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一日崩潰的湖北鹽商!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98章 一日崩潰的湖北鹽商!
時至深夜。
巡撫衙門中氣氛極為緊張且壓抑。
劉鴻訓一身素衣坐在主位,正在細細的查看手中的幾頁罪犯口供。
下方坐著湖北官道各位大佬。
“諸位,根據標營拿住的案犯苗飛,尚康樂等人的口供來看,事態很明了!
在暗中搞事的分別是糧商,鹽商和五大錢莊!”
劉鴻訓說著,放下手中的信紙,目光掃過下方眾官。
“由於聖上駐蹕武昌,從現在開始,全城施行宵禁,兵備衙門的民兵要加大巡查力度!”
他話音落下後,兵備衙門指揮使申誌盛起身迴話道:“是!末將明白!”
“武昌知府!黃州知府!”
“屬下在。”
“老夫要的武昌,黃州兩地官紳聯名書可帶來?”
“大人,聯名書在此。”
在隊伍最後麵的兩位身穿青色官袍的官員快速上前,拿出兩份冊子。
“很好!經曆司和照磨所快速核對聯名書,把其中所有涉及到的家族全部列舉出來!”
“事態緊急,陛下隻給了三天時間,從現在開始,老夫吃住都在此,你們迅速迴歸各崗,明日開始行動!”
“下官遵大人令,我等告辭。”
十幾個官員起身抱拳行禮後,快速離去。
···
第二日一大早。
兵備衙門所屬的民兵快速出現在武昌府,黃州府,承天府下轄的各縣縣衙中。
“巡撫大人有令,從現在開始,地方縣衙所有案牘庫,典籍閣,全部由兵備衙門接管,無巡撫衙門手書所有人不得出入!”
領頭的民兵百戶念完劉鴻訓發出的政令後,直接在案牘庫,典籍閣的大門上貼上封條。
武昌城外。
金沙洲碼頭。
此時的碼頭上,人聲鼎沸,各路貨運船隻密集,無數正在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民夫,力士光著膀子揮灑汗水。
咚咚咚···
隨著碼頭管理衙門的鍾鼓聲響起。
數千兵備衙門的民兵快速出現。
申誌盛一身鎖子甲握著腰刀快速出現。
“巡撫大人有令,從即日起,嚴打私鹽,暫時關閉碼頭,片板不得出港!違令者斬!
另外,巡撫衙門號令全體百姓,凡檢舉焚署案線索者,巡撫衙門可特許增發鹽引三萬石,時限三年!”
申誌盛說完後,一擺手,數千民兵快速封鎖金沙洲碼頭。
臨近中午,城中不知從何時流傳出一則消息。
幾個鹽商為獲得三年三萬石的鹽引,已經私下開始和官府接觸。
整個武昌城在短短半日間,開始陷入巨大的喧鬧中。
民間各行商人,百姓都在議論紛紛。
他們對巡撫衙門突然發出的政令都很好奇。
“爺們,聽說衙門對鹽行有動作,這是咋迴事啊?”
“嘿嘿,這我可知道,月前不是有人焚毀了銀行衙署麽?巡撫大人懷疑是鹽商幹的,這不就針對鹽行清查嗎!
我聽說好幾個大鹽商私下裏都在和官府接觸,估計焚署案還真和鹽商有關!”
“快看!是巡撫衙門的標營,他們拉的什麽東西?”
有人看到街道上走過一隊隊標營士兵,趕忙出了酒樓湊上前觀看。
“諸位父老鄉親!我們查封七百石含有大量雜質的私鹽,我等奉巡撫大人之令,要在東城外焚毀,告誡諸位父老,千萬不要貪便宜購買私鹽,這種私鹽吃了會讓人生病,要多為自己和家人考慮!”
走在前麵的標營官兵大聲唿喊著。
在後麵跟著一群看熱鬧的百姓。
“呦嗬,多少年了,朝廷終於查禁私鹽,相比背後的保護傘是倒台了。”
“我看呐,肯定是皇上來了武昌城,那些貪官怕死才趕忙做出來的場麵事兒!”
周圍的百姓議論著。
城北。
鹹灃居。
數位湖北鹽行中的大商家在此齊聚。
“怎麽迴事?衙門怎麽突然封禁碼頭?還弄出嚴打私鹽的事?”
為首的一個老者說著,皺眉看向其餘幾人。
“不知道啊!聽說是劉大人要查焚署案,但這和我鹽行無關啊!”
“當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諸位快想想對策吧!”
“想什麽對策?現在當務之急是趕緊讓衙門解禁碼頭,讓咱們堆積在碼頭倉庫的貨運出去!不然這遲了時日,咱們可是要血虧一大筆!”
“孫老,您和糧行那邊通通氣,不行讓他們推出去幾個焚署案的替死鬼,不然此事絕對難罷休!”
