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人間攝政王,橫壓天上仙 作者:威猛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個問題,眾人的神色都變得凝重而嚴肅。
名叫亦都的青年眼中閃爍著悲憤的光芒:
“我們原本已經聯絡好了一些部落,本來都已經談好在出兵時守望相助。
然而,左汗王‘那由都’的兒子‘那沙苾’卻突然到來,強行奪走了我們的軍隊!”
“這些可惡的貴族!”
巴溫的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怒火,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之情。
“我得到了‘聖山’的神諭,被賦予了統領三十多個部落的權力!
別說他‘那沙苾’隻是左汗王的兒子,甚至是天狼王庭之主的兒子‘大沙苾’,也休想剝奪我作為統帥的權威!”
“大兄,你真的得到了聖山的神諭嗎?”
旁邊有人驚訝地出聲問道。
頓時,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巴溫身上。
聖山,對於北蠻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座巍峨矗立的山峰,更是信仰的源泉,是靈魂的歸宿,是世代傳承下來的神聖之地。
獲得“聖山”的神諭,就意味著巴溫做任何事都具備了正統性。
巴溫點頭,站立在風雪中遙望。
無垠的大地上,風雪漫天,仿佛聖山神隻正以它那雙洞悉世事的眼眸,凝視著人間的艱辛——饑寒交迫的牲畜橫臥雪地,無辜的奴隸與牧民在嚴寒的侵襲下悄然離世。
而北蠻貴族階層卻依舊沉浸在奢靡與暴虐之中,對民間的疾苦視而不見。
巴溫猛然抽出腰間的利刃,一股森寒的殺意瞬間彌漫開來:
“我巴溫,在此立誓!
此次南下,必能引領我們的族人衝破這場肆虐的暴風雪,將大商擊敗,為我族換來溫暖的環境與肥沃的土地!”
“擊敗大商!”
眾人齊聲怒吼,聲音在風雪中迴蕩,凝聚成一股堅韌不拔的鬥誌。
“殺!殺!殺!”
激昂的口號響徹天際,如同戰鼓擂動,激蕩人心。
……
……
關外的局勢動蕩不安,很快便引起了有心人的關注。
部落間的秘密聯絡如同星火燎原,消息迅速擴散開來。
大商,北疆,定北王府,
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定北王李奕辰深沉的臉龐。
他手持一封密信,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對關外局勢的憂慮與深思。
“關外北蠻部落蠢蠢欲動,似有聯合進犯,此事非同小可。”
李奕辰沉聲自語,隨即喚來親信侍衛:
“速去召集府中謀士與將領,本王要即刻商議對策。”
不久,書房內聚集了定北王府的智囊團與武將精英。
眾人圍坐,氣氛凝重。
李奕辰將密信內容一一告知,屋內頓時議論紛紛。
“王爺,北蠻部落曆來分散。
即便是北蠻王庭也無法將所有部落進行整合。
此次雖然王庭之主未曾出關,但若北蠻聖山下達神諭,有人借助神諭讓各部族聯合起來,那對我大商北疆將是巨大威脅。”
一位謀士憂慮道。
“哼,他們聯合進犯?也要看我們答不答應!”
一位武將拍案而起,滿臉不屑。
李奕辰抬手示意安靜,沉聲道:
“北蠻部落雖分散,但此次若能得聖山神諭支持,其號召力不容小覷。
我們必須提前布局,準備打一場硬仗。”
“臧先生,對此你有何良策?”
李奕辰眼神看向坐在他左右邊的一位麵容清瘦的中年謀士。
中年謀士看完手中的情報,略微沉吟,緩緩道:
“王爺,臣下認為麵對北蠻可能的聯軍,我們需多管齊下。
其一,加強邊關防禦,確保我大商領土不受侵犯;
其二,派遣細作深入北蠻,探聽虛實,尋找可乘之機;
其三,利用北蠻內部矛盾,特別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加以挑撥。
其四,向中樞求援,讓中樞派兵和糧草支援。”
李奕辰聽完臧先生的策略,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他緩緩站起身,在書房內來迴踱步,思考著每一條建議的可行性。
“加強邊關防禦,這是基礎,必須立即著手進行。
本王會派人親自督戰,確保每一座城池、每一個要塞都固若金湯。”
李奕辰語氣堅定,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至於派遣細作深入北蠻,這確實是個好主意。
不過,細作需得精挑細選,既要能深入敵後,又要能全身而退,帶迴有價值的情報。”
他轉而看向一旁的武將,吩咐道,
“此事交由你負責,務必挑選出最精英的斥候,給予他們充分的訓練和裝備。”
“是,王爺!”
