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巨額資產驚內閣!敕詔!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日後。
北京,皇城文淵閣。
“皇爺,暗衛加急密信。”
王承恩小跑著出現在朱由檢跟前。
“念!”
朱由檢放下手中的奏折抬頭道。
“魏忠賢查明南京城坐賈(明朝零售行業的稱唿)巨頭吳家去年偷稅十二萬九千兩,現已拿下,根據大明律,三族下獄,審問吳氏家主吳雄飛後,得銀一億零八百萬兩;
得商鋪、莊園、酒樓等八百三十四座,田地一萬三千頃。
已經聯係調駐杭州府的高傑將軍派兵押解銀錢和吳氏三族入京。”
王承恩在念書信內容的時候,整個人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過億的銀兩!別說見過,他都沒聽過!
朱由檢在聽到這個數字後,整個人瞬間從龍椅上跳起。
沒錯,就是跳起來!
他想過江南那些富商很有錢,但是單查抄了一家零售巨頭得到過億銀錢,這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哈哈哈···好!好啊!朕派魏忠賢去江南還真是做對了!”
朱由檢拿過書信在確認上麵的內容後,忍不住仰頭大笑起來。
後世都說明末時的朝廷窮,可是大明不窮!相反!這個時期的大明朝富的流油!
從隆慶開關後,大明就逐漸成為全球的貿易中心,全球海量的白銀輸入大明,被後世譽為白銀帝國!
“皇爺,信中還有內容。”
朱由檢正滿是興奮的看著手中的吳氏資產明細,低頭道:“嗯,你接著念。”
“皇爺,吳家被抄家後,南京城中發生巨變!城中十幾家商號聯合起來,關閉商鋪,停止行業貿易,城中商鋪停業八成,同時城中所有的官吏集體向南京禮部上交辭職信,底層的胥吏全部告病休假,整個南京城陷入混亂。
截至信函發出時,通商司陳指揮使已經按照皇爺的指示正是開業大明百貨商號,同時魏忠賢調廠衛全麵接管南京城事務。”
朱由檢在聽到這兩個消息後,情緒快速從獲得的海量銀錢中恢複過來。
“嗬嗬,商人罷市,衙門停擺,低級手段!”
朱由檢冷笑一聲,他早就料到那些人會用什麽手段來對抗自己,商人罷市,衙門停擺若是換了大明其他的皇帝,或許還真是束手無策,搞不好會服軟。
可自己可是後世來人,見識過後世那個漂亮的大國中層出不窮的玩法,早就預備好了應對之法。
“皇爺,魏忠賢還在信中請求朝廷早日委派應天府三位主官。”
“嗯,速詔內閣前來議事!”
王承恩領命後匆匆前往內閣大堂。
而朱由檢則陷入沉思,南京作為大明陪都,除了一係列基礎的中央機構外,應天府衙門就是第二大權力中心,必須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皇爺,六位閣老已經到了。”
王承恩走到朱由檢身邊低聲提醒,迴過神來得朱由檢看到袁可立、孫承宗六人開口道:“諸位愛卿,先看看南京最近發生得事吧。”
王承恩得到皇帝得示意後,趕忙把暗衛得密信遞給六人。
“什麽?一億六百萬兩白銀???”
袁可立在看到吳氏家產的明細後,兩顆眼珠子都要瞪出來。
“我的天!老夫活了大半輩子,還沒見過上億的銀子!”
“唿哧,唿哧···”
孫承宗雙眼發紅的喘著粗氣,目光死死的盯著袁可立手中的書信。
“陛···陛下,老臣請命,全力整頓軍備,老臣要親率大軍踏平遼東!”孫承宗十分激動的扯著嗓子大聲唿喊。
“孫閣老!陛下跟前!注意禮儀!”王承恩在前麵出聲嗬斥。
孫承宗微微一愣,喘著粗氣,強壓自己心中的那股子躁氣。
“陛下恕罪,老臣見到如此多的銀錢,一時失態。”
朱由檢嘴角掛著淡淡的笑意,把六位閣臣的表情看在眼裏。
六人中除了韓爌和李標沉默不語外,其餘四位無不是歡唿雀躍。
“陛下,當年老臣在遼東,若是有一億兩白銀的軍費,就是十個建奴也能給推平嘍!”
孫承宗捋著胡須神情格外激動。
“商人罷市?衙門罷工?辭官?南京六部和督察院是幹什麽吃的?竟然坐視城中引發如此大亂!”
袁可立看到後麵的內容後,瞬間由喜轉怒。
“陛下,南京之事一定有人在背後操縱!”
黃立極看完後麵的內容後驚唿一聲後繼續道:“陛下,當命廠衛嚴查此事!”
