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人間攝政王,橫壓天上仙 作者:威猛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姬軒的話。
張邦正、朱熹貴與劉機麵色各異,心中皆是一驚。
就在剛剛,
張邦正還在想著稍後如何將京師的消息最快的傳遞給平西王,從平西王手中換取更多的血丹和財寶;
朱熹貴在想著如何調教小皇帝,使小皇帝對他言聽計從;
劉機在有些哀莫大於心死的意味兒,沒想到他給姬興霸做了多年的臥底內應,結果……
剛看到踩著其他大臣成為真正一人之上的機會,姬興霸就被幹掉。
他有些不知所措,也有些憤恨。
然而,他們的謀劃都還未開始落實。
姬軒就來了一道釜底抽薪的任命。
作為老謀深算的老狐狸,他們當然明白姬軒這個任命的潛在意思:
“你們三個老家夥與朕不是一路人,但朕給你們個體麵,乖乖去修建皇陵。
三年之後,如果你們表現不錯,那就另行安排。
否則……”
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在皇陵之中的無盡歲月,甚至可能是更為嚴厲的清算。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了三人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所有人都沒想到,姬軒帝位還未坐穩就敢出手解決三位朝堂重臣。
如果姬軒這次的任命無法順暢執行,那對他的威望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張邦正首先打破了沉默。
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躬身施禮說道:
“陛下。
老臣等年事已高,已無法參閱政務。
因此,請陛下允許老臣乞老!”
朱熹貴與劉機也躬身說道:
“陛下,修建皇陵事關重大。
而臣等精力不濟,恐有負陛下所托。
因此,臣請陛下另選賢明!”
姬軒聞言,眼中不悅之色閃現。
隨即走到高台邊緣,雙手負於背後,目光如炬的盯著三人,冷聲道:
“三位閣老此言差矣。
朕深知三位閣老皆是國之棟梁,經驗豐富。
正因如此,才需三位親自督建,以確保皇陵之堅固,讓先祖安息,也讓天下臣民安心。
至於年事已高……
朕想,為國為民,三位閣老定能不辭辛勞,不是嗎?”
三人聽後,麵麵相覷,心中皆是一沉。
想要反駁,但姬軒根本不給三人反駁的機會,繼續道:
“至於家中之事,三位閣老無需擔心。
朕會命人妥善安排三位閣老的家眷,保證他們在修建皇陵期間生活無憂。
待三年之後,朕親自送三位閣老迴家與親人團聚!”
姬軒抬起頭,掃視群臣,朗聲道:
“眾卿,以為朕之安排,如何?”
群臣相視一眼,略微有些沉默。
張邦正、朱熹貴以及劉機三人也微微側轉頭顱,看向自己的門徒。
隻要這些人站出來反對。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強行推動此事。
然而,此時。
楚南離向右跨出一步,淡淡道:
“為國效力,乃我等臣子之本分。
而皇陵之事,更是關乎社稷,不容有失。
因此陛下安排三位閣老這等老成持重之人主持此事,乃極佳之選擇。
陛下英明。”
楚南離出聲之後,整個朝堂像是打開閘門一般。
四部尚書、禦史台等紛紛站出來,口中齊唿:
“陛下英明!”