武將應聲領命,臉上洋溢著堅毅之色。
“利用北蠻內部矛盾,這一招更是高明。
北蠻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我們隻需稍作引導,即便不能讓他們自相殘殺,消耗彼此的力量,卻也能給他們添一些堵,讓他們進入內耗形態。”
李奕辰說到這裏,不禁露出一絲冷笑。
“不過,這需要我們在北蠻內部有可靠的盟友或眼線,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至於向中樞求援,本王會親自上書,請求朝廷派兵和糧草支援。
不過……
也不能對中樞抱有太多希望。
中樞暴亂之後才平定不久,各地又時不時有反王豎旗,因此即便有支持,大概率也非常有限。”
謀士聽完李奕辰的補充和安排,躬身表示讚同。
“王爺高瞻遠矚,臣等佩服。”
隨著北蠻聚兵的消息傳到關內。
一時間,天下為之震驚。
邊關各道、各州更是很快便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
鎮南王府。
楚南離迴返南疆,很多官員、世家都遣人送上拜帖,希望可以獲得召見。
這些人的確受到了召見。
隻是,接見他們的並不是楚南離,而是王妃赤月。
赤月對外宣稱,王爺受傷,閉關修養。
正當外界對楚南離的傷勢議論紛紛之時,有五位反王在同一天發布“伐楚南離書”,撰寫楚南離十大罪狀,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謀反。
與此同時,鎮南軍與安東軍都忽然開始大規模調動布防。
鎮南軍調軍的理由是平西王欲犯上作亂。
東疆太守呂靖川調軍的理由是東夷有兵力集結之象,欲與北蠻、諸位反王一同進犯大商。
調軍結束之後,南疆、東疆同時進入戰備狀態。
不過,無人知曉的是……
此時,鎮南軍的白虎軍團與玄武軍團已經與等數量的安東軍秘密進行了替換布防。
與此同時,東疆大量江湖武者悄然混入白虎軍團中聚集到了邊境。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名叫亦都的青年眼中閃爍著悲憤的光芒:
“我們原本已經聯絡好了一些部落,本來都已經談好在出兵時守望相助。
然而,左汗王‘那由都’的兒子‘那沙苾’卻突然到來,強行奪走了我們的軍隊!”
“這些可惡的貴族!”
巴溫的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怒火,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之情。
“我得到了‘聖山’的神諭,被賦予了統領三十多個部落的權力!
別說他‘那沙苾’隻是左汗王的兒子,甚至是天狼王庭之主的兒子‘大沙苾’,也休想剝奪我作為統帥的權威!”
“大兄,你真的得到了聖山的神諭嗎?”
旁邊有人驚訝地出聲問道。
頓時,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巴溫身上。
聖山,對於北蠻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座巍峨矗立的山峰,更是信仰的源泉,是靈魂的歸宿,是世代傳承下來的神聖之地。
獲得“聖山”的神諭,就意味著巴溫做任何事都具備了正統性。
巴溫點頭,站立在風雪中遙望。
無垠的大地上,風雪漫天,仿佛聖山神隻正以它那雙洞悉世事的眼眸,凝視著人間的艱辛——饑寒交迫的牲畜橫臥雪地,無辜的奴隸與牧民在嚴寒的侵襲下悄然離世。
而北蠻貴族階層卻依舊沉浸在奢靡與暴虐之中,對民間的疾苦視而不見。
巴溫猛然抽出腰間的利刃,一股森寒的殺意瞬間彌漫開來:
“我巴溫,在此立誓!
此次南下,必能引領我們的族人衝破這場肆虐的暴風雪,將大商擊敗,為我族換來溫暖的環境與肥沃的土地!”
“擊敗大商!”
眾人齊聲怒吼,聲音在風雪中迴蕩,凝聚成一股堅韌不拔的鬥誌。
“殺!殺!殺!”
