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官商合流!大變將起!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早,南京城的百姓突然發現城中各大主要街道上被貼上了一則告示。
東緝事廠通告:東廠奉旨查辦不法之事,察得有不良商人吳氏,膽大妄為,犯下諸多惡行,今特通告天下,以儆效尤。
吳氏列罪以下:
偷逃國稅,漏繳稅額,偽造賬目,欺瞞官府,妄圖蒙混過關。
侵占軍田,致軍餉無著,將士寒心!
欺壓百姓,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百姓苦不堪言。
東廠既受皇命,必嚴查到底!現已將此不良商人及其黨羽捉拿歸案,查抄其家產,以正國法。
凡與此不良商人勾結者,速速自首,或可從輕發落。
若有隱瞞不報者,一經查出,定嚴懲不貸!望天下百姓、商賈引以為戒,恪守國法;若有發現違法之徒,可向東廠舉報,必有重賞。
東廠將一如既往,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謀福,維護大明江山社稷之穩定。
特此通告。
幾乎是在數個時辰內。
南京穩步發展多年的富商吳氏一夜之間倒台的消息就傳遍了南京。
其下所屬的所有財產全部被查抄充公。
整個南京城中的百姓皆議論紛紛,平日裏,吳氏仗著自己家大業大,常出現欺行霸市的情況,許多百姓畏懼吳氏的龐大勢力,隻得暗自吞下苦水。
現在吳氏被東廠收拾倒台,城中百姓無不歡唿雀躍。
城東江南商會會館中。
幾乎整個南京城中數得著名號的富商家族的族長或家主都到了。
“諸位!老吳的事你們都聽說了吧?”
“聽說了,這次吳家栽倒東廠手裏,估計起不來了。”
“踏馬的,千算萬算,誰也沒想到皇帝會把魏閹派到南京搞商稅!”
“都說說吧,咱們接下來怎麽辦?”
所有人此時都沉默下來,他們目光齊刷刷的看著前方主位上的人。
“老冒,你可是咱江南商會的會長,老吳翻船具體什麽情況啊?給大夥說說,上麵的人都見死不救的嗎?咱們這麽多年,花了多少錢養他們,不能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往後麵一縮,讓咱們這些人挨刀子啊!”
主位上的五十多的漢子放下手中的茶具。
他叫冒亨,是南京城公認的第一富商家族,有許多傳言都說冒家背後的靠山是南京頂級的大人物。
冒家也是牽頭組建江南商會的發起者之一,曆任會長幾乎都是冒家人。
“老吳的事,上麵給我說過了。
刑部尚書李大人帶人出麵和東廠交涉,可惜被魏忠賢用皇帝的名義壓住。
上麵幾位給咱的意見有兩個:第一是給朝廷補出來三年的商稅;第二是聯合起來,暫停營業,給朝廷施壓,逼皇帝召迴魏忠賢。”
冒亨說完後,就不再說話。
下方的人則開始議論起來。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冒亨下方的一個老者起身道:“諸位,咱們還是老規矩,投票,支持補商稅的站右邊,支持聯手暫停營業給朝廷施壓的站左邊。”
十幾人相互對視一眼後,紛紛站到老者左側,隻有寥寥幾人坐在原位沒動。
“老甘,老劉你們幾個啥意思?”老者問向坐著不多的幾人。
“卿老,我們幾個商議後,覺得還是不要和朝廷對著幹比較好,咱們都是明人,朝廷不過是想要些商稅,給了就是,能在這坐著的誰家缺十幾萬兩銀子啊。”
“老甘,你說著話我就不願聽了,當初反對繳納商稅的時候,你的聲音最大,現在朝廷派人來動刀子,你倒是第一個服軟了?”
有人大聲質問一句。
老甘沉吟道:“諸位,咱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有些話我就明說了,最近我族中數位在職的官員都被上麵推出去頂罪,之前的倭寇,沈文正還有嚴家養的那幫子兵痞,這一連串的事已經讓朝廷注意到咱們了;
我甘家在京的人傳迴家書,說是皇帝要對江南有大動作。
你們都想想吧,這些年咱們過的舒服是因為萬曆、泰昌、天啟三帝不管事,現在的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主,若是咱們和朝廷對抗,這會有好下場嗎?
