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氣氛沉悶,呂雉秀眉微蹙,低聲詢問道,“夫君,這是怎麽了?”頓了頓她又說道:“王老乃是我爹的好友,尤善修建陶窯,若有困難,夫君可請教之。”
“哼!”王老再次一哼,“請教不敢當啊。”
劉元無奈的苦笑一聲,隨即他將來龍去脈告知了呂雉。聞言,呂雉也蹲下身子看了看地上鎮窯的簡易結構圖,她知自己夫君穩重,並非胡亂之人,這地上的簡易圖或許真可行之。
隨即,呂雉拉著王老的臂膀,不顧形象的撒嬌說道:“王老,您就幫幫忙吧,就試一試?”
王老被呂雉搖著臂膀嬌求,他也是無奈,最後隻得屈服的說道:“得,得,得,你個呂丫頭,這是要搖死小老兒啊。”
呂雉吐了吐香舌,俏皮的笑道:“雉兒哪敢啊?”
隨後,王老看向劉元,沉聲說道:“呂丫頭我視如己出,今日就看在她的麵子上,便依你所言試一試。不過,小老兒還是勸你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頓了頓,他也是蹲下身子,指著地上的結構圖,說道:“你來具體說一說這陶窯的結構。”
聞言,劉元感激的看了一眼呂雉,見後者含笑,他也是微微點了點頭。於是,他便將自己前世考古的那座鎮窯依照迴憶,粗略的講解了一遍。王老是行家,劉元雖然講的隻是概略,可他卻能聽得明白,不僅明白,他還能從簡易的結構圖上做出自己的修改。
討論了片刻,王老心中已經有了根底,隨即他說道:“這陶窯修建需要陶磚,以及占地甚廣,這些都需要劉亭長去準備。”
劉元點頭應下,他看向周勃,沉聲吩咐道:“周勃,你去找二狗支取錢財,到豐邑購買陶磚,對了,還有石灰與石料。這些需求甚大,你多購進一些。”
“勃這就去辦。”周勃匆匆離去。
至於這占地,劉元則和李裏長勘察了河東裏的周邊,最後決定在山腳下的一塊雜草地修建陶窯。這塊空地多處坑窪,李裏長立刻帶人扛著鍤,推著木板車運土填埋,並用木樁夯實。劉元同時也叫來了劉方,命他將這空地清理幹淨。
到了晚上,劉元將王老等工匠安排在了亭部住下,並讓人送來飯菜與茶水。而他自己,在返迴家中吃過晚飯後,同樣搬到了亭部。如今人雜,又有三萬秦半兩,他也是放心不下。
見到劉元搬至亭部,大牛則一直悶哼哼的嘟囔著:“元哥,你讓俺大牛臉麵何堪啊?有俺大牛在,你再搬過來,這不是讓百姓們看俺的笑話嗎?”
“你這小子,哪來這麽多廢話。”劉元輕輕敲了他一下,隨後又道:“走吧,隨我出去轉一轉。”
二人在亭內巡視了一番,最後到了糧庫,二狗正和兩人一絲不苟的守在外麵,如今這糧庫內存放了三萬錢,二狗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見到劉元,二狗這才露出笑容,說道:“亭長,您怎麽來了?”
劉元拍了拍二狗的肩膀,沉聲說道:“你這肩上擔子重,若有事可以直接來找我。”
“嘿嘿,沒事,俺帶著弟兄們就在這糧庫住下了。”二狗憨厚的摸著腦袋笑道。
“讓弟兄們受累了。”劉元感歎一聲,隨後他又寒暄了幾句,這才迴到了亭部的住處。
第二天早上,王老起的很早,待劉元趕到河東裏山腳的時候,王老已經帶著十幾個工匠開始丈量尺寸了。這些工匠都是有經驗之人,雖然鎮窯和龍窯的結構不同,但畫線、築基、壘砌這些修建的步驟卻是一樣的。按照鎮窯的結構,王老指揮眾人丈量完尺寸後,他親自量取棋盤線,又打好中心線。中心線之後,王老要對鎮窯各個部分的橫寬線進行量畫,這畫線可容不得出錯,整個窯體都要依線而建。
如此繁瑣細致的工作,幸有王老坐鎮。即便如此,王老也是忙碌了半日的時光才將所有線條量畫完畢。劉元這時才走上前,他給王老打開水囊,拱手笑道:“王老,您先歇一歇,喝口水。”
王老接過水囊,走到一側的樹蔭下,他喝了一口水,心中還是稍有氣結的對劉元沉聲說道:“劉亭長,你這改進的陶窯結構複雜,可沒龍窯簡潔易行啊。”王老這話自然還是不看好鎮窯。
劉元也點著頭,確實如此,相比於龍窯斜長的結構,鎮窯整體就如同一個蛋殼,這畫線以及後續的壘砌都要繁瑣了許多。劉元再次拱手,笑道:“王老辛苦了!”
