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帶到賢貴妃這裏時,正是一個寒風蕭瑟,遍地枯黃的深秋。和現在是一樣的時節。
那時,乳母重重地磕了一個頭,求賢貴妃日後好好照拂我,賢貴妃自是答應了。
我一早便聽聞,賢貴妃是宮裏難得的好人。她看我的眼神滿是心疼,我知道,日後,我應該有像樣的日子過了。
我的生母恩寵平平,又喜清淨,漸漸地,我們便成了這宮中可有可無的人。這世間拜高踩低的人一向不少,因此,我和生母的日子並不好過。
後來,她撒手人寰,我身邊除了一個乳母,就沒有別人了。父親看我孤苦伶仃,便讓賢貴妃收養了我。
賢貴妃已有了兩個孩子,我的三弟段泓,還有我尚在繈褓的六弟段昶。可她從未因為有過兩個親生的孩子而對我有所忽視。
我相信,在她眼中,我和三弟六弟是一樣的。
父皇一共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我們之間很是和睦,同外麵百姓家的孩子們一樣,從不因大人的事而使我們之間心生嫌隙。至少在幼時,我們確實是這樣的。
在這些兄弟姐妹中,我與三弟、六弟同大哥段暄最好。
大哥是皇後的兒子,他的外祖家是隻手遮天的司徒氏,後來司徒老大人死了,就由他的舅舅,皇後同父異母的弟弟襲了爵。
我記得,大哥對這個舅舅一向不喜,除非萬不得已,不然絕不會同他有半點往來。
其實,我真的很羨慕大哥有這樣的舅舅,至少他在表麵上,對外甥還算上心,他在前朝的權勢,也是很好的仰仗。
不像我,什麽也沒有。
父親對我們倒算是一視同仁,不過有些時候,他更加偏愛大皇姐,還有三哥和六弟。
他說,若大皇姐是男兒,他百年之後,皇位一定是大皇姐的。
父親說這話時,是在元正家宴上,他酒意正濃,麵色緋紅。
那時,父親話音剛落,在場眾人便都笑了。他們都當這是玩笑話。
可我不這麽想。
父親能說這樣的話,一定是他有了立儲的心思。
但是這個人選,無論如何,是輪不到我的。
宮裏的人都覺得我身上不好,總是生病。可是,若不如此,我該怎樣呢。
我和三弟比大哥小不了多少,朝中有人暗中揣測,儲君已經會在我們三人之中。而我們三個裏,賢貴妃的孩子就有兩人。樹大招風,即便後宮表麵上一團和氣,可是真的到了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腥風血雨。
我真的很害怕。
我害怕皇後會對賢貴妃下手,我好不容易得來的安穩會再次灰飛煙滅
我若不生病,豈不是讓賢貴妃成了眾矢之的。
我也確實因為這樣,徹底地沒了登上皇位的希望。
因為我那天,聽到了父親和黃冕的談話。
我記得,父親那時說,段暄是他的好兒子,有才幹,有膽略,可惜,他的身上有一半司徒氏的血脈。若是由他當這個皇帝,隻怕會讓司徒氏更加無法無天。
接著,父親又說到了我。他說我什麽都好,隻是身子孱弱,若是由我來當皇帝,恐怕不能震懾群臣,會讓一些位高權重的人生出亂子來。
最後,父親說到了三弟。父親說,三弟是他所有兒子中,最好的。
對於父親的說辭,我並不意外。這麽多年,父親對三弟的看重,我都看在眼裏。但不知為何,當真的聽父親說出這樣的話時,我心裏還是覺得有什麽東西堵住了。
往後的日子,我還是照舊做一個聽話懂事,謙讓兄弟的皇子,直到我被封平王,有了自己的宅子,搬出了皇宮。
我搬到王府沒多久,乾牢使便依規矩給我送來了一位乾魂,安和。
我知道乾牢使並不把我放在眼裏,所以才為我送來了這樣一位並沒有多少本事的乾魂。可是我不在乎,因為我在看到安和的第一眼,便對她有了情愫。
這是我一潭死水一般的人生中,第一次為一個人泛起一絲漣漪。
安和就像冬天的一輪太陽,照在了我的身上。
安和她很好,我不需要她做什麽,她在我身邊就好。我隻要看著她,就覺得舒心。
最後,我決定要與她成親。
可安和身份低微,並不能做王妃。雖然從前也有乾魂被主上看中,但也僅僅是納為妾室。故此,我想要娶安和為妻子,定不會被宗室允許。
