來朝的路上,從百姓口中聽來的。
您不是說,流言也是人心所向,口碑相傳的重要依據嗎?那麽……
如果你認為這些流言是流言,卻單單將涉及到本王的流言認定為事實。”
楚南離猛地上前一步,目光如劍,直指劉老大人:
“那本王倒要問問,您這雙重標準,究竟是何居心?
莫非在你眼中,隻有本王好欺負不成?
或者,你認為本王迴返京師之後,雙手就提不動劍,指揮不動鎮南軍,隻能任由你這等蠅營狗苟之輩宰割不成?!”
劉老大人被楚南離這番淩厲的話語逼得連連後退,幾乎要跌坐在地。他那張老臉此刻已經漲得通紅,額頭上密布的汗珠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大殿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群臣們屏息凝視,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永定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聲道:
“夠了!
楚南離,你身為親王,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散布流言,朕念你初犯,姑且饒你一次。
但若有下次,定不輕饒!”
楚南離微微欠身行禮,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
“陛下,那劉老大人呢?
若朝堂諸公今後依舊皆像劉老大人一般用“聽聞”之言,肆意栽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