到了午後,工匠們開始依線築基,泗水亭的人力,也在劉方的安排下,以及工匠的指揮中搬運石料,攪和石灰。這築基稍繁瑣,直到第二日才修築完畢,整個地基都是石料結構,堅固異常,同樣耗資也大。這石料可不便宜,畢竟在秦末開山裂石還是十分不易,僅此一項就用去了一萬多錢。
築基完成,眾人難得的休息了一日,他們需要等這石灰凝固才可壘砌。而劉元也趁著這一日,給工匠們以及泗水亭內的人力發放了這兩日的工錢,同時又讓人獵殺了野豬,眾人一同分食而盡。
劉元如此慷慨,工匠們壘砌時也更加的認真細致。壘砌的過程還算順利,隻不過這蛋殼的奇異造型,還是讓這些見多識廣的工匠們哈哈嘲笑。整個鎮窯的建造耗時七天,耗財四萬餘,耗力五十餘人。至於這多出的萬錢,劉元並未去呂府支取,而是在亭內東拚西湊,好不容易借取到,待日後陶器有了出售,他再以利潤還之。
看著新落成的鎮窯,劉元心中也是期待。這鎮窯又分前室、中室以為尾部煙囪三大部分。前室包含窯頭、窯門以及火膛,窯頭上又有兩個花古眼,為看火所用;而在窯門上,同樣有一個井眼與兩個鉤公磚眼,井眼用來投放木柴,鉤公磚眼則是為了燃材的落灰所用。火膛自不用多說,乃是用來燃燒木材。
鎮窯的中室便是燒窯所用,中室有兩層,內層為窯磚壘砌,外層則是用土磚砌築,如此做法,既可以保證窯室的密封,又可以保溫隔熱,節省木柴。
劉元難掩喜悅的哈哈一笑,“如此便可燒窯了。”他這個簡易的鎮窯,能否做到後世那般先進,劉元並不能保證,但隻要有後世的一半效果,也絕對是對秦末製陶的一次巨大衝擊。
“哼!”王老再次一哼,“請教不敢當啊。”
劉元無奈的苦笑一聲,隨即他將來龍去脈告知了呂雉。聞言,呂雉也蹲下身子看了看地上鎮窯的簡易結構圖,她知自己夫君穩重,並非胡亂之人,這地上的簡易圖或許真可行之。
隨即,呂雉拉著王老的臂膀,不顧形象的撒嬌說道:“王老,您就幫幫忙吧,就試一試?”
王老被呂雉搖著臂膀嬌求,他也是無奈,最後隻得屈服的說道:“得,得,得,你個呂丫頭,這是要搖死小老兒啊。”
呂雉吐了吐香舌,俏皮的笑道:“雉兒哪敢啊?”
隨後,王老看向劉元,沉聲說道:“呂丫頭我視如己出,今日就看在她的麵子上,便依你所言試一試。不過,小老兒還是勸你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頓了頓,他也是蹲下身子,指著地上的結構圖,說道:“你來具體說一說這陶窯的結構。”
聞言,劉元感激的看了一眼呂雉,見後者含笑,他也是微微點了點頭。於是,他便將自己前世考古的那座鎮窯依照迴憶,粗略的講解了一遍。王老是行家,劉元雖然講的隻是概略,可他卻能聽得明白,不僅明白,他還能從簡易的結構圖上做出自己的修改。
討論了片刻,王老心中已經有了根底,隨即他說道:“這陶窯修建需要陶磚,以及占地甚廣,這些都需要劉亭長去準備。”
劉元點頭應下,他看向周勃,沉聲吩咐道:“周勃,你去找二狗支取錢財,到豐邑購買陶磚,對了,還有石灰與石料。這些需求甚大,你多購進一些。”
“勃這就去辦。”周勃匆匆離去。
至於這占地,劉元則和李裏長勘察了河東裏的周邊,最後決定在山腳下的一塊雜草地修建陶窯。這塊空地多處坑窪,李裏長立刻帶人扛著鍤,推著木板車運土填埋,並用木樁夯實。劉元同時也叫來了劉方,命他將這空地清理幹淨。
到了晚上,劉元將王老等工匠安排在了亭部住下,並讓人送來飯菜與茶水。而他自己,在返迴家中吃過晚飯後,同樣搬到了亭部。如今人雜,又有三萬秦半兩,他也是放心不下。
見到劉元搬至亭部,大牛則一直悶哼哼的嘟囔著:“元哥,你讓俺大牛臉麵何堪啊?有俺大牛在,你再搬過來,這不是讓百姓們看俺的笑話嗎?”
