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星漢燦爛3
綜穿之鬼將軍的穿越之旅 作者:煙雨無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25章 星漢燦爛3
程少商讓溫情提取了一份自己的記憶給他們看。
溫情還是第一次使用雙全手讀取記憶的能力,馮寶寶在把八奇技傳給他們後,她看中雙全手的治療能力,便學了雙全手,但一直以來使用雙全手都是用在治療上。
好在程少商十分配合,並不抵抗,溫情多費了點功夫,還是把完整的記憶給提取出來了。
四人看完程少商的記憶後,表情都十分精彩。
馮寶寶直接掏出鏟子:“我要去把那些家夥都埋了!”
這迴李蓮花不說馮寶寶隻知道埋人了,相反,他還要助馮寶寶一臂之力,把那些對程少商不好的人全埋了。
溫寧更是淚眼汪汪,直說:“咱們少商受苦了。”
溫情翻了個白眼:“她被欺負了還知道反抗,當初你被溫晁欺負了隻會一個人偷偷躲著哭。”
馮寶寶:“哪個敢欺負我二鍋!”
程少商:“師叔你也被人欺負了?”
溫寧:“幹什麽?幹什麽?我們現在在說少商的事,我的事那是多久以前的老黃曆了,早就過去了。”
大家的注意力又迴到程少商身上。
程少商剛出生,父母就帶著她的龍鳳胎哥哥去了戰場上,把她一個人留在家中跟著祖母和叔母。但叔母因為沒有兒子,最想留下的是男孩兒,而不是程少商這個無用的女孩兒。而且叔母葛氏跟程少商的母親蕭元漪不對付,她把對蕭元漪的不滿全部都發泄到了還年幼的程少商身上,動輒打罵餓肚子,病了不請醫,也不讓她念書識字。
本該給她提供庇護的祖母,就因為蕭元漪是二嫁之身,且兒子程始對蕭元漪愛護有加,對蕭元漪也是哪兒都不滿意,對蕭元漪的女兒程少商自然也是冷漠放逐,任由她被欺負。
好不容易熬到父母歸家,以為日子會好過了,然而蕭元漪對唯一的女兒程少商隻有挑剔和不滿,沒有絲毫溫情寬慰之語。
蕭元漪拿住葛氏把柄把葛氏休了,卻對葛氏的女兒程姎愛護有加,體貼關愛猶如親母女。
程少商不怨恨程姎,雖然程姎是葛氏的女兒,但程姎自小養在葛舅母膝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個正直善良的女孩兒,跟葛氏完全不一樣。但她看到蕭元漪對程姎的好,內心也是無比失落,為何阿母對堂姊那麽好,對她卻百般挑剔?
後來,淩不疑當眾求婚程少商,蕭元漪將程少商貶得一無是處,還說“若少商非我子女,如此新婦嫁我程氏,妾也決計不會答應”。
蕭元漪似乎從來都看不到程少商身上的閃光點,她的當眾羞辱,令程少商對她徹底死了心。她可能就不該奢求母愛吧。
後來皇後把程少商接進宮中教養。皇後看到的少商,是天真率直而不是莽撞無禮,是機靈聰慧而不是頑劣不堪。皇後喜愛程少商,把程少商當做親生女兒般疼愛,讓從來沒有得到過偏愛的程少商感受到了被偏愛的滋味。一個願意悉心教導的長輩,一個願意給予愛和溫暖的長輩,彌補了程少商內心的缺失。
皇後對程少商來說,就如同一個母親。後來在皇後被廢,幽禁長秋宮的時候,程少商毫不猶豫的選擇入宮陪伴皇後。
程少商的婚事也是一波三折。她有過三個未婚夫,三人各有優缺點,她最終嫁的人是淩不疑,但淩不疑也是傷她最深的人。
也難怪重活一世,程少商誰都不願意搭理,隻想幫皇後。
皇後被廢,究其原因是為了保護太子,也就是她的兒子。太子性格軟弱,這個國家剛建立不久,需要的是一個英明神武有魄力的繼承人。但太子若無故被廢,太子以及太子的同胞兄弟們未來恐怕難有一個好下場。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皇後才自請廢後。
隻要皇後被廢了,那皇後所出之子就不再是嫡子,太子之位被廢就不是太子無德。等越妃成為皇後,越妃所出的三皇子就能名正言順的成為新的太子。
國家繼承人的更迭才不會給這個新建立的皇朝帶來動蕩。
溫寧他們也不能為了幫助皇後就隨意插手這個國家的立儲大事。
而且幫助人,不是要聽聽看當事人自己的想法嗎?皇後需要什麽,想要什麽,得她自己決定,外人如何能私自替她做決定?
