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戚騏纓提起此事,承璵並沒有多大意外,小寧兒的身世早晚都會大白於天下的。
戚騏纓微微點著頭,神情複雜,這麽多日了,他對於樂寧公主的身世還是處於震驚的狀態:“是,?安城的百姓們每日裏都議論,想不知道都難,怕也是從京城裏傳到這兒的……此事對太子殿下、樂寧公主都不利,沐黨之人的陰謀太過明顯!事關公主,隻能謹慎行事。”
承璵靜靜聽著戚騏纓的話,他原以為小寧兒的身世一旦被他的近臣們知道後,他們的反應會和沐黨那些人是一樣的震驚、不可思議還有怨怒,但是戚騏纓此刻在他麵前卻並沒有這些表現,一心隻想著如何應對沐黨的陰謀詭計。想著,承璵不由問道:“騏纓,對於樂寧公主之事,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戚騏纓一愣,慢慢將目光又落在承璵的臉上,猶豫地開了口:“迴太子殿下,剛聽到樂寧公主的身世時,臣也是大驚的,即便是這些日過去了,臣對於此事還是很懵的狀態……”
承璵輕輕點頭:“孤理解,公主的身世在冀國、在整個天下,都算得上是一件秘事,你一時接受不了不奇怪。”
“樂寧公主是當年陛下親自冊封的冀國公主,既然陛下都介意樂寧公主的真實身份,臣等這些做臣子的就更不應該再對樂寧公主有何偏見,同時也更應該相信陛下的決定。”戚騏纓細細觀察著承璵的表情,還好麵前的人沒有生氣:“太子殿下想必也一早就知道樂寧公主的身世,可也不懼還帶著公主一起赴豫國宴,如此,想來一切都在太子殿下的掌握之中了,臣便隻要聽從太子殿下命令行事就成。”
承璵的眼神淡淡地定在戚騏纓的身上,他倒真的希望迴京後,朝中的其他臣子也能如此想:“不錯,樂寧公主身世這一事孤早就知道了,哪怕沐黨他們已經拿了此事來做文章,孤也一早便想了應對之法。沐黨想利用公主來威脅孤,那這步棋他們是真的下錯了,最後的結果於他們可以說是引火上身了!”承璵的語氣漸漸冰冷。
“太子殿下有辦法了?”戚騏纓期待著看著承璵。
“先坐下把湯喝了,孤與你細說。”
“是。”戚騏纓來到承璵的對麵坐下。
承璵沉思,緩緩開口:“你剛說得不錯,即便我們現在不在京城,也隻有一千將士,但我們與世子、戚將軍裏應外合,我們不是孤立無援。但京城裏這幾月發生的事情不是世子的一封書信就能全部了解的,所以,到時孤會一個人先秘密迴京,而騏纓,你的責任就大了,你在明,姚大將軍和沐家的暗衛都會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加倍小心。”
戚騏纓愣住:“太子殿下您一個人迴京?那樂寧公主……”
“公主暫時沒有和孤一起,公主現在一處安全的地方,等處理完沐黨,孤再接公主迴宮。”想起璿寧在古月閣,而他臨走時也沒有親自和她道聲別,承璵就怕璿寧看了他留的書信心裏怨他了……
公主沒有和太子殿下一起?太子殿下沒有帶公主迴?安城?戚騏纓感到詫異:畢竟太子殿下去哪裏都是帶著公主在身邊的。
很快,戚騏纓也就想通了,此次迴京十有八九要與姚大將軍對戰,如此危險的境地確實公主不在場最好,況且公主的身世現在也是傳的沸沸揚揚,再勾起公主的傷心事就不好了:“那,潭雪姑娘在公主身邊保護吧?”
“潭雪一直都和公主在一起。”
“嗯。”戚騏纓心安不少,潭雪姑娘的武功他見識過,有她在,公主一定不會有危險!
承璵下意識地注視了一會兒戚騏纓,隨後繼續道:“孤迴京了後,還是會派人用書信和你聯係。依沐黨的一貫伎倆,在你帶兵進城的附近,他們一定會暗地裏埋伏起來,你一定得要小心。”
“是,臣事先一定會先派人去附近探敵情。”戚騏纓認真迴道。
“還有,城外你與姚覺澄相見之時,他一定會逼問你孤和公主的行蹤,你照實說就行。”
戚騏纓蹙眉感到不解:“照實說?太子殿下,這樣不是就暴露了太子殿下您的計劃嗎?”
