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太妃身死!大旱降世!應對之策!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07章 太妃身死!大旱降世!應對之策!
慈寧宮。
朱由檢一身素衣快速來到劉太妃的床榻前。
“娘娘,陛下來了。”
一旁的女官輕聲喚醒劉太妃,小心翼翼的將其扶起,坐躺在床榻上。
候在一旁的太醫趕忙上前,給劉太妃灌下一碗湯藥。
“咳咳···”
湯藥下肚沒多久,劉太妃蒼白的臉肉眼可見的紅潤起來。
她緩緩睜開雙眼。
“皇帝,你迴來了,民間的情況如何?”
朱由檢上前拉住後者的手:“太妃不必擔心,有朕在,民間尚可穩定。”
“皇帝,老身撐著這口氣,有話對你說。”
劉太妃說著,擺手示意周圍的人都退下。
“我這身子撐不住了,朝廷目前運轉良好,我不擔心,但這後宮老身實在放心不下。
玉鳳性子柔,心性豁達,是個賢後,等慈烺在大些,可立為太子,同時你要重新恢複玉鳳的皇後大位,謹防後宮幾個嬪妃爭位,惹出亂子,張嫣聰慧且眼光長遠,有很強的包容心,老身已經交代過,日後你重複玉鳳後位,她會協助管理後宮;
你那幾個嬪妃都不是省心的主,以後不要一心撲在政事上,晚上該寵幸她們必須得去,讓她們誕下子嗣後好安心帶皇子;
老身死後,不要大辦,在你皇爺爺的陵側尋一位置,把我埋下即可,未來若是大明朝重複國威,記得差人來老身墳前招唿一聲。”
劉太妃說著,朱由檢安靜的聽著,雖然他沒有說話,但是眼底已經出現絲絲霧氣。
從穿越至今,他隻在劉太妃身前能感受到極少出現的親情。
“皇帝,我宮中的那幾個丫鬟忠誠可靠,若是願意留在宮中,可令她們去照顧玉鳳,若是不願留在宮中,把你皇爺爺賞賜我的金銀首飾贈於她們,讓她們返迴家鄉···”
此時的劉太妃如一個正常人一般,喋喋不休的說著,最終安詳的閉上雙眼。
不知何時,坐在床榻邊的朱由檢已經淚流滿麵。
多少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親人離去的悲傷,第一次在這個世界留下兩行清淚。
“來人!”聲音沙啞的朱由檢唿喊一聲。
在宮外候著的王承恩趕忙帶人匆匆出現。
“皇爺,奴婢在,您吩咐。”
“在定陵周圍尋一良地安葬劉太妃。”
朱由檢說著,摸出手帕擦去臉上的淚痕。
很快,在一眾太監的忙碌下。
劉太妃的遺體被裝進楠木棺材中。
崇禎四年七月二十八日,萬曆皇帝後妃劉氏,走完了充滿波瀾的一生。
她十六歲入宮,曾和王氏爭奪皇後之位,也見證過張居正主持改革的大明中興之年,在萬曆皇帝去世後,躲進深宮不問世事。
後被朱由檢請出主持後宮,為他在嗣位之初,力壓後宮平穩不生亂。
“傳旨宗人府,賜太妃孝和太妃諡號,追封孝和皇貴妃,擢禮部為其撰寫碑文,太妃在後宮事跡,入後妃傳!”
“奴婢遵旨。”王承恩領命後,趕忙招唿人去宗人府傳令。
···
第二日一早。
休息一夜的朱由檢來到文淵閣中。
原本按照他的計劃,自己還要去貴州和雲南,四川等地看看地方衙門麵臨的情況解決一些地方巡撫無法處置的難題。
現在因劉太妃的突然離世,被迫中斷。
“陛下,劉太妃去世,臣請陛下節哀。”
袁可立等人在得知皇帝迴朝後,齊刷刷的趕來。
從朱由檢巡查民間至今已有兩月時間,他們這些老臣倆月內沒見到皇帝的麵,在加上民間各省接連上報,皇帝微服私訪的事已經不是秘密。
“嗯,朕無礙,最近朝政可有什麽問題?”
朱由檢話音剛落下,郭允厚就出列開口道:“陛下,您說的大旱果真來了!
