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儀式感。
五禮,古代漢族禮儀總稱。
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婚禮,在中國原為“昏禮”,是人生五禮中的一種,是屬於漢族傳統文化精粹之一。
為什麽叫婚禮呢?
在陰陽五行、神道設教的觀念裏,女子屬陰,古人認為黃昏是“陽往而陰來”的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故而得名。
因為劉珍的婚事,劉綽專門去讀了《禮記·昏義》篇。
上麵說,“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虞二郎覺得自己是個君子。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他不是劉嬌,不可能言而無信。
尤其,還當著劉綽的麵。
所以,盡管十分地不情願,他還是叫自家的下人套了車,出發接應迎親隊伍去了。
“還是你有手段,佩服佩服!”劉綽由衷讚歎。
別看她活了快35年了,還真是不如這小孩出手幹脆利落。
一沒賭局,她對他的稱唿就恢複了原狀。
李二有些無奈,剛才她不是喊‘裕阿兄’喊得挺順口的麽?
怎麽就不能保持下去呢?
“再玩一局?”李二提議。
“啊?還玩?說,你存著什麽壞心思呢!這迴是不是想對付我?”劉綽絕不會丟掉她作為成年人的理智。
“怎麽,劉五娘子怕了?”李二笑得好看。
“我會怕你?來就來!”她還就不信了,他能想出什麽稀奇古怪的要求來整她。
說不定還是她贏呢!她可得想出個好法子罰他。
第一局,劉綽贏了。
“唱首歌給我聽聽!”她道。
小樣,劉綽心中滿是拜訪親戚時逼迫人家小孩表演節目的得逞快感。
古代,樂工是賤籍。
她本以為李二會很為難。沒想到,他隻略一思量,就開唱了。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麵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唿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唿!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他唱了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這是一首前世劉綽讀書時就學過的詩歌。
詩歌詩歌,劉綽一直知道唐詩是可以拿來唱的,隻不過旋律失傳了而已。
歌唱是個技術活,不是有個嗓子發出聲音來就行的,會唱歌的人是能細膩表達歌詞情境情緒的。能讓聽者隨著他的演繹進入歌詞所描述的情境裏去。
李二是個好歌者。他還是個小小年紀就憂國憂民的人。
他還是童聲,歌聲清亮有力,若是放到後世,絕對能入童聲合唱團,擔任領唱。情緒含蓄壓抑轉向激越軒昂,抑揚頓挫間,跟隨著他的歌聲,劉綽覺得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洗滌。
她不懂古曲宮商角徵羽的旋律,但卻能確定他絕對沒有跑調。
因為真的很好聽。
她甚至有些想哭。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
杜子美的筆墨,不為王侯將相,隻為平民百姓。
他上憫國難,下痛民窮。
自己也不過剛有座可以棲身的茅草屋,卻還憂心黎民百姓,長夜難眠,感慨萬千。
‘杜子美,你知道麽?後來世間有了廣廈千萬間,可惜天下寒士根本買不起。就算買得起,還需再還三十年。若是遇到爛尾房,求告無門你活該。’
說起這個來,她有那麽一瞬間,想念起自己在前世的房子來。
那房子通電,有空調,有馬桶,有洗衣機,有網絡,有電視,有音響。
現在,不知道屬於誰了。
李二在唱歌的時候似乎光芒萬丈,有種別樣的魅力。
劉綽聽得呆了。她有些詞窮,不知道該如何誇讚,隻好用力鼓掌表達讚歎之情。
但看她眼睛濕潤,神情飄忽,李二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
無需多言,他知道她聽懂了。
第二局牌,李二贏了。
“你也唱首歌給我聽聽。”他道。
劉綽的腦子飛速運轉起來。古人的旋律她是不會的。但現代流行歌曲其實也唱過不少古詩詞的。
可是唱宋詞的話,就有些不要臉了。千古名句,對麵的李二再以為是她寫的。
前世,除了‘熱心市民劉先生’,她還有個綽號叫‘小蔡琴’。
作為一個麥霸,她可以一個人在ktv唱兩三個小時。堪稱,中華小曲庫。
感謝鄧麗君,感謝曹俊鴻,以極高的天賦和才華詮釋過大詩人李白的《清平調三首》。