張邦正、朱熹貴與劉機交換了一個複雜的眼神,彼此間傳遞著無聲的絕望與不甘。
他們原本以為,即便姬軒有意打壓。
他們在朝中的徒子徒孫也會為他們發聲,至少能拖延一陣,爭取轉機。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朝堂之下,那些曾經受過他們提拔或庇護的年輕官員們。
此刻或低頭不語,或麵露微妙之色,更有甚者,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期待他們三人趕緊離開,騰出位置。
朝堂之上,一個蘿卜一個坑。
隻有上層騰出位置,這些年輕的官員才有機會進補上去。
所以,當事情幾乎已成定局之時,以往那些以三人為靠山的官員紛紛轉向。
“陛下英明,臣以為修建皇陵乃是國家大事,非三位閣老莫屬。”
“臣附議,三位閣老德高望重,經驗豐富,定能圓滿完成修建皇陵的重任。”
……
朝堂之下,那些曾經受過他們提攜與庇護的年輕官員們。
此刻竟紛紛站了出來,表示支持姬軒的決定。
他們或言辭懇切,或表情肅穆,但無一例外地都在傳達著同一個信息:
“三個老家夥,是時候讓位了。”
“陛下,臣等……”
張邦正試圖再次開口,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迴去。
他明白,此刻的爭辯已經毫無意義,隻會讓自己顯得更加可笑和無力。
姬軒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目光掃過群臣,朗聲道:
“既如此,此事便這般定了。
三位閣老即刻啟程,前往皇陵督建,不得有誤。”
隨著姬軒的話語落下,朝堂之上響起了一片附和聲。
張邦正、朱熹貴與劉機三人心中雖萬般不願,但在姬軒的威嚴與群臣的注視下,也隻能躬身領命。
“臣等遵旨。”
他們明白,現在的姬軒雖然不足掛齒,但他身後站著楚南離。
而此刻楚南離挾擊殺姬興霸之威勢,勢頭正旺。
這個時候與楚南離對上,無異於以卵擊石。
因此,隻能暫時退一步,再做謀算。
三人離去之後,姬軒又宣布一係列任命:
“重新啟用丞相之位。
任命書院院長雲鶴為左丞相;何必為右丞相,且在新的吏部尚書繼位之前兼領吏部尚書之位。”
“著禮部、吏部、兵部、京兆尹三日之內核算此次京師亂局官員百姓損失;
著刑部、大理寺嚴審此次京師反叛將領……”
……
任命下達之後,曹騰宣布退朝。
楚南離也隨之向宮外走去。
沿途之上,很多官員都刻意靠近。
與楚南離相熟且官位相近之人,比如何必、李茂金、左廷瑞等人,紛紛說聲恭喜,談笑幾句。
而一些與他不曾熟識或者官階較低之人,則也會走至近前,躬身行禮,說一聲:“謝王爺救命之恩。”
楚南離則不管對方官職大小,一一迴禮。
等他迴到鎮國大將軍府,則已經到後半夜。
大將軍府中,漆黑一片。
但等楚南離踏入府前的長街之時,府中頓時燈火通明。
府中留守之人在府門前分兩側站立,火把高擎,更是將夜色中的鎮國大將軍府映照得如同白晝。
等楚南離走近,眾人齊聲高喝:
“恭迎王爺迴府!”
張邦正、朱熹貴與劉機麵色各異,心中皆是一驚。
就在剛剛,
張邦正還在想著稍後如何將京師的消息最快的傳遞給平西王,從平西王手中換取更多的血丹和財寶;
朱熹貴在想著如何調教小皇帝,使小皇帝對他言聽計從;
劉機在有些哀莫大於心死的意味兒,沒想到他給姬興霸做了多年的臥底內應,結果……
剛看到踩著其他大臣成為真正一人之上的機會,姬興霸就被幹掉。
他有些不知所措,也有些憤恨。
然而,他們的謀劃都還未開始落實。
姬軒就來了一道釜底抽薪的任命。
作為老謀深算的老狐狸,他們當然明白姬軒這個任命的潛在意思:
“你們三個老家夥與朕不是一路人,但朕給你們個體麵,乖乖去修建皇陵。
三年之後,如果你們表現不錯,那就另行安排。
否則……”
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在皇陵之中的無盡歲月,甚至可能是更為嚴厲的清算。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了三人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所有人都沒想到,姬軒帝位還未坐穩就敢出手解決三位朝堂重臣。
如果姬軒這次的任命無法順暢執行,那對他的威望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張邦正首先打破了沉默。
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躬身施禮說道:
“陛下。
老臣等年事已高,已無法參閱政務。
因此,請陛下允許老臣乞老!”
朱熹貴與劉機也躬身說道:
“陛下,修建皇陵事關重大。
而臣等精力不濟,恐有負陛下所托。
因此,臣請陛下另選賢明!”
姬軒聞言,眼中不悅之色閃現。
隨即走到高台邊緣,雙手負於背後,目光如炬的盯著三人,冷聲道:
“三位閣老此言差矣。
朕深知三位閣老皆是國之棟梁,經驗豐富。
正因如此,才需三位親自督建,以確保皇陵之堅固,讓先祖安息,也讓天下臣民安心。
至於年事已高……
朕想,為國為民,三位閣老定能不辭辛勞,不是嗎?”
