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迴事?”劉元麵色一稟,低沉的詢問道。
“山西楊在建的蓄水池侵占了上馬裏的地界。這事也是我的疏忽,選址的時候沒有弄清地界。”劉方麵帶歉意,自責的說道。
劉元沉聲再道:“侵占的可是良田?”
劉方急忙搖頭,他苦笑道:“並非良田,元哥先前叮囑過,方又哪敢呀,隻是一塊雜草空地。”
不是良田便好,劉元點了點頭,又說道:“走吧,先去山西楊。”
山西楊的人很氣憤,他們正在修建的蓄水池竟然被上馬裏的人給填埋上了。楊裏長氣憤的暴喝道:“馬三,你究竟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上馬裏的裏長馬三指著楊裏長也是一肚子的怒氣,說道:“楊老五,你們山西楊別過分了,這蓄水池已經修到了我們上馬裏的地界。”
“什麽狗屁上馬裏的地界,這可是劉亭父讓我們修建了。”楊裏長直接反駁道。
“劉亭父?”馬三一頓,隨即又道:“他知道個啥?楊老五你少在我這裝糊塗,這顆柳樹可是地界,別說你不知道,這可是你爹與我爹一同栽下的。”
楊老五看了一眼柳樹,他們修建的蓄水池確實已經過界,他麵色難堪,可他們山西楊人多田廣,不擴建蓄水池根本澆灌不過來。他也顧不得那麽多了,抬了抬手中的鍤,火氣上頭的說道:“過界了又如何?今天這蓄水池我們山西楊修定了。”
“就是,以為我們山西楊好欺負嗎?”楊裏長身後的小夥子們也都抬起了鍤,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趨勢。
“楊老五你行啊。”馬三冷冷的哼了一聲,“來啊,你動試試?”他也提了提手中的鍤,身後上馬裏的小夥子們同樣不甘示弱,兩方農戶相互對罵,眼看衝突就要升級。
“安靜!”突然間,人群後方傳來一道低沉卻又威嚴的聲音,眾人聞聲看去,隻見劉元走了過來。
“是劉亭長。”
“劉亭長來了,太好了。”
“劉亭長您來評評理啊。”兩個裏的百姓讓開一條道,七嘴八舌的抱怨著。
劉元走到了近前,他掃過楊老五和馬三二人,陰沉著臉,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劉亭長,這事真不怪我們上馬裏啊。”馬三其實也十分佩服劉元,他自問如果自己當了亭長,也不會做到劉元這般仁厚,他立刻行禮,麵色尷尬的抱怨道。
“劉亭長,我們……”楊老五也開口想要解釋。
劉元卻是揮手打斷了他,他看向重新被填埋的蓄水池,沉聲說道:“這事不是你們的錯,劉方,還不過來道歉?”隨即他又繼續說道:“乃是劉方疏忽所致。”
劉方聞言,他沉步上前,對著楊、馬二人躬身行禮,自責道歉:“還望兩位裏長莫要傷了和氣,此事是方一人之責。馬裏長,還請您諒解,是方疏忽了。”
這段時間劉方混跡在各裏之間指點蓄水池修建,他的辛勞眾人看在眼裏,也記在了心裏。同樣,他在泗水亭也頗有威望。見到劉方親自行禮道歉,馬三的神情更加的尷尬了,他急忙說道:“劉亭父您這是做啥啊,我又豈敢責怪您?”
“不瞞馬裏長,山西楊人多地廣,這蓄水池不得不擴建。”劉方攤了攤手,也是無奈的開口解釋道。
“這?”馬裏長也猶豫了,他自然清楚,隻不過他為裏長,總不能不顧及上馬裏的利益。於是,他又對劉元行禮,有些為難的說道:“劉亭長,不是我馬三不配合,隻是我上馬裏的百姓都在這裏看著,我總不能讓村民們私下說閑話。”
劉元也知馬三的意思,這也是他所顧忌的地方。山西楊占地在先,他若處事不公,一旦百姓私下亂言,民心、威望都會受損,妖言惑眾便是這個道理。不要小看流言,也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不公的小事,不公是激化矛盾、離散人心的源頭。
對於劉元而言,這是一次危機,他需要謹慎處理。聽到馬三的話,劉元也雙手環抱胸前沉思了起來,而兩個裏的百姓們也在等待著,尤其是上馬裏的農戶,畢竟他們現在才是受損的一方。
劉元看了看柳樹,他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柳樹的一側便是兩個裏的良田,遠望看去,柳樹正處在良田的中間。於是他哈哈一笑,心中有了主意,“馬裏長、楊裏長,你們二裏相互臨近,往日爭搶水源時,你二人可是一個鼻孔出氣。今日這事又何必傷了感情?”