“你剛才唱的太悲苦了,我阿兄大喜的日子,咱們還是唱點歌舞升平的詩吧。”對於唱歌這件事,劉綽絲毫也不會扭捏,“你既唱了杜甫的詩,那我便唱李太白的《清平調三首》吧。曲子是我自己瞎哼的,你可別笑話我。”
李二認真且期待,但麵上表情卻絲毫不顯。
“我不笑話你!”他保證道。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一曲唱畢,李二也是呆呆的樣子。
劉綽如今自然也是稚嫩的童聲,但神奇的是,她的歌聲卻雍容大氣,看似多情繾綣,實際卻滿是灑脫寂然之感。
“怎麽樣,我唱得如何?”她在李二眼前揮了揮手。
雖然,這份不自信是源於她所唱曲調乃是剽竊他人之作的愧疚,但能當麵問聽者自己唱得如何,她也自覺自己足夠厚顏了。
李二聽得有些靈魂飄蕩的感覺。
這三首歌舞升平的詩,雖被她唱得有些惆悵失落。但在他眼中,卻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絕代佳人倚著欄杆賞花,春風吹動佳人的鬢發,赫然就是長大後的劉綽。
盡管,此時的他不可能知道劉綽長大後是什麽樣子。可他就認定,那位佳人絕非貴妃,一定是她。
他家中也養著樂工舞姬。卻絕無人在她這個年紀,有此等才華。
“劉五娘子,真乃妙人也!小人今日真是飽了耳福。”忠管事讚歎道。
這位劉五娘子秀外慧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若是將來真能嫁給他家郎君,也是極好的。隻是不知不是正妻,劉家的人能否願意。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李二道。
劉綽其實不知道這兩句出自哪裏,但曉得絕對是好詞。大意是說她顧盼神飛,光彩照人。歌聲氣息如蘭花般帶著芳香。
劉綽臉色微紅,心道,‘還是古人有文化會誇人,俺真是甘拜下風。’
她必須挽尊找迴場子。“餘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李二郎的歌聲絕對配得上。”
李二噗嗤笑出聲,“接著玩?”
劉綽認真道:“好啊,我說真的,你真的唱得好聽。後麵我若贏了,還是會要你唱歌給我聽的。”
開玩笑,她來到這裏後,娛樂項目實在是太少了。嘴巴饞了,可以靠自己滿足。
耳朵想聽歌了可怎麽辦?畢竟,自己唱給自己聽,總顯得怪異啊!
此等聆聽古人旋律的機會,真是難得。唱歌給她聽的人還是個貴公子。雅得很!
君子六藝,說不定,李二的琴藝也十分了得。
劉綽暗下決心,他迴去前,一定要讓他彈琴給自己聽。
許是真的讓劉綽的話哄開心了,她總覺得第三局牌李二在故意相讓。
“再唱一首歌聽聽唄!”劉綽道。
李二的臉上帶著掩不住的笑意。“今日是你阿兄大婚,此詩便是我賀他新婚的。且請劉五娘子代劉大郎君賞聽。”
李二唱的是《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李二唱完,目光灼灼地看著她。
劉綽隻知道這首詩出自《詩經》,別的便一無所知了。就連意思,她都不懂。
對於《詩經》那個時代的用語,她的理解力也就跟文盲差不多。乍一看,字好像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在說什麽。
劉綽詞窮,隻好無恥誇讚道:“哈哈哈哈,李二郎高才,餘音繞梁,餘音繞梁!”
她剛才真不該肆意吹捧,人家自有唱不完的詩歌,自己卻沒詞誇人了。
下迴再贏,就讓他跳舞,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第四局,李二贏了。
一輸一贏,有來有往。
以李二的棋力,劉綽都有些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了。
“不如,劉五娘子也再來一曲。”
劉綽不禁感慨,前世她聽歌多就是有好處啊,好歹會那麽幾首以古詩詞為歌詞的歌。
這迴,她要感謝《長安十二時辰》劇組,感謝張紫寧,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感謝李白大大。
沒錯,她隻能跟李白杠上了。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隻賭珠璣滿鬥。日晚卻理殘妝,禦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她唱的雖是大唐盛事,曲調卻是暗流湧動的。
“你似乎很喜歡玄宗皇帝和楊貴妃?”李二問。
劉綽搖頭,坦然道:“說句大不敬的話,我很不喜歡玄宗皇帝,更不喜歡宮廷。我隻是,很喜歡李太白的詩。但麵對帝王之愛,貴妃是不是也根本沒得選?”