“那還是要先見到皇後才行。”程少商琢磨該如何進宮,如何接近皇後。
“也不用,阿玉可以幫忙溝通,這方麵祂是專業的。”
係統在這方麵確實是得天獨厚,祂能挖掘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願望。
沒多久,溫玉就迴來了。
【她的願望是做宣神諳。】
馮寶寶不解:“她不就是宣神諳嗎?”
其他人倒是能明白。在別人眼中,宣神諳是皇後,是文帝的妻子,是皇子公主的母親,但唯獨不是她自己。
【還有就是不再介入皇帝與越姮的感情之中。】
溫寧他們不了解這方麵的情況,程少商解釋說:“皇上和皇後是政治聯姻,他們成親前,皇上和越妃就是青梅竹馬的愛人。這場婚姻從來都不是她想要的,但她沒有辦法拒絕。她日複一日的看著皇上和越妃恩愛有加,想必也是十分煎熬。”
這場剪不斷理還亂的婚姻,從來都沒有獲得愛的宣神諳是一場悲劇,但對從原配變成妾的越妃又何嚐有過公平?
偏偏這兩個女子都是善良的,有原則,有底線的人。宣神諳溫柔賢淑,越姮強勢卻也內心柔軟,兩個本該立場對立的人,越姮明白宣神諳的身不由己,宣神諳明白越姮的忍讓和委屈。越姮跟隨文帝出征的時候,她能安心的把自己的孩子都交給宣神諳來撫養,哪怕有孩子夭折她也從不懷疑宣神諳。而宣神諳的孩子遇刺,她也從未懷疑是越姮所為。
兩個那麽好的女子,在這樣的身份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彼此信任彼此理解,若她們不是嫁給了同一個男人,或許她們能夠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然而宣神諳也沒辦法怨恨文帝。文帝雖然不愛她,但給了她皇後的尊位,讓她的兒子成為太子,與她相敬如賓,給了她最大的尊重。他除了感情,什麽都給她了。可她向往的偏偏就是那獨一無二的感情。每每看到文帝與越姮二人的互動,她的內心沒辦法不嫉妒。但她的尊嚴不允許她去爭搶這份感情。
她愛文帝,也很慶幸自己嫁的人是文帝,但如果有可能,她希望她隻是她,隻是宣神諳,與他不再相見。
程少商讓溫情提取了一份自己的記憶給他們看。
溫情還是第一次使用雙全手讀取記憶的能力,馮寶寶在把八奇技傳給他們後,她看中雙全手的治療能力,便學了雙全手,但一直以來使用雙全手都是用在治療上。
好在程少商十分配合,並不抵抗,溫情多費了點功夫,還是把完整的記憶給提取出來了。
四人看完程少商的記憶後,表情都十分精彩。
馮寶寶直接掏出鏟子:“我要去把那些家夥都埋了!”
這迴李蓮花不說馮寶寶隻知道埋人了,相反,他還要助馮寶寶一臂之力,把那些對程少商不好的人全埋了。
溫寧更是淚眼汪汪,直說:“咱們少商受苦了。”
溫情翻了個白眼:“她被欺負了還知道反抗,當初你被溫晁欺負了隻會一個人偷偷躲著哭。”
馮寶寶:“哪個敢欺負我二鍋!”
程少商:“師叔你也被人欺負了?”
溫寧:“幹什麽?幹什麽?我們現在在說少商的事,我的事那是多久以前的老黃曆了,早就過去了。”
大家的注意力又迴到程少商身上。
程少商剛出生,父母就帶著她的龍鳳胎哥哥去了戰場上,把她一個人留在家中跟著祖母和叔母。但叔母因為沒有兒子,最想留下的是男孩兒,而不是程少商這個無用的女孩兒。而且叔母葛氏跟程少商的母親蕭元漪不對付,她把對蕭元漪的不滿全部都發泄到了還年幼的程少商身上,動輒打罵餓肚子,病了不請醫,也不讓她念書識字。
本該給她提供庇護的祖母,就因為蕭元漪是二嫁之身,且兒子程始對蕭元漪愛護有加,對蕭元漪也是哪兒都不滿意,對蕭元漪的女兒程少商自然也是冷漠放逐,任由她被欺負。
好不容易熬到父母歸家,以為日子會好過了,然而蕭元漪對唯一的女兒程少商隻有挑剔和不滿,沒有絲毫溫情寬慰之語。
蕭元漪拿住葛氏把柄把葛氏休了,卻對葛氏的女兒程姎愛護有加,體貼關愛猶如親母女。
程少商不怨恨程姎,雖然程姎是葛氏的女兒,但程姎自小養在葛舅母膝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個正直善良的女孩兒,跟葛氏完全不一樣。但她看到蕭元漪對程姎的好,內心也是無比失落,為何阿母對堂姊那麽好,對她卻百般挑剔?