“黃閣老莫慌,此事或許另有隱情,或派一官員前去查明後在做定論也不遲。”李標在一旁趕忙開口。
“行了,你們別爭論了,此事朕已經命魏忠賢調查,朕詔你們來是想問問你們,應天府衙門三位主官的人選。
朕決定命楊漣為巡撫,魏大中為按察使,隻是這布政使一職,朕還沒有想到合適的人選。”
在大明朝,巡撫原本是中央派往地方的臨時性特派員,負責巡視撫慰、處理特定事務或解決地方突發問題等,後來逐漸演變為常設的地方軍政大員,屬於府衙一把手。
布政使則是行政機構承宣布政使司的最高長官,其職責主要是管理一省的政務,包括民政、財政等,是皇帝在地方各省的代理人,負責承宣執行皇帝的政策。
按察使是提刑按察使司的主官,主要負責司法訴訟和驛站交通等事務。
楊漣、魏大中雖然是東林人,但是早就成為自己的人,按照二人的性格,委派巡撫和按察使是沒問題的,但是這布政使還真讓自己有些難選。
“陛下,臣有一人推薦。”袁可立率先開口。
“哦?袁愛卿推薦何人?”
“陛下,臣的推薦倪元璐,此人為天啟二年進士,初任翰林院,後因彈劾魏忠賢被罷官,目前賦閑在家,其人性子堅毅可為布政使一職。”
朱由檢在聽到袁可立說倪元璐後,腦海中快速湧現出一些相應的信息。
倪元璐在原本的曆史中經曆官至戶、禮兩部尚書,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京師,他自縊殉國。
“嗯,可以,就倪元璐了,內閣即刻派人去傳旨,讓他去應天府擔任布政使。”
一旁的韓爌見皇帝已經做出決定,剛張開的嘴,緩緩閉上。
他現在朝中很尷尬,作為東林元老,很多時候,即便想開口推薦一些優秀的官員,也有黨羽之嫌。
“另外,傳朕旨意,從國子監、百科學院兩地中挑選優秀之人,即刻出發去往南京,擔任南京城中各級官吏。
原本的南京城中一應官吏,全部就地罷免,永不錄用!
同時給南京六部和督察院下一道敕詔!六部對南京城的情況沒有做出及時反應,六部尚書集體失職,全部就地罷免!督察院對南京有失察之職,左都禦史房可壯即刻迴京述職!”
朱由檢的話落下後,幾個內閣大佬瞬間渾身一震,南京作為東林黨的大本營,皇帝這一把就將六部和督察院給收拾了!
北京,皇城文淵閣。
“皇爺,暗衛加急密信。”
王承恩小跑著出現在朱由檢跟前。
“念!”
朱由檢放下手中的奏折抬頭道。
“魏忠賢查明南京城坐賈(明朝零售行業的稱唿)巨頭吳家去年偷稅十二萬九千兩,現已拿下,根據大明律,三族下獄,審問吳氏家主吳雄飛後,得銀一億零八百萬兩;
得商鋪、莊園、酒樓等八百三十四座,田地一萬三千頃。
已經聯係調駐杭州府的高傑將軍派兵押解銀錢和吳氏三族入京。”
王承恩在念書信內容的時候,整個人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過億的銀兩!別說見過,他都沒聽過!
朱由檢在聽到這個數字後,整個人瞬間從龍椅上跳起。
沒錯,就是跳起來!
他想過江南那些富商很有錢,但是單查抄了一家零售巨頭得到過億銀錢,這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哈哈哈···好!好啊!朕派魏忠賢去江南還真是做對了!”
朱由檢拿過書信在確認上麵的內容後,忍不住仰頭大笑起來。
後世都說明末時的朝廷窮,可是大明不窮!相反!這個時期的大明朝富的流油!
從隆慶開關後,大明就逐漸成為全球的貿易中心,全球海量的白銀輸入大明,被後世譽為白銀帝國!
“皇爺,信中還有內容。”
朱由檢正滿是興奮的看著手中的吳氏資產明細,低頭道:“嗯,你接著念。”
“皇爺,吳家被抄家後,南京城中發生巨變!城中十幾家商號聯合起來,關閉商鋪,停止行業貿易,城中商鋪停業八成,同時城中所有的官吏集體向南京禮部上交辭職信,底層的胥吏全部告病休假,整個南京城陷入混亂。
截至信函發出時,通商司陳指揮使已經按照皇爺的指示正是開業大明百貨商號,同時魏忠賢調廠衛全麵接管南京城事務。”
朱由檢在聽到這兩個消息後,情緒快速從獲得的海量銀錢中恢複過來。
“嗬嗬,商人罷市,衙門停擺,低級手段!”
