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對外戰爭急不得,對內改革慢不得!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對於罪己詔問題,朱由檢心裏很明白。
孔府很可能是江南那些人推到明麵上的大旗,孔府作為傳承數百年的家族,在天下人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特別是天下讀書人和眾多官員心中,孔府是除了朝堂外的第二聖地。
而陳光裕三人作為勳貴,能和孔府勾結也很好理解。
從自己殺了京城的那兩位國公後,許多勳貴就成了過街老鼠,他們的想法無非是打擊自己這個皇帝的威信,迫使自己重新依靠這些人。
定國公和成國公死後,京城中的勳貴就失去了所有兵權,唯一還在掌權的隻有英國公張維賢,而建奴破關之事讓一些人看到了機會。
朱由檢知道參與這件事的一定不止陳光裕三人,不過他沒有急著對這些人下手,失去兵權的勳貴就是自己的金山銀山,那天缺錢了,隨便找幾個查查,抄家除爵又能得到不少財物。
而且京城中勳貴不少,整體人數多,若是自己一股腦把京城勳貴都給殺光,首先對京城的經濟不利,其次也會造成自己刻薄寡恩的外顯形象。
在任何時代,權貴階層對經濟帶來的影響不小。
朱由檢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韓爌,起身淡淡道:“今日朝會到此為止,內閣和六部去文淵閣集合。”
說完,朱由檢揮下衣袖,邁步離去。
在數千官員頭腦發懵中,大朝會就此散去。
不過在官員中,還是有許多聰明人看出了皇帝的用意。
借大勝之機殺人立威,給所有人一個警告。
文淵閣中。
內閣六位閣臣和六部等大臣,匆匆出現在文淵閣外。
“諸位大人,陛下有請。”
王承恩說著,撩起門簾,袁可立、孫承宗二人率先邁步入內。
“臣等叩見吾皇,吾皇萬歲!”
“諸位愛卿免禮,賜座。”
朱由檢說著,手上拿著幾本冊子起身站起。
“諸位愛卿,此番大戰不管是軍隊,還是朝廷,都算是接受了一次極強的考驗,朕看過大戰期間,朝廷各衙門之間的調度配合,雖然內閣調度指揮不錯,但是下麵的中高層官員做事遠遠沒有達到朕的預期。
所以,朕決定重啟張居正的考成法。”
嘶···
朱由檢話音剛落,就有人忍不住吸一口涼氣。
“陛下,如今朝廷剛經曆過大戰,朝廷上下官員都還沒喘過氣,此舉會不會有些倉促了些?”
說話的是袁可立,他身為內閣首輔,對京城中大大小小的衙門官員很了解,若是現在皇帝開考成法,保不齊會讓他們認為這是皇帝卸磨殺驢之舉。
“不,朕以為此時剛好合適,大戰剛過,眼下外敵之憂暫解,許多官員都容易鬆懈。
對外戰爭急不得,對內改革慢不得!大明內憂外患,外患暫緩,內憂必須盡快處理。”
朱由檢的話音落下,在座的大臣都沉默下來。
考成法是張居正改革中的核心一環,為得就是防止官員沆瀣一氣造成集體貪汙,集體糜爛的情況。
考成法其實利用的是人性。
大明京官數千人,總有人會為了向上走,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事,而考成法就給了這樣的人一個很好的上升機會。
同時也會把那些徒有虛表的官員給刷下去,官員中,有人為錢,有人為權,為錢者,貪汙受賄,利用職權撈錢;為權者,會用盡一切辦法向上攀登,同時也會做出對應的實際事情。
就拿魏忠賢舉例,他掌握朝政那幾年,雖然朝野動蕩,政局黑暗,但是他也做了不少對國家有利的事,例如收取商稅給九邊大軍補發軍餉,國內某地出現災害時及時救災,遼東建奴進攻時,全力抵抗等。
這些都是維權者維護自己地位和權力的一種體現。
“袁愛卿,朕知道你心中的顧慮,不過朕可以告訴你,自我華夏大地有史料記載的王朝來看,沒有那一朝能杜絕腐敗的,朕啟用考成法的原因很簡單,既然腐敗製止不了,那就盡力控製。
諸位中有許多人都是經曆過萬曆朝的老臣,考成法的效果,想必你們也知道,朕就不多說了,此事內閣召集六部、督察院、科道等,議出一個章程,從下個月開始實施。”
“是,臣遵旨。”袁可立接過皇帝手中的冊子,應下後再次迴到自己位置坐下。
“接下來是朕關於軍隊改革的構思,這是朕寫出來的一些東西,你們都相互看看。”
袁可立一眾大臣接到王承恩遞來的幾本冊子後,相互傳閱起來。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後,所有人都看過一遍。
“陛下,您書中所說,要把我大明軍隊分為三部分?這會不會降低我軍戰鬥力?”