三人聽後,麵麵相覷,心中皆是一沉。
想要反駁,但姬軒根本不給三人反駁的機會,繼續道:
“至於家中之事,三位閣老無需擔心。
朕會命人妥善安排三位閣老的家眷,保證他們在修建皇陵期間生活無憂。
待三年之後,朕親自送三位閣老迴家與親人團聚!”
姬軒抬起頭,掃視群臣,朗聲道:
“眾卿,以為朕之安排,如何?”
群臣相視一眼,略微有些沉默。
張邦正、朱熹貴以及劉機三人也微微側轉頭顱,看向自己的門徒。
隻要這些人站出來反對。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強行推動此事。
然而,此時。
楚南離向右跨出一步,淡淡道:
“為國效力,乃我等臣子之本分。
而皇陵之事,更是關乎社稷,不容有失。
因此陛下安排三位閣老這等老成持重之人主持此事,乃極佳之選擇。
陛下英明。”
楚南離出聲之後,整個朝堂像是打開閘門一般。
四部尚書、禦史台等紛紛站出來,口中齊唿:
“陛下英明!”
張邦正、朱熹貴與劉機交換了一個複雜的眼神,彼此間傳遞著無聲的絕望與不甘。
他們原本以為,即便姬軒有意打壓。
他們在朝中的徒子徒孫也會為他們發聲,至少能拖延一陣,爭取轉機。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朝堂之下,那些曾經受過他們提拔或庇護的年輕官員們。
此刻或低頭不語,或麵露微妙之色,更有甚者,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期待他們三人趕緊離開,騰出位置。
朝堂之上,一個蘿卜一個坑。
隻有上層騰出位置,這些年輕的官員才有機會進補上去。
所以,當事情幾乎已成定局之時,以往那些以三人為靠山的官員紛紛轉向。
“陛下英明,臣以為修建皇陵乃是國家大事,非三位閣老莫屬。”
“臣附議,三位閣老德高望重,經驗豐富,定能圓滿完成修建皇陵的重任。”
……
朝堂之下,那些曾經受過他們提攜與庇護的年輕官員們。
此刻竟紛紛站了出來,表示支持姬軒的決定。
他們或言辭懇切,或表情肅穆,但無一例外地都在傳達著同一個信息:
“三個老家夥,是時候讓位了。”
“陛下,臣等……”
張邦正試圖再次開口,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迴去。
他明白,此刻的爭辯已經毫無意義,隻會讓自己顯得更加可笑和無力。
姬軒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目光掃過群臣,朗聲道:
“既如此,此事便這般定了。
三位閣老即刻啟程,前往皇陵督建,不得有誤。”
隨著姬軒的話語落下,朝堂之上響起了一片附和聲。
張邦正、朱熹貴與劉機三人心中雖萬般不願,但在姬軒的威嚴與群臣的注視下,也隻能躬身領命。
“臣等遵旨。”
他們明白,現在的姬軒雖然不足掛齒,但他身後站著楚南離。
而此刻楚南離挾擊殺姬興霸之威勢,勢頭正旺。
這個時候與楚南離對上,無異於以卵擊石。
因此,隻能暫時退一步,再做謀算。
三人離去之後,姬軒又宣布一係列任命:
“重新啟用丞相之位。
任命書院院長雲鶴為左丞相;何必為右丞相,且在新的吏部尚書繼位之前兼領吏部尚書之位。”
“著禮部、吏部、兵部、京兆尹三日之內核算此次京師亂局官員百姓損失;
著刑部、大理寺嚴審此次京師反叛將領……”
……
任命下達之後,曹騰宣布退朝。
楚南離也隨之向宮外走去。
沿途之上,很多官員都刻意靠近。
與楚南離相熟且官位相近之人,比如何必、李茂金、左廷瑞等人,紛紛說聲恭喜,談笑幾句。
而一些與他不曾熟識或者官階較低之人,則也會走至近前,躬身行禮,說一聲:“謝王爺救命之恩。”
楚南離則不管對方官職大小,一一迴禮。
等他迴到鎮國大將軍府,則已經到後半夜。
大將軍府中,漆黑一片。
但等楚南離踏入府前的長街之時,府中頓時燈火通明。
府中留守之人在府門前分兩側站立,火把高擎,更是將夜色中的鎮國大將軍府映照得如同白晝。
等楚南離走近,眾人齊聲高喝:
“恭迎王爺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