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幣製的構思!班師迴朝!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重新鑄銀?”
“不行!”
“現在的大明白銀流通極為廣泛,想重新鑄銀涉及全國,還是不是時候!”
朱由檢眼神閃爍,腦海快速運轉。
在後世的影視劇中,古人吃完飯,丟下一錠銀子就走的場麵,完全是胡謅的。
一錠銀子,在這個時代有著許多區別,例如純度、重量、顏色,聲音等都是用來判斷一錠銀子成色的方法。
甚至在民間流傳著經驗法則:七黑八灰九轉青,九五成時色還清。
這是鑒別銀子成色的一種經驗總結,意思是成色七成左右的銀子顏色偏黑,八成左右的銀子顏色發灰,九成左右的銀子顏色有些發青,到了九五成左右顏色就比較清亮了。通過觀察銀子的顏色並結合重量來綜合判斷,可以大致確定銀子的成色範圍。
鑒別黃金的成色就相對簡單許多:稱重,牙咬,還有火燒。
目前大明主要流通的銀錠有五十兩,十兩,一兩還有碎銀。
在官府中,通常會把銀子鑄成一百兩和五百兩的大銀錠,以便存放,使用時要麽重新熔鑄,要麽直接按照需要剪碎使用。
在民間,除了大宗消費外,白銀的流通並不大,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銅錢。
正常情況下,民間一兩銀子大約可以兌換五千銅錢,
但是白銀和銅錢之間的兌換比例並非完全固定,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地區差異、市場供求關係以及當時的經濟狀況等。
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商業活動頻繁的地區,可能由於白銀的流入量較大,兌換比例會相對較低;而在一些較為偏遠或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白銀稀缺,兌換比例可能會偏高。
“發行紙幣?”朱由檢輕喃一聲,隨即又搖頭自我否定。
“宋交子,明寶鈔,基本上成為衙門搜刮民間財富的手段,老百姓也不認紙幣。”
“對了!可以鑄造銅幣、銀幣、和金幣!”朱由檢突然想到西方的鑄幣方式,這種辦法到時可以借用一番。
“不過,若是想改革幣製,還是繞不開東南之地!”
朱由檢呢喃著,目光看向天空,眼神再次淩厲起來。
眾所周知,明末時期,中央衙門的財政壓力大,問題的根源之一就是貨幣問題。
中央朝廷在經過萬曆後期,泰昌,天啟三朝由於朝政混亂,帶來的惡果極其嚴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大量白銀流入大明,隨即出現的就是白銀價格下跌,而銅的價值比較穩定,私鑄之風就越演愈烈,而且集中出現在江南地區。
許多家族依靠官紳勾結,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方法,成立大大小小的鑄幣窩點,大量私錢流入市場,直接擾亂貨幣流通秩序。
另外就是官方鑄幣品質下降:麵對私鑄問題,朝廷采取了一些不當的措施,如降低官方製錢的品質,使得官錢的信用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天啟以後,官造的製錢 “大半雜鉛砂,百不盈寸,捽擲輒破碎”,導致鑄幣權逐漸喪失。
江南士紳集團等地方勢力通過把控海外貿易與地方田畝,掌握了一定的鑄幣資源和能力,進一步分割了朝廷對鑄幣權的控製。
他們能夠操縱物價套利以及使用私錢對市麵上的白銀進行套取,使得朝廷對鑄幣權的掌控力大幅下降。
由此一係列的惡果,直接導致中央財政的崩潰。
一個國家,財政崩潰,基本上就離滅國不遠了。
想到這,朱由檢從沉思中迴過神來,眼下對建奴的戰爭獲得初步的勝利,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全力收拾江南之地。
隻有把這塊膿瘡一次性徹底的鏟除,大明才有可能恢複生機!
“朕要出招了!你們可準備好了嗎?”朱由檢背手望著天空,在此輕聲呢喃一聲。
“皇爺,袁崇煥求見。”
王承恩的聲音在朱由檢耳邊響起。
“嗯,叫他進來。”
下一刻,袁崇煥邁步走入行轅中行過君臣之禮後道:“陛下,戰場已經清掃完畢,我軍所有戰死的將士已經全部就近安葬,工部的人正在著手鑄造大墓和紀念碑。”
“好,諸事處理完後,留下足夠的人鎮守薊鎮防線,防止長城外零散的蒙古人襲擾;其餘大軍開拔,準備迴京。”
“臣遵旨。”袁崇煥抱拳行禮後,緩緩退走。
此戰曆經二十日,朱由檢也離京許久,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緊迴宮好好洗個澡,好好休息休息。
八月初三,晨鍾響徹,宵禁解除。
隨著陽光逐漸籠罩大地,原本安靜的北京城開始熱鬧起來。
街上陸續出現販夫走卒沿街叫賣,等許多人到了主街上後,許多人發現。
五城兵馬司一隊隊的士兵拿著掃把,鐵鏟開始打掃北安門到德勝門的街道。
城牆之上,大明的日月軍旗全部換新,迎風飄揚。
等打掃完街道後,士兵又拉來水車,開始清洗街道,同時還有士兵用馬車運來黃土,開始填充地上坑坑窪窪的小坑。
“這是?淨街潑水?黃土墊道?”
