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的財產被查清後,嶽疏桐著實吃了一驚。
雖然她知曉段欽此前無論如何,到底是天潢貴胄,家底殷實些也無可厚非。可從未想到他竟然能有這般滔天富貴。
嶽疏桐看著麵前堆疊成小山的名錄,看著名錄上那些她此前哪怕在稷王府也聞所未聞的物件,一時竟說不出話。
“難怪穀銘說從前統軍之時,軍中的日子總是過得緊巴巴的。”心無隨手拿起一冊子翻閱著。
“這些,還有那些被主動交出的財產,都是要充入國庫的。”嶽疏桐手指輕點著桌麵,若有所思道,“這次,震懾了朝堂,國庫也不似從前那般虧空了。聽說戶部近日在擬奏章,預備撥一筆銀錢,用以為窮困百姓購置炭火。陛下說,從前先帝就有此意,無奈那時國庫實在拿不出錢。”
“這可太好了。至少那些百姓不會那麽冷了。這幾日姑娘著實是辛苦了。”心無在嶽疏桐身邊坐了下來,注視著嶽疏桐,“臉色比從前更差了。看來那些太醫的藥也不管用,不如,讓那個薑先生來給姑娘看一看吧。”
“我隻是太累了。這幾日也沒顧得上吃藥,不妨事。”嶽疏桐道,“陛下一直讓人來送補品,我吃了,已經覺得好很多了。”
“姑娘,你這幾日還是好好養一養吧,朝中的事,讓別人去做。”
嶽疏桐想著心無的話,緩緩點了點頭。
左右幾件大事已經了了,她也可喘口氣。
“我這就向陛下告假。”
聽到嶽疏桐願意休息,心無笑了。
“我讓人把門關起來,外客一概不見。讓姑娘清靜清靜。”
“快到臘月了,正好趁著這幾日,我也好預備年貨。”
“何大娘前幾日就讓人去采買年貨了,姑娘不必親自過問。”心無忙道。
“何大娘辦事,我是放心的。我隻是想上街去看一看,臨近過年的祁安城是什麽樣子的。想來,也有幾年沒有見到了。”嶽疏桐望著屋外紛紛揚揚的雪花,又想起了往日的光景。
“那我陪姑娘去,還有公主,我們三個一起去。”心無興高采烈。
臨近過年的祈安城,比從前更為熱鬧。雖然還在下著雪,卻並沒有擾了人們的興致,街上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嶽疏桐、向隻影和心無三人沒有帶任何侍從,像尋常百姓家的姑娘一樣,穿梭在祈安城的街巷中。
不知為何,嶽疏桐隻覺得今日祈安城中所賣的物什格外新鮮有趣,她見到什麽都喜歡。
三人逛了整整一天,手上提著大包小包,直到快要拿不動了,這才意猶未盡地迴了侯府。
“真好,我還想再和姑娘、公主這樣在祈安城裏逛。”心無道。
“不急,日後有得是機會。”向隻影笑道。
嶽疏桐將今日買來的東西全部交由何大娘,用作貢品,裝點府邸,收入庫房,讓她看著辦。
許是今日在外逛得久了,嶽疏桐突然覺得冷得厲害,周身無力。她迴到房中,縮在暖爐旁,仍覺不到半點溫暖。
“阿灼,你怎麽了?”向隻影驚唿道。
“我無事,隻是有點冷……”嶽疏桐此時說話都有些吃力,眼前模糊不清。
朦朧間,她感覺有一隻溫暖柔軟的手搭上了她的額頭。
“好燙啊。”耳邊響起了向隻影的聲音,“何大娘,你快差人去請太醫令。”
“是。”
隨後,嶽疏桐隻知道自己被人攙起,之後便墮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這無邊無際的黑暗,像是一隻繭,將嶽疏桐緊緊包裹,讓她喘不過氣,卻又無力掙脫。
不知過了多久,嶽疏桐的耳邊傳來說話聲,最初,這聲音很是微弱,聽不真切,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大,像是什麽人一邊交談著,一邊從遠方慢慢走近。
一束白光猛地刺穿了那隻繭,嶽疏桐終於能夠大口喘息。
“阿灼,你醒了。”
嶽疏桐轉頭看去,隻見向隻影,心無,以及何大娘,太醫令都圍在床邊,關切地望著她。
屋中在雪光的映襯下,亮堂堂的,似乎仍是她剛剛從外麵迴來的時辰。
“我這是……睡了一會兒……”說話時,嶽疏桐隻覺得喉間一陣刺痛,湧起了淡淡的血腥氣,卻很快又消失了。
“嶽侯可不是睡了一會兒,嶽侯,您已經昏迷了兩天兩夜了。”何大娘眉宇間盡是憂慮。
“兩天兩夜?我這是怎麽了?我不是受了寒嗎?”嶽疏桐意識很是混沌,她實在想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
