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瘋魔
人間攝政王,橫壓天上仙 作者:威猛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略微沉默之後。
高潛沉聲道:
“這並非自然流傳的瘟疫,而是人為製造。”
“朱燦的手段,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狠辣且惡毒。
他不僅活祭了一萬對童男童女來加速‘乾坤轉輪缽’的祭煉,更暗中散播了這種瘟疫,意圖製造混亂,削弱大商的有生力量。”
張勝文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他難以置信地搖搖頭:
“這……朱燦竟然敢如此?他不怕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嗎?”
“為了權力,為了他的野心,他可以不顧一切。”
高潛冷冷地說:
“而且,我覺得他現在已經瘋了。”
“瘋了?師伯,他起兵造反,怎麽會瘋?”
張勝文略感詫異。
高潛招來仆從讓他把幼童送還迴去,然後繼續道:
“依現在的局勢來看,你認為朱燦有機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嗎?”
張勝文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迴答道:
“雖然朱燦在前幾場戰役中勢如破竹,幾乎以一己之力占據了整個亳州,聲勢浩大。
但小侄仔細權衡之後,認為他根本不可能成為這場亂世最終的勝者。”
“不說如今攝政王坐鎮中樞,威震四方。
單單說與其他反王相比,朱燦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明顯的優勢。
他的勢力看似龐大,實則根基不穩。
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和穩固的後方支援,若戰事陷入膠著,則弊端就會凸顯。”
“再者,小侄聽聞那西北道的石氏,起事之初聲勢非常大,氣勢非常囂張,結果卻被攝政王一人剿滅。
這很顯然說明了攝政王與中樞朝廷對於各地反王的動向有著充足的準備和嚴密的監控。”
“因此,小侄猜測。
朱燦之所以在未曾做好充足的準備便開始造反,並非是因為他有了十足的把握,而是出於一種無奈之舉。
他自己可能也知曉。
如果現在不造反,以後隨著朝廷勢力的進一步鞏固和打壓。
他就更沒機會掀起什麽風浪了。”
聽完張勝文的分析,高潛頷首,讚許道:
“你的分析頗為透徹。
因此我才說朱燦,已經瘋了。
一個反王,如果不以登上天下大位為目標,那麽他對天下所造成的破壞將會成倍的增加。”
“這種情況下的朱燦,已經完全不擇手段。
活祭童男童女,散播瘟疫……
或許之後,他的行徑將更加瘋狂,更加難以預測。”
“師伯所言極是。”
張勝文點頭。
“我們必須盡快將此事上報給中樞,讓朝廷有所準備。
同時,也要想辦法揭露朱燦的罪行,讓天下人知曉他的真麵目,從道義上孤立他。”
“嗯,此事刻不容緩。”
高潛站起身,吩咐道:
“你立刻去聯絡郡守大人,調查近幾日夏邑郡人口失蹤情況。”
張勝文深吸一口氣,點頭應是,隨即轉身匆匆離去。
客棧之中。
高潛攤開掌心,凝視著浩然氣包裹的那一縷黑氣。
常理而言,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然而近年來河南道風調雨順,這一段時間雖然朱燦起兵造反,但並未開啟大戰,人員傷亡有限。
特別是現在乃是嚴寒天氣,按道理來講不應該出現瘟疫的。
他仔細觀瞧手掌中的黑氣,發現這些帶著一絲難以名狀的詭異,不似自然形成的瘟疫,更像是人為製造的瘟氣——一種源於道術或神通的邪惡產物。
“這究竟是不是呢……”
高潛深吸一口氣,閉目凝神。
再睜眼時,神通開啟。
他融合的道果名為【天眼】,神通名為【觀世】。
【觀世】神通,顧名思義,可以捕捉天地之間的氣機與脈絡。
嗡~
繁雜的氣機在高潛的眼前交織開來。
他拈起掌心的一縷黑氣,心念一動,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幕幕場景:
一個麵色蒼白的少年、一位連連咳嗽的老嫗……
這些景象數次變換,正是瘟氣傳播的軌跡。
然而,當景象變換到第九次時,卻突然戛然而止。
“溯源九次,已是極限……”
高潛心中暗道。
人力終有窮盡時。
即使他已入儒道四品【君子】之境,卻依舊難以。
但他並未因此失望,儒道四品【君子】之境,足以支撐他再次溯源。
接下來,高潛逐一排查這些瘟氣。
半個時辰後,他的眼神猛然一凝:
“找到你了!”
