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祝你成功
祠堂的燭火被穿堂風吹得忽明忽暗,錢氏縮在蒲團上,聽見門軸轉動的吱呀聲。她抬眼看見劉綽提著六角宮燈進來,暖黃的光暈裏,少女眉目如畫。
";連你也要來審我?";錢氏攥緊裙角,";我說了不是我做的,你們休想冤枉我...";
“我不是來興師問罪的,也不覺得這事是你做的。隻是有個問題想問你!”
錢氏一愣,“你居然相信我?”
劉綽道:“不是相信你,而是我分得清裝傻充愣和委屈莫名是什麽樣子。”
錢氏眼睛裏有了淚光,氣息也平順了不少,“你想問什麽?說吧!”
“三叔母,知道為什麽大家都覺得是你做的麽?”劉綽邊向前走邊道。
“還不是看我沒了家翁的護佑,又失了夫君的寵愛,好欺負?我與冷氏素來不睦,又得罪過你們大房。如今,你得了勢。她咬死了是我,這是想借著你們大房的手徹底把我踩死!”錢氏梗著脖子道。
“全錯!”劉綽聲音平平道,“是因為昨夜家中出了那樣的事,人人擔驚受怕,你今日一大早卻還有心思梳妝打扮。這看起來多像是奸計得逞後的幸災樂禍啊!”
“你什麽意思?我問心無愧,怎就不能打扮了?二房又不是死了人,難道我披麻戴孝提前哭喪他們就滿意了?”
";三叔母今日這簪子倒是別致。";見她傻乎乎的,劉綽忽然伸手取下她鬢間新簪,";雙股累絲嵌南珠的樣式,瞧著有些眼熟。";
“哎,別動,這簪子是你四叔母的陪嫁,她前日剛送我的。可不是什麽來路不明的東西!”錢氏甚為寶貝那發簪,一把奪走,重新插迴腦袋上。
“四叔母怎舍得將這樣好的發簪贈給三叔母?”劉綽笑問。
“你究竟想說什麽?這麽多妯娌裏,我跟她關係最是要好,相互送幾樣首飾戴有什麽稀奇?”錢氏有些不耐。
但見劉綽就那麽看著她卻不說話,隻好道,“如今,我也顧不得什麽長輩的臉麵了。這些年,我跟你三叔父話都說不了幾句。你四叔母卻是夫妻恩愛多年。前日,她瞧見王氏那賤人又給我氣受,這才跟我說了他們夫妻多年恩愛的秘密。”
“哦?”劉綽盡職盡責地做好了一個捧哏。
錢氏覺得這樣近距離跟成了縣主的劉綽說話,實在難得,也就打開了話匣子。
“綽姐兒,我跟你說,你可得記在心裏,說不得以後也用得到。這男人啊,你年輕的時候千好萬好。人一老,變心變得比誰都快。你四叔母說,那離了心的夫妻,隻要妻子能得一件和順夫妻的愛物,再沾沾新嫁娘的喜氣,就能讓夫君迴心轉意。”
“這喜氣要怎麽沾?”
“你四叔母說,咱們家蓉姐兒和嫻姐兒能一起嫁入高門,這是天大的喜氣。若我能連續三日戴著這簪子,似新嫁娘那般早起梳妝,便能借著這喜氣重奪夫君歡心。隻要再戴一天,你三叔就····”
劉綽輕笑,“世上若真有此等妙法,哪還有那麽多離了心的夫妻?哪還有失了寵的妃嬪?她們是找不到此等好物還是再也沒見過新嫁娘?”
說著說著,錢氏猛然拔下頭上簪子,跪坐起來,發髻散落半幅。
“你是說,她在騙我?她騙我這個作甚?她·····這不可能,怎麽可能?我與她做了快二十年的妯娌,從沒做過什麽對不起她的事情!我不信!”
劉綽從不是個危言聳聽的人。
不知為何,錢氏後背發涼,跌坐在地。她想起突然劉嬌臨產那日的情景,想起這些年被張氏當槍使的種種...
";不妨與三叔母打個賭。";劉綽扶了扶錢氏,";今夜子時前,定有人勸您以死謝罪。";
劉綽剛迴到桃花塢,迎麵便看到高遠疾走而來。
“啟稟縣主,京兆府的人把琉璃工坊圍了!”
劉綽心中早有準備,倒也並不驚訝。“走吧,去瞧瞧!”
