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灼,你為何這樣說?”嶽疏桐的話著實嚇到了向隻影。
“不,我胡亂說的……”嶽疏桐強顏歡笑著搖了搖頭。
可她心裏卻還是深感不安。
許是因為大周與昂國向來不睦,讓昂國交出司徒熠,本就不是多麽容易的事。
若是昂國所提出的條件,大周不能接受,而大周又十分急切地想要抓迴司徒熠……
除了動武,嶽疏桐也想不出別的法子。
自然,她打心底裏不希望是這樣的結果。
畢竟,好不容易才安生了幾年,若是再起兵戈,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況且,還是為了司徒熠這樣的奸賊,實在是不值當。
為了不引起慌亂,使臣來信一事,除了嶽疏桐和穀虛懷,還沒有什麽人知道。
故此,朝堂之上,一切風平浪靜。
日子像流水一樣,平靜而緩慢地向前流動著,流過了冬至,流過了大寒,終於到了除夕。
除夕這日事務繁多,嶽疏桐起得格外得早。
原本,府中的各項事務,自然有人去做,可嶽疏桐總想親自動手。
畢竟,她已經許久沒有做過這些了。
嶽疏桐張羅著貢品,心無帶人去府中各處掛燈籠,向隻影親自去庫房挑選陳設。
至於灑掃庭院,預備給府裏人的節禮,以及其他諸多事宜,皆由何大娘差人去做。
直到終於得空,停下來揉了揉已經發酸的手臂,嶽疏桐才發覺,此時天已大亮。
早飯已經預備好。嶽疏桐草草用了些,便又要去忙。
這時,有人來報:
“嶽侯,宮裏的墨璽大人來了。”
“快請。”
很快,墨璽帶著人喜氣洋洋地來了。
“公主大吉,嶽侯大吉。”墨璽行禮道。
“墨大人大吉。”嶽疏桐亦還禮。
“小人奉陛下之命,特來為嶽侯送上幾副陛下親筆所寫的桃符。”
跟隨墨璽而來的人將一隻大匣子呈上。
墨璽打開匣子,隻見裏麵裝著幾隻被仔細卷好的紙筒。
嶽疏桐取出一隻,緩緩展開,桃符上,是段泓龍飛鳳舞的字跡。
“且不說這紙墨是怎樣的極品,單說這是聖上親筆,貼在門外,也是極體麵的事。”向隻影笑道。
“公主和嶽侯這裏的,是獨一份兒,旁人那裏都是沒有的。”墨璽道,“還有一事,陛下命小人告知公主和嶽侯,今晚還請入宮赴宴,是家宴。”
嶽疏桐自是歡喜,道:
“有勞墨大人走這一趟,請進去喝茶吧。待我貼好了桃符,再同大人說話。”
“多謝嶽侯。隻是宮中還有好些事等著小人迴去辦,這次要辜負嶽侯盛情了。”墨璽微微欠身道。
“宮中的事要緊,本侯便不耽誤大人了。心無——”
一旁的心無立刻遞上了一隻小錦盒。
“這是藍田玉雕琢而成的觀音像,還請大人笑納。願菩薩保佑大人事事順心如意。”
“多謝嶽侯。”墨璽接過了錦盒,帶人迴宮了。
段泓所寫的桃符共有四副,嶽疏桐讓人搬來梯子,親自將桃符貼在正門,平日裏會客的廳上,以及她和向隻影的臥房外。
“我就知道,陛下一定會單給你一些東西。”向隻影笑道。
“其實,前幾日陛下賜下的東西,已經比宗室和朝中各位大臣的要多了。”
“再多再好,那些金銀珠玉都是要放在庫房裏好生保管的,平日裏也不能示人。倒是這桃符,貼在門上,這樣也好讓整個祈安城的人都知道,你鎮國侯,獨得陛下青眼。”
“師姐,快不要這麽說。若是讓旁人聽了,還不知道要怎麽議論。”嶽疏桐忙道。
至中午時,府中的一切皆已妥當。向隻影便召集府中上下人等,在廳上擺開宴席。
“自打我搬入這裏,各位便一直忙碌,每個清閑。這段時日,實在是辛苦了。今日除夕,該樂一樂,大家不必拘謹,吃好喝好。”嶽疏桐舉杯道。
眾人端起酒杯,一迭聲地謝恩。
席間,何大娘及其他管事端著酒杯上前來敬酒,嶽疏桐和向隻影來者不拒,開懷痛飲。何大娘等人下去了,又有其他仆婦過來,口中說著吉祥話,不住地勸嶽疏桐和向隻影多喝一些。