承璵淡定解惑:“不會,姚大將軍帶兵出城時,孤的局那時已經布好了大半,世子他們也同時在行動,你告訴他實情,說不定他還會對你手下留情,畢竟他還需要你帶他來找到孤。”
“嗯?”戚騏纓皺起了臉,還是不太明白太子的意思。
“騏纓,你跟在孤身邊的時日不短,這次赴豫國國宴孤也是讓你一起的,而對於孤和公主的事情你若是什麽都不知道,你認為姚大將軍會信你的話嗎?”承璵問著。
戚騏纓搖搖頭。
“對,姚覺澄他不信你的結果是什麽,你知道嗎?”承璵又問。
“這個……”戚騏纓遲疑了會兒,道:“他一定不會放過臣。”
“不錯,既然他不打算放過你,戚騏纓,你何不都告訴他,這樣還能給自己多爭取些時辰。”承璵怕事有變故:“如果,京城裏已經被沐黨的人都控製住,戚將軍不能帶兵去救你,那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先保全自己,姚覺澄一定會把你押著迴京,但隻有你人進京了,一切就都好辦了。”
戚騏纓仔細聽著承璵所說的每一個字:“是,臣謹記太子殿下的話,絕不逞匹夫之勇!”
“你在?安待了有些日子了,沐家的人定是在附近探著謙王府的動靜,明日一早你便率著將士們起程迴京。”
“臣遵令。那,太子殿下您……”
“孤現在就走。”
“現在就走?”戚騏纓關心道:“太子殿下何不在王府上休息一晚再趕路迴京?若太子殿下實在急,好歹也等用了膳呀!”
“不了,喝了謙王府的這湯,孤也該繼續做正事了。”承璵已經站起了身:“早些鏟除掉沐黨,也能早日接小寧兒迴宮了。”
“那太子殿下,臣派一路人馬隨太子殿下一起迴京城。”
承璵抬手否道:“不用,原本沐軾玄就想要探得孤的行蹤,孤再多帶人一起走,恐怕還會引起他人的注意。”
“可距京城還有一段距離,萬一路上遇到什麽人遇到些意外,太子殿下還是讓一隊人馬跟著您一起走,這樣也好保護殿下您的安全。”戚騏纓勸著。
承璵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這樣隻會更暴露孤的行蹤,況且以孤的武藝,也不會再讓人有機會傷害到孤。不必多說了,騏纓,孤得盡快迴京和世子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短短不到半個時辰,承璵和戚騏纓聊完後,便就立刻離開了謙王府,迅速隱匿在?安的人群中繼續趕路。
翌日清晨,戚騏纓也遵令率領一千將士重新起程迴京,王府大門前,老管家看著遠去的排排士兵,陰霾也瞬間籠罩在他心頭,隻可惜,他不知他家王爺現在何處,是否也知曉如今朝中的形勢……
當日日暮,承璵就已趕迴了京城,城門口人來人往,承璵坐於馬背上抬頭看向那城牆之上的值守之人:是尤都尉。即使是戚將軍的人,承璵也不敢大意,從馬背上下來後,他一手牽著馬微微低下頭混跡在百姓中進了京城。
此時也正是京城一日之中最熱鬧的時候,承璵也走在街頭暗暗探聽著百姓們的閑談,果然就如戚騏纓說的,百姓們紛紛議論璿寧的身世,又想到他之前收到的高護衛的傳信,可這都多長時日了?怎麽還在議論這事?當然,還有不少議論他的……承璵聽著這些話是越說越離譜,簡直是無稽之談,“紅顏禍水”、“昏庸儲君”這些話都能從這些百姓的嘴裏說出來,他這些年做的一切難不成都白做了?
嘴角劃出一個冷冽笑,承璵牽著馬就轉向了另一個街頭,那是去往邢府的方向,他之所以沒有選擇去崇德侯府找鍾離彥然,就是怕引起沐軾玄的人的注意,畢竟相比邢府而言,崇德侯府才更會是沐軾玄想要探查的地方。
天色漸漸暗下來,邢府的側門已是有小廝來點亮起石燈,承璵剛好停在府門前,小廝見著眼前戴著笠帽的年輕男子,上前一問:“這位公子,您來找誰?”
