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昂國,山高路遠,使團這一去,隻怕要許久才能迴得來。
嶽疏桐心中再急,也不得不等著。
她隻好讓自己一頭紮進公務之中,好暫時忘卻等待的事。
此時已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日,一場大雪覆蓋了祈安城,整座城鎮銀裝素裹。
嶽疏桐一貫怕冷,讓人將暖爐燒得熱熱的,穿著極為厚實的冬衣,她才覺得好些。
心無又拿來一些炭添上。
“心無,去小石頭和小蓮花那裏送東西的人,如何了?”嶽疏桐問道。
“應該快到了。要不是這場雪,還能更快些。”心無為嶽疏桐倒上了一盞熱茶,道。
“那就好。”嶽疏桐點點頭,“蓮花即將臨盆,這個時候,決不能出岔子。”
“姑娘惦記蓮花姑娘,是好事,可是也該想想自己的身子才是。”心無道。
“我不要緊,不過是近來太累了,等這幾劑藥吃完了,就好了。”嶽疏桐整理著手邊的書卷,道。
心無沒有答話,一直凝視著嶽疏桐的臉。
“怎麽了?”嶽疏桐問道。
“我還是覺得姑娘的臉色不如從前……”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哪裏就好得這樣快了。”嶽疏桐笑道,“若是你不放心,我再找太醫令來瞧瞧。”
“想來那些太醫令也瞧不出什麽,都是庸醫……”心無小聲道。
“好了,你不要太過憂慮了。”嶽疏桐安慰道,“你沒有將我近來身子不適的事告訴陛下吧。”
“姑娘放心,隻有公主和我知道。”
嶽疏桐便放下了心。
當初監斬付氏父子之前,她便偶感身子不適,隻當是近來勞碌所致。這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朝中事務比之之前更加繁重,嶽疏桐擔心段泓若是知道了,會強命她歇息,耽誤了處理公務,便不曾向太多人說起此事。
用過晚飯後,架不住心無和向隻影的一再催促,嶽疏桐隻好放下公務,答應她們會早點歇息。
“嶽侯,有貴客來了。”何大娘走進來通稟道。
“這個時辰,什麽貴客?”嶽疏桐問道。
何大娘欲言又止。
“罷了,請客人去廳上吧。”
“嶽侯,客人就在門外了。”
何大娘話音剛落,一位身材挺拔,披著鬥篷的男子便走了進來。
“陛下!”嶽疏桐驚唿道,“陛下怎麽過來了?”
段泓解開鬥篷,笑道:
“我怎麽不能來?”
“陛下快坐。”
二人坐了下來,嶽疏桐為段泓倒上了熱茶。
“陛下若是有事,我入宮便是。這麽晚了,還這樣冷,陛下若是染上風寒可怎麽好。”
“哪裏就這般嬌貴了。”段泓道,“自打你搬到這侯府來住,我還沒來看過你。”
“陛下這個時候來,一定有什麽要緊事吧。”
段泓佯裝惆悵,歎了口氣。
\"怎麽,我說錯話了?\"嶽疏桐問道。
“阿灼這是怎麽了,隻要見到我,張口閉口都是公事。難道阿灼如今隻能同我談公事了?”
嶽疏桐見狀,不禁笑了,兀自低頭喝茶。
“進了侯府,這一路過來,我瞧著府裏的樣子,倒說不上多精致。”
“這府中從前便已經很精致了,況且,陛下知道的,我不喜奢華。這樣便很好。”嶽疏桐答道。
“阿灼真乃天下人楷模。”段泓稱讚道。
“不敢當,陛下謬讚了。”
而後,段泓便不再說話,隻是盯著嶽疏桐看,
嶽疏桐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也擔心段泓瞧出她臉色不對,便往燈影處躲了躲。
“陛下這麽盯著我看做什麽?”
