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聲落下,劉方和周勃二人緩緩的打開了窯門,劉元等人也在窯門外等待,不多時,劉方和周勃便抱著數個陶罐走了出來。
“怎麽樣?”眾人眼神急切,追問道。
“亭長,您看!”周勃舉起手中的陶罐,滿麵興奮的說道:“成了!”
劉元當即看去,隻見周勃手中的陶罐呈現褐紅色,模樣精美。見此,劉元也鬆了一口氣,這簡易的鎮窯果然可行。他從周勃手上接過了陶罐,罐體表麵略有粗糙,他不懂陶,遂對身側的王老,恭敬的詢問道:“王老您看這陶罐燒製的如何?”
“咦?”王老也接過陶罐,入手即沉,他微微頷首,驚疑一聲。隨後他又仔細的掂量了一下,心中頓時有了猜測,他對呂雉說道:“呂丫頭,你來看看。”
呂雉聞言,也是伸手掂量了一番,她驚訝了一聲,“這陶罐……”
“嗯!”王老點了點頭,他行家裏手,剛一接過陶罐,他就知道這特別之處了,這時他又看向劉元,感慨的說道:“沒想到這座陶窯煉製的陶器竟如此厚重。”
“厚重?”劉元眉頭微蹙。
見劉元不解,呂雉抿嘴一笑,輕聲解釋道:“夫君,這陶器厚重,自然要堅固耐用。以往這龍窯所燒製的陶器,偶然會出現一二件這樣厚重的陶器。隻是不知這件陶器是否也是偶然之作。”呂雉又指了指劉元手中褐紅色的陶器。
不待劉元說話,王老就揮手搖頭說道:“非偶然之作。”這兩日都是王老在此燒窯,他心中自然再清楚不過了。劉元改進的鎮窯十分保溫,窯身的溫度也同樣高於龍窯,且整體密封極好,如此條件自然可以燒製出厚重的陶器,這是龍要所不具備的。
王老閱曆豐富,他自然看的透徹,此時他自嘲的笑了一下,說道:“看來小老兒是真的老了,先前竟然倔強的質疑劉亭長。”說罷,他立刻對劉元躬身行禮,歉然的說道:“劉亭長請受小老兒一拜。”
劉元急忙扶著王老,麵帶驚容的說道:“王老,您這是做甚?”
“劉亭長,您知道這座改進的陶窯影響有多大嗎?”王老有些興奮,他雙眼閃爍,急切的再道:“我大秦的整個製陶工藝都會再次提升。”
劉元自然清楚,他點著頭,迴道:“這呀,多虧有了您,否則這座陶窯也修建不成。”
聞言,王老老臉一紅,若不是呂雉撒嬌相勸,他可就錯過了這樣一次機會,他尷尬一笑,說到:“劉亭長,您就別再取笑小老兒了。”他對劉元已經欽佩有加,說話也是恭敬了許多。
第一次燒窯的結果非常成功,呂雉總共製作了七個陶胚,其中五個厚重,隻有兩個開裂破損。這讓劉元心中有了底氣,如此的話,他這座陶窯也可以批量燒製了。不過,想要做到出產陶器,劉元還是要有許多前期的準備。
如今河東裏僅有一座陶窯,相配套的陶棚、陶房也需建設,陶棚與鎮窯的窯頭搭建連接在一起,乃是用來儲存木柴以及燒製成功的陶器所用。陶房不必多說,便是製作陶胚之地。陶棚和陶房建設起來便要簡單了許多,材料均是現成,隻需耗費一些人力。
泗水亭的百姓聽聞第一次燒窯便如此成功,家家戶戶也是高興,許多人放下了地裏的農活圍觀了過來。見到這些褐紅色的陶器,他們也是好奇的摸著,想要看一看這奇形怪狀的陶窯燒製出來的陶器有什麽特別之處。
而在劉元決定修建陶棚和陶房後,這些百姓也都自告奮勇,紛紛要來幫忙。先前劉芳等人清理陶土時砍伐的樹木此刻正好用來搭建陶棚,眾人情緒很高,隻用了兩日的時光便搭建完畢。陶屋則要慢了一些,二十多間茅草屋依次排開,又用去了半月時間。最後,劉元又讓人在外圍圍了一圈竹柵欄,整個窯廠這才初具規模。