咱們都是商人,在商言商,魏忠賢收拾吳家,卻並沒有動咱們,這還不夠說明一些東西嗎?”
主位上穩坐的冒會長在聽了甘姓老者的話後,眼中閃過一絲精芒。
他給自己一側的中年漢子一個眼神,後者趕忙開口道:“行了,老甘,你們幾家要是不願意幹,就先走吧,別在這蠱惑人心,說這些不利於團結的話!”
老甘幾人離去後,主位上的冒會長開口道:“諸位,知道為什麽徽商,浙商不願意跟咱多接觸嗎?
因為隻要遇到事,咱們內部不是想著如何解決,而是先想著吵架!
看看人家徽商,自從皇帝滅了五家徽商大族後,剩下的徽商沒多久就再次聯合起來,在看看浙商,人家用劉香做成了數次大事,沒一件掉尾巴的。
這次危機對咱們來說是個難關,想過去就得同心,若是還有人心裏各自打算盤,那我看這江南商會還是趁早解散拉到。”
冒會長說完後,下方的一眾人都沉默不語。
“老冒,我想問問,後麵那位是什麽意思?衙門裏的人靠不住,出了事就知道把咱們往外推,我現在對他們的信任不多。”
人群中有一人起身詢問。
冒會長捋著胡須道:“嗬嗬,我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覺得那位是什麽態度?
那位如果不表態,戶部的鄭大人,這會應該在京城的詔獄坐著了。”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安定下來。
有那位的支持,對他們來說就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會長,我同意罷市,拚一把,必須要朝廷看到咱們的態度!”
“我也同意!”
“陳家也同意!”
···
冒會長在聽到所有人都讚同後,緩緩點了點頭。
他今天是帶著任務來的,他作為商人,心中也不想和朝廷對抗,但是後麵的大佬都發話了,他不這麽做也不行了。
在江南商會議事的同時。
在夫子廟附近的一座茶樓中,陸續出現數道人影。
而這些人影的出現,原本熱鬧的茶樓直接被清場。
在茶樓頂端掛著一副匾額,上書六朝居三字。
這是夫子廟最大的一家茶館,坐落在秦淮劇場隔壁,貢院明遠樓的正前方,店中掛滿了許多名人字畫,古色古香,十分優雅。
店中三樓最大的茶室中,一張巨大的八仙桌周圍已經坐上七道身影。
“老葉,人都到齊了,開始吧。”
一個中年緩步走到八仙桌邊,說著彎腰坐下。
八仙桌為首的人叫做葉正明,是葉茂才的二兒子,同時也是現在葉家的掌舵人。
“嗯,今日議事的主題是皇帝派來的三位欽差,三人分別針對政、軍,商三界的正君進行迫害,截止目前,大都督龍在田,布政使李大人已經被抓,昨日吳家又被東廠覆滅。
政、軍、商三界均已震動,上麵傳話下來要咱們拿出一個對策來。”
葉正明說完後,拿起眼前的茶杯,吹走熱氣,淺嚐一口。
“我之前就說過,咱們和朝廷對著來,許多事漏洞太大,皇帝派欽差已經是表態了,甚至連戶部的鄭大人都被牽扯進去,朝廷沒有絲毫手軟,直接就是通緝除官籍,我聽說前幾日南京督察院聯名給皇帝上的折子,直接被皇帝給扔在文淵閣門口,眼下推人頂罪也糊弄不住···”
說話的是文家族長文高宇,他說著最近發生的事,漸漸沉默下來。
“老葉,你說吧,院裏什麽意思?需要咱們怎麽配合?”
葉正明放下手中的茶具:“眼下商界準備在南京進行罷市,表達不滿;周大人和我私下聊過,咱們幾家可以借此事打個配合。”
“配合?怎麽個配合法?”
