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拜年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 作者:南丐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年初一,晨曦還未完全驅散夜色的朦朧。
北京城軋鋼廠宿舍樓區已然被此起彼伏、劈裏啪啦的鞭炮聲喚醒。
那聲音就像熱鬧的鼓點,敲出了濃濃的年味。
李有福輕手輕腳地從溫暖的被窩裏鑽出來。
他動作極緩,生怕弄出一點聲響,驚擾了身旁還在熟睡的鍾楚紅。
他走到衣櫃前,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件熨燙得平平整整的中山裝。
仔細地穿上,整理好衣領後,他深吸一口氣。
帶著滿心的歡喜,轉身邁向父母的房間。
一推開門,李有福臉上就堆滿了笑容。
恭敬又親切地說道:“爸,媽,新年好!”
李君豪正坐在火爐邊,瞧見小兒子走進來。
欣慰的笑容瞬間在臉上綻放開來。
他抬手,重重地拍了拍李有福的肩膀。
聲音裏滿是期許:“好小子,新年好!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王秀清也趕忙走到床邊,彎下腰。
從枕頭底下摸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一把塞進李有福手裏。
笑著說:“拿著,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
就在這時,大哥李佑鑫邁著大步走進房間。
聲音洪亮得如同洪鍾:“爸,媽,給你們拜年啦,新的一年身體健健康康!”
李佑樂聽到外麵的動靜,像隻歡快的小鹿。
從自己房間裏蹦蹦跳跳地跑了出來。
她幾步就來到王秀清身邊,親昵地抱住母親的胳膊。
撒嬌道:“爸爸媽媽新年好!”
李君豪和王秀清看著眼前懂事又可愛的孩子們。
臉上的笑容怎麽也藏不住,眼睛都眯成了縫。
趕忙一一給他們發紅包。
“爺爺奶奶新年好!”
李傳耀這小家夥最後一個從門外跑了進來。
他走到李君豪和王秀清麵前,“撲通”一聲跪下。
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瞬間便收獲了兩個紅包。
拜完年後,李佑樂和李傳耀結伴來到李有福和鍾楚紅的房間。
李傳耀嘴甜,率先開口:“叔叔,嬸嬸,新年好!”
李佑樂也緊跟其後,脆生生地說道:“哥,嫂子,新年好呀!”
李有福和鍾楚紅笑著迴應。
鍾楚紅走到櫃子前,打開櫃門,拿出準備好的紅包遞給他們。
溫柔地說:“耀耀又長高啦,佑樂也越來越漂亮,拿著紅包,想買啥就買啥。”
一家人收拾停當,準備出門。
剛走出宿舍樓,就看見鄰居家的孩子們在空地上興高采烈地放鞭炮。
孩子們看到李有福一家,立馬停下手中的動作。
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脆生生地喊:“叔叔阿姨新年好!李爺爺李奶奶新年好!”
李有福和鍾楚紅連忙笑著迴應。
伸手從口袋裏掏出早就備好的小麵額紅包,遞給孩子們。
說道:“新年好,都要開開心心長大啊!”
一路上,鄰裏們紛紛互相拱手拜年。
“新年好”的祝福聲不絕於耳,喜慶的氛圍彌漫在整個宿舍樓區。
隨後,李有福一家坐上他那輛鋥亮的轎車。
前往上河村給爺爺奶奶拜年。
李有福穩穩地坐在駕駛座上,雙手握住方向盤。
眼神專注地看著前方。
大哥李佑鑫坐在副駕駛座上,思緒飄迴到小時候過年的趣事。
臉上不自覺地露出笑容,興致勃勃地講著那些難忘的過往。
李傳耀和李佑樂興奮地趴在後座車窗邊。
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外麵飛速掠過的景色,嘰嘰喳喳地討論個不停。
鍾楚紅和彭德梅坐在後排,輕聲聊著家常。
時不時被彼此的話語逗得發出陣陣笑聲。
到了上河村,一家人徑直先去了爺爺奶奶家。
一進院子,李傳耀和李佑樂就像兩隻歸巢的小鳥。
飛奔到爺爺奶奶身邊。
李傳耀喊道:“太爺爺,太奶奶,新年好!”
李佑樂也跟著叫:“爺爺,奶奶,我們來給你們拜年啦!”
