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消息擴散
人間攝政王,橫壓天上仙 作者:威猛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琛眉頭微皺,心中已隱約猜到幾分。
但身體卻緩緩向趙桐身旁靠了靠,故作鎮定地問道:
“哦?趙大人所指何事?”
“是關於先帝的消息。”
趙桐聲音更低,幾乎是用唇語在說:
“昨日晚間皇陵異動的消息李大人肯定也感知到了吧。”
“沒錯。
昨日子時左右,本官感知到皇陵之中疑似有強大武者交手。
應該是有賊人想要潛入皇陵吧。
難道這些賊人想要盜取先帝陵寢?”
李琛的眼神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但很快恢複平靜。
他低聲迴應,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
“若真是如此,那賊人的膽子也未免太大了些。
不過,趙大人,您提及此事,莫非是發現了什麽不同尋常之處?”
趙桐略微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
“本官今日早晨出門時,聽見有人交談,說……
先帝他……可能還活著。”
此言一出。
即便是李琛這樣沉穩之人,也不禁身形微微一震。
他迅速環顧四周,確認無人注意後,才壓低聲音問道:
“趙大人此言何出?
先帝駕崩之事,舉國皆知,葬禮更是隆重,怎會有此等離奇之說?
而且……
以當前朝局,若消息屬實,恐將引起朝堂動蕩,乃至天下大亂。”
趙桐歎了口氣,神色凝重:
“唉,多事之秋啊。”
此時,宮門大開。
眾臣開始陸續入殿。
永定帝姬子昌高坐於龍椅之上,俯瞰群臣。
喜怒不形於色。
吏部尚書何必率先走出,奏稟道:
“啟奏陛下,神塚秘境已經關閉。
眾武考舉子共返迴六十七人,吏部擬三日後舉行武舉終考。”
永定帝姬子昌輕輕點頭,目光深邃。
“嗯,武舉之事關乎國家棟梁之選,務必嚴謹公正。
何尚書,你需親自監督,確保考核無誤。”
何必躬身行禮,聲音堅定:
“微臣遵旨,定不負陛下厚望。”
隨著何必退迴到隊列之中,大殿內的氣氛逐漸變得凝重。
李琛與趙桐交換了一個微妙的眼神,心中皆明白。
若有大臣爆出關於先帝可能還活著的消息,那勢必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必將掀起滔天巨浪。
然而,大殿之中忽的陷入沉默。
沒有任何人提起皇陵之事。
片刻之後,兵部尚書出列,奏稟道:
“陛下,並州局勢焦灼。
賊軍人數遠超之前預估。
林將軍統帥大軍與賊軍交手,互有勝負。
但昨日林將軍傳信說,軍中糧草不足,亟需戶部發派。
臣擔心若糧草延誤,會影響前線士氣與戰局。”
永定帝姬子昌眉頭微蹙,顯然對此事頗為不滿:
“此事需即刻解決,戶部需加強與兵部的溝通,確保糧草按時運送。”
戶部尚書額頭微汗,略顯為難,但看著永定帝陰沉的臉色隻能應承道:
“是,微臣即刻著手處理,定不負陛下所托。”
永定帝繼續說道:
“李愛卿,兵部也要派人督戰。
賊軍不過一些烏合之眾,人數眾多,又有何懼?
鎮南王能八千破十萬外族,他林載濤五萬精兵難道還勝不了同等數量的賊軍?
告訴他,若不能戰而勝之,那這禦林軍統領之位他別要了。”
李琛聞言,心中一凜,連忙躬身:
“微臣遵旨,定當轉達陛下旨意。
激勵林將軍奮勇殺敵,早日平定並州之亂。”
永定帝姬子昌輕輕點頭,目光再次掃視大殿,然後緩緩開口:
“近些時日,乃多事之秋。
蓮生教、靈仙教等邪教異端卷土重來。
並州有賊子造反,兗州發生叛亂,甚至謠言四起,想要禍亂大商江山。
因此,諸位愛卿,當以身作則。
恪盡職守,共克時艱。”
永定帝姬子昌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聲音陰沉。
“朕知爾等皆是國家棟梁,此刻正是考驗爾等忠誠與能力之時。”
永定帝姬子昌的目光如炬,看著五城兵馬司統領趙可懷說道:
“趙愛卿,朕命你嚴密監視京師之內動態。
一經發現有造謠者、心懷不軌者,即刻抓捕,絕不姑息。”
“微臣遵旨。”
趙可懷躬身行禮,心中略微有些忐忑。
此時,楊漣輕輕在永定帝耳邊說了一句話。
永定帝臉色微變,隨即站起身:
“退朝!”
