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故事會
我欲道法建霸業,卻用儒術開天門 作者:方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是兩個《名偵探張柯南》的故事,胡誌誠便被震驚到麻木。
這些離奇又合理的故事,就算是達州城裏最有刑偵經驗的捕快,也編不出來,更何況是一個十歲小孩。
像胡誌高這種年紀的小孩聽了隻會覺得很厲害,很精彩,並不會察覺其中的知識與經驗有多麽駭人聽聞,但胡誌誠他是成年人了,有一定社會閱曆,一下子便覺察到了不同尋常之處。
“他再聰明也不可能自己編造得出這些故事,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別人給他講過,他記住了……那誰給他傳授這些知識的呢?誰會費盡心思把這些知識編成故事,教給他呢?”
胡誌誠他看出了這個故事背後的價值所在,對於大部份人來說,這個隻是個故事,聽過樂一樂就算了,對生活並沒有多少影響,但對於某些領域的人來說,這就是吃飯的本事,是需要拜師學藝才能得到的知識,例如衙門裏的捕快……
“這些故事,都是他講給你們聽的?”胡誌誠問。
“對啊,都是他講的,而且他講的故事老精彩了,別人都講不出那個味道,聽他講故事還要入會收錢的,每個月要十文錢……”
胡誌高說這話的時候,還瞄了門口一眼,故意壓低聲音跟大哥說,怕給娘親聽到了。
雖然十文錢也不算多,但他不想讓娘知道他每個月都花這筆錢。
“入會?入什麽會?”胡誌誠聽了當場皺眉,這種類似於某某幫、某某派、某某會、某某堂的江湖幫派名稱,一下子觸動了他的神經。
“聽故事的會啊,楊峰取名為:故事會。想聽他講故事,就要加入他創立的故事會,還要每個月給他交會費,不過會費不貴,單外院就有好幾十人是我們故事會的會員,內院的好像也有幾個。”
“我跟你說,加入故事會還有很多好處的,我和故事會裏的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而且加入故事會後,不怕被人欺負,有人欺負我們故事會的人,我們也會相互幫忙的,要是碰到硬碴了,就去找我們的大姐大,外院和內院的人都不敢惹她……”
胡誌高對自己加入了故事會成為會員一事感到挺自豪的,他根本不知道楊峰就是為了收點會員費才這麽說的,天真的他以為故事會有點像他爹所在的白浪幫那樣幫會組織,加入了不但有故事聽,還能在書院裏有靠山,不會被有家世的權貴子弟欺負。
楊峰的故事會用故事凝聚了一群書院的學童,基於有同樣的愛好,聽同樣的故事,他們之間有了共同的話題,這些話題對於沒有聽過故事的人來說,根本聽不懂,於是楊峰在白鹿書院造就了一個以他為首的小群體,這個小群體裏還出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凝聚力。
“什麽大姐大啊?”胡誌誠腦袋上又是一個問號。
“張家的張小靈啊,她也是我們故事會的一員,她是最早就加入故事會的人,還一口氣交了十年的會費。張家的【天殤霸體】又不是不知道,外院誰敢惹她,打又打不過,內院的人也不敢惹。所以隻要有誰敢欺負我們故事會的人,大不了把大姐大搬出來,這事就平了!”