“是啊,陛下,戰兵和守兵臣知曉,這第三種民兵是何說法?”
“陛下,軍隊乃國家基石,不可輕動啊!”
···
朱由檢聽著一眾大臣議論紛紛,擺手示意安靜下來,他解釋道。
“此次和建奴大戰,我軍雖勝,但是也傷亡慘重,朕看過此戰的詳細戰報後,發現一個問題,我軍各部戰力有極大差異,麵對建奴的騎兵,無法發揮出最大戰力,徒增傷亡。”
“朕書中所說的軍隊三分,第一為戰兵,也就是一線野戰部隊,需要有極強的戰力,在麵對建奴時,至少能把傷亡比控製在一比一;
第二為守兵,也就是專門的防守部隊,屬於二線部隊,軍中招募兵員,一線野戰部隊要求高,那些不符合條件的人並非不能成為士兵,例如曹文詔的勇士營招募條件,需要有一定的作戰經驗,最低都需要和蒙古人作戰過,其次還有身高要求和個人武力要求,這種人數量不多;
朕的想法是,那些不符合一線野戰部隊的士兵可以退到二線守兵隊列,平日多加操練,在具備一定的個人武力後,通過選拔,也可進入一線野戰部隊。
第三為民兵,此兵種你們可以理解為平日裏專門在國內維護社會治安的部隊,這支部隊中可以接納從一線或者二線退下來的士兵,例如一線部隊中,有士兵受了輕傷,不適合在一線部隊作戰時,可調入民兵隊伍中,還有在軍中服役年齡超過四十歲的士兵,個人體力已經跟不上野戰部隊的節奏,可憑借豐富的作戰經驗調入民兵中訓練士卒。
軍隊三分的目的是加強一線野戰部隊的戰力,以後我大明軍隊要精不要多,若是能用一支十萬人的精銳大軍橫推建奴,那和四十萬人出征想必,後勤壓力會小上數倍,同時也能減少傷亡。
其次是我軍野戰部隊出征國外後,國內的守兵可為中間力量,防止有外國敵人趁虛而入;
至於民兵的存在,平日裏的作戰對象則是在我大明國土上分布的那些山賊強盜和窮兇極惡之徒,這些人以地方衙門中的捕快和差役對付不了,就可以調動民兵,同時國內謀出若是出現民變或者謀反勢力,距離最近的民兵部隊可以及時圍堵。”
朱由檢的話說完後,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們沒想到皇帝竟然能弄出來一套這麽厲害的軍製。
“妙!甚妙!如此一來,三支軍隊就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陛下,軍隊的開支會不會也隨之高漲?這財政壓力···”
這個聲音響起後,所有人不用看,就知道是畢自嚴。
“嗬嗬,畢愛卿,此事簡單,朕在書中所說的階梯式軍餉就是對應三支軍隊。”
“額,陛下稍等,臣在仔細看看。”畢自嚴說著,趕忙再次拿起書冊翻閱。
最終在一處看到皇帝對於軍餉問題的解釋。
“一線部隊月餉三兩銀子?陛下,這···”
畢自嚴看到的第一眼就被高額的軍餉驚住。
“什麽?守兵月餉二兩銀?民兵月餉一兩銀?”
不少大臣在仔細看到軍餉的一欄後,再次震驚。
“畢愛卿莫慌,一線野戰部隊是為我大明軍中精銳,戰力強,對外作戰麵臨隨時戰死沙場的風險,朕作為大明之主,三軍統帥,自然要多給些銀錢。
守兵作為我朝的中堅兵力,自然也要有足夠的餉銀,至於民兵,朕根據民間的生活水平,一兩銀子可以養活一家五口人也是正常水平。”
所有人在聽了皇帝的話後都驚呆了。
“陛下,若是我朝維持十萬一線野戰部隊,那每月的餉銀支出就是三十萬兩,一年就是三百六十萬兩,如此高額的軍餉,戶部財力無法支撐啊!”
朱由檢忍不住搖頭笑道:“諸位愛卿,若是一線部隊每次出征都能帶來超過軍餉無數倍的收獲呢?當如何?”
