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是新一年的第一次月圓之夜。
之所以叫上元節,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
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此等天官賜福的好日子,在唐代是有三天假期的。
節日期間,宵禁暫時取消,坊門、市門晝夜開放,任人通行,稱為“放夜”。天寶三年時,不關閉坊市門的日子是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三日。天寶六年又進行了一些調整,將開坊市門的時間改為正月十七至十九三日。
原因是唐人受佛教、道教的影響,正月十五前後三日是修齋吃素的日子。這樣一來,百姓們雖然可以狂歡遊玩,卻無酒無肉,難免無法盡興,官方調整時間正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兼顧兩種需求。
而安史之亂後,又恢複到了最初的樣子。因為十七到十九的月色終究比不上十四到十六的好看。
嘴裏有了酒肉,卻既無月色又無天官賜福,終究是更加不美的。
晚飯,李二是在劉家吃的。然後,一大家子人一起出門看花燈。
因為懷疑是自己的八字跟妹夫不合,才導致上次杏花樓的事。這迴劉謙一直離李二和劉綽遠遠的。還十分上道地替兩個人哄住了想要纏著他倆的孩子們。
長安城處處張燈結彩,燈與月交相輝映,點亮了整個都城的夜晚。
流光溢彩、聲色交映中,李二跟劉綽先來到了東市的饕餮樓。他被未婚妻安排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出燈謎。
上元節,東西兩市的商戶都要準備許多花燈與燈謎,還要備上足夠吸引人的獎品,也就是彩頭。
元日時,姐妹倆便商定好了,彩頭劉蓉準備,燈謎劉綽準備。
然後,劉綽就不要臉地將這鍋甩給了李二。
“孔夫子登山,打一字?”劉綽吃著自家售賣的特色甜點,冰糖葫蘆,在一旁念道,“暗中下圍棋,打一成語。一塊變九塊,打一成語。四通八達,打一成語。打邊鼓,打一成語。仙樂,打一成語。乖,打一成語?”
劉綽掩麵。
李二你是強迫症麽?謎麵的字數越來越少,現在就剩一個字了,謎底卻是成語?
“怎麽不念了?綽綽,要不,你也出一個謎麵?”李二笑著道,同時將正在寫的一個謎麵寫完。
“也好,我來豐富一下謎麵。省得你出的都是些咬文嚼字的。不過,我就出一個哦!”她重新湊過去,正看到李二剛寫就的新燈謎:鑿壁偷光,打一人物。
呀,這個她知道,孔明,諸葛亮。
這倒一下子讓她有了靈感,當即執筆寫就四個字:孔雀收屏,打一人物。
她剛在另一張彩紙上寫好謎底,就見李二又出了個跟她謎底一模一樣的謎麵:籠中鳥。
她歎了口氣,“果然難不住你。不過,這樣是不是重複了?”
“無妨,燈謎本來就不用太難。若是誰都猜不出,還有什麽樂趣。”李二刷刷又寫了一個燈謎:山下有條蟲,像龍不是龍,打一人物。
燈謎布置好後,兩個人便出門賞燈了。
由於李二太過聰明,遊到西市時,劉綽手中已經滿是戰利品了。
奇珍齋,是西市最大的珠寶行。兩個人今年都在這家店為對方買了禮物。
劉綽出門前,就將那裏作為了自己的目的地。
她要猜中最難的謎底,搶得最貴的彩頭。
兩個人到的時候,奇珍齋門口早已擠滿了人。
人群中間站著一個少女,那少女劉綽和李二都認識,正是顧若蘭。
原來奇珍齋今年的遊戲規則是,出燈謎且在一個時辰後不被猜出的人都能獲得大獎。
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聽起來時間不算長,但考慮到上元節西市的人流量,長安城又人才濟濟,想要謎底不被猜出,其難度還是很大的。
而顧若蘭的謎麵已經堅持了快要一個時辰,馬上就要獲得大獎了。
劉綽湊近一看,驚奇地發現這謎底她居然知道。
可此刻的她卻無心說出謎底,隻是麵色泛紅地緊緊抓住了李二的胳膊。不是因為初八時她結識了顧若蘭,不好意思壞人好事。而是因為在看到謎麵的那一刻,她結結實實被一道天雷劈中了。
那無疑是她重生後挨得最厲害的一道天雷。
原來,一號公務員說的都是真的!除了她之外,還有別的人,從後世重生到了這個時代。而那個人竟然就是顧若蘭!