李二讚賞道:“我也很不喜歡他,但很喜歡李太白的詩。”
劉綽看了一眼旁邊的忠管事。他不僅絲毫沒有受到震動,還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
大唐的牛逼,從百姓的言論自由便可見一斑!
李商隱和白居易不都敢把唐玄宗的私生活拿出來寫詩批鬥?
亂倫,搶兒子的妻子這樣的事,便是放在什麽時候都是令人所不齒的!
李二笑著道:“你放心,今日屋中所談絕不會泄露出去半個字。”
劉綽無賴道:“別說你們根本不會說出去,就算說出去了,我也是絕不認賬的,哈哈哈哈哈!”
她隻是震驚於,自己說話居然比古人還戰戰兢兢。
這年頭又沒有錄音筆,關起門來說話,自然隨便說。
紅果雖然根本聽不懂自家娘子和那個李二郎到底在唱什麽東西,但歌聲是否好聽,她還是聽得出來的。
跟了劉綽這麽久,她也在劉綽的教育下學會了幾個字。雖聽不懂劉綽和李二唱的詞,但自家娘子剛才表達了對某位皇帝的不滿,她還是知道的。
可那有什麽了不起的!
他們一家人挨餓的時候,皇帝在哪裏?
逃難的路上,誰家沒把皇帝掛在嘴邊罵過?
這段日子來,她早將劉綽視作了天上的神明降世。否則,為何她家娘子,人又美,心又善, 待下人尤其是她,極好,會做旁人都不會做的美食,還會唱這麽好聽的歌?
她在一旁看著,隻覺得,她家娘子跟對麵那位好看的李二郎君真是天生一對,般配極了。
此刻,她終於得了機會表達對自家娘子的崇拜之情。
“娘子,您唱歌真好聽!您以後,能不能經常唱歌給奴婢聽?”
劉綽開玩笑道:“你都多大了?還要讓人唱歌哄著睡覺?”
一屋子的人都被她逗笑了。
她話音剛落,外麵就響起了鞭炮聲。
劉珍他們迴來了。
“走吧,咱們出去觀禮!”劉綽邀請道,看架勢,頗有些摩拳擦掌,“我還沒見過娶新婦呢!”
天時已至下午,外麵熱鬧極了。
紅布鋪地,從劉宅大門口一直到劉珍的院子。
劉珍穿著大紅喜袍,滿麵喜色,絲毫看不出一絲疲累。
唐人尚武,他對著天空、地麵和遠處挽弓射出三箭,祈求天長地久和未來幸福美滿。
待新婦下轎,攜著她向大門走來。
餘巧兒看著個子並不高,以扇遮麵,瞧不清相貌。
她過火盆和跨馬鞍。
司儀高聲喊道:“紅紅火火,平平安安!”
接下來的流程,劉綽很熟悉,在古裝劇裏看過很多次。
拜天地,拜父母,最後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在唐代,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為\"拜客\"。
劉綽擠在人群中,喊得比誰都起勁。她是真的感受到了濃濃的煙火氣。
李二壓根沒怎麽看婚禮的儀程,眼神一直追隨著劉綽的身影。
盡管這世界喧囂熱鬧,他的眼中卻隻有一人。
忠管事跟一眾護衛從前也不是沒跟著李二參加過旁的婚禮,但總覺得他家郎君今日的心緒與往日不同。
虞二郎幾次想湊到劉綽身邊,都莫名其妙地被人擠開了。
劉謙就站在劉綽身邊。
身為兄長,他自然注意到了李二的眼神。
同為男人,他自然也明白那眼神的含義,這小子這是動心了!
他家妹子果然厲害!