首座的老者搖頭道:“難,我來之前就見過梅家的大掌櫃,他給的口風是上麵沒有鬆勁的意思。”
“草!此事是他們主導的,現在衙門專盯著咱們鹽行幹,他們倒是坐在一邊看熱鬧了?這是哪門子的說法?”
坐在外側的中年滿是怒意的拍桌子唿喊。
“老孫,你先別急,事情說不定還有轉機。”
孫老的話剛落下,門外就出現一個小廝。
“老爺,出事了,衙門把咱們存放在碼頭西港的七百石私鹽拉到東城當眾焚毀!”
“什麽?!”
老者聞言後,頓時坐不住了。
“孫老,您快拿主意吧!那七百石私鹽不值什麽錢,但若是被查到咱們頭上,輕則沒收鹽引,重則抄家滅族啊!”
另一個坐著的中年有些慌神了。
“穩住,別慌!讓我想想!”
“孫老,聽說皇帝可是在武昌城,這私鹽的事一旦被皇帝得知,若是錦衣衛出麵探查,咱們都跑不了,您快想想咱們怎麽辦!”
孫老聽著幾人催促的話,蒼老的臉皮直跳。
“諸位,鹽行現在是處於風口浪尖上,咱們要想安全保身,隻有一條路可走!”
“您快說吧,別賣關子了!”
“徹底投靠朝廷!如今皇帝就在城中,隻要咱們拿出誠意,想必皇帝是樂意放過咱們的。”
“什麽?投靠朝廷?孫老,您可想好了,江南的商人可是前車之鑒,一旦投靠朝廷,咱們各家的鹽行份額,朝廷起碼占七成以上,咱們從此以後就徹底成為給朝廷長工了。”
孫老看著幾人低聲道:“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隻有一條路,要麽投靠朝廷,要麽和他們抱團等死,你們選吧。”
“孫老,我們難道隻有這一條路走嗎?我杜氏曆經數代人的努力,一旦朝廷接手,可就十不存一了!”
“老杜,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在想家產?想想前年的江南!若是你為江南鹽商,現在能不能保全族性命都是問題,還說什麽家產?錢財乃身外之物,眼前之急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我周家同意孫老的意思。”
“罷了,我邱家也同意。”
“你們都願意,我老田也願意試試。”
“算了,孫老,就按您說的辦吧。”
···
最終屋中坐著的五人一致讚成。
他們沒有猶豫,直奔楚王府而去。
時至深夜。
巡撫衙門中氣氛極為緊張且壓抑。
劉鴻訓一身素衣坐在主位,正在細細的查看手中的幾頁罪犯口供。
下方坐著湖北官道各位大佬。
“諸位,根據標營拿住的案犯苗飛,尚康樂等人的口供來看,事態很明了!
在暗中搞事的分別是糧商,鹽商和五大錢莊!”
劉鴻訓說著,放下手中的信紙,目光掃過下方眾官。
“由於聖上駐蹕武昌,從現在開始,全城施行宵禁,兵備衙門的民兵要加大巡查力度!”
他話音落下後,兵備衙門指揮使申誌盛起身迴話道:“是!末將明白!”
“武昌知府!黃州知府!”
“屬下在。”
“老夫要的武昌,黃州兩地官紳聯名書可帶來?”
“大人,聯名書在此。”
在隊伍最後麵的兩位身穿青色官袍的官員快速上前,拿出兩份冊子。
“很好!經曆司和照磨所快速核對聯名書,把其中所有涉及到的家族全部列舉出來!”
“事態緊急,陛下隻給了三天時間,從現在開始,老夫吃住都在此,你們迅速迴歸各崗,明日開始行動!”
“下官遵大人令,我等告辭。”
十幾個官員起身抱拳行禮後,快速離去。
···
第二日一大早。
兵備衙門所屬的民兵快速出現在武昌府,黃州府,承天府下轄的各縣縣衙中。
“巡撫大人有令,從現在開始,地方縣衙所有案牘庫,典籍閣,全部由兵備衙門接管,無巡撫衙門手書所有人不得出入!”
領頭的民兵百戶念完劉鴻訓發出的政令後,直接在案牘庫,典籍閣的大門上貼上封條。
武昌城外。
金沙洲碼頭。
此時的碼頭上,人聲鼎沸,各路貨運船隻密集,無數正在碼頭上裝卸貨物的民夫,力士光著膀子揮灑汗水。
咚咚咚···
隨著碼頭管理衙門的鍾鼓聲響起。
數千兵備衙門的民兵快速出現。
申誌盛一身鎖子甲握著腰刀快速出現。
“巡撫大人有令,從即日起,嚴打私鹽,暫時關閉碼頭,片板不得出港!違令者斬!
另外,巡撫衙門號令全體百姓,凡檢舉焚署案線索者,巡撫衙門可特許增發鹽引三萬石,時限三年!”