“我的天,看來朝廷打贏建奴了!”
“不可能吧?就算是朝廷打了勝仗也用不著這麽大陣仗啊?這可是隻有天子親征或者迴朝時才有的,難道薊鎮出問題,皇帝要親征?”
“我看你們都是瞎,沒看到這路是北定門到德勝門的嗎?一般隻有皇帝親征打贏敵人,才會走這條路,這一幕多少年都沒出現過了。”
···
周圍看熱鬧的百姓圍在一起議論紛紛,疑似大軍勝利班師迴朝的消息快速在京城擴散開。
不到辰時,先一步迴京的袁可立、孫承宗二人帶著文武百官出了北定門,開始沿著街道往德勝門走去。
辰時初刻的時候,教坊司和太常寺組成共同的曲樂隊伍,開始在德勝門外奏樂演奏。
城牆上也響起牛角號聲和曲鼓的振奮聲。
德勝門外,率先出現的是一麵紅底日月大旗,隨後則是黃底龍旗大纛。
“臣袁可立、孫承宗攜文武百官,恭迎陛下班師迴朝!”
朱由檢的禦駕到了跟前,袁可立和孫承宗帶著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下行叩頭大禮。
“眾愛卿免禮。”
眾臣起身迴謝後,袁可立邁步上前道:“陛下,太廟,太社已經準備好,陛下可先去兩地焚香告祭。”
“朕知道了。”
皇帝親征打了勝仗迴來,都是有一整套完整的禮製,朱由檢稍微停留後,就繼續朝著皇城出發。
護送朱由檢的是淨軍和旗手衛,金吾衛等組成的聯合部隊,當然也少不了錦衣衛和暗衛的貼身護衛。
至於十幾萬大軍,則是掉頭去往豐台,暫時入駐京營大營。
這些大軍不可能全部跟著朱由檢迴北京城,一來這麽龐大的大軍,城中沒有地方容納,二來則是將士們作戰許久,需要休整,隻有豐台大營才能夠容納。
“不行!”
“現在的大明白銀流通極為廣泛,想重新鑄銀涉及全國,還是不是時候!”
朱由檢眼神閃爍,腦海快速運轉。
在後世的影視劇中,古人吃完飯,丟下一錠銀子就走的場麵,完全是胡謅的。
一錠銀子,在這個時代有著許多區別,例如純度、重量、顏色,聲音等都是用來判斷一錠銀子成色的方法。
甚至在民間流傳著經驗法則:七黑八灰九轉青,九五成時色還清。
這是鑒別銀子成色的一種經驗總結,意思是成色七成左右的銀子顏色偏黑,八成左右的銀子顏色發灰,九成左右的銀子顏色有些發青,到了九五成左右顏色就比較清亮了。通過觀察銀子的顏色並結合重量來綜合判斷,可以大致確定銀子的成色範圍。
鑒別黃金的成色就相對簡單許多:稱重,牙咬,還有火燒。
目前大明主要流通的銀錠有五十兩,十兩,一兩還有碎銀。
在官府中,通常會把銀子鑄成一百兩和五百兩的大銀錠,以便存放,使用時要麽重新熔鑄,要麽直接按照需要剪碎使用。
在民間,除了大宗消費外,白銀的流通並不大,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銅錢。
正常情況下,民間一兩銀子大約可以兌換五千銅錢,
但是白銀和銅錢之間的兌換比例並非完全固定,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地區差異、市場供求關係以及當時的經濟狀況等。
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商業活動頻繁的地區,可能由於白銀的流入量較大,兌換比例會相對較低;而在一些較為偏遠或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白銀稀缺,兌換比例可能會偏高。
“發行紙幣?”朱由檢輕喃一聲,隨即又搖頭自我否定。
“宋交子,明寶鈔,基本上成為衙門搜刮民間財富的手段,老百姓也不認紙幣。”
“對了!可以鑄造銅幣、銀幣、和金幣!”朱由檢突然想到西方的鑄幣方式,這種辦法到時可以借用一番。
“不過,若是想改革幣製,還是繞不開東南之地!”