六月初夏糧收獲後,各省接連上本,河南,陝西,山西,北直隸,山東出現大旱,許多幹旱嚴重的地方,土地龜裂,糧食收獲十不存一!
甚至連江蘇和安徽北部都開始出現大麵積幹旱,糧食歉收極其嚴重。”
朱由檢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頓時咯噔一聲,暗道不好。
大旱來的時間,比自己預料的提前了一年!
朱由檢沒有迴答郭允厚的話,反而把目光看向李若漣和魏忠賢:“錦衣衛和東廠擴招情況如何了?”
“迴陛下,錦衣衛目前擴招兩萬人,目前在籍總人數為四萬五千八百六十七人,所有擴編的緹騎全部按照高規格進行。”
“迴皇爺,東廠人員擴編為三萬人,一線辦差番役人數達三萬一千二十三人,所有番役由東廠十大檔頭親自集中訓練,奴婢對番役進行過隨機抽查和考驗,忠誠度和辦差能力沒問題。”
朱由檢點頭道:“很好,從現在開始,東廠和錦衣衛交叉組合,相互監督,散入民間對全國官員,地方官紳進行巡查,若有異常,及時上報;
醜話朕說在前麵,若是被朕得知東廠和錦衣衛的人在民間欺壓百姓,後果你們自己想!”
李若漣和魏忠賢在聽到皇帝的警告後,齊刷刷的跪在地上。
“陛下。”
“皇爺。”
“若我等有差池,願受任何處罰!”
現在的二人已經放下以往的恩怨,相互配合著齊心協力為皇帝辦差。
擴編錦衣衛和東廠,是朱由檢一年多以前的要求。
大明朝太大了,暗衛雖然有著極為龐大的組織度,但是主要作用是在軍政方麵。
朱由檢考慮後,還是決定把監察官員的任務交給廠衛。
一則是廠衛的名聲在大明朝很響亮,對官員的威懾性更大。
二來是不論東廠還是錦衣衛都有著完善的監察製度和辦差流程,在整頓後,可以快速恢複巔峰的辦差效率。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給暗衛分擔壓力。
暗衛的人員也是普通人,在錦衣衛和東廠荒廢的這幾年中。
分布在全國的暗衛肩負著極大的壓力,軍事消息,政治輿情,官員動作,幾乎都是暗衛在提供關鍵的消息。
這種巨大的壓力,給暗衛帶來很大的負擔。
作為自己手中的底牌之一,朱由檢不想看到暗衛上下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中運作。
“諸位愛卿,大旱已經開始,從現在開始,內閣主要政務以戶部為主,調集朝廷這幾年儲存的糧食,開始賑災;
擢令各地官府,妥善安置好百姓,若有差池,地方官員上下一體連坐受罰!”
袁可立聽完皇帝的話後,趕忙起身搭話:“陛下,老臣已經和工部左大人商議過,從本月開始,在受災的各省擴招建設局人員,組織百姓在民間進行大範圍的修建道路,修築城池,建設水庫等各類工程;
另外鐵道部的劉大人也和臣說起過,鐵路建設需要大量的青壯,劉大人已經在各省組建鐵路局,在全國範圍內,鐵道部規劃出五條貫穿全國南北的鐵路線。
以工代賑的方案正在全麵施行。”
“嗯,很好,這點確實做的不錯,朕巡視民間時,看到不少建設局和鐵道部的工人在忙碌,不過雖說是以工代賑,百姓的每月的工錢可不能少。”
畢自嚴聞言後,起身搭話道:“陛下放心,工錢這方麵由臣親自帶人盯著,絕對不會出現克扣百姓糧餉的情況。”
“陛下,臣有事匯報。”
大明銀行總管陳子龍邁步出來。
在以往麵見皇帝的議論中,他幾乎不說話,今日是第一次主動發言。
“陳愛卿請講。”
“陛下,大明銀行在全國建立分部很順利,除了一些偏遠地區外,我朝大多數省府州縣城中基本都有大明銀行的分部建立,隻是新幣的推行目前還有些難度;
民間許多中小商人因其家產中大多為固定資產,流動銀錢不多,而朝廷施行新政後,他們上繳完國稅,固定資產一時難以快速變賣,舊式白銀和銅錢兌換新幣比例很低,加之五大錢莊抽出大額儲存的白銀,最近半年來,市麵上開始出現銀慌,而同時銅錢也在快速貶值。”
朱由檢聽到陳子龍的匯報後,眉頭微皺。
後者作為精通商道和財道的精英,能被逼到在自己跟前匯報,足以說明情況的嚴峻性。