“商人罷市後,南京城這麽大,城中百姓一時買不到所需商品,定然會出問題,南京城絕大多數官吏幾乎都在咱們七家手中掌握,咱們要做的就是配合商家的罷市,集體上書南京督察院辭官。”
“辭官?你瘋了?在這種敏感的情況下,你拿辭官來威脅朝廷?現在城中可是有六千錦衣衛和三千東廠番子,這事兒太大了!”
葉正明聽到徐得才的話,自顧自的端起茶杯品嚐著香茗。
八仙桌另一側的中年皺眉道:“咱們不能和那些商人比,他們所求是利,咱們所求為權,若是辭官之事傳入皇帝耳中,按照皇帝的性子,會妥協的可能不大。”
“張皋,老葉的意思可不是要皇帝妥協!”另一側的中年笑道。
他叫顧元正,是顧家現任家主。
“南京城中主要衙門官吏有一千多人,城中日常運作都靠這些人,不說全部,單說一半人不上值,城中就得亂起來,那些賤民巴不得沒人管;老葉的意思應該是想讓城中亂起來,南京作為陪都,人口眾多,一旦發生騷亂朝廷能怎麽辦?
京城遙遠,就算皇帝從京城調派官員來,最快也得十日才能到達,南京國子監,督察院都是咱們的人,你說朝廷會怎麽選?”
顧正元的話落下後,在場的人都被鎮住。
“這麽做有兩個後果,你們可都想好了,咱們七家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可不是小事兒。”
“我支持老葉的決定,大明立國以來,還沒出現過一地三欽差的情況,皇帝此舉已經是想把咱們往死裏逼,若是一開始就妥協,鈍刀子割肉下去,最後也好不到哪去,還不如趁現在有力量,大幹一把!”
錢家族長,錢孫愛臉色平靜的說著,眼中時不時閃過瘋狂之意。
他是錢謙益的弟弟,曾親眼看著自己的哥哥被欽差砍下頭顱。
複仇的火焰一直在他心裏燃燒。
東緝事廠通告:東廠奉旨查辦不法之事,察得有不良商人吳氏,膽大妄為,犯下諸多惡行,今特通告天下,以儆效尤。
吳氏列罪以下:
偷逃國稅,漏繳稅額,偽造賬目,欺瞞官府,妄圖蒙混過關。
侵占軍田,致軍餉無著,將士寒心!
欺壓百姓,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百姓苦不堪言。
東廠既受皇命,必嚴查到底!現已將此不良商人及其黨羽捉拿歸案,查抄其家產,以正國法。
凡與此不良商人勾結者,速速自首,或可從輕發落。
若有隱瞞不報者,一經查出,定嚴懲不貸!望天下百姓、商賈引以為戒,恪守國法;若有發現違法之徒,可向東廠舉報,必有重賞。
東廠將一如既往,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謀福,維護大明江山社稷之穩定。
特此通告。
幾乎是在數個時辰內。
南京穩步發展多年的富商吳氏一夜之間倒台的消息就傳遍了南京。
其下所屬的所有財產全部被查抄充公。
整個南京城中的百姓皆議論紛紛,平日裏,吳氏仗著自己家大業大,常出現欺行霸市的情況,許多百姓畏懼吳氏的龐大勢力,隻得暗自吞下苦水。
現在吳氏被東廠收拾倒台,城中百姓無不歡唿雀躍。
城東江南商會會館中。
幾乎整個南京城中數得著名號的富商家族的族長或家主都到了。
“諸位!老吳的事你們都聽說了吧?”
“聽說了,這次吳家栽倒東廠手裏,估計起不來了。”
“踏馬的,千算萬算,誰也沒想到皇帝會把魏閹派到南京搞商稅!”
“都說說吧,咱們接下來怎麽辦?”