朱由檢呢喃著,目光看向天空,眼神再次淩厲起來。
眾所周知,明末時期,中央衙門的財政壓力大,問題的根源之一就是貨幣問題。
中央朝廷在經過萬曆後期,泰昌,天啟三朝由於朝政混亂,帶來的惡果極其嚴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大量白銀流入大明,隨即出現的就是白銀價格下跌,而銅的價值比較穩定,私鑄之風就越演愈烈,而且集中出現在江南地區。
許多家族依靠官紳勾結,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方法,成立大大小小的鑄幣窩點,大量私錢流入市場,直接擾亂貨幣流通秩序。
另外就是官方鑄幣品質下降:麵對私鑄問題,朝廷采取了一些不當的措施,如降低官方製錢的品質,使得官錢的信用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天啟以後,官造的製錢 “大半雜鉛砂,百不盈寸,捽擲輒破碎”,導致鑄幣權逐漸喪失。
江南士紳集團等地方勢力通過把控海外貿易與地方田畝,掌握了一定的鑄幣資源和能力,進一步分割了朝廷對鑄幣權的控製。
他們能夠操縱物價套利以及使用私錢對市麵上的白銀進行套取,使得朝廷對鑄幣權的掌控力大幅下降。
由此一係列的惡果,直接導致中央財政的崩潰。
一個國家,財政崩潰,基本上就離滅國不遠了。
想到這,朱由檢從沉思中迴過神來,眼下對建奴的戰爭獲得初步的勝利,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全力收拾江南之地。
隻有把這塊膿瘡一次性徹底的鏟除,大明才有可能恢複生機!
“朕要出招了!你們可準備好了嗎?”朱由檢背手望著天空,在此輕聲呢喃一聲。
“皇爺,袁崇煥求見。”
王承恩的聲音在朱由檢耳邊響起。
“嗯,叫他進來。”
下一刻,袁崇煥邁步走入行轅中行過君臣之禮後道:“陛下,戰場已經清掃完畢,我軍所有戰死的將士已經全部就近安葬,工部的人正在著手鑄造大墓和紀念碑。”
“好,諸事處理完後,留下足夠的人鎮守薊鎮防線,防止長城外零散的蒙古人襲擾;其餘大軍開拔,準備迴京。”
“臣遵旨。”袁崇煥抱拳行禮後,緩緩退走。
此戰曆經二十日,朱由檢也離京許久,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緊迴宮好好洗個澡,好好休息休息。
八月初三,晨鍾響徹,宵禁解除。
隨著陽光逐漸籠罩大地,原本安靜的北京城開始熱鬧起來。
街上陸續出現販夫走卒沿街叫賣,等許多人到了主街上後,許多人發現。
五城兵馬司一隊隊的士兵拿著掃把,鐵鏟開始打掃北安門到德勝門的街道。
城牆之上,大明的日月軍旗全部換新,迎風飄揚。
等打掃完街道後,士兵又拉來水車,開始清洗街道,同時還有士兵用馬車運來黃土,開始填充地上坑坑窪窪的小坑。
“這是?淨街潑水?黃土墊道?”
“我的天,看來朝廷打贏建奴了!”
“不可能吧?就算是朝廷打了勝仗也用不著這麽大陣仗啊?這可是隻有天子親征或者迴朝時才有的,難道薊鎮出問題,皇帝要親征?”
“我看你們都是瞎,沒看到這路是北定門到德勝門的嗎?一般隻有皇帝親征打贏敵人,才會走這條路,這一幕多少年都沒出現過了。”
···
周圍看熱鬧的百姓圍在一起議論紛紛,疑似大軍勝利班師迴朝的消息快速在京城擴散開。
不到辰時,先一步迴京的袁可立、孫承宗二人帶著文武百官出了北定門,開始沿著街道往德勝門走去。
辰時初刻的時候,教坊司和太常寺組成共同的曲樂隊伍,開始在德勝門外奏樂演奏。
城牆上也響起牛角號聲和曲鼓的振奮聲。
德勝門外,率先出現的是一麵紅底日月大旗,隨後則是黃底龍旗大纛。
“臣袁可立、孫承宗攜文武百官,恭迎陛下班師迴朝!”
朱由檢的禦駕到了跟前,袁可立和孫承宗帶著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下行叩頭大禮。
“眾愛卿免禮。”
眾臣起身迴謝後,袁可立邁步上前道:“陛下,太廟,太社已經準備好,陛下可先去兩地焚香告祭。”
“朕知道了。”
皇帝親征打了勝仗迴來,都是有一整套完整的禮製,朱由檢稍微停留後,就繼續朝著皇城出發。
護送朱由檢的是淨軍和旗手衛,金吾衛等組成的聯合部隊,當然也少不了錦衣衛和暗衛的貼身護衛。
至於十幾萬大軍,則是掉頭去往豐台,暫時入駐京營大營。
這些大軍不可能全部跟著朱由檢迴北京城,一來這麽龐大的大軍,城中沒有地方容納,二來則是將士們作戰許久,需要休整,隻有豐台大營才能夠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