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將士們發出一陣騷動。
嶽疏桐毫不畏懼,騎著房星,又向前走了幾步,終於看清,在那一片薄霧之後,是無數昂國士卒。
“我說怎麽一路風平浪靜,原來是等在這裏。”嶽疏桐朗聲笑道。
“不錯,鎮定自如,雖是一介女流,還算有大將之風。”一個粗獷的聲音從薄霧之後傳來。
昂國的人守在這裏,自然不可能是為了給嶽疏桐一眾接風洗塵。嶽疏桐深知一場血戰在所難免,默默攥緊了手中的利劍,在心中盤算著,待會兒要如何取其性命。
那聲音接著道:
“本將軍已經派人打探清楚了,你是周國皇帝身邊一等一的紅人,柱國之臣。如你這般的地位,竟然到這軍中統軍,看來周國當真是無人了。”說罷,便是一陣難聽且狂傲的笑。
嶽疏桐冷冷一笑,側過身,看著後麵的將士們。
此時,眾將士已知曉前麵的是活人,沒有了方才的慌亂。
這便好。如此,便能迎敵。嶽疏桐暗想著。
一陣甚是詭異的死寂開始蔓延。雙方皆沒有動作,連騎乘的馬匹似乎也頗通人性,像是雕像一般立在原地。中間那片空曠的地麵宛如鴻溝天塹。
隻過了短短一瞬,又仿佛過了許久,周國的大軍和昂軍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幾乎在同時間,雙方人馬舉起了兵器,高聲叫喊著向前衝去。
房星跑得極快,嶽疏桐霎時間便迎上了昂軍的將領,未等那人有所行動,嶽疏桐便揮劍砍下了他的頭顱。
飛濺出的血像是一道紅霞,嶽疏桐隻覺得視線都被染成了鮮紅色。
這是一場極為慘烈的廝殺,比之嶽疏桐此前經曆過的,還要慘烈百倍。
沒有謀略,沒有計策,隻有一味地拚殺。起先,嶽疏桐的思緒還算清明,可隨著越來越多的敵軍倒在她的劍下,她開始變得麻木。
她的眼中隻有一片血紅,她看到天是紅的,地是紅的,連同周圍的山,周圍的草木,都是一片血紅的顏色。她隻聽得到劍刃割開皮肉的聲音,恍惚間,天地之中隻有這一種聲響。
直到那刺耳的聲音逐漸變小,血紅的色彩也漸漸褪去,嶽疏桐終於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她的腳下,已是屍橫遍野。
已經變得有些黑的血流成了一條溪流,無數殘肢斷臂像是溪水中的石塊,或散落著,或堆疊著。
那些倒在血水之中的人,嶽疏桐已經分不清他們究竟是尚存一口氣,還是已經命喪黃泉。
“姑娘……”一個氣喘籲籲的聲音隨風飄至耳邊。
嶽疏桐向聲音的來源望去。
心無滿身血汙,原本清秀的臉已經被血遮蓋,她用劍插在地上,支撐著身體,她的左臂受了很嚴重的傷,正汩汩地冒著鮮血,染紅了她的盔甲。
“心無!”嶽疏桐驚叫一聲,立刻跑向了她。
此時此刻,嶽疏桐終於有些後怕。這樣兇險的戰事,若是心無有什麽三長兩短……
一陣撕裂般的劇痛自腿上傳來,嶽疏桐身子一頓,沒能穩住,險些摔倒。
她低頭看去,隻見她的左大腿上,有一個長達五六寸的刀傷,傷口不斷的吐出鮮血,鮮血之中,隱約可見白森森的骨頭。
不看還好,一旦看了,嶽疏桐隻覺得疼痛難忍,索性坐在了地上。
“來人,傳……傳醫士……”心無艱難地向嶽疏桐挪動了幾步,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到。
沒有人答話,自然也沒有醫士前來。
嶽疏桐拚著最後一絲力氣,扯下一大塊染滿鮮血的布,又將那塊布撕成兩半,一半給了心無,一半留給了自己。
裹好傷口,疼痛終於有所緩解。
“姑娘,我傷得輕些,還有力氣,你有什麽軍令,給我說吧,我去傳令。”心無蒼白的雙唇有些顫抖。
嶽疏桐搖了搖頭。
“傷亡慘重,還是先緩一緩吧。”
心無便不再言語,緩緩在嶽疏桐身邊坐下,讓嶽疏桐依靠在她的身上。
“不管怎樣,我們贏了。”心無氣若遊絲。
“贏了?”