可是,我想爭一爭。
我知道我一定能爭得過。
我設計讓自己大病了一場,終於,父親和皇後鬆了口,我娶到了安和。
我想,這應該是我這一輩唯一能爭的事了。
可我並沒有過幾年安生日子。父皇突然駕崩了。
父皇駕崩一事,疑點重重,我不知全貌,卻也能猜到一二。母親、三弟和六弟被扣上了亂臣賊子,弑父殺君的罪名,母親自盡,三弟和六弟也不在了,一夜之間我失去了所有親人。
而我,什麽也做不了。就像當年我看著我的生母在我麵前咽下最後一口氣那樣。
那時的我,太小了,等我跑去喊來太醫令時,我的生母已經迴天乏術;如今的我,身負頑疾,從來都不曾在前朝籠絡過什麽人,沒有誰能為我所用。
也恰恰是因為我太不中用,大哥和皇後放過了我,我苟活了下來。往後,我這條命,便隻為複仇而活著。
直到有一天,我聽聞,六弟沒有死。
大哥和司徒熠風聲鶴唳,我則按兵不動。但很快我便有了一個念頭,或許,那個九五之尊的位子,我也能爭上一爭。
這個念頭就像一團火一樣在我心裏燃燒著,不肯熄滅。我開始暗中安插人手在任何可能為我所用的大臣府上,為我打探消息。自然,宮裏也有我的耳目。
可老天存心要戲耍我,我的手下,竟然告訴我,我的三弟沒有死。
我是應該高興的吧,畢竟我的親人還活著。但現在的我已不是從前的我,想來,現在的三弟,也不是從前的三弟了。
我心中的火還在燃燒著,它驅使著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再也無法迴頭。
我做了很多,我想讓大哥和三弟鬥起來,好坐收漁翁之利。我故意安排了墨璽去攔住三弟的乾魂,讓她沒來得及救下那個年輕的公子,隻有這樣,才能逼她和三弟快點出手。我讓人給大哥送了消息,告訴他虎符失竊,又收買了禁軍統領,許諾他高官厚祿,讓他反水,聽命於我。
可我還是失策了。千算萬算,我沒能算過父親。我不曾想到,他已將三弟托付給朝中的幾位大臣。而父親沒有看錯人,那幾位臣子,確實成了三弟卷土重來的助力。
三弟登基了。大哥被關了起來,沒多久,他就死了。他被草草下葬,我也沒有去送過他。
後來,我做的那些事還是被查到了。
那天,三弟的乾魂,不,她已經是鎮國侯了。鎮國侯來我的府上,找我問話時,我看著她,一直在想,這樣得力的人,為何偏偏就在三弟身邊,難道三弟當真天命所歸。
如果不是安和突然出現,我一定會咬死不肯承認。我的三弟,我最清楚,他猜忌任何人都不會猜忌我。
無法,誰讓安和是我唯一的軟肋。我可以沒有一切,卻獨獨不能沒有她。
安和以為我會殺了鎮國侯,可她實在是多慮了。我這個孱弱的親王,從來都是拿不動劍,舞不動槍,怎麽會是鎮國侯的對手。況且,怎麽能讓鎮國侯死在平王府。
我做的事敗露了,但三弟沒有責罰我,我還是那個不受看重的平王,一切都沒有改變。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即便兒時再如何要好,可我們終究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我們之間,注定是要頭破血流,反目成仇的,這便是我們的命。
我在王府中修了一個佛堂,供奉著菩薩,以及我的兩個母親的牌位。我不常出門,在府中的時光,要麽同安和一起讀書,要麽便是在佛堂裏消磨了。
日子過得很快。我聽說了鎮國侯的死訊,安和承受不住,病了數月,整個王府裏都是藥湯的氣味。
三年後,天子駕崩。
我怎麽也沒有想到,三弟會走在我的前麵。我不敢想,究竟是什麽樣的病,能把一個身體強健的人折磨得如此短壽。
我撐著身子去看了他最後一眼。迴府後,便一病不起了。
這次,我是真的病了。
在病中,我常常夢到從前的事。我夢到年少時,與大哥和三弟六弟在祁安城外縱馬馳騁,當年種種,如今想來,恍若前塵。我還夢到,母親帶著還年幼的我和三弟六弟,在宮裏的水榭中玩耍,母親說,曦兒要身體康健,泓兒要長命百歲,小昶要無憂無慮。
可是,母親,對不起,我們都沒能如你所願。