胡誌高的言語之間,對於自己加入了故事會的事情,感到無比正確與自豪。
胡誌誠當然知道【天殤霸體】,張家世代將門,為大漓縱橫沙場,【天殤霸體】的戰力是不用質疑的,書院裏最多就是小輩們的打鬧,不是生死搏殺,普通的拳腳功夫對抗,大多的同齡人還真打不過張小靈。
“你再跟我說說你們故事會還有楊峰的事情。”
“沒問題……我跟你說……”
胡誌高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滔滔不絕的繼續講,把他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跟大哥講了一遍。
這個時候胡誌誠得知了楊峰有個師父,西六街的宋宅就是他師父的,他師父還是個道士,據說有些故事就是他師父講給楊峰聽的。
書院裏也有人曾好奇楊峰為什麽能編這麽多故事,天天做夢好像也做不過來啊,於是楊峰就了個借口,說是有的故事是他師父講給他聽的,給應付過去了。
本來從胡誌高那裏了解到的信息,也足夠他交差了,但是從叔父家離開後,胡誌誠出於個人的好奇,還是決定對楊峰的師父展開一番調查,如果《名偵探張柯南》的故事是他師父講給他聽的。
接下來這幾天裏,憑著知道的名字,胡誌誠還真的調查出了楊峰師父宋立成的一些過往。
宋立成碰巧也是達州城人士,生於商賈之家,本該繼承家業的他,卻因貪官謀害家財,落了個父母妻子皆亡的下場。
鬥不過貪官,告官無門,年輕時的宋立成逃去了外地不知所蹤,沒想到是去當了道士。
後來那個貪官也死了,被人分了屍,深夜丟在衙門大門口,並被列出了各種罪狀,顯然是仇殺。同時那段時間達州城的衙門裏也死了不少人,個個死狀慘烈,行兇之人是恨極了這些人。
貪官被殺一案,當年也是追查數年,查不到任何結果,胡誌誠是因為有關聯,才順便調查到了這事,一串聯起來就容易產生聯想,你說當年的貪官會不會是被宋立成所殺的呢?
當然,案件的真相胡誌誠並不在意,他又不是衙門的捕頭,貪官被殺他雙手叫好,江湖上有本事殺貪官又沒被追查到的,才是真的高手俠士,能打殺那些貪官醜惡的嘴臉,百姓都在暗地裏叫好。
“這事到此為止,可以跟叔父交差了。”調查宋立成的過往也隻是胡誌誠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但沒必要去招惹別人,感覺這個宋立成不是個簡單的人物,還是不要交惡的好。
“叔父,你要找的人我已經找到,這是我調查到的信息,請過目!”胡誌誠給自己的叔叔遞上了一封信,信封裏是他調查所得的信息記錄。
不過信封裏記錄的並不完全,關於楊峰在書院裏的所作所為,還有楊峰師父宋立成的詳細信息並沒有在內。
反正別人的委托也隻是把這個人找出來,知道一些住址和行為習慣就行,沒必要匯報得太詳細,浪費紙張。
而且關於楊峰在書院的所作所為,還有他個人具備的知識麵,有點駭人聽聞,要是真寫上去了,再多兩個信封也不夠裝,也說不清楚,幹脆就不要寫了。
這些離奇又合理的故事,就算是達州城裏最有刑偵經驗的捕快,也編不出來,更何況是一個十歲小孩。
像胡誌高這種年紀的小孩聽了隻會覺得很厲害,很精彩,並不會察覺其中的知識與經驗有多麽駭人聽聞,但胡誌誠他是成年人了,有一定社會閱曆,一下子便覺察到了不同尋常之處。
“他再聰明也不可能自己編造得出這些故事,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別人給他講過,他記住了……那誰給他傳授這些知識的呢?誰會費盡心思把這些知識編成故事,教給他呢?”
胡誌誠他看出了這個故事背後的價值所在,對於大部份人來說,這個隻是個故事,聽過樂一樂就算了,對生活並沒有多少影響,但對於某些領域的人來說,這就是吃飯的本事,是需要拜師學藝才能得到的知識,例如衙門裏的捕快……
“這些故事,都是他講給你們聽的?”胡誌誠問。
“對啊,都是他講的,而且他講的故事老精彩了,別人都講不出那個味道,聽他講故事還要入會收錢的,每個月要十文錢……”
胡誌高說這話的時候,還瞄了門口一眼,故意壓低聲音跟大哥說,怕給娘親聽到了。
雖然十文錢也不算多,但他不想讓娘知道他每個月都花這筆錢。
“入會?入什麽會?”胡誌誠聽了當場皺眉,這種類似於某某幫、某某派、某某會、某某堂的江湖幫派名稱,一下子觸動了他的神經。
“聽故事的會啊,楊峰取名為:故事會。想聽他講故事,就要加入他創立的故事會,還要每個月給他交會費,不過會費不貴,單外院就有好幾十人是我們故事會的會員,內院的好像也有幾個。”
“我跟你說,加入故事會還有很多好處的,我和故事會裏的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而且加入故事會後,不怕被人欺負,有人欺負我們故事會的人,我們也會相互幫忙的,要是碰到硬碴了,就去找我們的大姐大,外院和內院的人都不敢惹她……”
胡誌高對自己加入了故事會成為會員一事感到挺自豪的,他根本不知道楊峰就是為了收點會員費才這麽說的,天真的他以為故事會有點像他爹所在的白浪幫那樣幫會組織,加入了不但有故事聽,還能在書院裏有靠山,不會被有家世的權貴子弟欺負。
楊峰的故事會用故事凝聚了一群書院的學童,基於有同樣的愛好,聽同樣的故事,他們之間有了共同的話題,這些話題對於沒有聽過故事的人來說,根本聽不懂,於是楊峰在白鹿書院造就了一個以他為首的小群體,這個小群體裏還出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凝聚力。
“什麽大姐大啊?”胡誌誠腦袋上又是一個問號。
“張家的張小靈啊,她也是我們故事會的一員,她是最早就加入故事會的人,還一口氣交了十年的會費。張家的【天殤霸體】又不是不知道,外院誰敢惹她,打又打不過,內院的人也不敢惹。所以隻要有誰敢欺負我們故事會的人,大不了把大姐大搬出來,這事就平了!”
