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迴京過年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 作者:南丐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龍國國內。
工人還好招一些。
現在的管理人才真的非常難找。
幸好李有福提前就讓手下在香港大力招聘學曆高的管理型人才。
現在內地隻要是知識分子。
基本上都被國營單位給瓜分了。
很難招到高級的管理型人才。
即便他給出的工資比國營單位高得多。
但是大家對於鐵飯碗的觀念深入人心。
很多人都擔心私人企業沒有保障。
其實他們不知道。
對於普通人來說。
真正沒有保障的往往是那些國營單位。
隻不過他們不像李有福知道後麵的形勢。
以為鐵飯碗真的就是鐵飯碗。
甚至是可以傳承的鐵飯碗。
李有福和鍾楚紅迴到京城。
老媽王秀清高興壞了。
她拉著鍾楚紅的手。
開心地說道:“紅紅。
累了吧!
快進屋歇歇。
烤烤火。
家裏燒著爐子的。
喝口熱水暖暖身子。”
“紅紅,你先跟老媽上去吧。
我停好車子再上來!”
停好車子。
李有福打開後備箱。
裏麵是塞得滿滿當當的各種肉類。
野雞肉、野兔肉、野豬肉、山羊肉。
還有和牛肉。
李有福用兩個大袋子裝著提上樓去。
放在了老爸老媽住的房間裏麵。
他當年分的房子就在隔壁。
這也是現在他和鍾楚紅住的地方。
不過李有福已經叫人在修繕四合院了。
他修繕的是一套三進的四合院。
準備修繕好、翻新過後。
全家就搬到四合院裏麵去住。
翻新四合院。
還是老陳幫他找的人。
不過現在離修繕完還早著呢。
修繕四合院,他選擇的是省心省力的 包工包料。
這樣他就什麽都不用負責。
所有材料讓對方去弄 ,雖然這樣對方會賺得更多一點。
但對李有福來說 ,他根本不在乎這一點小錢。
將兩個袋子放在房間裏麵。
他轉身又迴到樓下。
繼續從後備箱裏麵往外拉各種野味肉食。
這次他提了三個口袋。
三個口袋裏麵裝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一隻七八斤重的肥野兔。
一隻飛龍野雞。
一條野山羊腿。
十斤野豬肉。
十斤和牛肉。
這些東西是分別送給大哥家、還有大姐、二姐家過年的東西。
裝東西的時候。
他運用催眠之力在附近檢查了一遍。
趁著四周沒人。
他又向後備箱裏麵放了一些野味在裏麵。
反正鍾楚紅隻知道他當初整個後備箱裏裝了滿滿的各種野味。
至於這些東西有多少隻。
有多少斤。
她根本就沒有具體的數量。
東西提到樓上。
他對王秀清說道:“老媽。
這三個袋子裏麵裝的東西是送給大哥、大姐和二姐的。
他們每家一個口袋。
紅紅。
走。
咱們去上河村。
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還有幾位叔伯、舅舅。
還有大姑家裏送一點過年的東西。”
鍾楚紅站起身來向王秀清說到:“媽。
我和有福去鄉下看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雖然兒子兒媳婦剛剛才迴來。
王秀清有些舍不得。
可是去鄉下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樣的事情她也不能夠阻止。
“那你去吧。
記得早點迴來。
晚飯就迴來吃。”
那現在就開始準備晚上的飯菜。
既然李有福,鍾楚紅要走,王秀清也要開始準備處理李有福拿迴家的這些野味了。
李有福帶著鍾楚紅先去了秦家村的大姑家。
現在大姑父劉文喜家日子也過得非常不錯了。
自從成為秦家村竹編廠的負責人之後。
大姑家的日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表姐劉小梅、二表姐劉小菊都已經早就成家了。
三表哥劉小紅同樣也早就成家。
現在孩子都在讀初中了。
李有福帶著鍾楚紅來到大姑家。
當年木訥、膽小謹慎的劉文喜現在也變得意氣風發,一副成功人士的派頭。
跟當年李有福剛見他時相比。
完全是徹底的變了一個人。
大姑李君苗見了鍾楚紅和李有福也非常高興。
非要拉兩人在家裏麵吃飯。
現在的他們同樣早就不是住在以前那破舊的院子裏了。
而是住上了多年前村裏修建的新式房子。
婉拒了大姑大姑父讓他們兩個人留下吃飯的熱情邀請。
同樣留下了一袋野味肉食。
告別大姑一家。
李有福帶著鍾楚紅開車來到上河村。
李有福和鍾楚紅先來到外公外婆家。
車子剛停穩。
外公就聽到動靜迎了出來。
看到外孫和孫媳婦。
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哎呀。
我的乖外孫和外孫媳婦可算來了!”