爺爺奶奶看著許久未見的孩子們,臉上笑開了花。
奶奶伸手緊緊拉著他們,問長問短,眼裏滿是疼愛。
李君豪和王秀清帶著家人恭恭敬敬地給老人磕頭拜年。
隨後把從城裏帶來的點心和年貨一一擺出來。
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炕頭,吃著奶奶做的糖瓜。
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過去一年的生活點滴。
從爺爺奶奶家出來,李有福一家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大伯、二伯、四叔家拜年。
每到一家,都是熱情的迎接、親切的問候和熱鬧的交談。
最後,一家人來到了外公王德鬆家。
雖說按風俗去外公家拜年一般在初二。
但李有福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住在同一個村子。
所以他們每年都是先去爺爺家,最後一站就到外公外婆家。
幾個舅舅家也一並拜訪了,第二天便不再前往。
外公家的院子裏熱鬧非凡,舅舅們和表兄弟們都在。
一進門,大家就互相拱手拜年,歡聲笑語不斷。
李傳耀和表兄弟們很快就打成一片。
一起在院子裏放鞭炮、玩遊戲,小小的身影在院子裏穿梭。
歡樂的笑聲在空中迴蕩。
大人們則圍坐在堂屋,桌上擺著熱氣騰騰的茶水。
大家一邊喝茶,一邊談論著新一年的計劃和打算。
下午,李有福一家和大伯、二伯、四叔家的所有男丁全部前往上河村後山上的墳山拜年。
李有福來的時候,車裏就裝了不少鞭炮。
這些年上河村日子越過越好,幾個叔伯家裏買的鞭炮同樣不少。
鄉下的墳墓不像城裏那樣集中在一起。
往往是這個山頭埋兩個,那個山頭埋一個。
每到一座需要上墳的墳墓前。
就有老一輩人向後輩們解說這是某某祖宗的墳墓。
大家先是動手除草,接著點上香燭,恭恭敬敬地祭拜。
燃燒紙錢,最後點燃鞭炮。
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仿佛是在向逝去的先輩們傳遞著新年的問候。
在墳山上上墳,李有福不禁想起後世大城市裏的情景。
後世那些墳墓居然能賣出天價,小小一個位置,價格比房子還貴。
最關鍵的是還有期限,十年或者二十年後,又需要續費。
相比起來,現在還算好的,起碼死得起人,看得起病。
到了後世,真的是活也活不起,死也死不起,進醫院同樣進不起。
最可憐的就是窮人了,生前買不起房,死後買不起墓。
最最關鍵的是,沒錢想隨便葬到江裏去,居然還違法。
想到這兒,李有福不禁搖了搖頭,輕輕歎了口氣。
大年初二,天還沒亮,李有福一家就又忙碌起來。
今天要去秦家村大姑李君苗家拜年。
大家都想早點出發,早去早迴。
吃過早飯,一家人帶著給大姑精心準備的禮物。
再次踏上了拜年的路途。
一路上,陽光灑在雪後的大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仿佛也在為這新年增添一份喜慶。
到了大姑家,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大姑和姑父早早就在門口迎接,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圍坐在擺滿美食的桌前。
享受著新年的歡樂與溫馨。
中午,在大姑家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
一家人這才心滿意足地坐李有福的車迴家。
車子緩緩啟動,身後的村莊漸漸遠去。
但新年的溫暖和親情的羈絆,卻深深印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北京城軋鋼廠宿舍樓區已然被此起彼伏、劈裏啪啦的鞭炮聲喚醒。
那聲音就像熱鬧的鼓點,敲出了濃濃的年味。
李有福輕手輕腳地從溫暖的被窩裏鑽出來。
他動作極緩,生怕弄出一點聲響,驚擾了身旁還在熟睡的鍾楚紅。
他走到衣櫃前,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件熨燙得平平整整的中山裝。
仔細地穿上,整理好衣領後,他深吸一口氣。
帶著滿心的歡喜,轉身邁向父母的房間。
一推開門,李有福臉上就堆滿了笑容。
恭敬又親切地說道:“爸,媽,新年好!”
李君豪正坐在火爐邊,瞧見小兒子走進來。
欣慰的笑容瞬間在臉上綻放開來。
他抬手,重重地拍了拍李有福的肩膀。
聲音裏滿是期許:“好小子,新年好!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王秀清也趕忙走到床邊,彎下腰。
從枕頭底下摸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一把塞進李有福手裏。
笑著說:“拿著,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
就在這時,大哥李佑鑫邁著大步走進房間。
聲音洪亮得如同洪鍾:“爸,媽,給你們拜年啦,新的一年身體健健康康!”
李佑樂聽到外麵的動靜,像隻歡快的小鹿。
從自己房間裏蹦蹦跳跳地跑了出來。
她幾步就來到王秀清身邊,親昵地抱住母親的胳膊。
撒嬌道:“爸爸媽媽新年好!”
李君豪和王秀清看著眼前懂事又可愛的孩子們。
臉上的笑容怎麽也藏不住,眼睛都眯成了縫。
趕忙一一給他們發紅包。
“爺爺奶奶新年好!”
李傳耀這小家夥最後一個從門外跑了進來。
他走到李君豪和王秀清麵前,“撲通”一聲跪下。
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瞬間便收獲了兩個紅包。
拜完年後,李佑樂和李傳耀結伴來到李有福和鍾楚紅的房間。
李傳耀嘴甜,率先開口:“叔叔,嬸嬸,新年好!”
李佑樂也緊跟其後,脆生生地說道:“哥,嫂子,新年好呀!”
李有福和鍾楚紅笑著迴應。
鍾楚紅走到櫃子前,打開櫃門,拿出準備好的紅包遞給他們。
溫柔地說:“耀耀又長高啦,佑樂也越來越漂亮,拿著紅包,想買啥就買啥。”
一家人收拾停當,準備出門。
剛走出宿舍樓,就看見鄰居家的孩子們在空地上興高采烈地放鞭炮。
孩子們看到李有福一家,立馬停下手中的動作。
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脆生生地喊:“叔叔阿姨新年好!李爺爺李奶奶新年好!”