都不用他出手,就拿下了一個男人的心。
五禮,古代漢族禮儀總稱。
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婚禮,在中國原為“昏禮”,是人生五禮中的一種,是屬於漢族傳統文化精粹之一。
為什麽叫婚禮呢?
在陰陽五行、神道設教的觀念裏,女子屬陰,古人認為黃昏是“陽往而陰來”的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故而得名。
因為劉珍的婚事,劉綽專門去讀了《禮記·昏義》篇。
上麵說,“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虞二郎覺得自己是個君子。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他不是劉嬌,不可能言而無信。
尤其,還當著劉綽的麵。
所以,盡管十分地不情願,他還是叫自家的下人套了車,出發接應迎親隊伍去了。
“還是你有手段,佩服佩服!”劉綽由衷讚歎。
別看她活了快35年了,還真是不如這小孩出手幹脆利落。
一沒賭局,她對他的稱唿就恢複了原狀。
李二有些無奈,剛才她不是喊‘裕阿兄’喊得挺順口的麽?
怎麽就不能保持下去呢?
“再玩一局?”李二提議。
“啊?還玩?說,你存著什麽壞心思呢!這迴是不是想對付我?”劉綽絕不會丟掉她作為成年人的理智。
“怎麽,劉五娘子怕了?”李二笑得好看。
“我會怕你?來就來!”她還就不信了,他能想出什麽稀奇古怪的要求來整她。
說不定還是她贏呢!她可得想出個好法子罰他。
第一局,劉綽贏了。
“唱首歌給我聽聽!”她道。
小樣,劉綽心中滿是拜訪親戚時逼迫人家小孩表演節目的得逞快感。
古代,樂工是賤籍。
她本以為李二會很為難。沒想到,他隻略一思量,就開唱了。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麵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唿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唿!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他唱了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這是一首前世劉綽讀書時就學過的詩歌。
詩歌詩歌,劉綽一直知道唐詩是可以拿來唱的,隻不過旋律失傳了而已。
歌唱是個技術活,不是有個嗓子發出聲音來就行的,會唱歌的人是能細膩表達歌詞情境情緒的。能讓聽者隨著他的演繹進入歌詞所描述的情境裏去。
李二是個好歌者。他還是個小小年紀就憂國憂民的人。
他還是童聲,歌聲清亮有力,若是放到後世,絕對能入童聲合唱團,擔任領唱。情緒含蓄壓抑轉向激越軒昂,抑揚頓挫間,跟隨著他的歌聲,劉綽覺得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洗滌。
她不懂古曲宮商角徵羽的旋律,但卻能確定他絕對沒有跑調。
因為真的很好聽。
她甚至有些想哭。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
杜子美的筆墨,不為王侯將相,隻為平民百姓。
他上憫國難,下痛民窮。
自己也不過剛有座可以棲身的茅草屋,卻還憂心黎民百姓,長夜難眠,感慨萬千。
‘杜子美,你知道麽?後來世間有了廣廈千萬間,可惜天下寒士根本買不起。就算買得起,還需再還三十年。若是遇到爛尾房,求告無門你活該。’
說起這個來,她有那麽一瞬間,想念起自己在前世的房子來。
那房子通電,有空調,有馬桶,有洗衣機,有網絡,有電視,有音響。
現在,不知道屬於誰了。
李二在唱歌的時候似乎光芒萬丈,有種別樣的魅力。
劉綽聽得呆了。她有些詞窮,不知道該如何誇讚,隻好用力鼓掌表達讚歎之情。
但看她眼睛濕潤,神情飄忽,李二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
無需多言,他知道她聽懂了。
第二局牌,李二贏了。
“你也唱首歌給我聽聽。”他道。
劉綽的腦子飛速運轉起來。古人的旋律她是不會的。但現代流行歌曲其實也唱過不少古詩詞的。
可是唱宋詞的話,就有些不要臉了。千古名句,對麵的李二再以為是她寫的。
前世,除了‘熱心市民劉先生’,她還有個綽號叫‘小蔡琴’。
作為一個麥霸,她可以一個人在ktv唱兩三個小時。堪稱,中華小曲庫。
感謝鄧麗君,感謝曹俊鴻,以極高的天賦和才華詮釋過大詩人李白的《清平調三首》。
