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謀士以身入局
人間攝政王,橫壓天上仙 作者:威猛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位閣老聞言,皆是微微一愣。
相視一眼,並未立即迴答。
三人都知道永定帝費了多番心思把楚南離調迴京師,想要親自掌控鎮南軍。
張邦正親自為永定帝謀害楚南離的計劃出謀劃策;朱熹貴的削藩計劃就是從鎮南王為起始,也很了解永定帝對楚南離的惡意。
而劉機雖然沒有親自參與,但根據永定帝的行為,自然也猜到了他的想法。
片刻的沉默後,張邦正率先開口,他的聲音低沉而謹慎:
“陛下,鎮南王麾下的鎮南軍固然戰鬥力強悍。
但若由他前往兗州,在無法調動鎮南軍的情況下,他是否還能戰無不勝就難以預料。
而且,若其得勝,此舉可能讓鎮南王的威望更勝一籌,對未來的……布局,或有所不利。”
朱熹貴接著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陛下,張閣老所言極是。
鎮南王一旦立下此等大功,其聲望與實力都將更上一層樓,這對於接下來的削藩之策,影響甚大。”
劉機則也緩緩分析道:
“陛下,幾年之後域界屏障破碎已成定局。
因此無論是大商、北蠻、東夷,甚至是其他宗門教派來講,兗州都是必爭之地。
臣以為,必須派遣大軍鎮壓局勢。
大軍壓境之下,鎮南王去不去則不關鍵。”
永定帝聽罷,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光芒。
他輕敲龍椅扶手,似乎在權衡利弊,實則他內心已在翻湧著各種思緒。
永定帝深知,楚南離不僅是鎮南軍的靈魂,更是他心中一塊難以拔除的刺。
他剛剛的言語隻不過是試探三位閣老罷了,從來沒有想過真正的讓楚南離再次出京。
現在看來,三位閣老對待楚南離的問題上,基本上與他的立場保持一致。
接下來,他並未繼續在如何對待楚南離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而是開始與三位閣老詳細探討如何處理兗州局勢。
……
並州,平朔府。
數百年來,這座承載著無數百姓安寧生活的古城,此刻正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城外,反賊與流民的聯軍如烏雲壓境,黑壓壓一片,將城池團團圍住。
城內,則是人心惶惶,百姓們緊閉門戶,生怕一不小心就卷入這場無妄之災。
城牆之上,烽火連天,箭矢如雨,守城的士兵們咬緊牙關,與城外那些衣衫襤褸、眼中閃爍著狂熱光芒的反賊和流民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雙方已經對峙了整整三天。
平朔府的城牆上,箭坑密布,鮮血淋漓。
上麵的箭樓、甕城等防禦設施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守城的士兵們雖然英勇無畏,但在反賊和流民那如潮水般的攻勢下,也逐漸顯露出了疲態。
這一天傍晚時分,守城的士兵再一次擊退了反賊和流民。
但是所有人的臉上都沒有喜色。
連續兩三日不眠不休的鏖戰,已經耗盡了所有守城士兵的力氣。
看著退走的反賊,他們機械的開在城牆的牆垛之上,閉目休憩。
城牆上,郡守衣衫上沾滿了血汙。
他站在城牆的最高處,目光掃視著城外那片由反賊與流民組成的黑色海洋。
盡管戰事暫時告一段落,但他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
“這樣下去,平朔府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郡守心中暗自思量,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他知道,單憑城牆上的這些士兵,無法長久地抵禦住這股由絕望與憤怒凝聚而成的洪流。
“大人,反賊人數眾多,我們的糧草已所剩無幾,再這樣下去,恐怕……”
守備軍鎮守憂心忡忡在一旁說道。
郡守點點頭:“給後方的求援信已經送出去了吧。”
鎮守迴複道:“送出去了,但是以秦郡守的行事作風,恐怕……不會派太多援兵。”
頓了頓,他繼續道:
“大人,鄉親們基本上都安排撤離出去了,屬下在此守著,您帶著家眷也撤離吧。”
“撤?我們能撤到哪裏去?”
郡守苦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並州乃生我養我之地,現在我又為平朔府郡守,若棄城而逃,即便僥幸逃得性命,但我又有何麵目麵對父老鄉親?”