“嗯,湖南巡撫黃公輔命兵備衙門和守兵衙門查抄五大錢莊許多藏匿的白銀,目前正在運送迴京的路上,等這些白銀一到,傳出政令,封閉五大錢莊吸納銀錢的官憑,同時查抄五大錢莊背後的公會,捉拿控製公會的商人。
至於眼下的情況,內閣發布政令,在新舊貨幣兌換中,允許使用事物兌換新幣,固定資產中的酒樓,莊園,土地,銀行在進行調查備案後,可以給予兌換等價的新幣;
同時允許商人用手中的布匹,糧食,藥材,食鹽等商品交換新幣;
銀行在得到物品後,進行登記造冊,若有銀行能用到的可自行消化,若是用不到可等價賣給戶部。”
(注意:小作者不太懂經濟學,這裏純胡編亂造。)
“另外,皇家資本管理局從現在開始組建出海商隊,把國內堆積的非軍用商品售賣到南洋換取資金。
戶部籌辦的商號,商社也可以組建船隊,把商品直接賣到歐羅巴。”
黃立極聽到皇帝的話後,起身道:“陛下,如此一來,朝廷現有的海禁便失去了效應,臣請陛下取消海禁。”
“嗯,可以,取消海禁前,需組建出海貿易部,並列六部,由朕直管,從此以後,不論民間還是官府,所有出海的商品必須經過出海貿易部的檢查登記方可出海,違令者皆視為走私。”
朱由檢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一眾大臣都滿臉笑意的低聲討論起來。
現在大明朝堂上的這些官員,在經曆過晉商,徽商和江南等集團查抄出來的巨額資產和銀錢後,集體對田賦的興趣降低。
所有人都對商業有著極強的興趣。
在內閣最近兩年牽頭組建的大型會議中,他們討論的主題和內容,許多次都涉及商業。
重農抑商的思想已經在朱由檢強硬的手段下逐漸消散。
慈寧宮。
朱由檢一身素衣快速來到劉太妃的床榻前。
“娘娘,陛下來了。”
一旁的女官輕聲喚醒劉太妃,小心翼翼的將其扶起,坐躺在床榻上。
候在一旁的太醫趕忙上前,給劉太妃灌下一碗湯藥。
“咳咳···”
湯藥下肚沒多久,劉太妃蒼白的臉肉眼可見的紅潤起來。
她緩緩睜開雙眼。
“皇帝,你迴來了,民間的情況如何?”
朱由檢上前拉住後者的手:“太妃不必擔心,有朕在,民間尚可穩定。”
“皇帝,老身撐著這口氣,有話對你說。”
劉太妃說著,擺手示意周圍的人都退下。
“我這身子撐不住了,朝廷目前運轉良好,我不擔心,但這後宮老身實在放心不下。
玉鳳性子柔,心性豁達,是個賢後,等慈烺在大些,可立為太子,同時你要重新恢複玉鳳的皇後大位,謹防後宮幾個嬪妃爭位,惹出亂子,張嫣聰慧且眼光長遠,有很強的包容心,老身已經交代過,日後你重複玉鳳後位,她會協助管理後宮;
你那幾個嬪妃都不是省心的主,以後不要一心撲在政事上,晚上該寵幸她們必須得去,讓她們誕下子嗣後好安心帶皇子;
老身死後,不要大辦,在你皇爺爺的陵側尋一位置,把我埋下即可,未來若是大明朝重複國威,記得差人來老身墳前招唿一聲。”
劉太妃說著,朱由檢安靜的聽著,雖然他沒有說話,但是眼底已經出現絲絲霧氣。
從穿越至今,他隻在劉太妃身前能感受到極少出現的親情。
“皇帝,我宮中的那幾個丫鬟忠誠可靠,若是願意留在宮中,可令她們去照顧玉鳳,若是不願留在宮中,把你皇爺爺賞賜我的金銀首飾贈於她們,讓她們返迴家鄉···”
此時的劉太妃如一個正常人一般,喋喋不休的說著,最終安詳的閉上雙眼。
不知何時,坐在床榻邊的朱由檢已經淚流滿麵。
多少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親人離去的悲傷,第一次在這個世界留下兩行清淚。
“來人!”聲音沙啞的朱由檢唿喊一聲。
在宮外候著的王承恩趕忙帶人匆匆出現。
“皇爺,奴婢在,您吩咐。”
“在定陵周圍尋一良地安葬劉太妃。”
朱由檢說著,摸出手帕擦去臉上的淚痕。
很快,在一眾太監的忙碌下。
劉太妃的遺體被裝進楠木棺材中。
崇禎四年七月二十八日,萬曆皇帝後妃劉氏,走完了充滿波瀾的一生。
她十六歲入宮,曾和王氏爭奪皇後之位,也見證過張居正主持改革的大明中興之年,在萬曆皇帝去世後,躲進深宮不問世事。
後被朱由檢請出主持後宮,為他在嗣位之初,力壓後宮平穩不生亂。
“傳旨宗人府,賜太妃孝和太妃諡號,追封孝和皇貴妃,擢禮部為其撰寫碑文,太妃在後宮事跡,入後妃傳!”