眾臣聽了皇帝話頓時愣住。
皇帝這啥意思?以後開啟對外滅國戰?
孔府很可能是江南那些人推到明麵上的大旗,孔府作為傳承數百年的家族,在天下人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特別是天下讀書人和眾多官員心中,孔府是除了朝堂外的第二聖地。
而陳光裕三人作為勳貴,能和孔府勾結也很好理解。
從自己殺了京城的那兩位國公後,許多勳貴就成了過街老鼠,他們的想法無非是打擊自己這個皇帝的威信,迫使自己重新依靠這些人。
定國公和成國公死後,京城中的勳貴就失去了所有兵權,唯一還在掌權的隻有英國公張維賢,而建奴破關之事讓一些人看到了機會。
朱由檢知道參與這件事的一定不止陳光裕三人,不過他沒有急著對這些人下手,失去兵權的勳貴就是自己的金山銀山,那天缺錢了,隨便找幾個查查,抄家除爵又能得到不少財物。
而且京城中勳貴不少,整體人數多,若是自己一股腦把京城勳貴都給殺光,首先對京城的經濟不利,其次也會造成自己刻薄寡恩的外顯形象。
在任何時代,權貴階層對經濟帶來的影響不小。
朱由檢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韓爌,起身淡淡道:“今日朝會到此為止,內閣和六部去文淵閣集合。”
說完,朱由檢揮下衣袖,邁步離去。
在數千官員頭腦發懵中,大朝會就此散去。
不過在官員中,還是有許多聰明人看出了皇帝的用意。
借大勝之機殺人立威,給所有人一個警告。
文淵閣中。
內閣六位閣臣和六部等大臣,匆匆出現在文淵閣外。
“諸位大人,陛下有請。”
王承恩說著,撩起門簾,袁可立、孫承宗二人率先邁步入內。
“臣等叩見吾皇,吾皇萬歲!”
“諸位愛卿免禮,賜座。”
朱由檢說著,手上拿著幾本冊子起身站起。
“諸位愛卿,此番大戰不管是軍隊,還是朝廷,都算是接受了一次極強的考驗,朕看過大戰期間,朝廷各衙門之間的調度配合,雖然內閣調度指揮不錯,但是下麵的中高層官員做事遠遠沒有達到朕的預期。
所以,朕決定重啟張居正的考成法。”
嘶···
朱由檢話音剛落,就有人忍不住吸一口涼氣。
“陛下,如今朝廷剛經曆過大戰,朝廷上下官員都還沒喘過氣,此舉會不會有些倉促了些?”
說話的是袁可立,他身為內閣首輔,對京城中大大小小的衙門官員很了解,若是現在皇帝開考成法,保不齊會讓他們認為這是皇帝卸磨殺驢之舉。
“不,朕以為此時剛好合適,大戰剛過,眼下外敵之憂暫解,許多官員都容易鬆懈。
對外戰爭急不得,對內改革慢不得!大明內憂外患,外患暫緩,內憂必須盡快處理。”
朱由檢的話音落下,在座的大臣都沉默下來。
考成法是張居正改革中的核心一環,為得就是防止官員沆瀣一氣造成集體貪汙,集體糜爛的情況。
考成法其實利用的是人性。
大明京官數千人,總有人會為了向上走,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事,而考成法就給了這樣的人一個很好的上升機會。
同時也會把那些徒有虛表的官員給刷下去,官員中,有人為錢,有人為權,為錢者,貪汙受賄,利用職權撈錢;為權者,會用盡一切辦法向上攀登,同時也會做出對應的實際事情。
就拿魏忠賢舉例,他掌握朝政那幾年,雖然朝野動蕩,政局黑暗,但是他也做了不少對國家有利的事,例如收取商稅給九邊大軍補發軍餉,國內某地出現災害時及時救災,遼東建奴進攻時,全力抵抗等。
這些都是維權者維護自己地位和權力的一種體現。
“袁愛卿,朕知道你心中的顧慮,不過朕可以告訴你,自我華夏大地有史料記載的王朝來看,沒有那一朝能杜絕腐敗的,朕啟用考成法的原因很簡單,既然腐敗製止不了,那就盡力控製。
諸位中有許多人都是經曆過萬曆朝的老臣,考成法的效果,想必你們也知道,朕就不多說了,此事內閣召集六部、督察院、科道等,議出一個章程,從下個月開始實施。”
“是,臣遵旨。”袁可立接過皇帝手中的冊子,應下後再次迴到自己位置坐下。
“接下來是朕關於軍隊改革的構思,這是朕寫出來的一些東西,你們都相互看看。”
袁可立一眾大臣接到王承恩遞來的幾本冊子後,相互傳閱起來。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後,所有人都看過一遍。
“陛下,您書中所說,要把我大明軍隊分為三部分?這會不會降低我軍戰鬥力?”