所有人此時都沉默下來,他們目光齊刷刷的看著前方主位上的人。
“老冒,你可是咱江南商會的會長,老吳翻船具體什麽情況啊?給大夥說說,上麵的人都見死不救的嗎?咱們這麽多年,花了多少錢養他們,不能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往後麵一縮,讓咱們這些人挨刀子啊!”
主位上的五十多的漢子放下手中的茶具。
他叫冒亨,是南京城公認的第一富商家族,有許多傳言都說冒家背後的靠山是南京頂級的大人物。
冒家也是牽頭組建江南商會的發起者之一,曆任會長幾乎都是冒家人。
“老吳的事,上麵給我說過了。
刑部尚書李大人帶人出麵和東廠交涉,可惜被魏忠賢用皇帝的名義壓住。
上麵幾位給咱的意見有兩個:第一是給朝廷補出來三年的商稅;第二是聯合起來,暫停營業,給朝廷施壓,逼皇帝召迴魏忠賢。”
冒亨說完後,就不再說話。
下方的人則開始議論起來。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冒亨下方的一個老者起身道:“諸位,咱們還是老規矩,投票,支持補商稅的站右邊,支持聯手暫停營業給朝廷施壓的站左邊。”
十幾人相互對視一眼後,紛紛站到老者左側,隻有寥寥幾人坐在原位沒動。
“老甘,老劉你們幾個啥意思?”老者問向坐著不多的幾人。
“卿老,我們幾個商議後,覺得還是不要和朝廷對著幹比較好,咱們都是明人,朝廷不過是想要些商稅,給了就是,能在這坐著的誰家缺十幾萬兩銀子啊。”
“老甘,你說著話我就不願聽了,當初反對繳納商稅的時候,你的聲音最大,現在朝廷派人來動刀子,你倒是第一個服軟了?”
有人大聲質問一句。
老甘沉吟道:“諸位,咱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有些話我就明說了,最近我族中數位在職的官員都被上麵推出去頂罪,之前的倭寇,沈文正還有嚴家養的那幫子兵痞,這一連串的事已經讓朝廷注意到咱們了;
我甘家在京的人傳迴家書,說是皇帝要對江南有大動作。
你們都想想吧,這些年咱們過的舒服是因為萬曆、泰昌、天啟三帝不管事,現在的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主,若是咱們和朝廷對抗,這會有好下場嗎?
咱們都是商人,在商言商,魏忠賢收拾吳家,卻並沒有動咱們,這還不夠說明一些東西嗎?”
主位上穩坐的冒會長在聽了甘姓老者的話後,眼中閃過一絲精芒。
他給自己一側的中年漢子一個眼神,後者趕忙開口道:“行了,老甘,你們幾家要是不願意幹,就先走吧,別在這蠱惑人心,說這些不利於團結的話!”
老甘幾人離去後,主位上的冒會長開口道:“諸位,知道為什麽徽商,浙商不願意跟咱多接觸嗎?
因為隻要遇到事,咱們內部不是想著如何解決,而是先想著吵架!
看看人家徽商,自從皇帝滅了五家徽商大族後,剩下的徽商沒多久就再次聯合起來,在看看浙商,人家用劉香做成了數次大事,沒一件掉尾巴的。
這次危機對咱們來說是個難關,想過去就得同心,若是還有人心裏各自打算盤,那我看這江南商會還是趁早解散拉到。”
冒會長說完後,下方的一眾人都沉默不語。
“老冒,我想問問,後麵那位是什麽意思?衙門裏的人靠不住,出了事就知道把咱們往外推,我現在對他們的信任不多。”
人群中有一人起身詢問。
冒會長捋著胡須道:“嗬嗬,我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覺得那位是什麽態度?
那位如果不表態,戶部的鄭大人,這會應該在京城的詔獄坐著了。”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安定下來。
有那位的支持,對他們來說就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會長,我同意罷市,拚一把,必須要朝廷看到咱們的態度!”
“我也同意!”
“陳家也同意!”