隨後,他又繼續說道:“你二裏為何不能共用一個蓄水池?”
“共用蓄水池?”二人和眾百姓聞言都是一怔。
“不錯,如今這蓄水池因擴建而侵占了上馬裏的地界,此蓄水池在你們二裏的良田中央,正適合你二裏共用,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侵占地界一說。你們看如何?”劉元解釋道。
“我自然沒有異議。”本就侵占了地界,楊老五這時當然不會反駁劉元的提議,否則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而馬三則迴身和村中的幾位老者商討了一番,片刻,他才笑道:“還是劉亭長看的透徹,我上馬裏也願共用此蓄水池。”蓄水池當然是多多益善了,尤其是眼前的池子,處在良田中央,可是一個絕佳的位置,上馬裏的百姓也欣然接受。
“既如此,馬裏長,還不讓大家動手挖土?”劉元負手一笑,瞥了瞥被填埋的蓄水池。
馬三摸著腦袋,十分尷尬的笑道:“今日給劉亭長添麻煩了。”然後他就帶人開始挖掘,而楊老五見此,也吩咐山西楊的壯漢們共同幫忙建造。
事情解決,劉元鬆了一口氣,於是便離開了山西楊。走在田野小道上,他心有愧疚,遂對劉方說道:“今日讓你受委屈了。”
“元哥這是何話?”劉方心中一暖,他知道劉元說的是方才道歉之事,隨即他憨厚的笑道:“是方之過,不僅沒有替元哥分憂,還差點引起百姓的不滿。”
劉元聞言,拍了拍劉方的肩膀,好兄弟之間一切都在不言中。
迴到的亭部的時候,劉元這才發現豐邑三老之一的有秩竟然已經在屋內等候了多時。
求收藏和推薦票,謝謝大家每天的投票。感謝書友150920的打賞!!!
“山西楊在建的蓄水池侵占了上馬裏的地界。這事也是我的疏忽,選址的時候沒有弄清地界。”劉方麵帶歉意,自責的說道。
劉元沉聲再道:“侵占的可是良田?”
劉方急忙搖頭,他苦笑道:“並非良田,元哥先前叮囑過,方又哪敢呀,隻是一塊雜草空地。”
不是良田便好,劉元點了點頭,又說道:“走吧,先去山西楊。”
山西楊的人很氣憤,他們正在修建的蓄水池竟然被上馬裏的人給填埋上了。楊裏長氣憤的暴喝道:“馬三,你究竟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上馬裏的裏長馬三指著楊裏長也是一肚子的怒氣,說道:“楊老五,你們山西楊別過分了,這蓄水池已經修到了我們上馬裏的地界。”
“什麽狗屁上馬裏的地界,這可是劉亭父讓我們修建了。”楊裏長直接反駁道。
“劉亭父?”馬三一頓,隨即又道:“他知道個啥?楊老五你少在我這裝糊塗,這顆柳樹可是地界,別說你不知道,這可是你爹與我爹一同栽下的。”
楊老五看了一眼柳樹,他們修建的蓄水池確實已經過界,他麵色難堪,可他們山西楊人多田廣,不擴建蓄水池根本澆灌不過來。他也顧不得那麽多了,抬了抬手中的鍤,火氣上頭的說道:“過界了又如何?今天這蓄水池我們山西楊修定了。”
“就是,以為我們山西楊好欺負嗎?”楊裏長身後的小夥子們也都抬起了鍤,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趨勢。
“楊老五你行啊。”馬三冷冷的哼了一聲,“來啊,你動試試?”他也提了提手中的鍤,身後上馬裏的小夥子們同樣不甘示弱,兩方農戶相互對罵,眼看衝突就要升級。
“安靜!”突然間,人群後方傳來一道低沉卻又威嚴的聲音,眾人聞聲看去,隻見劉元走了過來。
“是劉亭長。”
“劉亭長來了,太好了。”
“劉亭長您來評評理啊。”兩個裏的百姓讓開一條道,七嘴八舌的抱怨著。
劉元走到了近前,他掃過楊老五和馬三二人,陰沉著臉,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劉亭長,這事真不怪我們上馬裏啊。”馬三其實也十分佩服劉元,他自問如果自己當了亭長,也不會做到劉元這般仁厚,他立刻行禮,麵色尷尬的抱怨道。
“劉亭長,我們……”楊老五也開口想要解釋。
劉元卻是揮手打斷了他,他看向重新被填埋的蓄水池,沉聲說道:“這事不是你們的錯,劉方,還不過來道歉?”隨即他又繼續說道:“乃是劉方疏忽所致。”
劉方聞言,他沉步上前,對著楊、馬二人躬身行禮,自責道歉:“還望兩位裏長莫要傷了和氣,此事是方一人之責。馬裏長,還請您諒解,是方疏忽了。”
這段時間劉方混跡在各裏之間指點蓄水池修建,他的辛勞眾人看在眼裏,也記在了心裏。同樣,他在泗水亭也頗有威望。見到劉方親自行禮道歉,馬三的神情更加的尷尬了,他急忙說道:“劉亭父您這是做啥啊,我又豈敢責怪您?”