“是啊,陛下,戰兵和守兵臣知曉,這第三種民兵是何說法?”
“陛下,軍隊乃國家基石,不可輕動啊!”
···
朱由檢聽著一眾大臣議論紛紛,擺手示意安靜下來,他解釋道。
“此次和建奴大戰,我軍雖勝,但是也傷亡慘重,朕看過此戰的詳細戰報後,發現一個問題,我軍各部戰力有極大差異,麵對建奴的騎兵,無法發揮出最大戰力,徒增傷亡。”
“朕書中所說的軍隊三分,第一為戰兵,也就是一線野戰部隊,需要有極強的戰力,在麵對建奴時,至少能把傷亡比控製在一比一;
第二為守兵,也就是專門的防守部隊,屬於二線部隊,軍中招募兵員,一線野戰部隊要求高,那些不符合條件的人並非不能成為士兵,例如曹文詔的勇士營招募條件,需要有一定的作戰經驗,最低都需要和蒙古人作戰過,其次還有身高要求和個人武力要求,這種人數量不多;
朕的想法是,那些不符合一線野戰部隊的士兵可以退到二線守兵隊列,平日多加操練,在具備一定的個人武力後,通過選拔,也可進入一線野戰部隊。
第三為民兵,此兵種你們可以理解為平日裏專門在國內維護社會治安的部隊,這支部隊中可以接納從一線或者二線退下來的士兵,例如一線部隊中,有士兵受了輕傷,不適合在一線部隊作戰時,可調入民兵隊伍中,還有在軍中服役年齡超過四十歲的士兵,個人體力已經跟不上野戰部隊的節奏,可憑借豐富的作戰經驗調入民兵中訓練士卒。
軍隊三分的目的是加強一線野戰部隊的戰力,以後我大明軍隊要精不要多,若是能用一支十萬人的精銳大軍橫推建奴,那和四十萬人出征想必,後勤壓力會小上數倍,同時也能減少傷亡。
其次是我軍野戰部隊出征國外後,國內的守兵可為中間力量,防止有外國敵人趁虛而入;
至於民兵的存在,平日裏的作戰對象則是在我大明國土上分布的那些山賊強盜和窮兇極惡之徒,這些人以地方衙門中的捕快和差役對付不了,就可以調動民兵,同時國內謀出若是出現民變或者謀反勢力,距離最近的民兵部隊可以及時圍堵。”
朱由檢的話說完後,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們沒想到皇帝竟然能弄出來一套這麽厲害的軍製。
“妙!甚妙!如此一來,三支軍隊就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陛下,軍隊的開支會不會也隨之高漲?這財政壓力···”
這個聲音響起後,所有人不用看,就知道是畢自嚴。
“嗬嗬,畢愛卿,此事簡單,朕在書中所說的階梯式軍餉就是對應三支軍隊。”
“額,陛下稍等,臣在仔細看看。”畢自嚴說著,趕忙再次拿起書冊翻閱。
最終在一處看到皇帝對於軍餉問題的解釋。
“一線部隊月餉三兩銀子?陛下,這···”
畢自嚴看到的第一眼就被高額的軍餉驚住。
“什麽?守兵月餉二兩銀?民兵月餉一兩銀?”
不少大臣在仔細看到軍餉的一欄後,再次震驚。
“畢愛卿莫慌,一線野戰部隊是為我大明軍中精銳,戰力強,對外作戰麵臨隨時戰死沙場的風險,朕作為大明之主,三軍統帥,自然要多給些銀錢。
守兵作為我朝的中堅兵力,自然也要有足夠的餉銀,至於民兵,朕根據民間的生活水平,一兩銀子可以養活一家五口人也是正常水平。”
所有人在聽了皇帝的話後都驚呆了。
“陛下,若是我朝維持十萬一線野戰部隊,那每月的餉銀支出就是三十萬兩,一年就是三百六十萬兩,如此高額的軍餉,戶部財力無法支撐啊!”
朱由檢忍不住搖頭笑道:“諸位愛卿,若是一線部隊每次出征都能帶來超過軍餉無數倍的收獲呢?當如何?”
眾臣聽了皇帝話頓時愣住。
皇帝這啥意思?以後開啟對外滅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