外婆也小跑著從屋裏出來。
拉著鍾楚紅的手。
眼裏滿是疼愛:“紅紅。
一路冷壞了吧。
快進屋坐。”
一進家門。
熱氣撲麵而來。
牆上掛著的老照片記錄著這個家的歲月。
李有福把帶來的野味放在一邊。
笑著說:“外公、外婆。
這些都是給你們過年準備的。
有野豬肉、野兔。
還有和牛肉。
你們平時多補補。”
外公笑著拍了拍李有福的肩膀:“有福啊。
你一直都這麽孝順。”
“我和你外婆可是沾了你不少的光。”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外婆拉著鍾楚紅聊家常。
從村裏的新變化。
到隔壁家孩子考上大學。
事無巨細地分享著。
李有福和外公則討論著村裏新修的灌溉渠。
以及來年的耕種計劃。
時間過得飛快。
到了告別的時候。
外公外婆不舍地把他們送到門口。
叮囑他們常迴來看看。
離開外公外婆家。
李有福和鍾楚紅來到爺爺奶奶家。
還沒進院子。
就聽到奶奶的聲音:“是有福迴來了嗎?”
爺爺也放下手中編了一半的竹筐。
滿臉笑意地迎出來。
奶奶看到鍾楚紅。
立刻拉著她進屋:“紅紅。
快讓奶奶看看。
瘦了沒?”
李有福把禮物提到廚房裏麵放好。
爺爺看著這些野味。
欣慰地說:“乖孫子。
現在我們的日子也好過了 ,不用再像以前那麽送東西了。”
奶奶則忙著從櫃子裏拿出自己做的點心。
讓他們嚐嚐。
李有福陪著爺爺坐在院子裏曬太陽。
聽爺爺講年輕時的故事。
從如何開墾荒地。
到為了讓一家人吃飽穿暖付出的艱辛。
鍾楚紅則在屋裏和奶奶一起包餃子。
奶奶手把手教她各種花樣。
還不時說著李有福小時候的趣事。
逗得鍾楚紅咯咯直笑。
天色漸晚。
李有福和鍾楚紅不得不告別爺爺奶奶。
離開時。
奶奶叮囑他們路上小心,並且在鍾楚紅在耳邊說讓她早點要個孩子。
坐在車上。
鍾楚紅靠在李有福肩上。
她臉色微紅的感慨地說:“今天真開心。
感覺好久沒有這麽溫暖的時光了。”
李有福握著她的手。
笑著說:“以後我們常迴來。”
兩人帶著滿滿的溫暖和迴憶。
向著家的方向駛去。
工人還好招一些。
現在的管理人才真的非常難找。
幸好李有福提前就讓手下在香港大力招聘學曆高的管理型人才。
現在內地隻要是知識分子。
基本上都被國營單位給瓜分了。
很難招到高級的管理型人才。
即便他給出的工資比國營單位高得多。
但是大家對於鐵飯碗的觀念深入人心。
很多人都擔心私人企業沒有保障。
其實他們不知道。
對於普通人來說。
真正沒有保障的往往是那些國營單位。
隻不過他們不像李有福知道後麵的形勢。
以為鐵飯碗真的就是鐵飯碗。
甚至是可以傳承的鐵飯碗。
李有福和鍾楚紅迴到京城。
老媽王秀清高興壞了。
她拉著鍾楚紅的手。
開心地說道:“紅紅。
累了吧!
快進屋歇歇。
烤烤火。
家裏燒著爐子的。
喝口熱水暖暖身子。”
“紅紅,你先跟老媽上去吧。
我停好車子再上來!”