因為,顧若蘭的謎麵是: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她以詩做謎麵。而這首詩是明代於謙作的《石灰吟》。
一個大唐人怎麽會用明代詩人的詩做謎麵呢?
或許是因為,在唐代,石灰並沒有大規模被用於建造房屋,而更多是被醫者用來入藥治病。又或許是那一個時辰內,沒有什麽醫者或者道士路過。
總之,劉綽呆若木雞地看著顧若蘭在眾人的歡唿聲中摘得了一份頭彩。
被“才女”二字包圍的顧若蘭也早就發現了人群中的劉綽和李二。
她心情大好,擺脫了圍著她恭維的人群,徑直走到了二人麵前,甜甜地道了一句:“裕阿兄,綽姐姐,上元安康!”
李二也笑著道:“上元安康!綽綽她...”
李二早就發現了劉綽的不對勁,正想替她周全禮數。
就聽一旁的劉綽道:“今年過節不收禮,若蘭妹妹,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麽嗎?”
顧若蘭聽到劉綽的問題後,驚得手裏的錦盒都掉落在地。她眼中含淚,激動地抓住劉綽的手道:“收禮隻收腦白金?”
聽了這個答案,劉綽眼中也含了熱淚,鬼使神差唱道:“我像隻魚兒在你的荷塘~~~”
顧若蘭立時便對唱道:“隻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對於兩個人的對話,李二完全摸不著頭緒。腦白金是什麽東西?她們兩個又在通過歌聲打什麽啞謎?
劉綽和顧若蘭歡笑著,手牽手尖叫起來,“啊啊啊啊啊!這是真的麽?這是真的麽?”
蹦了一會兒,顧若蘭又唱道:“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雲彩~”
劉綽自動接唱:“斟滿美酒讓你留下來~”
兩個人又哭又笑地大聲念白了一句“留下來”之後,便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之所以叫上元節,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
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此等天官賜福的好日子,在唐代是有三天假期的。
節日期間,宵禁暫時取消,坊門、市門晝夜開放,任人通行,稱為“放夜”。天寶三年時,不關閉坊市門的日子是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三日。天寶六年又進行了一些調整,將開坊市門的時間改為正月十七至十九三日。
原因是唐人受佛教、道教的影響,正月十五前後三日是修齋吃素的日子。這樣一來,百姓們雖然可以狂歡遊玩,卻無酒無肉,難免無法盡興,官方調整時間正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兼顧兩種需求。
而安史之亂後,又恢複到了最初的樣子。因為十七到十九的月色終究比不上十四到十六的好看。
嘴裏有了酒肉,卻既無月色又無天官賜福,終究是更加不美的。
晚飯,李二是在劉家吃的。然後,一大家子人一起出門看花燈。
因為懷疑是自己的八字跟妹夫不合,才導致上次杏花樓的事。這迴劉謙一直離李二和劉綽遠遠的。還十分上道地替兩個人哄住了想要纏著他倆的孩子們。
長安城處處張燈結彩,燈與月交相輝映,點亮了整個都城的夜晚。
流光溢彩、聲色交映中,李二跟劉綽先來到了東市的饕餮樓。他被未婚妻安排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出燈謎。
上元節,東西兩市的商戶都要準備許多花燈與燈謎,還要備上足夠吸引人的獎品,也就是彩頭。
元日時,姐妹倆便商定好了,彩頭劉蓉準備,燈謎劉綽準備。
然後,劉綽就不要臉地將這鍋甩給了李二。
“孔夫子登山,打一字?”劉綽吃著自家售賣的特色甜點,冰糖葫蘆,在一旁念道,“暗中下圍棋,打一成語。一塊變九塊,打一成語。四通八達,打一成語。打邊鼓,打一成語。仙樂,打一成語。乖,打一成語?”
劉綽掩麵。
李二你是強迫症麽?謎麵的字數越來越少,現在就剩一個字了,謎底卻是成語?