“稟嶽侯,經下官診治,嶽侯確實是寒氣入體,已至高燒不退。至於為何會忽然暈厥,應當是長久以來太過辛苦所致。嶽侯身體並無大礙。”太醫令道,“下官已經開了方子,嶽侯按著方子抓藥,隻要按時按量,用上半月餘,也就無事了。”
“那就好,那就好……”嶽疏桐輕輕點點頭,合上了雙眼。
馬上又要睡過去時,她聽到向隻影說:
“你好好歇一歇吧,我已經命人同陛下說了。陛下命你好生休養,不要去上朝了。”
雖是休養,可嶽疏桐隻覺得身體沉重,沒有精神,也沒有胃口,茶飯不思。
她病倒前,曾讓宮中尚衣局為她和向隻影、心無製三件皮襖,預備年裏穿。眼下皮襖已經做好,尚衣局的人呈給她時,她也沒有半點興致多看幾眼,隻讓人收好。
鎮國侯臥病在床的消息很快傳遍,有不少人前來探望。
“鎮國侯這一病,陛下可是分外掛念。”大長公主親自為嶽疏桐掖了掖被角,道。
“可不是,我同大姐這次來,一來是想看看鎮國侯,二來,也是皇兄的意思。”三長公主望著嶽疏桐,嘴角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多謝陛下和二位公主掛念。”嶽疏桐話音剛落,便咳嗽起來。
大長公主忙為嶽疏桐順著氣。
“不是染上了風寒嗎,為何這般厲害?”三長公主問道。
“迴三長公主,”心無道,“我們姑娘,確實是染上了風寒不假,隻是姑娘這段時日太過勞碌,已致病情加重。不過,太醫令已經開了藥,我們姑娘這幾日喝著,倒是好了些。”
“有起色就好。”大長公主輕聲道,“就快到元正了,事情愈發多了,不然,陛下是一定會親自來探望的。”
“還請長公主殿下替臣轉告陛下,臣無事,一切安好,請陛下以國事為重。”嶽疏桐忙道。
“你呀,這麽想著別人,可有好好想一想自己?”大長公主歎道。
二位公主怕嶽疏桐疲乏,沒有待太久,便起身告辭迴去了。
穀虛懷、王驥、宋庸攜家眷,鄧鋃同瑤夫人一起來探望嶽疏桐,送了好些補品。
瑤夫人送了嶽疏桐一盒親自調配的香料,王驥的兒子還為嶽疏桐帶了一幅畫像。
他們來時,嶽疏桐的精神已經好了很多,有力氣坐起來了。
有人來走動,同她說說話,嶽疏桐也就不覺得乏味。
雖然她知曉段欽此前無論如何,到底是天潢貴胄,家底殷實些也無可厚非。可從未想到他竟然能有這般滔天富貴。
嶽疏桐看著麵前堆疊成小山的名錄,看著名錄上那些她此前哪怕在稷王府也聞所未聞的物件,一時竟說不出話。
“難怪穀銘說從前統軍之時,軍中的日子總是過得緊巴巴的。”心無隨手拿起一冊子翻閱著。
“這些,還有那些被主動交出的財產,都是要充入國庫的。”嶽疏桐手指輕點著桌麵,若有所思道,“這次,震懾了朝堂,國庫也不似從前那般虧空了。聽說戶部近日在擬奏章,預備撥一筆銀錢,用以為窮困百姓購置炭火。陛下說,從前先帝就有此意,無奈那時國庫實在拿不出錢。”
“這可太好了。至少那些百姓不會那麽冷了。這幾日姑娘著實是辛苦了。”心無在嶽疏桐身邊坐了下來,注視著嶽疏桐,“臉色比從前更差了。看來那些太醫的藥也不管用,不如,讓那個薑先生來給姑娘看一看吧。”
“我隻是太累了。這幾日也沒顧得上吃藥,不妨事。”嶽疏桐道,“陛下一直讓人來送補品,我吃了,已經覺得好很多了。”
“姑娘,你這幾日還是好好養一養吧,朝中的事,讓別人去做。”
嶽疏桐想著心無的話,緩緩點了點頭。
左右幾件大事已經了了,她也可喘口氣。
“我這就向陛下告假。”
聽到嶽疏桐願意休息,心無笑了。
“我讓人把門關起來,外客一概不見。讓姑娘清靜清靜。”
“快到臘月了,正好趁著這幾日,我也好預備年貨。”
“何大娘前幾日就讓人去采買年貨了,姑娘不必親自過問。”心無忙道。
“何大娘辦事,我是放心的。我隻是想上街去看一看,臨近過年的祁安城是什麽樣子的。想來,也有幾年沒有見到了。”嶽疏桐望著屋外紛紛揚揚的雪花,又想起了往日的光景。
“那我陪姑娘去,還有公主,我們三個一起去。”心無興高采烈。
臨近過年的祈安城,比從前更為熱鬧。雖然還在下著雪,卻並沒有擾了人們的興致,街上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嶽疏桐、向隻影和心無三人沒有帶任何侍從,像尋常百姓家的姑娘一樣,穿梭在祈安城的街巷中。