“阿灼這般殺伐果決的人,也會害羞?”段泓似是覺得好玩,笑得如同十幾歲的少年一般。
“什麽害羞……陛下到底有什麽事?我本想歇息的……”
“好,好,”段泓忙道,“我這次來,一來是為了看看你,二來,確實有事想讓你替我去辦。”
“陛下請講。”
“如今朝中雖已被肅清,可是皇親國戚之中,還有些人,不算太穩妥。”
說這話時,段泓的臉色晦暗了下來。
嶽疏桐頗感意外。
段泓一向看重骨肉親情,如今卻有了這樣的決定。想來,不管是誰坐上那個位子,都很難再像從前一樣了。
段泓也走上了前任的老路。
“我真的不想這麽做。”段泓繼續道,“可若不如此,我心實在是難安。更何況,靖叔祖父當初可是與司徒妍和司徒熠站在一起,誣陷我害死了父皇。他府中的那些郡王,也並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陛下是想如何處置他們?”嶽疏桐遲疑著開口問道。
“黎郡王已身在獄中,近來,我常聽到一些風聲,有些人在賭我並不會嚴懲黎郡王。”段泓答非所問,“不單單是靖老親王這一脈,還有其餘的皇室子弟,都要……”
“陛下!”嶽疏桐打斷了他,“陛下,若是真的這麽做了,朝中定會有一番動蕩!清掃宗室,我朝還未有過先例,還請陛下三思。”
“我並不是要大開殺戒。”段泓解釋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宗室之中,有太多人仗著自己出身皇家而為非作歹,對下欺壓百姓,對上心懷不軌,若不嚴懲,隻怕後患無窮。前朝便是因宗室太過跋扈,才灰飛煙滅的。”
“臣知道陛下是為了大周,為了百姓。可陛下若施以嚴刑峻法,隻怕還未等成效初顯,便已然招致天下人非議了。況且,民間有句俗語,叫‘狗急跳牆’,陛下剛剛登基,根基尚淺,倘若宗室之中有人想要魚死網破,隻怕又是一場動蕩。臣以為,應當效仿武帝的‘推恩令’,用一個穩妥的法子,逐步削弱宗室,方是上策。”嶽疏桐勸道。
“那阿灼以為,黎郡王應如何處置?”
“黎郡王的罪行,證據確鑿,無從抵賴,且他所犯之罪,關乎國之大事,務必依大周律法,嚴加處置。一來,還軍中將士們一個公道,二來,也可震懾朝野。陛下若想削弱宗師,便可借此開始了。”
“阿灼言之有理,是我當局者迷了。改日,我便召集穀虛懷他們,商議此事。”段泓道,“我走了,你快些歇息吧。”
嶽疏桐起身,為段泓拿來鬥篷,親自為他披上。
嶽疏桐心中再急,也不得不等著。
她隻好讓自己一頭紮進公務之中,好暫時忘卻等待的事。
此時已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日,一場大雪覆蓋了祈安城,整座城鎮銀裝素裹。
嶽疏桐一貫怕冷,讓人將暖爐燒得熱熱的,穿著極為厚實的冬衣,她才覺得好些。
心無又拿來一些炭添上。
“心無,去小石頭和小蓮花那裏送東西的人,如何了?”嶽疏桐問道。
“應該快到了。要不是這場雪,還能更快些。”心無為嶽疏桐倒上了一盞熱茶,道。
“那就好。”嶽疏桐點點頭,“蓮花即將臨盆,這個時候,決不能出岔子。”
“姑娘惦記蓮花姑娘,是好事,可是也該想想自己的身子才是。”心無道。
“我不要緊,不過是近來太累了,等這幾劑藥吃完了,就好了。”嶽疏桐整理著手邊的書卷,道。
心無沒有答話,一直凝視著嶽疏桐的臉。
“怎麽了?”嶽疏桐問道。
“我還是覺得姑娘的臉色不如從前……”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哪裏就好得這樣快了。”嶽疏桐笑道,“若是你不放心,我再找太醫令來瞧瞧。”
“想來那些太醫令也瞧不出什麽,都是庸醫……”心無小聲道。
“好了,你不要太過憂慮了。”嶽疏桐安慰道,“你沒有將我近來身子不適的事告訴陛下吧。”
“姑娘放心,隻有公主和我知道。”
嶽疏桐便放下了心。
當初監斬付氏父子之前,她便偶感身子不適,隻當是近來勞碌所致。這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朝中事務比之之前更加繁重,嶽疏桐擔心段泓若是知道了,會強命她歇息,耽誤了處理公務,便不曾向太多人說起此事。
用過晚飯後,架不住心無和向隻影的一再催促,嶽疏桐隻好放下公務,答應她們會早點歇息。
“嶽侯,有貴客來了。”何大娘走進來通稟道。
“這個時辰,什麽貴客?”嶽疏桐問道。
何大娘欲言又止。
“罷了,請客人去廳上吧。”
“嶽侯,客人就在門外了。”
何大娘話音剛落,一位身材挺拔,披著鬥篷的男子便走了進來。
“陛下!”嶽疏桐驚唿道,“陛下怎麽過來了?”