李有福和鍾楚紅連忙笑著迴應。
伸手從口袋裏掏出早就備好的小麵額紅包,遞給孩子們。
說道:“新年好,都要開開心心長大啊!”
一路上,鄰裏們紛紛互相拱手拜年。
“新年好”的祝福聲不絕於耳,喜慶的氛圍彌漫在整個宿舍樓區。
隨後,李有福一家坐上他那輛鋥亮的轎車。
前往上河村給爺爺奶奶拜年。
李有福穩穩地坐在駕駛座上,雙手握住方向盤。
眼神專注地看著前方。
大哥李佑鑫坐在副駕駛座上,思緒飄迴到小時候過年的趣事。
臉上不自覺地露出笑容,興致勃勃地講著那些難忘的過往。
李傳耀和李佑樂興奮地趴在後座車窗邊。
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外麵飛速掠過的景色,嘰嘰喳喳地討論個不停。
鍾楚紅和彭德梅坐在後排,輕聲聊著家常。
時不時被彼此的話語逗得發出陣陣笑聲。
到了上河村,一家人徑直先去了爺爺奶奶家。
一進院子,李傳耀和李佑樂就像兩隻歸巢的小鳥。
飛奔到爺爺奶奶身邊。
李傳耀喊道:“太爺爺,太奶奶,新年好!”
李佑樂也跟著叫:“爺爺,奶奶,我們來給你們拜年啦!”
爺爺奶奶看著許久未見的孩子們,臉上笑開了花。
奶奶伸手緊緊拉著他們,問長問短,眼裏滿是疼愛。
李君豪和王秀清帶著家人恭恭敬敬地給老人磕頭拜年。
隨後把從城裏帶來的點心和年貨一一擺出來。
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炕頭,吃著奶奶做的糖瓜。
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過去一年的生活點滴。
從爺爺奶奶家出來,李有福一家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大伯、二伯、四叔家拜年。
每到一家,都是熱情的迎接、親切的問候和熱鬧的交談。
最後,一家人來到了外公王德鬆家。
雖說按風俗去外公家拜年一般在初二。
但李有福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住在同一個村子。
所以他們每年都是先去爺爺家,最後一站就到外公外婆家。
幾個舅舅家也一並拜訪了,第二天便不再前往。
外公家的院子裏熱鬧非凡,舅舅們和表兄弟們都在。
一進門,大家就互相拱手拜年,歡聲笑語不斷。
李傳耀和表兄弟們很快就打成一片。
一起在院子裏放鞭炮、玩遊戲,小小的身影在院子裏穿梭。
歡樂的笑聲在空中迴蕩。
大人們則圍坐在堂屋,桌上擺著熱氣騰騰的茶水。
大家一邊喝茶,一邊談論著新一年的計劃和打算。
下午,李有福一家和大伯、二伯、四叔家的所有男丁全部前往上河村後山上的墳山拜年。
李有福來的時候,車裏就裝了不少鞭炮。
這些年上河村日子越過越好,幾個叔伯家裏買的鞭炮同樣不少。
鄉下的墳墓不像城裏那樣集中在一起。
往往是這個山頭埋兩個,那個山頭埋一個。
每到一座需要上墳的墳墓前。
就有老一輩人向後輩們解說這是某某祖宗的墳墓。
大家先是動手除草,接著點上香燭,恭恭敬敬地祭拜。
燃燒紙錢,最後點燃鞭炮。
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仿佛是在向逝去的先輩們傳遞著新年的問候。
在墳山上上墳,李有福不禁想起後世大城市裏的情景。
後世那些墳墓居然能賣出天價,小小一個位置,價格比房子還貴。
最關鍵的是還有期限,十年或者二十年後,又需要續費。
相比起來,現在還算好的,起碼死得起人,看得起病。
到了後世,真的是活也活不起,死也死不起,進醫院同樣進不起。
最可憐的就是窮人了,生前買不起房,死後買不起墓。
最最關鍵的是,沒錢想隨便葬到江裏去,居然還違法。
想到這兒,李有福不禁搖了搖頭,輕輕歎了口氣。
大年初二,天還沒亮,李有福一家就又忙碌起來。
今天要去秦家村大姑李君苗家拜年。
大家都想早點出發,早去早迴。
吃過早飯,一家人帶著給大姑精心準備的禮物。
再次踏上了拜年的路途。
一路上,陽光灑在雪後的大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仿佛也在為這新年增添一份喜慶。
到了大姑家,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大姑和姑父早早就在門口迎接,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圍坐在擺滿美食的桌前。
享受著新年的歡樂與溫馨。
中午,在大姑家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
一家人這才心滿意足地坐李有福的車迴家。
車子緩緩啟動,身後的村莊漸漸遠去。
但新年的溫暖和親情的羈絆,卻深深印在了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