不知為何,嶽疏桐隻覺得今日祈安城中所賣的物什格外新鮮有趣,她見到什麽都喜歡。
三人逛了整整一天,手上提著大包小包,直到快要拿不動了,這才意猶未盡地迴了侯府。
“真好,我還想再和姑娘、公主這樣在祈安城裏逛。”心無道。
“不急,日後有得是機會。”向隻影笑道。
嶽疏桐將今日買來的東西全部交由何大娘,用作貢品,裝點府邸,收入庫房,讓她看著辦。
許是今日在外逛得久了,嶽疏桐突然覺得冷得厲害,周身無力。她迴到房中,縮在暖爐旁,仍覺不到半點溫暖。
“阿灼,你怎麽了?”向隻影驚唿道。
“我無事,隻是有點冷……”嶽疏桐此時說話都有些吃力,眼前模糊不清。
朦朧間,她感覺有一隻溫暖柔軟的手搭上了她的額頭。
“好燙啊。”耳邊響起了向隻影的聲音,“何大娘,你快差人去請太醫令。”
“是。”
隨後,嶽疏桐隻知道自己被人攙起,之後便墮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這無邊無際的黑暗,像是一隻繭,將嶽疏桐緊緊包裹,讓她喘不過氣,卻又無力掙脫。
不知過了多久,嶽疏桐的耳邊傳來說話聲,最初,這聲音很是微弱,聽不真切,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大,像是什麽人一邊交談著,一邊從遠方慢慢走近。
一束白光猛地刺穿了那隻繭,嶽疏桐終於能夠大口喘息。
“阿灼,你醒了。”
嶽疏桐轉頭看去,隻見向隻影,心無,以及何大娘,太醫令都圍在床邊,關切地望著她。
屋中在雪光的映襯下,亮堂堂的,似乎仍是她剛剛從外麵迴來的時辰。
“我這是……睡了一會兒……”說話時,嶽疏桐隻覺得喉間一陣刺痛,湧起了淡淡的血腥氣,卻很快又消失了。
“嶽侯可不是睡了一會兒,嶽侯,您已經昏迷了兩天兩夜了。”何大娘眉宇間盡是憂慮。
“兩天兩夜?我這是怎麽了?我不是受了寒嗎?”嶽疏桐意識很是混沌,她實在想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
“稟嶽侯,經下官診治,嶽侯確實是寒氣入體,已至高燒不退。至於為何會忽然暈厥,應當是長久以來太過辛苦所致。嶽侯身體並無大礙。”太醫令道,“下官已經開了方子,嶽侯按著方子抓藥,隻要按時按量,用上半月餘,也就無事了。”
“那就好,那就好……”嶽疏桐輕輕點點頭,合上了雙眼。
馬上又要睡過去時,她聽到向隻影說:
“你好好歇一歇吧,我已經命人同陛下說了。陛下命你好生休養,不要去上朝了。”
雖是休養,可嶽疏桐隻覺得身體沉重,沒有精神,也沒有胃口,茶飯不思。
她病倒前,曾讓宮中尚衣局為她和向隻影、心無製三件皮襖,預備年裏穿。眼下皮襖已經做好,尚衣局的人呈給她時,她也沒有半點興致多看幾眼,隻讓人收好。
鎮國侯臥病在床的消息很快傳遍,有不少人前來探望。
“鎮國侯這一病,陛下可是分外掛念。”大長公主親自為嶽疏桐掖了掖被角,道。
“可不是,我同大姐這次來,一來是想看看鎮國侯,二來,也是皇兄的意思。”三長公主望著嶽疏桐,嘴角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多謝陛下和二位公主掛念。”嶽疏桐話音剛落,便咳嗽起來。
大長公主忙為嶽疏桐順著氣。
“不是染上了風寒嗎,為何這般厲害?”三長公主問道。
“迴三長公主,”心無道,“我們姑娘,確實是染上了風寒不假,隻是姑娘這段時日太過勞碌,已致病情加重。不過,太醫令已經開了藥,我們姑娘這幾日喝著,倒是好了些。”
“有起色就好。”大長公主輕聲道,“就快到元正了,事情愈發多了,不然,陛下是一定會親自來探望的。”
“還請長公主殿下替臣轉告陛下,臣無事,一切安好,請陛下以國事為重。”嶽疏桐忙道。
“你呀,這麽想著別人,可有好好想一想自己?”大長公主歎道。
二位公主怕嶽疏桐疲乏,沒有待太久,便起身告辭迴去了。
穀虛懷、王驥、宋庸攜家眷,鄧鋃同瑤夫人一起來探望嶽疏桐,送了好些補品。
瑤夫人送了嶽疏桐一盒親自調配的香料,王驥的兒子還為嶽疏桐帶了一幅畫像。
他們來時,嶽疏桐的精神已經好了很多,有力氣坐起來了。
有人來走動,同她說說話,嶽疏桐也就不覺得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