段泓解開鬥篷,笑道:
“我怎麽不能來?”
“陛下快坐。”
二人坐了下來,嶽疏桐為段泓倒上了熱茶。
“陛下若是有事,我入宮便是。這麽晚了,還這樣冷,陛下若是染上風寒可怎麽好。”
“哪裏就這般嬌貴了。”段泓道,“自打你搬到這侯府來住,我還沒來看過你。”
“陛下這個時候來,一定有什麽要緊事吧。”
段泓佯裝惆悵,歎了口氣。
\"怎麽,我說錯話了?\"嶽疏桐問道。
“阿灼這是怎麽了,隻要見到我,張口閉口都是公事。難道阿灼如今隻能同我談公事了?”
嶽疏桐見狀,不禁笑了,兀自低頭喝茶。
“進了侯府,這一路過來,我瞧著府裏的樣子,倒說不上多精致。”
“這府中從前便已經很精致了,況且,陛下知道的,我不喜奢華。這樣便很好。”嶽疏桐答道。
“阿灼真乃天下人楷模。”段泓稱讚道。
“不敢當,陛下謬讚了。”
而後,段泓便不再說話,隻是盯著嶽疏桐看,
嶽疏桐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也擔心段泓瞧出她臉色不對,便往燈影處躲了躲。
“陛下這麽盯著我看做什麽?”
“阿灼這般殺伐果決的人,也會害羞?”段泓似是覺得好玩,笑得如同十幾歲的少年一般。
“什麽害羞……陛下到底有什麽事?我本想歇息的……”
“好,好,”段泓忙道,“我這次來,一來是為了看看你,二來,確實有事想讓你替我去辦。”
“陛下請講。”
“如今朝中雖已被肅清,可是皇親國戚之中,還有些人,不算太穩妥。”
說這話時,段泓的臉色晦暗了下來。
嶽疏桐頗感意外。
段泓一向看重骨肉親情,如今卻有了這樣的決定。想來,不管是誰坐上那個位子,都很難再像從前一樣了。
段泓也走上了前任的老路。
“我真的不想這麽做。”段泓繼續道,“可若不如此,我心實在是難安。更何況,靖叔祖父當初可是與司徒妍和司徒熠站在一起,誣陷我害死了父皇。他府中的那些郡王,也並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陛下是想如何處置他們?”嶽疏桐遲疑著開口問道。
“黎郡王已身在獄中,近來,我常聽到一些風聲,有些人在賭我並不會嚴懲黎郡王。”段泓答非所問,“不單單是靖老親王這一脈,還有其餘的皇室子弟,都要……”
“陛下!”嶽疏桐打斷了他,“陛下,若是真的這麽做了,朝中定會有一番動蕩!清掃宗室,我朝還未有過先例,還請陛下三思。”
“我並不是要大開殺戒。”段泓解釋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宗室之中,有太多人仗著自己出身皇家而為非作歹,對下欺壓百姓,對上心懷不軌,若不嚴懲,隻怕後患無窮。前朝便是因宗室太過跋扈,才灰飛煙滅的。”
“臣知道陛下是為了大周,為了百姓。可陛下若施以嚴刑峻法,隻怕還未等成效初顯,便已然招致天下人非議了。況且,民間有句俗語,叫‘狗急跳牆’,陛下剛剛登基,根基尚淺,倘若宗室之中有人想要魚死網破,隻怕又是一場動蕩。臣以為,應當效仿武帝的‘推恩令’,用一個穩妥的法子,逐步削弱宗室,方是上策。”嶽疏桐勸道。
“那阿灼以為,黎郡王應如何處置?”
“黎郡王的罪行,證據確鑿,無從抵賴,且他所犯之罪,關乎國之大事,務必依大周律法,嚴加處置。一來,還軍中將士們一個公道,二來,也可震懾朝野。陛下若想削弱宗師,便可借此開始了。”
“阿灼言之有理,是我當局者迷了。改日,我便召集穀虛懷他們,商議此事。”段泓道,“我走了,你快些歇息吧。”
嶽疏桐起身,為段泓拿來鬥篷,親自為他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