胡誌高的言語之間,對於自己加入了故事會的事情,感到無比正確與自豪。
胡誌誠當然知道【天殤霸體】,張家世代將門,為大漓縱橫沙場,【天殤霸體】的戰力是不用質疑的,書院裏最多就是小輩們的打鬧,不是生死搏殺,普通的拳腳功夫對抗,大多的同齡人還真打不過張小靈。
“你再跟我說說你們故事會還有楊峰的事情。”
“沒問題……我跟你說……”
胡誌高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滔滔不絕的繼續講,把他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跟大哥講了一遍。
這個時候胡誌誠得知了楊峰有個師父,西六街的宋宅就是他師父的,他師父還是個道士,據說有些故事就是他師父講給楊峰聽的。
書院裏也有人曾好奇楊峰為什麽能編這麽多故事,天天做夢好像也做不過來啊,於是楊峰就了個借口,說是有的故事是他師父講給他聽的,給應付過去了。
本來從胡誌高那裏了解到的信息,也足夠他交差了,但是從叔父家離開後,胡誌誠出於個人的好奇,還是決定對楊峰的師父展開一番調查,如果《名偵探張柯南》的故事是他師父講給他聽的。
接下來這幾天裏,憑著知道的名字,胡誌誠還真的調查出了楊峰師父宋立成的一些過往。
宋立成碰巧也是達州城人士,生於商賈之家,本該繼承家業的他,卻因貪官謀害家財,落了個父母妻子皆亡的下場。
鬥不過貪官,告官無門,年輕時的宋立成逃去了外地不知所蹤,沒想到是去當了道士。
後來那個貪官也死了,被人分了屍,深夜丟在衙門大門口,並被列出了各種罪狀,顯然是仇殺。同時那段時間達州城的衙門裏也死了不少人,個個死狀慘烈,行兇之人是恨極了這些人。
貪官被殺一案,當年也是追查數年,查不到任何結果,胡誌誠是因為有關聯,才順便調查到了這事,一串聯起來就容易產生聯想,你說當年的貪官會不會是被宋立成所殺的呢?
當然,案件的真相胡誌誠並不在意,他又不是衙門的捕頭,貪官被殺他雙手叫好,江湖上有本事殺貪官又沒被追查到的,才是真的高手俠士,能打殺那些貪官醜惡的嘴臉,百姓都在暗地裏叫好。
“這事到此為止,可以跟叔父交差了。”調查宋立成的過往也隻是胡誌誠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但沒必要去招惹別人,感覺這個宋立成不是個簡單的人物,還是不要交惡的好。
“叔父,你要找的人我已經找到,這是我調查到的信息,請過目!”胡誌誠給自己的叔叔遞上了一封信,信封裏是他調查所得的信息記錄。
不過信封裏記錄的並不完全,關於楊峰在書院裏的所作所為,還有楊峰師父宋立成的詳細信息並沒有在內。
反正別人的委托也隻是把這個人找出來,知道一些住址和行為習慣就行,沒必要匯報得太詳細,浪費紙張。
而且關於楊峰在書院的所作所為,還有他個人具備的知識麵,有點駭人聽聞,要是真寫上去了,再多兩個信封也不夠裝,也說不清楚,幹脆就不要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