窯廠落成的當晚,劉元又在亭部舉辦了篝火夜會以作慶賀,同時也是為了感謝亭內百姓的支持。劉元購買了米酒,又狩獵了野豬,百姓們載歌載舞,整個夜會熱鬧非凡。劉元給王老倒了一杯米酒,他舉碗而道:“王老,元有個不情之請。”
“劉亭長您請說。”王老一飲而盡,含笑捋胡說道。
“元想請您留在亭內,這陶窯的生產還需您來輔佐元。”劉元拱手,懇請的說道。日後批量生產陶器,自然需要老練之人主管大局,劉元不可能讓呂雉如此拋頭露麵,這王老正是不二人員。
“嗬嗬。”王老深沉一笑,他怎會不知劉元的打算?王老伸了一個懶腰,歎了一口氣,說道:“看來小老兒這身子骨呀,還要再燒幾年的窯嘍。”
聞言,劉元也是欣喜,他當即再次行禮,拜謝道:“多謝王老。”王老願意留下,這也讓他安心了許多。
篝火夜會劉元也是與民同樂,在百姓的打趣聲中,他與呂雉合唱了一首山歌,將這夜會的氛圍推到了頂點。這一夜,月明星稀、一閃而過。到了次日,劉元趕著牛車,載上燒製的陶窯,匆匆去了呂府。畢竟陶窯乃呂府出資,這改進的效果,他也需讓呂太公心中有知。
剛剛進了呂府,劉元便聽到堂中呂太公怒聲訓斥,他眉頭一蹙,於是走了進去。呂太公見到劉元到來,麵上的怒氣這才按捺了下去,他勉強的露出笑容,說道:“賢婿來了啊。”
劉元拱手行禮後,這才發現堂中還有一男子,約三十出頭,麵貌堅毅,頗有風範。他微微一怔,沉聲說道:“小婿見過嶽父。”
呂太公頷首,隨後又瞪視著堂中男子,說道:“你這不孝子,這便是沛縣的德才,你妹妹的夫君,泗水亭的亭長。”
“原來是賢弟。”男子微微一笑,拱手說道。
“賢婿啊,這就是我那悔婚的不孝子,雉兒的兄長,呂澤。”呂太公歎息的說道,似乎還在生著悶氣。
呂澤?劉元心中驚訝,原來這男子就是呂澤!
感謝醉臥平生和寒雨秋淩的打賞。上夜班,更新晚了些。本書扣扣群:4-5-0-5-2-0-2-1-9,歡迎入群!!
“怎麽樣?”眾人眼神急切,追問道。
“亭長,您看!”周勃舉起手中的陶罐,滿麵興奮的說道:“成了!”
劉元當即看去,隻見周勃手中的陶罐呈現褐紅色,模樣精美。見此,劉元也鬆了一口氣,這簡易的鎮窯果然可行。他從周勃手上接過了陶罐,罐體表麵略有粗糙,他不懂陶,遂對身側的王老,恭敬的詢問道:“王老您看這陶罐燒製的如何?”
“咦?”王老也接過陶罐,入手即沉,他微微頷首,驚疑一聲。隨後他又仔細的掂量了一下,心中頓時有了猜測,他對呂雉說道:“呂丫頭,你來看看。”
呂雉聞言,也是伸手掂量了一番,她驚訝了一聲,“這陶罐……”
“嗯!”王老點了點頭,他行家裏手,剛一接過陶罐,他就知道這特別之處了,這時他又看向劉元,感慨的說道:“沒想到這座陶窯煉製的陶器竟如此厚重。”
“厚重?”劉元眉頭微蹙。
見劉元不解,呂雉抿嘴一笑,輕聲解釋道:“夫君,這陶器厚重,自然要堅固耐用。以往這龍窯所燒製的陶器,偶然會出現一二件這樣厚重的陶器。隻是不知這件陶器是否也是偶然之作。”呂雉又指了指劉元手中褐紅色的陶器。
不待劉元說話,王老就揮手搖頭說道:“非偶然之作。”這兩日都是王老在此燒窯,他心中自然再清楚不過了。劉元改進的鎮窯十分保溫,窯身的溫度也同樣高於龍窯,且整體密封極好,如此條件自然可以燒製出厚重的陶器,這是龍要所不具備的。
王老閱曆豐富,他自然看的透徹,此時他自嘲的笑了一下,說道:“看來小老兒是真的老了,先前竟然倔強的質疑劉亭長。”說罷,他立刻對劉元躬身行禮,歉然的說道:“劉亭長請受小老兒一拜。”
劉元急忙扶著王老,麵帶驚容的說道:“王老,您這是做甚?”