申誌盛說完後,一擺手,數千民兵快速封鎖金沙洲碼頭。
臨近中午,城中不知從何時流傳出一則消息。
幾個鹽商為獲得三年三萬石的鹽引,已經私下開始和官府接觸。
整個武昌城在短短半日間,開始陷入巨大的喧鬧中。
民間各行商人,百姓都在議論紛紛。
他們對巡撫衙門突然發出的政令都很好奇。
“爺們,聽說衙門對鹽行有動作,這是咋迴事啊?”
“嘿嘿,這我可知道,月前不是有人焚毀了銀行衙署麽?巡撫大人懷疑是鹽商幹的,這不就針對鹽行清查嗎!
我聽說好幾個大鹽商私下裏都在和官府接觸,估計焚署案還真和鹽商有關!”
“快看!是巡撫衙門的標營,他們拉的什麽東西?”
有人看到街道上走過一隊隊標營士兵,趕忙出了酒樓湊上前觀看。
“諸位父老鄉親!我們查封七百石含有大量雜質的私鹽,我等奉巡撫大人之令,要在東城外焚毀,告誡諸位父老,千萬不要貪便宜購買私鹽,這種私鹽吃了會讓人生病,要多為自己和家人考慮!”
走在前麵的標營官兵大聲唿喊著。
在後麵跟著一群看熱鬧的百姓。
“呦嗬,多少年了,朝廷終於查禁私鹽,相比背後的保護傘是倒台了。”
“我看呐,肯定是皇上來了武昌城,那些貪官怕死才趕忙做出來的場麵事兒!”
周圍的百姓議論著。
城北。
鹹灃居。
數位湖北鹽行中的大商家在此齊聚。
“怎麽迴事?衙門怎麽突然封禁碼頭?還弄出嚴打私鹽的事?”
為首的一個老者說著,皺眉看向其餘幾人。
“不知道啊!聽說是劉大人要查焚署案,但這和我鹽行無關啊!”
“當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諸位快想想對策吧!”
“想什麽對策?現在當務之急是趕緊讓衙門解禁碼頭,讓咱們堆積在碼頭倉庫的貨運出去!不然這遲了時日,咱們可是要血虧一大筆!”
“孫老,您和糧行那邊通通氣,不行讓他們推出去幾個焚署案的替死鬼,不然此事絕對難罷休!”
首座的老者搖頭道:“難,我來之前就見過梅家的大掌櫃,他給的口風是上麵沒有鬆勁的意思。”
“草!此事是他們主導的,現在衙門專盯著咱們鹽行幹,他們倒是坐在一邊看熱鬧了?這是哪門子的說法?”
坐在外側的中年滿是怒意的拍桌子唿喊。
“老孫,你先別急,事情說不定還有轉機。”
孫老的話剛落下,門外就出現一個小廝。
“老爺,出事了,衙門把咱們存放在碼頭西港的七百石私鹽拉到東城當眾焚毀!”
“什麽?!”
老者聞言後,頓時坐不住了。
“孫老,您快拿主意吧!那七百石私鹽不值什麽錢,但若是被查到咱們頭上,輕則沒收鹽引,重則抄家滅族啊!”
另一個坐著的中年有些慌神了。
“穩住,別慌!讓我想想!”
“孫老,聽說皇帝可是在武昌城,這私鹽的事一旦被皇帝得知,若是錦衣衛出麵探查,咱們都跑不了,您快想想咱們怎麽辦!”
孫老聽著幾人催促的話,蒼老的臉皮直跳。
“諸位,鹽行現在是處於風口浪尖上,咱們要想安全保身,隻有一條路可走!”
“您快說吧,別賣關子了!”
“徹底投靠朝廷!如今皇帝就在城中,隻要咱們拿出誠意,想必皇帝是樂意放過咱們的。”
“什麽?投靠朝廷?孫老,您可想好了,江南的商人可是前車之鑒,一旦投靠朝廷,咱們各家的鹽行份額,朝廷起碼占七成以上,咱們從此以後就徹底成為給朝廷長工了。”
孫老看著幾人低聲道:“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隻有一條路,要麽投靠朝廷,要麽和他們抱團等死,你們選吧。”
“孫老,我們難道隻有這一條路走嗎?我杜氏曆經數代人的努力,一旦朝廷接手,可就十不存一了!”
“老杜,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在想家產?想想前年的江南!若是你為江南鹽商,現在能不能保全族性命都是問題,還說什麽家產?錢財乃身外之物,眼前之急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我周家同意孫老的意思。”
“罷了,我邱家也同意。”
“你們都願意,我老田也願意試試。”
“算了,孫老,就按您說的辦吧。”
···
最終屋中坐著的五人一致讚成。
他們沒有猶豫,直奔楚王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