“你剛才唱的太悲苦了,我阿兄大喜的日子,咱們還是唱點歌舞升平的詩吧。”對於唱歌這件事,劉綽絲毫也不會扭捏,“你既唱了杜甫的詩,那我便唱李太白的《清平調三首》吧。曲子是我自己瞎哼的,你可別笑話我。”
李二認真且期待,但麵上表情卻絲毫不顯。
“我不笑話你!”他保證道。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一曲唱畢,李二也是呆呆的樣子。
劉綽如今自然也是稚嫩的童聲,但神奇的是,她的歌聲卻雍容大氣,看似多情繾綣,實際卻滿是灑脫寂然之感。
“怎麽樣,我唱得如何?”她在李二眼前揮了揮手。
雖然,這份不自信是源於她所唱曲調乃是剽竊他人之作的愧疚,但能當麵問聽者自己唱得如何,她也自覺自己足夠厚顏了。
李二聽得有些靈魂飄蕩的感覺。
這三首歌舞升平的詩,雖被她唱得有些惆悵失落。但在他眼中,卻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絕代佳人倚著欄杆賞花,春風吹動佳人的鬢發,赫然就是長大後的劉綽。
盡管,此時的他不可能知道劉綽長大後是什麽樣子。可他就認定,那位佳人絕非貴妃,一定是她。
他家中也養著樂工舞姬。卻絕無人在她這個年紀,有此等才華。
“劉五娘子,真乃妙人也!小人今日真是飽了耳福。”忠管事讚歎道。
這位劉五娘子秀外慧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若是將來真能嫁給他家郎君,也是極好的。隻是不知不是正妻,劉家的人能否願意。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李二道。
劉綽其實不知道這兩句出自哪裏,但曉得絕對是好詞。大意是說她顧盼神飛,光彩照人。歌聲氣息如蘭花般帶著芳香。
劉綽臉色微紅,心道,‘還是古人有文化會誇人,俺真是甘拜下風。’
她必須挽尊找迴場子。“餘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李二郎的歌聲絕對配得上。”
李二噗嗤笑出聲,“接著玩?”
劉綽認真道:“好啊,我說真的,你真的唱得好聽。後麵我若贏了,還是會要你唱歌給我聽的。”
開玩笑,她來到這裏後,娛樂項目實在是太少了。嘴巴饞了,可以靠自己滿足。
耳朵想聽歌了可怎麽辦?畢竟,自己唱給自己聽,總顯得怪異啊!
此等聆聽古人旋律的機會,真是難得。唱歌給她聽的人還是個貴公子。雅得很!
君子六藝,說不定,李二的琴藝也十分了得。
劉綽暗下決心,他迴去前,一定要讓他彈琴給自己聽。
許是真的讓劉綽的話哄開心了,她總覺得第三局牌李二在故意相讓。
“再唱一首歌聽聽唄!”劉綽道。
李二的臉上帶著掩不住的笑意。“今日是你阿兄大婚,此詩便是我賀他新婚的。且請劉五娘子代劉大郎君賞聽。”
李二唱的是《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李二唱完,目光灼灼地看著她。
劉綽隻知道這首詩出自《詩經》,別的便一無所知了。就連意思,她都不懂。
對於《詩經》那個時代的用語,她的理解力也就跟文盲差不多。乍一看,字好像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在說什麽。
劉綽詞窮,隻好無恥誇讚道:“哈哈哈哈,李二郎高才,餘音繞梁,餘音繞梁!”
她剛才真不該肆意吹捧,人家自有唱不完的詩歌,自己卻沒詞誇人了。
下迴再贏,就讓他跳舞,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第四局,李二贏了。
一輸一贏,有來有往。
以李二的棋力,劉綽都有些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了。
“不如,劉五娘子也再來一曲。”
劉綽不禁感慨,前世她聽歌多就是有好處啊,好歹會那麽幾首以古詩詞為歌詞的歌。
這迴,她要感謝《長安十二時辰》劇組,感謝張紫寧,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感謝李白大大。
沒錯,她隻能跟李白杠上了。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隻賭珠璣滿鬥。日晚卻理殘妝,禦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她唱的雖是大唐盛事,曲調卻是暗流湧動的。
“你似乎很喜歡玄宗皇帝和楊貴妃?”李二問。
劉綽搖頭,坦然道:“說句大不敬的話,我很不喜歡玄宗皇帝,更不喜歡宮廷。我隻是,很喜歡李太白的詩。但麵對帝王之愛,貴妃是不是也根本沒得選?”