承璵低聲道,腳步卻不停地踏進了府門:“太子太師,我有要事需見邢太師。”
“欸~公子……”小廝本是想給承璵引路,奈何看著眼前的人步伐比他迅速幾倍,似乎比他還要熟悉邢府,不過近兩月悄悄來邢府的人不在少數,對於眼前這個陌生的公子,小廝也未加阻攔。
承璵沒急著去書房找邢廉詡,他怕這個時候朝中哪個大臣跑來,發現了他的蹤跡就不好了,故便一路去了邢允僥的小院。
也是巧,剛轉角上了長廊就見著邢筠傾迎麵而來。
邢筠傾看著麵前這奇怪裝扮的男子差一點就要大聲喚人來了,承璵上前兩步摘下頭上的笠帽:“筠傾,是本宮!”
威嚴的聲音帶著那麽些熟悉,邢筠傾也走近了仔細看向麵前男子的臉,不由又是一聲驚叫:“太……太子殿下?您……怎麽在這兒?”
承璵微蹙了眉:“小聲些,孤這次是秘密迴京的,你可別到處宣揚!”
“哦,是,臣女一定為太子殿下保密。”現今朝中發生了這麽大的事,邢筠傾能明白太子為何會悄悄迴京。又看了看承璵的身後,空無一人,邢筠傾好奇問道:“太子殿下,樂寧公主呢?怎麽沒有和您在一起?”
“孤此次是一個人迴京的,公主現在也在一個安全之地,之後孤會接公主迴宮。”
邢筠傾長長鬆了口氣,隨之笑起來:“臣女就知道太子殿下是不會撇下公主不管的!”
承璵有些愣住,神色帶有不悅:“怎麽?是有什麽人認為孤會對樂寧公主不聞不顧嗎?”
“啊?”邢筠傾反應迅速,搖頭否道:“沒有啊,臣女還有世子,都認為太子殿下乃重情重義之人,定會護公主殿下周全。”
“太師呢?此刻可有朝中大臣在府上與太師議事?”承璵問著。
“這個……臣女不知,臣女剛迴府,才給世子送了晚膳迴來。”
承璵的目光移到邢筠傾手裏提著的食盒,半個多月了,他是許久未好好用膳了:“一會兒,你讓人把晚膳備好送到你兄長那兒,孤在那用膳。”
“嗯,臣女這就讓人去備晚膳。”
邢筠傾剛走了兩步就被一道嚴厲的聲音給絆住:“站住,筠傾,不許去。”
兩人同時尋聲看去,隻見邢允僥從前方正走來。
“哥,你忙完迴府了?快看是誰來了?太子殿下一個人偷偷迴京城了,你們有事情可以當麵商議了。”邢筠傾知道她的哥哥是日盼夜盼太子殿下能早日迴來。
邢允僥麵色沉沉地來到承璵身前:“臣參見太子殿下。”
承璵看著眼前邢允僥這怪聲怪氣的樣子:“免禮。”
“謝太子殿下。”邢允僥直起身子:“太子殿下,臣有要事想和殿下商議,不知殿下眼下可有空閑?”