一場午宴下來,嶽疏桐沒用多少飯菜,倒是喝了不少酒。
“何大娘,你帶人挑幾樣沒怎麽動的菜肴,再著夥房多做幾道軟爛的,散給安源坊外的那些老人們吧。”臨了,嶽疏桐囑咐道。
“是。晚上還有極要緊的事,嶽侯和公主都喝了不少酒,還是去歇一歇吧。”何大娘道。
“是該去歇一歇。若是到時我和阿灼醒不了,第一個拿何大娘你問罪。都是你起的頭。”向隻影玩笑道。
酒勁上來,嶽疏桐著實有些困倦,便迴房歇息去了。
再被心無喚醒時,已是黃昏時分。
心無為嶽疏桐端來一盞茶,嶽疏桐喝下,醒了醒神。
“姑娘,該進宮了。”心無道。
嶽疏桐點了點頭,換好了衣裳,又讓心無重新為她梳了妝,同向隻影一起乘著車,進了宮城。
今晚的家宴擺在鹹樂宮,嶽疏桐到時,鹹樂宮裏已經準備妥當。
“見過公主、嶽侯,請。”鹹樂宮的總管宮女引著嶽疏桐和向隻影在位子上坐好。
此時的鹹樂宮中,除了服侍的人,便隻有她們兩個。
“幾位殿下都還沒來?”嶽疏桐問道。
“是。不過,大長公主殿下方才已經讓人傳話,想來,應當快到了。”
宮女話音剛落,嶽疏桐便聽得殿外一聲高喊。
“康寧長公主到,昌恆長公主到,文淵長公主到——”
嶽疏桐和向隻影忙起身迎接。
一陣淡淡的香氣飄來,接著便聽見環佩叮當之聲,還有女子的說笑聲。聲音由遠至近,三位長公主款款入殿。
“見過三位長公主。”嶽疏桐行禮道。
“鎮國侯,賢則,你們到得這般早。”大長公主笑道,“我還以為,隻有我嘴饞,想著今晚的佳肴珍饈,早早地喊著二位皇妹入宮。不曾想你們竟比我們還要嘴饞。”
大長公主一番話,引得在場眾人都笑了。
隻有昌恆二長公主,似是不屑於同嶽疏桐和向隻影玩笑,隻是淡淡地看著一旁。
這時,靜王、榮王也到了,段昶緊隨其後。
眾人見了禮,再次落座,開始攀談起來。一時間,殿裏好不熱鬧。
“不,我胡亂說的……”嶽疏桐強顏歡笑著搖了搖頭。
可她心裏卻還是深感不安。
許是因為大周與昂國向來不睦,讓昂國交出司徒熠,本就不是多麽容易的事。
若是昂國所提出的條件,大周不能接受,而大周又十分急切地想要抓迴司徒熠……
除了動武,嶽疏桐也想不出別的法子。
自然,她打心底裏不希望是這樣的結果。
畢竟,好不容易才安生了幾年,若是再起兵戈,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況且,還是為了司徒熠這樣的奸賊,實在是不值當。
為了不引起慌亂,使臣來信一事,除了嶽疏桐和穀虛懷,還沒有什麽人知道。
故此,朝堂之上,一切風平浪靜。
日子像流水一樣,平靜而緩慢地向前流動著,流過了冬至,流過了大寒,終於到了除夕。
除夕這日事務繁多,嶽疏桐起得格外得早。
原本,府中的各項事務,自然有人去做,可嶽疏桐總想親自動手。
畢竟,她已經許久沒有做過這些了。
嶽疏桐張羅著貢品,心無帶人去府中各處掛燈籠,向隻影親自去庫房挑選陳設。
至於灑掃庭院,預備給府裏人的節禮,以及其他諸多事宜,皆由何大娘差人去做。
直到終於得空,停下來揉了揉已經發酸的手臂,嶽疏桐才發覺,此時天已大亮。
早飯已經預備好。嶽疏桐草草用了些,便又要去忙。
這時,有人來報:
“嶽侯,宮裏的墨璽大人來了。”
“快請。”
很快,墨璽帶著人喜氣洋洋地來了。
“公主大吉,嶽侯大吉。”墨璽行禮道。
“墨大人大吉。”嶽疏桐亦還禮。
“小人奉陛下之命,特來為嶽侯送上幾副陛下親筆所寫的桃符。”
跟隨墨璽而來的人將一隻大匣子呈上。
墨璽打開匣子,隻見裏麵裝著幾隻被仔細卷好的紙筒。
嶽疏桐取出一隻,緩緩展開,桃符上,是段泓龍飛鳳舞的字跡。