李二讚賞道:“我也很不喜歡他,但很喜歡李太白的詩。”
劉綽看了一眼旁邊的忠管事。他不僅絲毫沒有受到震動,還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
大唐的牛逼,從百姓的言論自由便可見一斑!
李商隱和白居易不都敢把唐玄宗的私生活拿出來寫詩批鬥?
亂倫,搶兒子的妻子這樣的事,便是放在什麽時候都是令人所不齒的!
李二笑著道:“你放心,今日屋中所談絕不會泄露出去半個字。”
劉綽無賴道:“別說你們根本不會說出去,就算說出去了,我也是絕不認賬的,哈哈哈哈哈!”
她隻是震驚於,自己說話居然比古人還戰戰兢兢。
這年頭又沒有錄音筆,關起門來說話,自然隨便說。
紅果雖然根本聽不懂自家娘子和那個李二郎到底在唱什麽東西,但歌聲是否好聽,她還是聽得出來的。
跟了劉綽這麽久,她也在劉綽的教育下學會了幾個字。雖聽不懂劉綽和李二唱的詞,但自家娘子剛才表達了對某位皇帝的不滿,她還是知道的。
可那有什麽了不起的!
他們一家人挨餓的時候,皇帝在哪裏?
逃難的路上,誰家沒把皇帝掛在嘴邊罵過?
這段日子來,她早將劉綽視作了天上的神明降世。否則,為何她家娘子,人又美,心又善, 待下人尤其是她,極好,會做旁人都不會做的美食,還會唱這麽好聽的歌?
她在一旁看著,隻覺得,她家娘子跟對麵那位好看的李二郎君真是天生一對,般配極了。
此刻,她終於得了機會表達對自家娘子的崇拜之情。
“娘子,您唱歌真好聽!您以後,能不能經常唱歌給奴婢聽?”
劉綽開玩笑道:“你都多大了?還要讓人唱歌哄著睡覺?”
一屋子的人都被她逗笑了。
她話音剛落,外麵就響起了鞭炮聲。
劉珍他們迴來了。
“走吧,咱們出去觀禮!”劉綽邀請道,看架勢,頗有些摩拳擦掌,“我還沒見過娶新婦呢!”
天時已至下午,外麵熱鬧極了。
紅布鋪地,從劉宅大門口一直到劉珍的院子。
劉珍穿著大紅喜袍,滿麵喜色,絲毫看不出一絲疲累。
唐人尚武,他對著天空、地麵和遠處挽弓射出三箭,祈求天長地久和未來幸福美滿。
待新婦下轎,攜著她向大門走來。
餘巧兒看著個子並不高,以扇遮麵,瞧不清相貌。
她過火盆和跨馬鞍。
司儀高聲喊道:“紅紅火火,平平安安!”
接下來的流程,劉綽很熟悉,在古裝劇裏看過很多次。
拜天地,拜父母,最後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在唐代,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為\"拜客\"。
劉綽擠在人群中,喊得比誰都起勁。她是真的感受到了濃濃的煙火氣。
李二壓根沒怎麽看婚禮的儀程,眼神一直追隨著劉綽的身影。
盡管這世界喧囂熱鬧,他的眼中卻隻有一人。
忠管事跟一眾護衛從前也不是沒跟著李二參加過旁的婚禮,但總覺得他家郎君今日的心緒與往日不同。
虞二郎幾次想湊到劉綽身邊,都莫名其妙地被人擠開了。
劉謙就站在劉綽身邊。
身為兄長,他自然注意到了李二的眼神。
同為男人,他自然也明白那眼神的含義,這小子這是動心了!
他家妹子果然厲害!
都不用他出手,就拿下了一個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