西市映月琉璃工坊,李實撫摸著新得的翡翠扳指,看著衙役將燒窯師傅按在地上:";給本王掘地三尺!定要找出那詛咒用的貓屍!";
";想不到,嗣道王竟親自來了。";劉綽策馬而至。
“明慧縣主消息得的倒快!”李實皮笑肉不笑地客套。
“彼此彼此!”劉綽笑得雲淡風輕。
看著衙差將琉璃工房搜了個底朝天,李實得意極了,“希望一會兒搜出贓物,縣主依舊能笑得這麽雲淡風輕。”
“那祝你成功!”劉綽語氣誠懇道。
李實有些傻眼,這小女娘究竟哪來的底氣?她是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明慧縣主不會以為憑著自己在聖人麵前那點靠阿諛奉承得來的功績,就能躲過巫蠱案吧?”
劉綽微微挑眉,不急不緩地說道:“嗣道王莫不是在說笑?在您這天下第一大佞臣麵前,劉某不過小巫見大巫罷了!”
“縣主還是這麽的牙尖嘴利!”琉璃工坊的窯火映得李實麵色忽明忽暗,他官靴碾過滿地石英砂,“給我仔細地搜,便是爐灰都不能放過!”
然而一番搜查下來,卻是一無所獲。
李實臉色陰沉,劉綽卻笑意更濃,“嗣道王這迴可是聽信了小人讒言?”
李實惱羞成怒,拂袖就要離開。
此時,劉綽再次開口:“嗣道王如此急切地汙蔑於我,莫不是背後有人指使?”
李實身形一頓,卻未迴話匆匆離去。
“嗣道王慢走!”
送走了李實,劉綽對陳三和宋四鄭重行了一禮。
“多謝二位!”
陳三忙側身避開,“縣主這是要折煞小人!我們兄弟都是廢人了,縣主卻還肯用我們,便是我們兄弟的再生父母!可莫要再說這麽生分的話了!”
宋四也笑著道:“說來也是驚險,那李實帶著衙役撞開坊門時,陳三正將最後一個貓屍扔進窯爐。”
“究竟是何人在工坊裏弄鬼?”
陳三和宋四對視一眼,“幸虧縣主早叫咱們盯著送河沙的。聽聞女學庖屋鬧貓尾巴那謠言,我們兄弟就又加了小心。一直都沒出事,今早那送貨的,看著就畏畏縮縮的,可不就讓我們抓了個正著。”
祠堂的燭火被穿堂風吹得忽明忽暗,錢氏縮在蒲團上,聽見門軸轉動的吱呀聲。她抬眼看見劉綽提著六角宮燈進來,暖黃的光暈裏,少女眉目如畫。
";連你也要來審我?";錢氏攥緊裙角,";我說了不是我做的,你們休想冤枉我...";
“我不是來興師問罪的,也不覺得這事是你做的。隻是有個問題想問你!”
錢氏一愣,“你居然相信我?”
劉綽道:“不是相信你,而是我分得清裝傻充愣和委屈莫名是什麽樣子。”
錢氏眼睛裏有了淚光,氣息也平順了不少,“你想問什麽?說吧!”
“三叔母,知道為什麽大家都覺得是你做的麽?”劉綽邊向前走邊道。
“還不是看我沒了家翁的護佑,又失了夫君的寵愛,好欺負?我與冷氏素來不睦,又得罪過你們大房。如今,你得了勢。她咬死了是我,這是想借著你們大房的手徹底把我踩死!”錢氏梗著脖子道。
“全錯!”劉綽聲音平平道,“是因為昨夜家中出了那樣的事,人人擔驚受怕,你今日一大早卻還有心思梳妝打扮。這看起來多像是奸計得逞後的幸災樂禍啊!”
“你什麽意思?我問心無愧,怎就不能打扮了?二房又不是死了人,難道我披麻戴孝提前哭喪他們就滿意了?”
";三叔母今日這簪子倒是別致。";見她傻乎乎的,劉綽忽然伸手取下她鬢間新簪,";雙股累絲嵌南珠的樣式,瞧著有些眼熟。";
“哎,別動,這簪子是你四叔母的陪嫁,她前日剛送我的。可不是什麽來路不明的東西!”錢氏甚為寶貝那發簪,一把奪走,重新插迴腦袋上。
“四叔母怎舍得將這樣好的發簪贈給三叔母?”劉綽笑問。
“你究竟想說什麽?這麽多妯娌裏,我跟她關係最是要好,相互送幾樣首飾戴有什麽稀奇?”錢氏有些不耐。
但見劉綽就那麽看著她卻不說話,隻好道,“如今,我也顧不得什麽長輩的臉麵了。這些年,我跟你三叔父話都說不了幾句。你四叔母卻是夫妻恩愛多年。前日,她瞧見王氏那賤人又給我氣受,這才跟我說了他們夫妻多年恩愛的秘密。”
“哦?”劉綽盡職盡責地做好了一個捧哏。
錢氏覺得這樣近距離跟成了縣主的劉綽說話,實在難得,也就打開了話匣子。
“綽姐兒,我跟你說,你可得記在心裏,說不得以後也用得到。這男人啊,你年輕的時候千好萬好。人一老,變心變得比誰都快。你四叔母說,那離了心的夫妻,隻要妻子能得一件和順夫妻的愛物,再沾沾新嫁娘的喜氣,就能讓夫君迴心轉意。”
“這喜氣要怎麽沾?”