母親,你看,秋實累累,滿地金黃,同我到你身邊那天一樣。
那時,乳母重重地磕了一個頭,求賢貴妃日後好好照拂我,賢貴妃自是答應了。
我一早便聽聞,賢貴妃是宮裏難得的好人。她看我的眼神滿是心疼,我知道,日後,我應該有像樣的日子過了。
我的生母恩寵平平,又喜清淨,漸漸地,我們便成了這宮中可有可無的人。這世間拜高踩低的人一向不少,因此,我和生母的日子並不好過。
後來,她撒手人寰,我身邊除了一個乳母,就沒有別人了。父親看我孤苦伶仃,便讓賢貴妃收養了我。
賢貴妃已有了兩個孩子,我的三弟段泓,還有我尚在繈褓的六弟段昶。可她從未因為有過兩個親生的孩子而對我有所忽視。
我相信,在她眼中,我和三弟六弟是一樣的。
父皇一共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我們之間很是和睦,同外麵百姓家的孩子們一樣,從不因大人的事而使我們之間心生嫌隙。至少在幼時,我們確實是這樣的。
在這些兄弟姐妹中,我與三弟、六弟同大哥段暄最好。
大哥是皇後的兒子,他的外祖家是隻手遮天的司徒氏,後來司徒老大人死了,就由他的舅舅,皇後同父異母的弟弟襲了爵。
我記得,大哥對這個舅舅一向不喜,除非萬不得已,不然絕不會同他有半點往來。
其實,我真的很羨慕大哥有這樣的舅舅,至少他在表麵上,對外甥還算上心,他在前朝的權勢,也是很好的仰仗。
不像我,什麽也沒有。
父親對我們倒算是一視同仁,不過有些時候,他更加偏愛大皇姐,還有三哥和六弟。
他說,若大皇姐是男兒,他百年之後,皇位一定是大皇姐的。
父親說這話時,是在元正家宴上,他酒意正濃,麵色緋紅。
那時,父親話音剛落,在場眾人便都笑了。他們都當這是玩笑話。
可我不這麽想。
父親能說這樣的話,一定是他有了立儲的心思。
但是這個人選,無論如何,是輪不到我的。
宮裏的人都覺得我身上不好,總是生病。可是,若不如此,我該怎樣呢。
我和三弟比大哥小不了多少,朝中有人暗中揣測,儲君已經會在我們三人之中。而我們三個裏,賢貴妃的孩子就有兩人。樹大招風,即便後宮表麵上一團和氣,可是真的到了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腥風血雨。
我真的很害怕。
我害怕皇後會對賢貴妃下手,我好不容易得來的安穩會再次灰飛煙滅
我若不生病,豈不是讓賢貴妃成了眾矢之的。
我也確實因為這樣,徹底地沒了登上皇位的希望。
因為我那天,聽到了父親和黃冕的談話。
我記得,父親那時說,段暄是他的好兒子,有才幹,有膽略,可惜,他的身上有一半司徒氏的血脈。若是由他當這個皇帝,隻怕會讓司徒氏更加無法無天。
接著,父親又說到了我。他說我什麽都好,隻是身子孱弱,若是由我來當皇帝,恐怕不能震懾群臣,會讓一些位高權重的人生出亂子來。
最後,父親說到了三弟。父親說,三弟是他所有兒子中,最好的。
對於父親的說辭,我並不意外。這麽多年,父親對三弟的看重,我都看在眼裏。但不知為何,當真的聽父親說出這樣的話時,我心裏還是覺得有什麽東西堵住了。
往後的日子,我還是照舊做一個聽話懂事,謙讓兄弟的皇子,直到我被封平王,有了自己的宅子,搬出了皇宮。
我搬到王府沒多久,乾牢使便依規矩給我送來了一位乾魂,安和。
我知道乾牢使並不把我放在眼裏,所以才為我送來了這樣一位並沒有多少本事的乾魂。可是我不在乎,因為我在看到安和的第一眼,便對她有了情愫。
這是我一潭死水一般的人生中,第一次為一個人泛起一絲漣漪。
安和就像冬天的一輪太陽,照在了我的身上。
安和她很好,我不需要她做什麽,她在我身邊就好。我隻要看著她,就覺得舒心。
最後,我決定要與她成親。
可安和身份低微,並不能做王妃。雖然從前也有乾魂被主上看中,但也僅僅是納為妾室。故此,我想要娶安和為妻子,定不會被宗室允許。
可是,我想爭一爭。
我知道我一定能爭得過。
我設計讓自己大病了一場,終於,父親和皇後鬆了口,我娶到了安和。
我想,這應該是我這一輩唯一能爭的事了。