停好車子。
李有福打開後備箱。
裏麵是塞得滿滿當當的各種肉類。
野雞肉、野兔肉、野豬肉、山羊肉。
還有和牛肉。
李有福用兩個大袋子裝著提上樓去。
放在了老爸老媽住的房間裏麵。
他當年分的房子就在隔壁。
這也是現在他和鍾楚紅住的地方。
不過李有福已經叫人在修繕四合院了。
他修繕的是一套三進的四合院。
準備修繕好、翻新過後。
全家就搬到四合院裏麵去住。
翻新四合院。
還是老陳幫他找的人。
不過現在離修繕完還早著呢。
修繕四合院,他選擇的是省心省力的 包工包料。
這樣他就什麽都不用負責。
所有材料讓對方去弄 ,雖然這樣對方會賺得更多一點。
但對李有福來說 ,他根本不在乎這一點小錢。
將兩個袋子放在房間裏麵。
他轉身又迴到樓下。
繼續從後備箱裏麵往外拉各種野味肉食。
這次他提了三個口袋。
三個口袋裏麵裝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一隻七八斤重的肥野兔。
一隻飛龍野雞。
一條野山羊腿。
十斤野豬肉。
十斤和牛肉。
這些東西是分別送給大哥家、還有大姐、二姐家過年的東西。
裝東西的時候。
他運用催眠之力在附近檢查了一遍。
趁著四周沒人。
他又向後備箱裏麵放了一些野味在裏麵。
反正鍾楚紅隻知道他當初整個後備箱裏裝了滿滿的各種野味。
至於這些東西有多少隻。
有多少斤。
她根本就沒有具體的數量。
東西提到樓上。
他對王秀清說道:“老媽。
這三個袋子裏麵裝的東西是送給大哥、大姐和二姐的。
他們每家一個口袋。
紅紅。
走。
咱們去上河村。
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還有幾位叔伯、舅舅。
還有大姑家裏送一點過年的東西。”
鍾楚紅站起身來向王秀清說到:“媽。
我和有福去鄉下看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雖然兒子兒媳婦剛剛才迴來。
王秀清有些舍不得。
可是去鄉下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樣的事情她也不能夠阻止。
“那你去吧。
記得早點迴來。
晚飯就迴來吃。”
那現在就開始準備晚上的飯菜。
既然李有福,鍾楚紅要走,王秀清也要開始準備處理李有福拿迴家的這些野味了。
李有福帶著鍾楚紅先去了秦家村的大姑家。
現在大姑父劉文喜家日子也過得非常不錯了。
自從成為秦家村竹編廠的負責人之後。
大姑家的日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表姐劉小梅、二表姐劉小菊都已經早就成家了。
三表哥劉小紅同樣也早就成家。
現在孩子都在讀初中了。
李有福帶著鍾楚紅來到大姑家。
當年木訥、膽小謹慎的劉文喜現在也變得意氣風發,一副成功人士的派頭。
跟當年李有福剛見他時相比。
完全是徹底的變了一個人。
大姑李君苗見了鍾楚紅和李有福也非常高興。
非要拉兩人在家裏麵吃飯。
現在的他們同樣早就不是住在以前那破舊的院子裏了。
而是住上了多年前村裏修建的新式房子。
婉拒了大姑大姑父讓他們兩個人留下吃飯的熱情邀請。
同樣留下了一袋野味肉食。
告別大姑一家。
李有福帶著鍾楚紅開車來到上河村。
李有福和鍾楚紅先來到外公外婆家。
車子剛停穩。
外公就聽到動靜迎了出來。
看到外孫和孫媳婦。
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哎呀。
我的乖外孫和外孫媳婦可算來了!”
外婆也小跑著從屋裏出來。
拉著鍾楚紅的手。
眼裏滿是疼愛:“紅紅。
一路冷壞了吧。
快進屋坐。”
一進家門。
熱氣撲麵而來。
牆上掛著的老照片記錄著這個家的歲月。
李有福把帶來的野味放在一邊。
笑著說:“外公、外婆。
這些都是給你們過年準備的。
有野豬肉、野兔。
還有和牛肉。
你們平時多補補。”
外公笑著拍了拍李有福的肩膀:“有福啊。
你一直都這麽孝順。”
“我和你外婆可是沾了你不少的光。”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外婆拉著鍾楚紅聊家常。
從村裏的新變化。
到隔壁家孩子考上大學。
事無巨細地分享著。
李有福和外公則討論著村裏新修的灌溉渠。
以及來年的耕種計劃。
時間過得飛快。
到了告別的時候。
外公外婆不舍地把他們送到門口。
叮囑他們常迴來看看。
離開外公外婆家。
李有福和鍾楚紅來到爺爺奶奶家。
還沒進院子。
就聽到奶奶的聲音:“是有福迴來了嗎?”
爺爺也放下手中編了一半的竹筐。
滿臉笑意地迎出來。
奶奶看到鍾楚紅。
立刻拉著她進屋:“紅紅。
快讓奶奶看看。
瘦了沒?”
李有福把禮物提到廚房裏麵放好。
爺爺看著這些野味。
欣慰地說:“乖孫子。
現在我們的日子也好過了 ,不用再像以前那麽送東西了。”
奶奶則忙著從櫃子裏拿出自己做的點心。
讓他們嚐嚐。
李有福陪著爺爺坐在院子裏曬太陽。
聽爺爺講年輕時的故事。
從如何開墾荒地。
到為了讓一家人吃飽穿暖付出的艱辛。
鍾楚紅則在屋裏和奶奶一起包餃子。
奶奶手把手教她各種花樣。
還不時說著李有福小時候的趣事。
逗得鍾楚紅咯咯直笑。
天色漸晚。
李有福和鍾楚紅不得不告別爺爺奶奶。
離開時。
奶奶叮囑他們路上小心,並且在鍾楚紅在耳邊說讓她早點要個孩子。
坐在車上。
鍾楚紅靠在李有福肩上。
她臉色微紅的感慨地說:“今天真開心。
感覺好久沒有這麽溫暖的時光了。”
李有福握著她的手。
笑著說:“以後我們常迴來。”
兩人帶著滿滿的溫暖和迴憶。
向著家的方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