“贏了。姑娘斬殺了昂軍的大將,昂軍的副將和校尉也魂歸西天了。”心無停頓了片刻,又道,“是我親手殺的。”
“做得好。我會向陛下請旨,給你,還有將士們求一份賞賜。”
而後,兩人都沒有再說話,隻是默默地坐著。
許是坐在了血水之中,明明是夏日,嶽疏桐卻覺得周身一陣陣發冷。
“將軍可還好?”一位校尉一瘸一拐地走到嶽疏桐身側,單膝跪下。
“還有多少人?”嶽疏桐問道。
“將軍帶出來五千兄弟,屬下方才略看了看,至少還有兩千餘人。”
“兩千餘人……那就是,我們沒了三千餘名將士……”嶽疏桐隻覺得心中一痛。
此前同昂軍的幾次作戰,她不是沒有聽過底下人呈報戰況,可這一次,失去並肩作戰的將士們的痛,比從前重千倍萬倍。
“將軍莫要傷感,”校尉道,“馬革裹屍才是我們這些從軍之人最好的歸處。所幸,我們這次勝了。屬下已經命人把還有一口氣的昂國人全部抓起來。”
校尉的勸慰沒能讓嶽疏桐心中好受一些。她怔怔地望著前方,良久,才輕聲道:
“把將士們好生安葬了吧。我會向陛下求個賞賜,讓將士們的家眷的日子好過一些。”
“屬下替兄弟們謝將軍。”
所謂好生安葬,也不過是在地上挖一個巨大的坑,將陣亡的士卒全部葬在裏麵。
沒有像樣的衣裳,也沒有棺槨,比起尋常百姓之家,軍中的葬儀還是草率了些,就像他們這一生一樣。
嶽疏桐看著黃土一抔一抔地蓋上,隻覺得她的心也就這麽被埋在了此處。
所有的感傷必須到此為止了,擺在嶽疏桐眼前的,是依舊嚴峻的形勢。昂國的先頭人馬已經被周軍幾乎以一命抵一命的代價擊潰,可是後麵一定會有更為精銳的軍隊等著嶽疏桐一眾。
嶽疏桐試圖從被俘的昂國人口中得知昂軍後續的安排,可那些人卻超乎尋常的嘴硬。嶽疏桐隻得作罷,下令將那些人全部斬殺,以祭周軍將士的英魂。
嶽疏桐毫不畏懼,騎著房星,又向前走了幾步,終於看清,在那一片薄霧之後,是無數昂國士卒。
“我說怎麽一路風平浪靜,原來是等在這裏。”嶽疏桐朗聲笑道。
“不錯,鎮定自如,雖是一介女流,還算有大將之風。”一個粗獷的聲音從薄霧之後傳來。
昂國的人守在這裏,自然不可能是為了給嶽疏桐一眾接風洗塵。嶽疏桐深知一場血戰在所難免,默默攥緊了手中的利劍,在心中盤算著,待會兒要如何取其性命。
那聲音接著道:
“本將軍已經派人打探清楚了,你是周國皇帝身邊一等一的紅人,柱國之臣。如你這般的地位,竟然到這軍中統軍,看來周國當真是無人了。”說罷,便是一陣難聽且狂傲的笑。
嶽疏桐冷冷一笑,側過身,看著後麵的將士們。
此時,眾將士已知曉前麵的是活人,沒有了方才的慌亂。
這便好。如此,便能迎敵。嶽疏桐暗想著。
一陣甚是詭異的死寂開始蔓延。雙方皆沒有動作,連騎乘的馬匹似乎也頗通人性,像是雕像一般立在原地。中間那片空曠的地麵宛如鴻溝天塹。
隻過了短短一瞬,又仿佛過了許久,周國的大軍和昂軍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幾乎在同時間,雙方人馬舉起了兵器,高聲叫喊著向前衝去。
房星跑得極快,嶽疏桐霎時間便迎上了昂軍的將領,未等那人有所行動,嶽疏桐便揮劍砍下了他的頭顱。
飛濺出的血像是一道紅霞,嶽疏桐隻覺得視線都被染成了鮮紅色。
這是一場極為慘烈的廝殺,比之嶽疏桐此前經曆過的,還要慘烈百倍。
沒有謀略,沒有計策,隻有一味地拚殺。起先,嶽疏桐的思緒還算清明,可隨著越來越多的敵軍倒在她的劍下,她開始變得麻木。
她的眼中隻有一片血紅,她看到天是紅的,地是紅的,連同周圍的山,周圍的草木,都是一片血紅的顏色。她隻聽得到劍刃割開皮肉的聲音,恍惚間,天地之中隻有這一種聲響。