後來,淩不疑當眾求婚程少商,蕭元漪將程少商貶得一無是處,還說“若少商非我子女,如此新婦嫁我程氏,妾也決計不會答應”。
蕭元漪似乎從來都看不到程少商身上的閃光點,她的當眾羞辱,令程少商對她徹底死了心。她可能就不該奢求母愛吧。
後來皇後把程少商接進宮中教養。皇後看到的少商,是天真率直而不是莽撞無禮,是機靈聰慧而不是頑劣不堪。皇後喜愛程少商,把程少商當做親生女兒般疼愛,讓從來沒有得到過偏愛的程少商感受到了被偏愛的滋味。一個願意悉心教導的長輩,一個願意給予愛和溫暖的長輩,彌補了程少商內心的缺失。
皇後對程少商來說,就如同一個母親。後來在皇後被廢,幽禁長秋宮的時候,程少商毫不猶豫的選擇入宮陪伴皇後。
程少商的婚事也是一波三折。她有過三個未婚夫,三人各有優缺點,她最終嫁的人是淩不疑,但淩不疑也是傷她最深的人。
也難怪重活一世,程少商誰都不願意搭理,隻想幫皇後。
皇後被廢,究其原因是為了保護太子,也就是她的兒子。太子性格軟弱,這個國家剛建立不久,需要的是一個英明神武有魄力的繼承人。但太子若無故被廢,太子以及太子的同胞兄弟們未來恐怕難有一個好下場。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皇後才自請廢後。
隻要皇後被廢了,那皇後所出之子就不再是嫡子,太子之位被廢就不是太子無德。等越妃成為皇後,越妃所出的三皇子就能名正言順的成為新的太子。
國家繼承人的更迭才不會給這個新建立的皇朝帶來動蕩。
溫寧他們也不能為了幫助皇後就隨意插手這個國家的立儲大事。
而且幫助人,不是要聽聽看當事人自己的想法嗎?皇後需要什麽,想要什麽,得她自己決定,外人如何能私自替她做決定?
“那還是要先見到皇後才行。”程少商琢磨該如何進宮,如何接近皇後。
“也不用,阿玉可以幫忙溝通,這方麵祂是專業的。”
係統在這方麵確實是得天獨厚,祂能挖掘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願望。
沒多久,溫玉就迴來了。
【她的願望是做宣神諳。】
馮寶寶不解:“她不就是宣神諳嗎?”
其他人倒是能明白。在別人眼中,宣神諳是皇後,是文帝的妻子,是皇子公主的母親,但唯獨不是她自己。
【還有就是不再介入皇帝與越姮的感情之中。】
溫寧他們不了解這方麵的情況,程少商解釋說:“皇上和皇後是政治聯姻,他們成親前,皇上和越妃就是青梅竹馬的愛人。這場婚姻從來都不是她想要的,但她沒有辦法拒絕。她日複一日的看著皇上和越妃恩愛有加,想必也是十分煎熬。”
這場剪不斷理還亂的婚姻,從來都沒有獲得愛的宣神諳是一場悲劇,但對從原配變成妾的越妃又何嚐有過公平?
偏偏這兩個女子都是善良的,有原則,有底線的人。宣神諳溫柔賢淑,越姮強勢卻也內心柔軟,兩個本該立場對立的人,越姮明白宣神諳的身不由己,宣神諳明白越姮的忍讓和委屈。越姮跟隨文帝出征的時候,她能安心的把自己的孩子都交給宣神諳來撫養,哪怕有孩子夭折她也從不懷疑宣神諳。而宣神諳的孩子遇刺,她也從未懷疑是越姮所為。
兩個那麽好的女子,在這樣的身份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彼此信任彼此理解,若她們不是嫁給了同一個男人,或許她們能夠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姐妹。
然而宣神諳也沒辦法怨恨文帝。文帝雖然不愛她,但給了她皇後的尊位,讓她的兒子成為太子,與她相敬如賓,給了她最大的尊重。他除了感情,什麽都給她了。可她向往的偏偏就是那獨一無二的感情。每每看到文帝與越姮二人的互動,她的內心沒辦法不嫉妒。但她的尊嚴不允許她去爭搶這份感情。
她愛文帝,也很慶幸自己嫁的人是文帝,但如果有可能,她希望她隻是她,隻是宣神諳,與他不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