承璵當然是有閑的:“正好,孤也有事情要吩咐你去做。”
“太子殿下,請隨臣來!”說著,邢允僥就已在承璵前麵帶路,從始至終,他都沒有看邢筠傾一眼。
邢筠傾傻眼地站在原地,直到他二人的身影轉角不見她才意識到待會兒可能會有大事發生,這些日來,她是看清了她哥的真麵目,心急之下,邢筠傾便趕快去找她爺爺幫忙。
承璵對於邢允僥這突然摸不透的情緒,倒是頗為淡定,也不覺得奇怪,事實上他一早就料到了他們會對自己有怨言,但是當邢允僥“砰——”的一聲重重地關上屋門時,承璵心裏也頓時是有了怒氣。
“說!樂寧公主的身世是怎麽一迴事?襄國公主一事是不是真的?”邢允僥厲聲的質問,全然沒有了方才對承璵的敬意。
戚騏纓微微點著頭,神情複雜,這麽多日了,他對於樂寧公主的身世還是處於震驚的狀態:“是,?安城的百姓們每日裏都議論,想不知道都難,怕也是從京城裏傳到這兒的……此事對太子殿下、樂寧公主都不利,沐黨之人的陰謀太過明顯!事關公主,隻能謹慎行事。”
承璵靜靜聽著戚騏纓的話,他原以為小寧兒的身世一旦被他的近臣們知道後,他們的反應會和沐黨那些人是一樣的震驚、不可思議還有怨怒,但是戚騏纓此刻在他麵前卻並沒有這些表現,一心隻想著如何應對沐黨的陰謀詭計。想著,承璵不由問道:“騏纓,對於樂寧公主之事,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戚騏纓一愣,慢慢將目光又落在承璵的臉上,猶豫地開了口:“迴太子殿下,剛聽到樂寧公主的身世時,臣也是大驚的,即便是這些日過去了,臣對於此事還是很懵的狀態……”
承璵輕輕點頭:“孤理解,公主的身世在冀國、在整個天下,都算得上是一件秘事,你一時接受不了不奇怪。”
“樂寧公主是當年陛下親自冊封的冀國公主,既然陛下都介意樂寧公主的真實身份,臣等這些做臣子的就更不應該再對樂寧公主有何偏見,同時也更應該相信陛下的決定。”戚騏纓細細觀察著承璵的表情,還好麵前的人沒有生氣:“太子殿下想必也一早就知道樂寧公主的身世,可也不懼還帶著公主一起赴豫國宴,如此,想來一切都在太子殿下的掌握之中了,臣便隻要聽從太子殿下命令行事就成。”
承璵的眼神淡淡地定在戚騏纓的身上,他倒真的希望迴京後,朝中的其他臣子也能如此想:“不錯,樂寧公主身世這一事孤早就知道了,哪怕沐黨他們已經拿了此事來做文章,孤也一早便想了應對之法。沐黨想利用公主來威脅孤,那這步棋他們是真的下錯了,最後的結果於他們可以說是引火上身了!”承璵的語氣漸漸冰冷。
“太子殿下有辦法了?”戚騏纓期待著看著承璵。
“先坐下把湯喝了,孤與你細說。”
“是。”戚騏纓來到承璵的對麵坐下。
承璵沉思,緩緩開口:“你剛說得不錯,即便我們現在不在京城,也隻有一千將士,但我們與世子、戚將軍裏應外合,我們不是孤立無援。但京城裏這幾月發生的事情不是世子的一封書信就能全部了解的,所以,到時孤會一個人先秘密迴京,而騏纓,你的責任就大了,你在明,姚大將軍和沐家的暗衛都會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加倍小心。”
戚騏纓愣住:“太子殿下您一個人迴京?那樂寧公主……”
“公主暫時沒有和孤一起,公主現在一處安全的地方,等處理完沐黨,孤再接公主迴宮。”想起璿寧在古月閣,而他臨走時也沒有親自和她道聲別,承璵就怕璿寧看了他留的書信心裏怨他了……
公主沒有和太子殿下一起?太子殿下沒有帶公主迴?安城?戚騏纓感到詫異:畢竟太子殿下去哪裏都是帶著公主在身邊的。
很快,戚騏纓也就想通了,此次迴京十有八九要與姚大將軍對戰,如此危險的境地確實公主不在場最好,況且公主的身世現在也是傳的沸沸揚揚,再勾起公主的傷心事就不好了:“那,潭雪姑娘在公主身邊保護吧?”
“潭雪一直都和公主在一起。”
“嗯。”戚騏纓心安不少,潭雪姑娘的武功他見識過,有她在,公主一定不會有危險!
承璵下意識地注視了一會兒戚騏纓,隨後繼續道:“孤迴京了後,還是會派人用書信和你聯係。依沐黨的一貫伎倆,在你帶兵進城的附近,他們一定會暗地裏埋伏起來,你一定得要小心。”
“是,臣事先一定會先派人去附近探敵情。”戚騏纓認真迴道。
“還有,城外你與姚覺澄相見之時,他一定會逼問你孤和公主的行蹤,你照實說就行。”
戚騏纓蹙眉感到不解:“照實說?太子殿下,這樣不是就暴露了太子殿下您的計劃嗎?”