“你四叔母說,咱們家蓉姐兒和嫻姐兒能一起嫁入高門,這是天大的喜氣。若我能連續三日戴著這簪子,似新嫁娘那般早起梳妝,便能借著這喜氣重奪夫君歡心。隻要再戴一天,你三叔就····”
劉綽輕笑,“世上若真有此等妙法,哪還有那麽多離了心的夫妻?哪還有失了寵的妃嬪?她們是找不到此等好物還是再也沒見過新嫁娘?”
說著說著,錢氏猛然拔下頭上簪子,跪坐起來,發髻散落半幅。
“你是說,她在騙我?她騙我這個作甚?她·····這不可能,怎麽可能?我與她做了快二十年的妯娌,從沒做過什麽對不起她的事情!我不信!”
劉綽從不是個危言聳聽的人。
不知為何,錢氏後背發涼,跌坐在地。她想起突然劉嬌臨產那日的情景,想起這些年被張氏當槍使的種種...
";不妨與三叔母打個賭。";劉綽扶了扶錢氏,";今夜子時前,定有人勸您以死謝罪。";
劉綽剛迴到桃花塢,迎麵便看到高遠疾走而來。
“啟稟縣主,京兆府的人把琉璃工坊圍了!”
劉綽心中早有準備,倒也並不驚訝。“走吧,去瞧瞧!”
西市映月琉璃工坊,李實撫摸著新得的翡翠扳指,看著衙役將燒窯師傅按在地上:";給本王掘地三尺!定要找出那詛咒用的貓屍!";
";想不到,嗣道王竟親自來了。";劉綽策馬而至。
“明慧縣主消息得的倒快!”李實皮笑肉不笑地客套。
“彼此彼此!”劉綽笑得雲淡風輕。
看著衙差將琉璃工房搜了個底朝天,李實得意極了,“希望一會兒搜出贓物,縣主依舊能笑得這麽雲淡風輕。”
“那祝你成功!”劉綽語氣誠懇道。
李實有些傻眼,這小女娘究竟哪來的底氣?她是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明慧縣主不會以為憑著自己在聖人麵前那點靠阿諛奉承得來的功績,就能躲過巫蠱案吧?”
劉綽微微挑眉,不急不緩地說道:“嗣道王莫不是在說笑?在您這天下第一大佞臣麵前,劉某不過小巫見大巫罷了!”
“縣主還是這麽的牙尖嘴利!”琉璃工坊的窯火映得李實麵色忽明忽暗,他官靴碾過滿地石英砂,“給我仔細地搜,便是爐灰都不能放過!”
然而一番搜查下來,卻是一無所獲。
李實臉色陰沉,劉綽卻笑意更濃,“嗣道王這迴可是聽信了小人讒言?”
李實惱羞成怒,拂袖就要離開。
此時,劉綽再次開口:“嗣道王如此急切地汙蔑於我,莫不是背後有人指使?”
李實身形一頓,卻未迴話匆匆離去。
“嗣道王慢走!”
送走了李實,劉綽對陳三和宋四鄭重行了一禮。
“多謝二位!”
陳三忙側身避開,“縣主這是要折煞小人!我們兄弟都是廢人了,縣主卻還肯用我們,便是我們兄弟的再生父母!可莫要再說這麽生分的話了!”
宋四也笑著道:“說來也是驚險,那李實帶著衙役撞開坊門時,陳三正將最後一個貓屍扔進窯爐。”
“究竟是何人在工坊裏弄鬼?”
陳三和宋四對視一眼,“幸虧縣主早叫咱們盯著送河沙的。聽聞女學庖屋鬧貓尾巴那謠言,我們兄弟就又加了小心。一直都沒出事,今早那送貨的,看著就畏畏縮縮的,可不就讓我們抓了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