然後,快步離開太和殿。
望著永定帝的背影,大殿內,群臣議論紛紛,緩緩散去。
李琛故意放慢腳步,待與趙桐走出皇宮之後,才低聲說道:
“趙兄,朝堂之上無一人言皇陵與先帝之事。
因此,在下之前聽到的先帝還活著的消息應該隻是謠言罷了。”
趙桐卻搖了搖頭,眼神凝重道:
“賢弟,在下的判斷恰恰相反。
正因為朝堂之上無人言及此事,所以在下判斷這個消息極有可能是真的。”
李琛聞言,不禁皺了皺眉,疑惑道:
“趙兄何出此言?
若真有其事,為何如此重要之事,無人在朝堂之上提及?”
趙桐歎了口氣,解釋道:
“正因為此事重大,所以如果是謠言,那必然會有同僚提起。”
“賢弟,你想想看。
若先帝真的還活著,這消息一旦傳出,將會引起多大的震動?
恐怕不僅朝堂之上會人心惶惶,整個天下都會為之震動。
因此,那些知道真相的人,或是為了自保,或是為了維護朝局穩定,才都選擇了沉默。”
李琛聞言,略微思索,覺得趙桐的話不無道理。
他沉思片刻,又問道:
“那趙兄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做?”
趙桐輕歎一聲,低聲道:
“我們,自然是靜靜地看著。
不過……
若先帝真的活著,而且走出皇陵。
那陛下、先帝、寧王、魯王……
咱們就必須要選擇其一。”
“趙兄,如此亂局,我們怎麽選?
一旦選錯,那豈不是……”
“賢弟,
站錯隊,的確會死。
但你要知道,牆頭草死的更快!”
……
寧王府。
侍女正默默的收拾地上的茶杯碎片。
“砰!”
正在向寧王匯報消息的侍從再次被他一腳踹翻在地。
“廢物,廢物,真是廢物!”
“什麽都做不成,孤王要你們這些廢物有何用?”
但身體卻緩緩向趙桐身旁靠了靠,故作鎮定地問道:
“哦?趙大人所指何事?”
“是關於先帝的消息。”
趙桐聲音更低,幾乎是用唇語在說:
“昨日晚間皇陵異動的消息李大人肯定也感知到了吧。”
“沒錯。
昨日子時左右,本官感知到皇陵之中疑似有強大武者交手。
應該是有賊人想要潛入皇陵吧。
難道這些賊人想要盜取先帝陵寢?”
李琛的眼神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但很快恢複平靜。
他低聲迴應,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
“若真是如此,那賊人的膽子也未免太大了些。
不過,趙大人,您提及此事,莫非是發現了什麽不同尋常之處?”
趙桐略微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
“本官今日早晨出門時,聽見有人交談,說……
先帝他……可能還活著。”
此言一出。
即便是李琛這樣沉穩之人,也不禁身形微微一震。
他迅速環顧四周,確認無人注意後,才壓低聲音問道:
“趙大人此言何出?
先帝駕崩之事,舉國皆知,葬禮更是隆重,怎會有此等離奇之說?