朱由檢冷笑一聲,他早就料到那些人會用什麽手段來對抗自己,商人罷市,衙門停擺若是換了大明其他的皇帝,或許還真是束手無策,搞不好會服軟。
可自己可是後世來人,見識過後世那個漂亮的大國中層出不窮的玩法,早就預備好了應對之法。
“皇爺,魏忠賢還在信中請求朝廷早日委派應天府三位主官。”
“嗯,速詔內閣前來議事!”
王承恩領命後匆匆前往內閣大堂。
而朱由檢則陷入沉思,南京作為大明陪都,除了一係列基礎的中央機構外,應天府衙門就是第二大權力中心,必須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皇爺,六位閣老已經到了。”
王承恩走到朱由檢身邊低聲提醒,迴過神來得朱由檢看到袁可立、孫承宗六人開口道:“諸位愛卿,先看看南京最近發生得事吧。”
王承恩得到皇帝得示意後,趕忙把暗衛得密信遞給六人。
“什麽?一億六百萬兩白銀???”
袁可立在看到吳氏家產的明細後,兩顆眼珠子都要瞪出來。
“我的天!老夫活了大半輩子,還沒見過上億的銀子!”
“唿哧,唿哧···”
孫承宗雙眼發紅的喘著粗氣,目光死死的盯著袁可立手中的書信。
“陛···陛下,老臣請命,全力整頓軍備,老臣要親率大軍踏平遼東!”孫承宗十分激動的扯著嗓子大聲唿喊。
“孫閣老!陛下跟前!注意禮儀!”王承恩在前麵出聲嗬斥。
孫承宗微微一愣,喘著粗氣,強壓自己心中的那股子躁氣。
“陛下恕罪,老臣見到如此多的銀錢,一時失態。”
朱由檢嘴角掛著淡淡的笑意,把六位閣臣的表情看在眼裏。
六人中除了韓爌和李標沉默不語外,其餘四位無不是歡唿雀躍。
“陛下,當年老臣在遼東,若是有一億兩白銀的軍費,就是十個建奴也能給推平嘍!”
孫承宗捋著胡須神情格外激動。
“商人罷市?衙門罷工?辭官?南京六部和督察院是幹什麽吃的?竟然坐視城中引發如此大亂!”
袁可立看到後麵的內容後,瞬間由喜轉怒。
“陛下,南京之事一定有人在背後操縱!”
黃立極看完後麵的內容後驚唿一聲後繼續道:“陛下,當命廠衛嚴查此事!”
“黃閣老莫慌,此事或許另有隱情,或派一官員前去查明後在做定論也不遲。”李標在一旁趕忙開口。
“行了,你們別爭論了,此事朕已經命魏忠賢調查,朕詔你們來是想問問你們,應天府衙門三位主官的人選。
朕決定命楊漣為巡撫,魏大中為按察使,隻是這布政使一職,朕還沒有想到合適的人選。”
在大明朝,巡撫原本是中央派往地方的臨時性特派員,負責巡視撫慰、處理特定事務或解決地方突發問題等,後來逐漸演變為常設的地方軍政大員,屬於府衙一把手。
布政使則是行政機構承宣布政使司的最高長官,其職責主要是管理一省的政務,包括民政、財政等,是皇帝在地方各省的代理人,負責承宣執行皇帝的政策。
按察使是提刑按察使司的主官,主要負責司法訴訟和驛站交通等事務。
楊漣、魏大中雖然是東林人,但是早就成為自己的人,按照二人的性格,委派巡撫和按察使是沒問題的,但是這布政使還真讓自己有些難選。
“陛下,臣有一人推薦。”袁可立率先開口。
“哦?袁愛卿推薦何人?”
“陛下,臣的推薦倪元璐,此人為天啟二年進士,初任翰林院,後因彈劾魏忠賢被罷官,目前賦閑在家,其人性子堅毅可為布政使一職。”
朱由檢在聽到袁可立說倪元璐後,腦海中快速湧現出一些相應的信息。
倪元璐在原本的曆史中經曆官至戶、禮兩部尚書,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京師,他自縊殉國。
“嗯,可以,就倪元璐了,內閣即刻派人去傳旨,讓他去應天府擔任布政使。”
一旁的韓爌見皇帝已經做出決定,剛張開的嘴,緩緩閉上。
他現在朝中很尷尬,作為東林元老,很多時候,即便想開口推薦一些優秀的官員,也有黨羽之嫌。
“另外,傳朕旨意,從國子監、百科學院兩地中挑選優秀之人,即刻出發去往南京,擔任南京城中各級官吏。
原本的南京城中一應官吏,全部就地罷免,永不錄用!
同時給南京六部和督察院下一道敕詔!六部對南京城的情況沒有做出及時反應,六部尚書集體失職,全部就地罷免!督察院對南京有失察之職,左都禦史房可壯即刻迴京述職!”
朱由檢的話落下後,幾個內閣大佬瞬間渾身一震,南京作為東林黨的大本營,皇帝這一把就將六部和督察院給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