正當兩人陷入沉思之際,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喘息著報告:
“郡守大人,城內僅剩不多的餘糧被城內的細作點燃,火勢正在蔓延!”
郡守和守備軍鎮守聞言臉色驟變。
糧倉是平朔府的命脈,一旦糧食被燒毀,那低落的士氣將徹底崩潰。
“快!組織人手去救火,務必保住糧倉!”
“大人,你去救糧,我在此地觀察反賊動向!”
與此同時,在城外的反賊與流民聯軍中,一位身披白袍,麵容冷峻的中年男子正靜靜地觀察著城牆上的一切。
看著城內突然燃起的火光,男子臉上浮現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他對著身旁的眾人吩咐道:
“做好準備,一會兒隨我殺入城門!”
果然,片刻之後,城門洞中突然響起一片喊殺之聲。
然後,城門“吱吖”一聲,緩緩打開。
“殺!城門開了,隨我殺!”
白袍中年男子大喊一聲,手執闊刀,向著城門殺去。
在他身後,反賊與流民如潮水般洶湧而出。
他們眼中閃爍著狂熱與貪婪,呐喊著衝向城門,仿佛要將這座古城徹底吞噬。
守備軍鎮守見狀,心中一沉。
他們沒想到,城內的細作竟然會如此喪心病狂地焚燒糧倉,更沒想到反賊會利用這個機會發起總攻。
“快!關閉城門!不能讓反賊衝進來!”
鎮守大吼著,試圖挽迴局勢。
然而,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反賊們已經衝入了城內,與守城的士兵展開了殘酷的巷戰。
城牆之上,守城的士兵們也紛紛加入到戰鬥中,他們拚死抵抗,試圖將反賊們趕出城外。
然而,在反賊們如潮水般的攻勢下,他們的防線開始逐漸崩潰。
白袍中年男子每一次揮刀,都必然會帶走一名士兵的性命。
在他的帶領下,反賊一路勢如破竹。
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哭聲、喊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人間地獄的畫卷。
城內一座空曠的酒樓之中。
一黑一白兩名文士相對而坐。
目睹郡守被守備軍鎮守以巧妙手法暫時製住,匆匆撤離的場景。
黑衣儒士輕輕抬手,撫過桌麵:
“師兄,此番棋局,師弟我先入局去也!”
相視一眼,並未立即迴答。
三人都知道永定帝費了多番心思把楚南離調迴京師,想要親自掌控鎮南軍。
張邦正親自為永定帝謀害楚南離的計劃出謀劃策;朱熹貴的削藩計劃就是從鎮南王為起始,也很了解永定帝對楚南離的惡意。
而劉機雖然沒有親自參與,但根據永定帝的行為,自然也猜到了他的想法。
片刻的沉默後,張邦正率先開口,他的聲音低沉而謹慎:
“陛下,鎮南王麾下的鎮南軍固然戰鬥力強悍。
但若由他前往兗州,在無法調動鎮南軍的情況下,他是否還能戰無不勝就難以預料。
而且,若其得勝,此舉可能讓鎮南王的威望更勝一籌,對未來的……布局,或有所不利。”
朱熹貴接著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陛下,張閣老所言極是。
鎮南王一旦立下此等大功,其聲望與實力都將更上一層樓,這對於接下來的削藩之策,影響甚大。”
劉機則也緩緩分析道:
“陛下,幾年之後域界屏障破碎已成定局。
因此無論是大商、北蠻、東夷,甚至是其他宗門教派來講,兗州都是必爭之地。
臣以為,必須派遣大軍鎮壓局勢。
大軍壓境之下,鎮南王去不去則不關鍵。”
永定帝聽罷,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光芒。
他輕敲龍椅扶手,似乎在權衡利弊,實則他內心已在翻湧著各種思緒。
永定帝深知,楚南離不僅是鎮南軍的靈魂,更是他心中一塊難以拔除的刺。
他剛剛的言語隻不過是試探三位閣老罷了,從來沒有想過真正的讓楚南離再次出京。
現在看來,三位閣老對待楚南離的問題上,基本上與他的立場保持一致。
接下來,他並未繼續在如何對待楚南離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而是開始與三位閣老詳細探討如何處理兗州局勢。
……
並州,平朔府。
數百年來,這座承載著無數百姓安寧生活的古城,此刻正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城外,反賊與流民的聯軍如烏雲壓境,黑壓壓一片,將城池團團圍住。
城內,則是人心惶惶,百姓們緊閉門戶,生怕一不小心就卷入這場無妄之災。