激昂的口號響徹天際,如同戰鼓擂動,激蕩人心。
……
……
關外的局勢動蕩不安,很快便引起了有心人的關注。
部落間的秘密聯絡如同星火燎原,消息迅速擴散開來。
大商,北疆,定北王府,
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定北王李奕辰深沉的臉龐。
他手持一封密信,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對關外局勢的憂慮與深思。
“關外北蠻部落蠢蠢欲動,似有聯合進犯,此事非同小可。”
李奕辰沉聲自語,隨即喚來親信侍衛:
“速去召集府中謀士與將領,本王要即刻商議對策。”
不久,書房內聚集了定北王府的智囊團與武將精英。
眾人圍坐,氣氛凝重。
李奕辰將密信內容一一告知,屋內頓時議論紛紛。
“王爺,北蠻部落曆來分散。
即便是北蠻王庭也無法將所有部落進行整合。
此次雖然王庭之主未曾出關,但若北蠻聖山下達神諭,有人借助神諭讓各部族聯合起來,那對我大商北疆將是巨大威脅。”
一位謀士憂慮道。
“哼,他們聯合進犯?也要看我們答不答應!”
一位武將拍案而起,滿臉不屑。
李奕辰抬手示意安靜,沉聲道:
“北蠻部落雖分散,但此次若能得聖山神諭支持,其號召力不容小覷。
我們必須提前布局,準備打一場硬仗。”
“臧先生,對此你有何良策?”
李奕辰眼神看向坐在他左右邊的一位麵容清瘦的中年謀士。
中年謀士看完手中的情報,略微沉吟,緩緩道:
“王爺,臣下認為麵對北蠻可能的聯軍,我們需多管齊下。
其一,加強邊關防禦,確保我大商領土不受侵犯;
其二,派遣細作深入北蠻,探聽虛實,尋找可乘之機;
其三,利用北蠻內部矛盾,特別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加以挑撥。
其四,向中樞求援,讓中樞派兵和糧草支援。”
李奕辰聽完臧先生的策略,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他緩緩站起身,在書房內來迴踱步,思考著每一條建議的可行性。
“加強邊關防禦,這是基礎,必須立即著手進行。
本王會派人親自督戰,確保每一座城池、每一個要塞都固若金湯。”
李奕辰語氣堅定,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至於派遣細作深入北蠻,這確實是個好主意。
不過,細作需得精挑細選,既要能深入敵後,又要能全身而退,帶迴有價值的情報。”
他轉而看向一旁的武將,吩咐道,
“此事交由你負責,務必挑選出最精英的斥候,給予他們充分的訓練和裝備。”
“是,王爺!”
武將應聲領命,臉上洋溢著堅毅之色。
“利用北蠻內部矛盾,這一招更是高明。
北蠻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我們隻需稍作引導,即便不能讓他們自相殘殺,消耗彼此的力量,卻也能給他們添一些堵,讓他們進入內耗形態。”
李奕辰說到這裏,不禁露出一絲冷笑。
“不過,這需要我們在北蠻內部有可靠的盟友或眼線,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至於向中樞求援,本王會親自上書,請求朝廷派兵和糧草支援。
不過……
也不能對中樞抱有太多希望。
中樞暴亂之後才平定不久,各地又時不時有反王豎旗,因此即便有支持,大概率也非常有限。”
謀士聽完李奕辰的補充和安排,躬身表示讚同。
“王爺高瞻遠矚,臣等佩服。”
隨著北蠻聚兵的消息傳到關內。
一時間,天下為之震驚。
邊關各道、各州更是很快便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
鎮南王府。
楚南離迴返南疆,很多官員、世家都遣人送上拜帖,希望可以獲得召見。
這些人的確受到了召見。
隻是,接見他們的並不是楚南離,而是王妃赤月。
赤月對外宣稱,王爺受傷,閉關修養。
正當外界對楚南離的傷勢議論紛紛之時,有五位反王在同一天發布“伐楚南離書”,撰寫楚南離十大罪狀,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謀反。
與此同時,鎮南軍與安東軍都忽然開始大規模調動布防。
鎮南軍調軍的理由是平西王欲犯上作亂。
東疆太守呂靖川調軍的理由是東夷有兵力集結之象,欲與北蠻、諸位反王一同進犯大商。
調軍結束之後,南疆、東疆同時進入戰備狀態。
不過,無人知曉的是……
此時,鎮南軍的白虎軍團與玄武軍團已經與等數量的安東軍秘密進行了替換布防。
與此同時,東疆大量江湖武者悄然混入白虎軍團中聚集到了邊境。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