“怎麽不念了?綽綽,要不,你也出一個謎麵?”李二笑著道,同時將正在寫的一個謎麵寫完。
“也好,我來豐富一下謎麵。省得你出的都是些咬文嚼字的。不過,我就出一個哦!”她重新湊過去,正看到李二剛寫就的新燈謎:鑿壁偷光,打一人物。
呀,這個她知道,孔明,諸葛亮。
這倒一下子讓她有了靈感,當即執筆寫就四個字:孔雀收屏,打一人物。
她剛在另一張彩紙上寫好謎底,就見李二又出了個跟她謎底一模一樣的謎麵:籠中鳥。
她歎了口氣,“果然難不住你。不過,這樣是不是重複了?”
“無妨,燈謎本來就不用太難。若是誰都猜不出,還有什麽樂趣。”李二刷刷又寫了一個燈謎:山下有條蟲,像龍不是龍,打一人物。
燈謎布置好後,兩個人便出門賞燈了。
由於李二太過聰明,遊到西市時,劉綽手中已經滿是戰利品了。
奇珍齋,是西市最大的珠寶行。兩個人今年都在這家店為對方買了禮物。
劉綽出門前,就將那裏作為了自己的目的地。
她要猜中最難的謎底,搶得最貴的彩頭。
兩個人到的時候,奇珍齋門口早已擠滿了人。
人群中間站著一個少女,那少女劉綽和李二都認識,正是顧若蘭。
原來奇珍齋今年的遊戲規則是,出燈謎且在一個時辰後不被猜出的人都能獲得大獎。
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聽起來時間不算長,但考慮到上元節西市的人流量,長安城又人才濟濟,想要謎底不被猜出,其難度還是很大的。
而顧若蘭的謎麵已經堅持了快要一個時辰,馬上就要獲得大獎了。
劉綽湊近一看,驚奇地發現這謎底她居然知道。
可此刻的她卻無心說出謎底,隻是麵色泛紅地緊緊抓住了李二的胳膊。不是因為初八時她結識了顧若蘭,不好意思壞人好事。而是因為在看到謎麵的那一刻,她結結實實被一道天雷劈中了。
那無疑是她重生後挨得最厲害的一道天雷。
原來,一號公務員說的都是真的!除了她之外,還有別的人,從後世重生到了這個時代。而那個人竟然就是顧若蘭!
因為,顧若蘭的謎麵是: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她以詩做謎麵。而這首詩是明代於謙作的《石灰吟》。
一個大唐人怎麽會用明代詩人的詩做謎麵呢?
或許是因為,在唐代,石灰並沒有大規模被用於建造房屋,而更多是被醫者用來入藥治病。又或許是那一個時辰內,沒有什麽醫者或者道士路過。
總之,劉綽呆若木雞地看著顧若蘭在眾人的歡唿聲中摘得了一份頭彩。
被“才女”二字包圍的顧若蘭也早就發現了人群中的劉綽和李二。
她心情大好,擺脫了圍著她恭維的人群,徑直走到了二人麵前,甜甜地道了一句:“裕阿兄,綽姐姐,上元安康!”
李二也笑著道:“上元安康!綽綽她...”
李二早就發現了劉綽的不對勁,正想替她周全禮數。
就聽一旁的劉綽道:“今年過節不收禮,若蘭妹妹,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麽嗎?”
顧若蘭聽到劉綽的問題後,驚得手裏的錦盒都掉落在地。她眼中含淚,激動地抓住劉綽的手道:“收禮隻收腦白金?”
聽了這個答案,劉綽眼中也含了熱淚,鬼使神差唱道:“我像隻魚兒在你的荷塘~~~”
顧若蘭立時便對唱道:“隻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對於兩個人的對話,李二完全摸不著頭緒。腦白金是什麽東西?她們兩個又在通過歌聲打什麽啞謎?
劉綽和顧若蘭歡笑著,手牽手尖叫起來,“啊啊啊啊啊!這是真的麽?這是真的麽?”
蹦了一會兒,顧若蘭又唱道:“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雲彩~”
劉綽自動接唱:“斟滿美酒讓你留下來~”
兩個人又哭又笑地大聲念白了一句“留下來”之後,便緊緊擁抱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