城牆之上,烽火連天,箭矢如雨,守城的士兵們咬緊牙關,與城外那些衣衫襤褸、眼中閃爍著狂熱光芒的反賊和流民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雙方已經對峙了整整三天。
平朔府的城牆上,箭坑密布,鮮血淋漓。
上麵的箭樓、甕城等防禦設施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守城的士兵們雖然英勇無畏,但在反賊和流民那如潮水般的攻勢下,也逐漸顯露出了疲態。
這一天傍晚時分,守城的士兵再一次擊退了反賊和流民。
但是所有人的臉上都沒有喜色。
連續兩三日不眠不休的鏖戰,已經耗盡了所有守城士兵的力氣。
看著退走的反賊,他們機械的開在城牆的牆垛之上,閉目休憩。
城牆上,郡守衣衫上沾滿了血汙。
他站在城牆的最高處,目光掃視著城外那片由反賊與流民組成的黑色海洋。
盡管戰事暫時告一段落,但他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
“這樣下去,平朔府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郡守心中暗自思量,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他知道,單憑城牆上的這些士兵,無法長久地抵禦住這股由絕望與憤怒凝聚而成的洪流。
“大人,反賊人數眾多,我們的糧草已所剩無幾,再這樣下去,恐怕……”
守備軍鎮守憂心忡忡在一旁說道。
郡守點點頭:“給後方的求援信已經送出去了吧。”
鎮守迴複道:“送出去了,但是以秦郡守的行事作風,恐怕……不會派太多援兵。”
頓了頓,他繼續道:
“大人,鄉親們基本上都安排撤離出去了,屬下在此守著,您帶著家眷也撤離吧。”
“撤?我們能撤到哪裏去?”
郡守苦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並州乃生我養我之地,現在我又為平朔府郡守,若棄城而逃,即便僥幸逃得性命,但我又有何麵目麵對父老鄉親?”
正當兩人陷入沉思之際,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喘息著報告:
“郡守大人,城內僅剩不多的餘糧被城內的細作點燃,火勢正在蔓延!”
郡守和守備軍鎮守聞言臉色驟變。
糧倉是平朔府的命脈,一旦糧食被燒毀,那低落的士氣將徹底崩潰。
“快!組織人手去救火,務必保住糧倉!”
“大人,你去救糧,我在此地觀察反賊動向!”
與此同時,在城外的反賊與流民聯軍中,一位身披白袍,麵容冷峻的中年男子正靜靜地觀察著城牆上的一切。
看著城內突然燃起的火光,男子臉上浮現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他對著身旁的眾人吩咐道:
“做好準備,一會兒隨我殺入城門!”
果然,片刻之後,城門洞中突然響起一片喊殺之聲。
然後,城門“吱吖”一聲,緩緩打開。
“殺!城門開了,隨我殺!”
白袍中年男子大喊一聲,手執闊刀,向著城門殺去。
在他身後,反賊與流民如潮水般洶湧而出。
他們眼中閃爍著狂熱與貪婪,呐喊著衝向城門,仿佛要將這座古城徹底吞噬。
守備軍鎮守見狀,心中一沉。
他們沒想到,城內的細作竟然會如此喪心病狂地焚燒糧倉,更沒想到反賊會利用這個機會發起總攻。
“快!關閉城門!不能讓反賊衝進來!”
鎮守大吼著,試圖挽迴局勢。
然而,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反賊們已經衝入了城內,與守城的士兵展開了殘酷的巷戰。
城牆之上,守城的士兵們也紛紛加入到戰鬥中,他們拚死抵抗,試圖將反賊們趕出城外。
然而,在反賊們如潮水般的攻勢下,他們的防線開始逐漸崩潰。
白袍中年男子每一次揮刀,都必然會帶走一名士兵的性命。
在他的帶領下,反賊一路勢如破竹。
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哭聲、喊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人間地獄的畫卷。
城內一座空曠的酒樓之中。
一黑一白兩名文士相對而坐。
目睹郡守被守備軍鎮守以巧妙手法暫時製住,匆匆撤離的場景。
黑衣儒士輕輕抬手,撫過桌麵:
“師兄,此番棋局,師弟我先入局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