……
……
一處染坊的後院。
搖曳的燭火映照下,幽若蘭全神貫注地解讀著一封來自定安道的密函。
這封密信由冷清婉通過隱秘的途徑送達,采用的是兩人上次分別時約定的加密文字。
“定安道、唐壁,以及九大長老中的四位。
他們竟然齊聚一堂,意圖集結三道精英,攻取定安道……”
幽若蘭在心中默默複述著信中的內容,眉頭緊鎖。
冷清婉被那老妖婆派遣至定安道,協助她的“幹孫兒”唐壁整合周邊的蓮生教力量。
信中提及,蓮生教之人已經悄然掌控了定安道大半官員。
“無數百姓又要被裹挾了嗎?”
幽若蘭心中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疲憊。
既無驚訝也無喜悅,唯有沉甸甸的壓抑感。
蓮生教自成立以來,便矢誌不渝地追求推翻朝廷。
然而,曆經三千餘載春秋。
盡管教中策劃了無數次起義,卻均以失敗告終。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不過占據了七道之地,最終依舊功虧一簣。
“不過……這唐壁究竟是何許人也?
竟能贏得老妖婆如此的信任,甚至不惜派遣四大長老及冷清婉師姐前去輔佐……”
幽若蘭心中充滿了疑惑。
正當她準備提筆撰寫迴信之際,夜幕中突然傳來了一聲幽幽的嗚咽聲。
幽若蘭反應機敏,迅速將信件化為灰燼。
然後吹熄燭火,悄無聲息地離開房間。
她剛做完這些,就聽到前廳傳來了一個蒼勁有力的聲音:
“此分壇主事之人何在?”
是誰?
幽若蘭心中剛剛閃過這個念頭,便感到一股淩厲的勁風撲麵而來。
緊接著,就看到一胖一瘦兩道身影閃現在屋簷之上。
高瘦老者聲音粗獷地開口問道:
“聖女,識得我兄弟二人否?”
高潛沉聲道:
“這並非自然流傳的瘟疫,而是人為製造。”
“朱燦的手段,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狠辣且惡毒。
他不僅活祭了一萬對童男童女來加速‘乾坤轉輪缽’的祭煉,更暗中散播了這種瘟疫,意圖製造混亂,削弱大商的有生力量。”
張勝文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他難以置信地搖搖頭:
“這……朱燦竟然敢如此?他不怕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嗎?”
“為了權力,為了他的野心,他可以不顧一切。”
高潛冷冷地說:
“而且,我覺得他現在已經瘋了。”
“瘋了?師伯,他起兵造反,怎麽會瘋?”
張勝文略感詫異。
高潛招來仆從讓他把幼童送還迴去,然後繼續道:
“依現在的局勢來看,你認為朱燦有機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嗎?”