“劉亭長,您知道這座改進的陶窯影響有多大嗎?”王老有些興奮,他雙眼閃爍,急切的再道:“我大秦的整個製陶工藝都會再次提升。”
劉元自然清楚,他點著頭,迴道:“這呀,多虧有了您,否則這座陶窯也修建不成。”
聞言,王老老臉一紅,若不是呂雉撒嬌相勸,他可就錯過了這樣一次機會,他尷尬一笑,說到:“劉亭長,您就別再取笑小老兒了。”他對劉元已經欽佩有加,說話也是恭敬了許多。
第一次燒窯的結果非常成功,呂雉總共製作了七個陶胚,其中五個厚重,隻有兩個開裂破損。這讓劉元心中有了底氣,如此的話,他這座陶窯也可以批量燒製了。不過,想要做到出產陶器,劉元還是要有許多前期的準備。
如今河東裏僅有一座陶窯,相配套的陶棚、陶房也需建設,陶棚與鎮窯的窯頭搭建連接在一起,乃是用來儲存木柴以及燒製成功的陶器所用。陶房不必多說,便是製作陶胚之地。陶棚和陶房建設起來便要簡單了許多,材料均是現成,隻需耗費一些人力。
泗水亭的百姓聽聞第一次燒窯便如此成功,家家戶戶也是高興,許多人放下了地裏的農活圍觀了過來。見到這些褐紅色的陶器,他們也是好奇的摸著,想要看一看這奇形怪狀的陶窯燒製出來的陶器有什麽特別之處。
而在劉元決定修建陶棚和陶房後,這些百姓也都自告奮勇,紛紛要來幫忙。先前劉芳等人清理陶土時砍伐的樹木此刻正好用來搭建陶棚,眾人情緒很高,隻用了兩日的時光便搭建完畢。陶屋則要慢了一些,二十多間茅草屋依次排開,又用去了半月時間。最後,劉元又讓人在外圍圍了一圈竹柵欄,整個窯廠這才初具規模。
窯廠落成的當晚,劉元又在亭部舉辦了篝火夜會以作慶賀,同時也是為了感謝亭內百姓的支持。劉元購買了米酒,又狩獵了野豬,百姓們載歌載舞,整個夜會熱鬧非凡。劉元給王老倒了一杯米酒,他舉碗而道:“王老,元有個不情之請。”
“劉亭長您請說。”王老一飲而盡,含笑捋胡說道。
“元想請您留在亭內,這陶窯的生產還需您來輔佐元。”劉元拱手,懇請的說道。日後批量生產陶器,自然需要老練之人主管大局,劉元不可能讓呂雉如此拋頭露麵,這王老正是不二人員。
“嗬嗬。”王老深沉一笑,他怎會不知劉元的打算?王老伸了一個懶腰,歎了一口氣,說道:“看來小老兒這身子骨呀,還要再燒幾年的窯嘍。”
聞言,劉元也是欣喜,他當即再次行禮,拜謝道:“多謝王老。”王老願意留下,這也讓他安心了許多。
篝火夜會劉元也是與民同樂,在百姓的打趣聲中,他與呂雉合唱了一首山歌,將這夜會的氛圍推到了頂點。這一夜,月明星稀、一閃而過。到了次日,劉元趕著牛車,載上燒製的陶窯,匆匆去了呂府。畢竟陶窯乃呂府出資,這改進的效果,他也需讓呂太公心中有知。
剛剛進了呂府,劉元便聽到堂中呂太公怒聲訓斥,他眉頭一蹙,於是走了進去。呂太公見到劉元到來,麵上的怒氣這才按捺了下去,他勉強的露出笑容,說道:“賢婿來了啊。”
劉元拱手行禮後,這才發現堂中還有一男子,約三十出頭,麵貌堅毅,頗有風範。他微微一怔,沉聲說道:“小婿見過嶽父。”
呂太公頷首,隨後又瞪視著堂中男子,說道:“你這不孝子,這便是沛縣的德才,你妹妹的夫君,泗水亭的亭長。”
“原來是賢弟。”男子微微一笑,拱手說道。
“賢婿啊,這就是我那悔婚的不孝子,雉兒的兄長,呂澤。”呂太公歎息的說道,似乎還在生著悶氣。
呂澤?劉元心中驚訝,原來這男子就是呂澤!
感謝醉臥平生和寒雨秋淩的打賞。上夜班,更新晚了些。本書扣扣群:4-5-0-5-2-0-2-1-9,歡迎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