“不瞞馬裏長,山西楊人多地廣,這蓄水池不得不擴建。”劉方攤了攤手,也是無奈的開口解釋道。
“這?”馬裏長也猶豫了,他自然清楚,隻不過他為裏長,總不能不顧及上馬裏的利益。於是,他又對劉元行禮,有些為難的說道:“劉亭長,不是我馬三不配合,隻是我上馬裏的百姓都在這裏看著,我總不能讓村民們私下說閑話。”
劉元也知馬三的意思,這也是他所顧忌的地方。山西楊占地在先,他若處事不公,一旦百姓私下亂言,民心、威望都會受損,妖言惑眾便是這個道理。不要小看流言,也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不公的小事,不公是激化矛盾、離散人心的源頭。
對於劉元而言,這是一次危機,他需要謹慎處理。聽到馬三的話,劉元也雙手環抱胸前沉思了起來,而兩個裏的百姓們也在等待著,尤其是上馬裏的農戶,畢竟他們現在才是受損的一方。
劉元看了看柳樹,他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柳樹的一側便是兩個裏的良田,遠望看去,柳樹正處在良田的中間。於是他哈哈一笑,心中有了主意,“馬裏長、楊裏長,你們二裏相互臨近,往日爭搶水源時,你二人可是一個鼻孔出氣。今日這事又何必傷了感情?”
隨後,他又繼續說道:“你二裏為何不能共用一個蓄水池?”
“共用蓄水池?”二人和眾百姓聞言都是一怔。
“不錯,如今這蓄水池因擴建而侵占了上馬裏的地界,此蓄水池在你們二裏的良田中央,正適合你二裏共用,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侵占地界一說。你們看如何?”劉元解釋道。
“我自然沒有異議。”本就侵占了地界,楊老五這時當然不會反駁劉元的提議,否則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而馬三則迴身和村中的幾位老者商討了一番,片刻,他才笑道:“還是劉亭長看的透徹,我上馬裏也願共用此蓄水池。”蓄水池當然是多多益善了,尤其是眼前的池子,處在良田中央,可是一個絕佳的位置,上馬裏的百姓也欣然接受。
“既如此,馬裏長,還不讓大家動手挖土?”劉元負手一笑,瞥了瞥被填埋的蓄水池。
馬三摸著腦袋,十分尷尬的笑道:“今日給劉亭長添麻煩了。”然後他就帶人開始挖掘,而楊老五見此,也吩咐山西楊的壯漢們共同幫忙建造。
事情解決,劉元鬆了一口氣,於是便離開了山西楊。走在田野小道上,他心有愧疚,遂對劉方說道:“今日讓你受委屈了。”
“元哥這是何話?”劉方心中一暖,他知道劉元說的是方才道歉之事,隨即他憨厚的笑道:“是方之過,不僅沒有替元哥分憂,還差點引起百姓的不滿。”
劉元聞言,拍了拍劉方的肩膀,好兄弟之間一切都在不言中。
迴到的亭部的時候,劉元這才發現豐邑三老之一的有秩竟然已經在屋內等候了多時。
求收藏和推薦票,謝謝大家每天的投票。感謝書友150920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