張勝文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迴答道:
“雖然朱燦在前幾場戰役中勢如破竹,幾乎以一己之力占據了整個亳州,聲勢浩大。
但小侄仔細權衡之後,認為他根本不可能成為這場亂世最終的勝者。”
“不說如今攝政王坐鎮中樞,威震四方。
單單說與其他反王相比,朱燦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明顯的優勢。
他的勢力看似龐大,實則根基不穩。
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和穩固的後方支援,若戰事陷入膠著,則弊端就會凸顯。”
“再者,小侄聽聞那西北道的石氏,起事之初聲勢非常大,氣勢非常囂張,結果卻被攝政王一人剿滅。
這很顯然說明了攝政王與中樞朝廷對於各地反王的動向有著充足的準備和嚴密的監控。”
“因此,小侄猜測。
朱燦之所以在未曾做好充足的準備便開始造反,並非是因為他有了十足的把握,而是出於一種無奈之舉。
他自己可能也知曉。
如果現在不造反,以後隨著朝廷勢力的進一步鞏固和打壓。
他就更沒機會掀起什麽風浪了。”
聽完張勝文的分析,高潛頷首,讚許道:
“你的分析頗為透徹。
因此我才說朱燦,已經瘋了。
一個反王,如果不以登上天下大位為目標,那麽他對天下所造成的破壞將會成倍的增加。”
“這種情況下的朱燦,已經完全不擇手段。
活祭童男童女,散播瘟疫……
或許之後,他的行徑將更加瘋狂,更加難以預測。”
“師伯所言極是。”
張勝文點頭。
“我們必須盡快將此事上報給中樞,讓朝廷有所準備。
同時,也要想辦法揭露朱燦的罪行,讓天下人知曉他的真麵目,從道義上孤立他。”
“嗯,此事刻不容緩。”
高潛站起身,吩咐道:
“你立刻去聯絡郡守大人,調查近幾日夏邑郡人口失蹤情況。”
張勝文深吸一口氣,點頭應是,隨即轉身匆匆離去。
客棧之中。
高潛攤開掌心,凝視著浩然氣包裹的那一縷黑氣。
常理而言,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然而近年來河南道風調雨順,這一段時間雖然朱燦起兵造反,但並未開啟大戰,人員傷亡有限。
特別是現在乃是嚴寒天氣,按道理來講不應該出現瘟疫的。
他仔細觀瞧手掌中的黑氣,發現這些帶著一絲難以名狀的詭異,不似自然形成的瘟疫,更像是人為製造的瘟氣——一種源於道術或神通的邪惡產物。
“這究竟是不是呢……”
高潛深吸一口氣,閉目凝神。
再睜眼時,神通開啟。
他融合的道果名為【天眼】,神通名為【觀世】。
【觀世】神通,顧名思義,可以捕捉天地之間的氣機與脈絡。
嗡~
繁雜的氣機在高潛的眼前交織開來。
他拈起掌心的一縷黑氣,心念一動,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幕幕場景:
一個麵色蒼白的少年、一位連連咳嗽的老嫗……
這些景象數次變換,正是瘟氣傳播的軌跡。
然而,當景象變換到第九次時,卻突然戛然而止。
“溯源九次,已是極限……”
高潛心中暗道。
人力終有窮盡時。
即使他已入儒道四品【君子】之境,卻依舊難以。
但他並未因此失望,儒道四品【君子】之境,足以支撐他再次溯源。
接下來,高潛逐一排查這些瘟氣。
半個時辰後,他的眼神猛然一凝:
“找到你了!”
……
……
一處染坊的後院。
搖曳的燭火映照下,幽若蘭全神貫注地解讀著一封來自定安道的密函。
這封密信由冷清婉通過隱秘的途徑送達,采用的是兩人上次分別時約定的加密文字。
“定安道、唐壁,以及九大長老中的四位。
他們竟然齊聚一堂,意圖集結三道精英,攻取定安道……”
幽若蘭在心中默默複述著信中的內容,眉頭緊鎖。
冷清婉被那老妖婆派遣至定安道,協助她的“幹孫兒”唐壁整合周邊的蓮生教力量。
信中提及,蓮生教之人已經悄然掌控了定安道大半官員。
“無數百姓又要被裹挾了嗎?”
幽若蘭心中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疲憊。
既無驚訝也無喜悅,唯有沉甸甸的壓抑感。
蓮生教自成立以來,便矢誌不渝地追求推翻朝廷。
然而,曆經三千餘載春秋。
盡管教中策劃了無數次起義,卻均以失敗告終。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不過占據了七道之地,最終依舊功虧一簣。
“不過……這唐壁究竟是何許人也?
竟能贏得老妖婆如此的信任,甚至不惜派遣四大長老及冷清婉師姐前去輔佐……”
幽若蘭心中充滿了疑惑。
正當她準備提筆撰寫迴信之際,夜幕中突然傳來了一聲幽幽的嗚咽聲。
幽若蘭反應機敏,迅速將信件化為灰燼。
然後吹熄燭火,悄無聲息地離開房間。
她剛做完這些,就聽到前廳傳來了一個蒼勁有力的聲音:
“此分壇主事之人何在?”
是誰?
幽若蘭心中剛剛閃過這個念頭,便感到一股淩厲的勁風撲麵而來。
緊接著,就看到一胖一瘦兩道身影閃現在屋簷之上。
高瘦老者聲音粗獷地開口問道:
“聖女,識得我兄弟二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