承璵淡定解惑:“不會,姚大將軍帶兵出城時,孤的局那時已經布好了大半,世子他們也同時在行動,你告訴他實情,說不定他還會對你手下留情,畢竟他還需要你帶他來找到孤。”
“嗯?”戚騏纓皺起了臉,還是不太明白太子的意思。
“騏纓,你跟在孤身邊的時日不短,這次赴豫國國宴孤也是讓你一起的,而對於孤和公主的事情你若是什麽都不知道,你認為姚大將軍會信你的話嗎?”承璵問著。
戚騏纓搖搖頭。
“對,姚覺澄他不信你的結果是什麽,你知道嗎?”承璵又問。
“這個……”戚騏纓遲疑了會兒,道:“他一定不會放過臣。”
“不錯,既然他不打算放過你,戚騏纓,你何不都告訴他,這樣還能給自己多爭取些時辰。”承璵怕事有變故:“如果,京城裏已經被沐黨的人都控製住,戚將軍不能帶兵去救你,那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先保全自己,姚覺澄一定會把你押著迴京,但隻有你人進京了,一切就都好辦了。”
戚騏纓仔細聽著承璵所說的每一個字:“是,臣謹記太子殿下的話,絕不逞匹夫之勇!”
“你在?安待了有些日子了,沐家的人定是在附近探著謙王府的動靜,明日一早你便率著將士們起程迴京。”
“臣遵令。那,太子殿下您……”
“孤現在就走。”
“現在就走?”戚騏纓關心道:“太子殿下何不在王府上休息一晚再趕路迴京?若太子殿下實在急,好歹也等用了膳呀!”
“不了,喝了謙王府的這湯,孤也該繼續做正事了。”承璵已經站起了身:“早些鏟除掉沐黨,也能早日接小寧兒迴宮了。”
“那太子殿下,臣派一路人馬隨太子殿下一起迴京城。”
承璵抬手否道:“不用,原本沐軾玄就想要探得孤的行蹤,孤再多帶人一起走,恐怕還會引起他人的注意。”
“可距京城還有一段距離,萬一路上遇到什麽人遇到些意外,太子殿下還是讓一隊人馬跟著您一起走,這樣也好保護殿下您的安全。”戚騏纓勸著。
承璵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這樣隻會更暴露孤的行蹤,況且以孤的武藝,也不會再讓人有機會傷害到孤。不必多說了,騏纓,孤得盡快迴京和世子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短短不到半個時辰,承璵和戚騏纓聊完後,便就立刻離開了謙王府,迅速隱匿在?安的人群中繼續趕路。
翌日清晨,戚騏纓也遵令率領一千將士重新起程迴京,王府大門前,老管家看著遠去的排排士兵,陰霾也瞬間籠罩在他心頭,隻可惜,他不知他家王爺現在何處,是否也知曉如今朝中的形勢……
當日日暮,承璵就已趕迴了京城,城門口人來人往,承璵坐於馬背上抬頭看向那城牆之上的值守之人:是尤都尉。即使是戚將軍的人,承璵也不敢大意,從馬背上下來後,他一手牽著馬微微低下頭混跡在百姓中進了京城。
此時也正是京城一日之中最熱鬧的時候,承璵也走在街頭暗暗探聽著百姓們的閑談,果然就如戚騏纓說的,百姓們紛紛議論璿寧的身世,又想到他之前收到的高護衛的傳信,可這都多長時日了?怎麽還在議論這事?當然,還有不少議論他的……承璵聽著這些話是越說越離譜,簡直是無稽之談,“紅顏禍水”、“昏庸儲君”這些話都能從這些百姓的嘴裏說出來,他這些年做的一切難不成都白做了?
嘴角劃出一個冷冽笑,承璵牽著馬就轉向了另一個街頭,那是去往邢府的方向,他之所以沒有選擇去崇德侯府找鍾離彥然,就是怕引起沐軾玄的人的注意,畢竟相比邢府而言,崇德侯府才更會是沐軾玄想要探查的地方。
天色漸漸暗下來,邢府的側門已是有小廝來點亮起石燈,承璵剛好停在府門前,小廝見著眼前戴著笠帽的年輕男子,上前一問:“這位公子,您來找誰?”