而且……
以當前朝局,若消息屬實,恐將引起朝堂動蕩,乃至天下大亂。”
趙桐歎了口氣,神色凝重:
“唉,多事之秋啊。”
此時,宮門大開。
眾臣開始陸續入殿。
永定帝姬子昌高坐於龍椅之上,俯瞰群臣。
喜怒不形於色。
吏部尚書何必率先走出,奏稟道:
“啟奏陛下,神塚秘境已經關閉。
眾武考舉子共返迴六十七人,吏部擬三日後舉行武舉終考。”
永定帝姬子昌輕輕點頭,目光深邃。
“嗯,武舉之事關乎國家棟梁之選,務必嚴謹公正。
何尚書,你需親自監督,確保考核無誤。”
何必躬身行禮,聲音堅定:
“微臣遵旨,定不負陛下厚望。”
隨著何必退迴到隊列之中,大殿內的氣氛逐漸變得凝重。
李琛與趙桐交換了一個微妙的眼神,心中皆明白。
若有大臣爆出關於先帝可能還活著的消息,那勢必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必將掀起滔天巨浪。
然而,大殿之中忽的陷入沉默。
沒有任何人提起皇陵之事。
片刻之後,兵部尚書出列,奏稟道:
“陛下,並州局勢焦灼。
賊軍人數遠超之前預估。
林將軍統帥大軍與賊軍交手,互有勝負。
但昨日林將軍傳信說,軍中糧草不足,亟需戶部發派。
臣擔心若糧草延誤,會影響前線士氣與戰局。”
永定帝姬子昌眉頭微蹙,顯然對此事頗為不滿:
“此事需即刻解決,戶部需加強與兵部的溝通,確保糧草按時運送。”
戶部尚書額頭微汗,略顯為難,但看著永定帝陰沉的臉色隻能應承道:
“是,微臣即刻著手處理,定不負陛下所托。”
永定帝繼續說道:
“李愛卿,兵部也要派人督戰。
賊軍不過一些烏合之眾,人數眾多,又有何懼?
鎮南王能八千破十萬外族,他林載濤五萬精兵難道還勝不了同等數量的賊軍?
告訴他,若不能戰而勝之,那這禦林軍統領之位他別要了。”
李琛聞言,心中一凜,連忙躬身:
“微臣遵旨,定當轉達陛下旨意。
激勵林將軍奮勇殺敵,早日平定並州之亂。”
永定帝姬子昌輕輕點頭,目光再次掃視大殿,然後緩緩開口:
“近些時日,乃多事之秋。
蓮生教、靈仙教等邪教異端卷土重來。
並州有賊子造反,兗州發生叛亂,甚至謠言四起,想要禍亂大商江山。
因此,諸位愛卿,當以身作則。
恪盡職守,共克時艱。”
永定帝姬子昌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聲音陰沉。
“朕知爾等皆是國家棟梁,此刻正是考驗爾等忠誠與能力之時。”
永定帝姬子昌的目光如炬,看著五城兵馬司統領趙可懷說道:
“趙愛卿,朕命你嚴密監視京師之內動態。
一經發現有造謠者、心懷不軌者,即刻抓捕,絕不姑息。”
“微臣遵旨。”
趙可懷躬身行禮,心中略微有些忐忑。
此時,楊漣輕輕在永定帝耳邊說了一句話。
永定帝臉色微變,隨即站起身:
“退朝!”
然後,快步離開太和殿。
望著永定帝的背影,大殿內,群臣議論紛紛,緩緩散去。
李琛故意放慢腳步,待與趙桐走出皇宮之後,才低聲說道:
“趙兄,朝堂之上無一人言皇陵與先帝之事。
因此,在下之前聽到的先帝還活著的消息應該隻是謠言罷了。”
趙桐卻搖了搖頭,眼神凝重道:
“賢弟,在下的判斷恰恰相反。
正因為朝堂之上無人言及此事,所以在下判斷這個消息極有可能是真的。”
李琛聞言,不禁皺了皺眉,疑惑道:
“趙兄何出此言?
若真有其事,為何如此重要之事,無人在朝堂之上提及?”
趙桐歎了口氣,解釋道:
“正因為此事重大,所以如果是謠言,那必然會有同僚提起。”
“賢弟,你想想看。
若先帝真的還活著,這消息一旦傳出,將會引起多大的震動?
恐怕不僅朝堂之上會人心惶惶,整個天下都會為之震動。
因此,那些知道真相的人,或是為了自保,或是為了維護朝局穩定,才都選擇了沉默。”
李琛聞言,略微思索,覺得趙桐的話不無道理。
他沉思片刻,又問道:
“那趙兄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做?”
趙桐輕歎一聲,低聲道:
“我們,自然是靜靜地看著。
不過……
若先帝真的活著,而且走出皇陵。
那陛下、先帝、寧王、魯王……
咱們就必須要選擇其一。”
“趙兄,如此亂局,我們怎麽選?
一旦選錯,那豈不是……”
“賢弟,
站錯隊,的確會死。
但你要知道,牆頭草死的更快!”
……
寧王府。
侍女正默默的收拾地上的茶杯碎片。
“砰!”
正在向寧王匯報消息的侍從再次被他一腳踹翻在地。
“廢物,廢物,真是廢物!”
“什麽都做不成,孤王要你們這些廢物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