“你這小子,哪來這麽多廢話。”劉元輕輕敲了他一下,隨後又道:“走吧,隨我出去轉一轉。”
二人在亭內巡視了一番,最後到了糧庫,二狗正和兩人一絲不苟的守在外麵,如今這糧庫內存放了三萬錢,二狗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見到劉元,二狗這才露出笑容,說道:“亭長,您怎麽來了?”
劉元拍了拍二狗的肩膀,沉聲說道:“你這肩上擔子重,若有事可以直接來找我。”
“嘿嘿,沒事,俺帶著弟兄們就在這糧庫住下了。”二狗憨厚的摸著腦袋笑道。
“讓弟兄們受累了。”劉元感歎一聲,隨後他又寒暄了幾句,這才迴到了亭部的住處。
第二天早上,王老起的很早,待劉元趕到河東裏山腳的時候,王老已經帶著十幾個工匠開始丈量尺寸了。這些工匠都是有經驗之人,雖然鎮窯和龍窯的結構不同,但畫線、築基、壘砌這些修建的步驟卻是一樣的。按照鎮窯的結構,王老指揮眾人丈量完尺寸後,他親自量取棋盤線,又打好中心線。中心線之後,王老要對鎮窯各個部分的橫寬線進行量畫,這畫線可容不得出錯,整個窯體都要依線而建。
如此繁瑣細致的工作,幸有王老坐鎮。即便如此,王老也是忙碌了半日的時光才將所有線條量畫完畢。劉元這時才走上前,他給王老打開水囊,拱手笑道:“王老,您先歇一歇,喝口水。”
王老接過水囊,走到一側的樹蔭下,他喝了一口水,心中還是稍有氣結的對劉元沉聲說道:“劉亭長,你這改進的陶窯結構複雜,可沒龍窯簡潔易行啊。”王老這話自然還是不看好鎮窯。
劉元也點著頭,確實如此,相比於龍窯斜長的結構,鎮窯整體就如同一個蛋殼,這畫線以及後續的壘砌都要繁瑣了許多。劉元再次拱手,笑道:“王老辛苦了!”
到了午後,工匠們開始依線築基,泗水亭的人力,也在劉方的安排下,以及工匠的指揮中搬運石料,攪和石灰。這築基稍繁瑣,直到第二日才修築完畢,整個地基都是石料結構,堅固異常,同樣耗資也大。這石料可不便宜,畢竟在秦末開山裂石還是十分不易,僅此一項就用去了一萬多錢。
築基完成,眾人難得的休息了一日,他們需要等這石灰凝固才可壘砌。而劉元也趁著這一日,給工匠們以及泗水亭內的人力發放了這兩日的工錢,同時又讓人獵殺了野豬,眾人一同分食而盡。
劉元如此慷慨,工匠們壘砌時也更加的認真細致。壘砌的過程還算順利,隻不過這蛋殼的奇異造型,還是讓這些見多識廣的工匠們哈哈嘲笑。整個鎮窯的建造耗時七天,耗財四萬餘,耗力五十餘人。至於這多出的萬錢,劉元並未去呂府支取,而是在亭內東拚西湊,好不容易借取到,待日後陶器有了出售,他再以利潤還之。
看著新落成的鎮窯,劉元心中也是期待。這鎮窯又分前室、中室以為尾部煙囪三大部分。前室包含窯頭、窯門以及火膛,窯頭上又有兩個花古眼,為看火所用;而在窯門上,同樣有一個井眼與兩個鉤公磚眼,井眼用來投放木柴,鉤公磚眼則是為了燃材的落灰所用。火膛自不用多說,乃是用來燃燒木材。
鎮窯的中室便是燒窯所用,中室有兩層,內層為窯磚壘砌,外層則是用土磚砌築,如此做法,既可以保證窯室的密封,又可以保溫隔熱,節省木柴。
劉元難掩喜悅的哈哈一笑,“如此便可燒窯了。”他這個簡易的鎮窯,能否做到後世那般先進,劉元並不能保證,但隻要有後世的一半效果,也絕對是對秦末製陶的一次巨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