直到那刺耳的聲音逐漸變小,血紅的色彩也漸漸褪去,嶽疏桐終於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她的腳下,已是屍橫遍野。
已經變得有些黑的血流成了一條溪流,無數殘肢斷臂像是溪水中的石塊,或散落著,或堆疊著。
那些倒在血水之中的人,嶽疏桐已經分不清他們究竟是尚存一口氣,還是已經命喪黃泉。
“姑娘……”一個氣喘籲籲的聲音隨風飄至耳邊。
嶽疏桐向聲音的來源望去。
心無滿身血汙,原本清秀的臉已經被血遮蓋,她用劍插在地上,支撐著身體,她的左臂受了很嚴重的傷,正汩汩地冒著鮮血,染紅了她的盔甲。
“心無!”嶽疏桐驚叫一聲,立刻跑向了她。
此時此刻,嶽疏桐終於有些後怕。這樣兇險的戰事,若是心無有什麽三長兩短……
一陣撕裂般的劇痛自腿上傳來,嶽疏桐身子一頓,沒能穩住,險些摔倒。
她低頭看去,隻見她的左大腿上,有一個長達五六寸的刀傷,傷口不斷的吐出鮮血,鮮血之中,隱約可見白森森的骨頭。
不看還好,一旦看了,嶽疏桐隻覺得疼痛難忍,索性坐在了地上。
“來人,傳……傳醫士……”心無艱難地向嶽疏桐挪動了幾步,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到。
沒有人答話,自然也沒有醫士前來。
嶽疏桐拚著最後一絲力氣,扯下一大塊染滿鮮血的布,又將那塊布撕成兩半,一半給了心無,一半留給了自己。
裹好傷口,疼痛終於有所緩解。
“姑娘,我傷得輕些,還有力氣,你有什麽軍令,給我說吧,我去傳令。”心無蒼白的雙唇有些顫抖。
嶽疏桐搖了搖頭。
“傷亡慘重,還是先緩一緩吧。”
心無便不再言語,緩緩在嶽疏桐身邊坐下,讓嶽疏桐依靠在她的身上。
“不管怎樣,我們贏了。”心無氣若遊絲。
“贏了?”
“贏了。姑娘斬殺了昂軍的大將,昂軍的副將和校尉也魂歸西天了。”心無停頓了片刻,又道,“是我親手殺的。”
“做得好。我會向陛下請旨,給你,還有將士們求一份賞賜。”
而後,兩人都沒有再說話,隻是默默地坐著。
許是坐在了血水之中,明明是夏日,嶽疏桐卻覺得周身一陣陣發冷。
“將軍可還好?”一位校尉一瘸一拐地走到嶽疏桐身側,單膝跪下。
“還有多少人?”嶽疏桐問道。
“將軍帶出來五千兄弟,屬下方才略看了看,至少還有兩千餘人。”
“兩千餘人……那就是,我們沒了三千餘名將士……”嶽疏桐隻覺得心中一痛。
此前同昂軍的幾次作戰,她不是沒有聽過底下人呈報戰況,可這一次,失去並肩作戰的將士們的痛,比從前重千倍萬倍。
“將軍莫要傷感,”校尉道,“馬革裹屍才是我們這些從軍之人最好的歸處。所幸,我們這次勝了。屬下已經命人把還有一口氣的昂國人全部抓起來。”
校尉的勸慰沒能讓嶽疏桐心中好受一些。她怔怔地望著前方,良久,才輕聲道:
“把將士們好生安葬了吧。我會向陛下求個賞賜,讓將士們的家眷的日子好過一些。”
“屬下替兄弟們謝將軍。”
所謂好生安葬,也不過是在地上挖一個巨大的坑,將陣亡的士卒全部葬在裏麵。
沒有像樣的衣裳,也沒有棺槨,比起尋常百姓之家,軍中的葬儀還是草率了些,就像他們這一生一樣。
嶽疏桐看著黃土一抔一抔地蓋上,隻覺得她的心也就這麽被埋在了此處。
所有的感傷必須到此為止了,擺在嶽疏桐眼前的,是依舊嚴峻的形勢。昂國的先頭人馬已經被周軍幾乎以一命抵一命的代價擊潰,可是後麵一定會有更為精銳的軍隊等著嶽疏桐一眾。
嶽疏桐試圖從被俘的昂國人口中得知昂軍後續的安排,可那些人卻超乎尋常的嘴硬。嶽疏桐隻得作罷,下令將那些人全部斬殺,以祭周軍將士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