“且不說這紙墨是怎樣的極品,單說這是聖上親筆,貼在門外,也是極體麵的事。”向隻影笑道。
“公主和嶽侯這裏的,是獨一份兒,旁人那裏都是沒有的。”墨璽道,“還有一事,陛下命小人告知公主和嶽侯,今晚還請入宮赴宴,是家宴。”
嶽疏桐自是歡喜,道:
“有勞墨大人走這一趟,請進去喝茶吧。待我貼好了桃符,再同大人說話。”
“多謝嶽侯。隻是宮中還有好些事等著小人迴去辦,這次要辜負嶽侯盛情了。”墨璽微微欠身道。
“宮中的事要緊,本侯便不耽誤大人了。心無——”
一旁的心無立刻遞上了一隻小錦盒。
“這是藍田玉雕琢而成的觀音像,還請大人笑納。願菩薩保佑大人事事順心如意。”
“多謝嶽侯。”墨璽接過了錦盒,帶人迴宮了。
段泓所寫的桃符共有四副,嶽疏桐讓人搬來梯子,親自將桃符貼在正門,平日裏會客的廳上,以及她和向隻影的臥房外。
“我就知道,陛下一定會單給你一些東西。”向隻影笑道。
“其實,前幾日陛下賜下的東西,已經比宗室和朝中各位大臣的要多了。”
“再多再好,那些金銀珠玉都是要放在庫房裏好生保管的,平日裏也不能示人。倒是這桃符,貼在門上,這樣也好讓整個祈安城的人都知道,你鎮國侯,獨得陛下青眼。”
“師姐,快不要這麽說。若是讓旁人聽了,還不知道要怎麽議論。”嶽疏桐忙道。
至中午時,府中的一切皆已妥當。向隻影便召集府中上下人等,在廳上擺開宴席。
“自打我搬入這裏,各位便一直忙碌,每個清閑。這段時日,實在是辛苦了。今日除夕,該樂一樂,大家不必拘謹,吃好喝好。”嶽疏桐舉杯道。
眾人端起酒杯,一迭聲地謝恩。
席間,何大娘及其他管事端著酒杯上前來敬酒,嶽疏桐和向隻影來者不拒,開懷痛飲。何大娘等人下去了,又有其他仆婦過來,口中說著吉祥話,不住地勸嶽疏桐和向隻影多喝一些。
一場午宴下來,嶽疏桐沒用多少飯菜,倒是喝了不少酒。
“何大娘,你帶人挑幾樣沒怎麽動的菜肴,再著夥房多做幾道軟爛的,散給安源坊外的那些老人們吧。”臨了,嶽疏桐囑咐道。
“是。晚上還有極要緊的事,嶽侯和公主都喝了不少酒,還是去歇一歇吧。”何大娘道。
“是該去歇一歇。若是到時我和阿灼醒不了,第一個拿何大娘你問罪。都是你起的頭。”向隻影玩笑道。
酒勁上來,嶽疏桐著實有些困倦,便迴房歇息去了。
再被心無喚醒時,已是黃昏時分。
心無為嶽疏桐端來一盞茶,嶽疏桐喝下,醒了醒神。
“姑娘,該進宮了。”心無道。
嶽疏桐點了點頭,換好了衣裳,又讓心無重新為她梳了妝,同向隻影一起乘著車,進了宮城。
今晚的家宴擺在鹹樂宮,嶽疏桐到時,鹹樂宮裏已經準備妥當。
“見過公主、嶽侯,請。”鹹樂宮的總管宮女引著嶽疏桐和向隻影在位子上坐好。
此時的鹹樂宮中,除了服侍的人,便隻有她們兩個。
“幾位殿下都還沒來?”嶽疏桐問道。
“是。不過,大長公主殿下方才已經讓人傳話,想來,應當快到了。”
宮女話音剛落,嶽疏桐便聽得殿外一聲高喊。
“康寧長公主到,昌恆長公主到,文淵長公主到——”
嶽疏桐和向隻影忙起身迎接。
一陣淡淡的香氣飄來,接著便聽見環佩叮當之聲,還有女子的說笑聲。聲音由遠至近,三位長公主款款入殿。
“見過三位長公主。”嶽疏桐行禮道。
“鎮國侯,賢則,你們到得這般早。”大長公主笑道,“我還以為,隻有我嘴饞,想著今晚的佳肴珍饈,早早地喊著二位皇妹入宮。不曾想你們竟比我們還要嘴饞。”
大長公主一番話,引得在場眾人都笑了。
隻有昌恆二長公主,似是不屑於同嶽疏桐和向隻影玩笑,隻是淡淡地看著一旁。
這時,靜王、榮王也到了,段昶緊隨其後。
眾人見了禮,再次落座,開始攀談起來。一時間,殿裏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