“奴婢遵旨。”王承恩領命後,趕忙招唿人去宗人府傳令。
···
第二日一早。
休息一夜的朱由檢來到文淵閣中。
原本按照他的計劃,自己還要去貴州和雲南,四川等地看看地方衙門麵臨的情況解決一些地方巡撫無法處置的難題。
現在因劉太妃的突然離世,被迫中斷。
“陛下,劉太妃去世,臣請陛下節哀。”
袁可立等人在得知皇帝迴朝後,齊刷刷的趕來。
從朱由檢巡查民間至今已有兩月時間,他們這些老臣倆月內沒見到皇帝的麵,在加上民間各省接連上報,皇帝微服私訪的事已經不是秘密。
“嗯,朕無礙,最近朝政可有什麽問題?”
朱由檢話音剛落下,郭允厚就出列開口道:“陛下,您說的大旱果真來了!
六月初夏糧收獲後,各省接連上本,河南,陝西,山西,北直隸,山東出現大旱,許多幹旱嚴重的地方,土地龜裂,糧食收獲十不存一!
甚至連江蘇和安徽北部都開始出現大麵積幹旱,糧食歉收極其嚴重。”
朱由檢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頓時咯噔一聲,暗道不好。
大旱來的時間,比自己預料的提前了一年!
朱由檢沒有迴答郭允厚的話,反而把目光看向李若漣和魏忠賢:“錦衣衛和東廠擴招情況如何了?”
“迴陛下,錦衣衛目前擴招兩萬人,目前在籍總人數為四萬五千八百六十七人,所有擴編的緹騎全部按照高規格進行。”
“迴皇爺,東廠人員擴編為三萬人,一線辦差番役人數達三萬一千二十三人,所有番役由東廠十大檔頭親自集中訓練,奴婢對番役進行過隨機抽查和考驗,忠誠度和辦差能力沒問題。”
朱由檢點頭道:“很好,從現在開始,東廠和錦衣衛交叉組合,相互監督,散入民間對全國官員,地方官紳進行巡查,若有異常,及時上報;
醜話朕說在前麵,若是被朕得知東廠和錦衣衛的人在民間欺壓百姓,後果你們自己想!”
李若漣和魏忠賢在聽到皇帝的警告後,齊刷刷的跪在地上。
“陛下。”
“皇爺。”
“若我等有差池,願受任何處罰!”
現在的二人已經放下以往的恩怨,相互配合著齊心協力為皇帝辦差。
擴編錦衣衛和東廠,是朱由檢一年多以前的要求。
大明朝太大了,暗衛雖然有著極為龐大的組織度,但是主要作用是在軍政方麵。
朱由檢考慮後,還是決定把監察官員的任務交給廠衛。
一則是廠衛的名聲在大明朝很響亮,對官員的威懾性更大。
二來是不論東廠還是錦衣衛都有著完善的監察製度和辦差流程,在整頓後,可以快速恢複巔峰的辦差效率。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給暗衛分擔壓力。
暗衛的人員也是普通人,在錦衣衛和東廠荒廢的這幾年中。
分布在全國的暗衛肩負著極大的壓力,軍事消息,政治輿情,官員動作,幾乎都是暗衛在提供關鍵的消息。
這種巨大的壓力,給暗衛帶來很大的負擔。
作為自己手中的底牌之一,朱由檢不想看到暗衛上下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中運作。
“諸位愛卿,大旱已經開始,從現在開始,內閣主要政務以戶部為主,調集朝廷這幾年儲存的糧食,開始賑災;
擢令各地官府,妥善安置好百姓,若有差池,地方官員上下一體連坐受罰!”