可我並沒有過幾年安生日子。父皇突然駕崩了。
父皇駕崩一事,疑點重重,我不知全貌,卻也能猜到一二。母親、三弟和六弟被扣上了亂臣賊子,弑父殺君的罪名,母親自盡,三弟和六弟也不在了,一夜之間我失去了所有親人。
而我,什麽也做不了。就像當年我看著我的生母在我麵前咽下最後一口氣那樣。
那時的我,太小了,等我跑去喊來太醫令時,我的生母已經迴天乏術;如今的我,身負頑疾,從來都不曾在前朝籠絡過什麽人,沒有誰能為我所用。
也恰恰是因為我太不中用,大哥和皇後放過了我,我苟活了下來。往後,我這條命,便隻為複仇而活著。
直到有一天,我聽聞,六弟沒有死。
大哥和司徒熠風聲鶴唳,我則按兵不動。但很快我便有了一個念頭,或許,那個九五之尊的位子,我也能爭上一爭。
這個念頭就像一團火一樣在我心裏燃燒著,不肯熄滅。我開始暗中安插人手在任何可能為我所用的大臣府上,為我打探消息。自然,宮裏也有我的耳目。
可老天存心要戲耍我,我的手下,竟然告訴我,我的三弟沒有死。
我是應該高興的吧,畢竟我的親人還活著。但現在的我已不是從前的我,想來,現在的三弟,也不是從前的三弟了。
我心中的火還在燃燒著,它驅使著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再也無法迴頭。
我做了很多,我想讓大哥和三弟鬥起來,好坐收漁翁之利。我故意安排了墨璽去攔住三弟的乾魂,讓她沒來得及救下那個年輕的公子,隻有這樣,才能逼她和三弟快點出手。我讓人給大哥送了消息,告訴他虎符失竊,又收買了禁軍統領,許諾他高官厚祿,讓他反水,聽命於我。
可我還是失策了。千算萬算,我沒能算過父親。我不曾想到,他已將三弟托付給朝中的幾位大臣。而父親沒有看錯人,那幾位臣子,確實成了三弟卷土重來的助力。
三弟登基了。大哥被關了起來,沒多久,他就死了。他被草草下葬,我也沒有去送過他。
後來,我做的那些事還是被查到了。
那天,三弟的乾魂,不,她已經是鎮國侯了。鎮國侯來我的府上,找我問話時,我看著她,一直在想,這樣得力的人,為何偏偏就在三弟身邊,難道三弟當真天命所歸。
如果不是安和突然出現,我一定會咬死不肯承認。我的三弟,我最清楚,他猜忌任何人都不會猜忌我。
無法,誰讓安和是我唯一的軟肋。我可以沒有一切,卻獨獨不能沒有她。
安和以為我會殺了鎮國侯,可她實在是多慮了。我這個孱弱的親王,從來都是拿不動劍,舞不動槍,怎麽會是鎮國侯的對手。況且,怎麽能讓鎮國侯死在平王府。
我做的事敗露了,但三弟沒有責罰我,我還是那個不受看重的平王,一切都沒有改變。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即便兒時再如何要好,可我們終究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我們之間,注定是要頭破血流,反目成仇的,這便是我們的命。
我在王府中修了一個佛堂,供奉著菩薩,以及我的兩個母親的牌位。我不常出門,在府中的時光,要麽同安和一起讀書,要麽便是在佛堂裏消磨了。
日子過得很快。我聽說了鎮國侯的死訊,安和承受不住,病了數月,整個王府裏都是藥湯的氣味。
三年後,天子駕崩。
我怎麽也沒有想到,三弟會走在我的前麵。我不敢想,究竟是什麽樣的病,能把一個身體強健的人折磨得如此短壽。
我撐著身子去看了他最後一眼。迴府後,便一病不起了。
這次,我是真的病了。
在病中,我常常夢到從前的事。我夢到年少時,與大哥和三弟六弟在祁安城外縱馬馳騁,當年種種,如今想來,恍若前塵。我還夢到,母親帶著還年幼的我和三弟六弟,在宮裏的水榭中玩耍,母親說,曦兒要身體康健,泓兒要長命百歲,小昶要無憂無慮。
可是,母親,對不起,我們都沒能如你所願。
母親,你看,秋實累累,滿地金黃,同我到你身邊那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