···
冒會長在聽到所有人都讚同後,緩緩點了點頭。
他今天是帶著任務來的,他作為商人,心中也不想和朝廷對抗,但是後麵的大佬都發話了,他不這麽做也不行了。
在江南商會議事的同時。
在夫子廟附近的一座茶樓中,陸續出現數道人影。
而這些人影的出現,原本熱鬧的茶樓直接被清場。
在茶樓頂端掛著一副匾額,上書六朝居三字。
這是夫子廟最大的一家茶館,坐落在秦淮劇場隔壁,貢院明遠樓的正前方,店中掛滿了許多名人字畫,古色古香,十分優雅。
店中三樓最大的茶室中,一張巨大的八仙桌周圍已經坐上七道身影。
“老葉,人都到齊了,開始吧。”
一個中年緩步走到八仙桌邊,說著彎腰坐下。
八仙桌為首的人叫做葉正明,是葉茂才的二兒子,同時也是現在葉家的掌舵人。
“嗯,今日議事的主題是皇帝派來的三位欽差,三人分別針對政、軍,商三界的正君進行迫害,截止目前,大都督龍在田,布政使李大人已經被抓,昨日吳家又被東廠覆滅。
政、軍、商三界均已震動,上麵傳話下來要咱們拿出一個對策來。”
葉正明說完後,拿起眼前的茶杯,吹走熱氣,淺嚐一口。
“我之前就說過,咱們和朝廷對著來,許多事漏洞太大,皇帝派欽差已經是表態了,甚至連戶部的鄭大人都被牽扯進去,朝廷沒有絲毫手軟,直接就是通緝除官籍,我聽說前幾日南京督察院聯名給皇帝上的折子,直接被皇帝給扔在文淵閣門口,眼下推人頂罪也糊弄不住···”
說話的是文家族長文高宇,他說著最近發生的事,漸漸沉默下來。
“老葉,你說吧,院裏什麽意思?需要咱們怎麽配合?”
葉正明放下手中的茶具:“眼下商界準備在南京進行罷市,表達不滿;周大人和我私下聊過,咱們幾家可以借此事打個配合。”
“配合?怎麽個配合法?”
“商人罷市後,南京城這麽大,城中百姓一時買不到所需商品,定然會出問題,南京城絕大多數官吏幾乎都在咱們七家手中掌握,咱們要做的就是配合商家的罷市,集體上書南京督察院辭官。”
“辭官?你瘋了?在這種敏感的情況下,你拿辭官來威脅朝廷?現在城中可是有六千錦衣衛和三千東廠番子,這事兒太大了!”
葉正明聽到徐得才的話,自顧自的端起茶杯品嚐著香茗。
八仙桌另一側的中年皺眉道:“咱們不能和那些商人比,他們所求是利,咱們所求為權,若是辭官之事傳入皇帝耳中,按照皇帝的性子,會妥協的可能不大。”
“張皋,老葉的意思可不是要皇帝妥協!”另一側的中年笑道。
他叫顧元正,是顧家現任家主。
“南京城中主要衙門官吏有一千多人,城中日常運作都靠這些人,不說全部,單說一半人不上值,城中就得亂起來,那些賤民巴不得沒人管;老葉的意思應該是想讓城中亂起來,南京作為陪都,人口眾多,一旦發生騷亂朝廷能怎麽辦?
京城遙遠,就算皇帝從京城調派官員來,最快也得十日才能到達,南京國子監,督察院都是咱們的人,你說朝廷會怎麽選?”
顧正元的話落下後,在場的人都被鎮住。
“這麽做有兩個後果,你們可都想好了,咱們七家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可不是小事兒。”
“我支持老葉的決定,大明立國以來,還沒出現過一地三欽差的情況,皇帝此舉已經是想把咱們往死裏逼,若是一開始就妥協,鈍刀子割肉下去,最後也好不到哪去,還不如趁現在有力量,大幹一把!”
錢家族長,錢孫愛臉色平靜的說著,眼中時不時閃過瘋狂之意。
他是錢謙益的弟弟,曾親眼看著自己的哥哥被欽差砍下頭顱。
複仇的火焰一直在他心裏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