承璵低聲道,腳步卻不停地踏進了府門:“太子太師,我有要事需見邢太師。”
“欸~公子……”小廝本是想給承璵引路,奈何看著眼前的人步伐比他迅速幾倍,似乎比他還要熟悉邢府,不過近兩月悄悄來邢府的人不在少數,對於眼前這個陌生的公子,小廝也未加阻攔。
承璵沒急著去書房找邢廉詡,他怕這個時候朝中哪個大臣跑來,發現了他的蹤跡就不好了,故便一路去了邢允僥的小院。
也是巧,剛轉角上了長廊就見著邢筠傾迎麵而來。
邢筠傾看著麵前這奇怪裝扮的男子差一點就要大聲喚人來了,承璵上前兩步摘下頭上的笠帽:“筠傾,是本宮!”
威嚴的聲音帶著那麽些熟悉,邢筠傾也走近了仔細看向麵前男子的臉,不由又是一聲驚叫:“太……太子殿下?您……怎麽在這兒?”
承璵微蹙了眉:“小聲些,孤這次是秘密迴京的,你可別到處宣揚!”
“哦,是,臣女一定為太子殿下保密。”現今朝中發生了這麽大的事,邢筠傾能明白太子為何會悄悄迴京。又看了看承璵的身後,空無一人,邢筠傾好奇問道:“太子殿下,樂寧公主呢?怎麽沒有和您在一起?”
“孤此次是一個人迴京的,公主現在也在一個安全之地,之後孤會接公主迴宮。”
邢筠傾長長鬆了口氣,隨之笑起來:“臣女就知道太子殿下是不會撇下公主不管的!”
承璵有些愣住,神色帶有不悅:“怎麽?是有什麽人認為孤會對樂寧公主不聞不顧嗎?”
“啊?”邢筠傾反應迅速,搖頭否道:“沒有啊,臣女還有世子,都認為太子殿下乃重情重義之人,定會護公主殿下周全。”
“太師呢?此刻可有朝中大臣在府上與太師議事?”承璵問著。
“這個……臣女不知,臣女剛迴府,才給世子送了晚膳迴來。”
承璵的目光移到邢筠傾手裏提著的食盒,半個多月了,他是許久未好好用膳了:“一會兒,你讓人把晚膳備好送到你兄長那兒,孤在那用膳。”
“嗯,臣女這就讓人去備晚膳。”
邢筠傾剛走了兩步就被一道嚴厲的聲音給絆住:“站住,筠傾,不許去。”
兩人同時尋聲看去,隻見邢允僥從前方正走來。
“哥,你忙完迴府了?快看是誰來了?太子殿下一個人偷偷迴京城了,你們有事情可以當麵商議了。”邢筠傾知道她的哥哥是日盼夜盼太子殿下能早日迴來。
邢允僥麵色沉沉地來到承璵身前:“臣參見太子殿下。”
承璵看著眼前邢允僥這怪聲怪氣的樣子:“免禮。”
“謝太子殿下。”邢允僥直起身子:“太子殿下,臣有要事想和殿下商議,不知殿下眼下可有空閑?”
承璵當然是有閑的:“正好,孤也有事情要吩咐你去做。”
“太子殿下,請隨臣來!”說著,邢允僥就已在承璵前麵帶路,從始至終,他都沒有看邢筠傾一眼。
邢筠傾傻眼地站在原地,直到他二人的身影轉角不見她才意識到待會兒可能會有大事發生,這些日來,她是看清了她哥的真麵目,心急之下,邢筠傾便趕快去找她爺爺幫忙。
承璵對於邢允僥這突然摸不透的情緒,倒是頗為淡定,也不覺得奇怪,事實上他一早就料到了他們會對自己有怨言,但是當邢允僥“砰——”的一聲重重地關上屋門時,承璵心裏也頓時是有了怒氣。
“說!樂寧公主的身世是怎麽一迴事?襄國公主一事是不是真的?”邢允僥厲聲的質問,全然沒有了方才對承璵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