袁可立聽完皇帝的話後,趕忙起身搭話:“陛下,老臣已經和工部左大人商議過,從本月開始,在受災的各省擴招建設局人員,組織百姓在民間進行大範圍的修建道路,修築城池,建設水庫等各類工程;
另外鐵道部的劉大人也和臣說起過,鐵路建設需要大量的青壯,劉大人已經在各省組建鐵路局,在全國範圍內,鐵道部規劃出五條貫穿全國南北的鐵路線。
以工代賑的方案正在全麵施行。”
“嗯,很好,這點確實做的不錯,朕巡視民間時,看到不少建設局和鐵道部的工人在忙碌,不過雖說是以工代賑,百姓的每月的工錢可不能少。”
畢自嚴聞言後,起身搭話道:“陛下放心,工錢這方麵由臣親自帶人盯著,絕對不會出現克扣百姓糧餉的情況。”
“陛下,臣有事匯報。”
大明銀行總管陳子龍邁步出來。
在以往麵見皇帝的議論中,他幾乎不說話,今日是第一次主動發言。
“陳愛卿請講。”
“陛下,大明銀行在全國建立分部很順利,除了一些偏遠地區外,我朝大多數省府州縣城中基本都有大明銀行的分部建立,隻是新幣的推行目前還有些難度;
民間許多中小商人因其家產中大多為固定資產,流動銀錢不多,而朝廷施行新政後,他們上繳完國稅,固定資產一時難以快速變賣,舊式白銀和銅錢兌換新幣比例很低,加之五大錢莊抽出大額儲存的白銀,最近半年來,市麵上開始出現銀慌,而同時銅錢也在快速貶值。”
朱由檢聽到陳子龍的匯報後,眉頭微皺。
後者作為精通商道和財道的精英,能被逼到在自己跟前匯報,足以說明情況的嚴峻性。
“嗯,湖南巡撫黃公輔命兵備衙門和守兵衙門查抄五大錢莊許多藏匿的白銀,目前正在運送迴京的路上,等這些白銀一到,傳出政令,封閉五大錢莊吸納銀錢的官憑,同時查抄五大錢莊背後的公會,捉拿控製公會的商人。
至於眼下的情況,內閣發布政令,在新舊貨幣兌換中,允許使用事物兌換新幣,固定資產中的酒樓,莊園,土地,銀行在進行調查備案後,可以給予兌換等價的新幣;
同時允許商人用手中的布匹,糧食,藥材,食鹽等商品交換新幣;
銀行在得到物品後,進行登記造冊,若有銀行能用到的可自行消化,若是用不到可等價賣給戶部。”
(注意:小作者不太懂經濟學,這裏純胡編亂造。)
“另外,皇家資本管理局從現在開始組建出海商隊,把國內堆積的非軍用商品售賣到南洋換取資金。
戶部籌辦的商號,商社也可以組建船隊,把商品直接賣到歐羅巴。”
黃立極聽到皇帝的話後,起身道:“陛下,如此一來,朝廷現有的海禁便失去了效應,臣請陛下取消海禁。”
“嗯,可以,取消海禁前,需組建出海貿易部,並列六部,由朕直管,從此以後,不論民間還是官府,所有出海的商品必須經過出海貿易部的檢查登記方可出海,違令者皆視為走私。”
朱由檢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一眾大臣都滿臉笑意的低聲討論起來。
現在大明朝堂上的這些官員,在經曆過晉商,徽商和江南等集團查抄出來的巨額資產和銀錢後,集體對田賦的興趣降低。
所有人都對商業有著極強的興趣。
在內閣最近兩年牽頭組建的大型會議中,他們討論的主題和內容,許多次都涉及商業。
重農抑商的思想已經在朱由檢強硬的手段下逐漸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