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順利承包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 作者:南丐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主任聽了李有福的話,臉上露出一絲猶豫。
他心裏清楚李有福說的有道理,可上級領導隱晦傳達的期望是承包費越多越好,自己實在很難輕易讓步。
“李老板,你說的確實在理。可這差距太大,我實在難以向上麵交代啊。”張主任一臉無奈地說道。
李有福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詳細的市場調研報告和成本預算表,遞到張主任麵前。
“張主任,您看看這份報告。這四個廠目前的負債情況、設備老化程度以及市場競爭力的缺失,都表明它們在當前狀態下價值有限。
我接手後,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設備更新、技術升級和市場拓展,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承包費過高,工廠運營初期就會麵臨巨大的資金壓力,不利於長期發展。
但要是發展好了,未來給區裏創造的稅收和就業機會,將遠超這眼前的承包費差額。”
張主任接過報告,認真地翻閱起來,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
過了許久,他放下報告,歎了口氣說:“李老板,看得出你是真心想把這幾個廠盤活。這樣吧,八百萬,這已經是我能爭取的極限了,再多我真的沒辦法了。”
李有福心中暗自欣喜,表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
思考片刻後,他點點頭說:“行,張主任。就衝您這份為工廠和工人著想的心意,八百萬就八百萬。不過在合同裏,我希望能明確保障工廠的自主經營權,區裏盡量減少對日常運營的幹預。”
“由於這四個廠的廠房太過破舊,機器也太過老化,那些機器我不打算用,準備全部換成新的先進機器。”
“而且我想要另外挑選地方修建新的廠房,修建新的宿舍區,以後會讓工人們住在更加寬敞明亮、有廁所的宿舍樓裏麵,在寬敞明亮的廠房裏麵上班。這樣應該能夠提升他們的生產效益。”
“原廠房這一片地址就屬於我了,我想來幹什麽就用來幹什麽,政府不得幹涉。”
“反正我接手的普通工人,我保證一個都不會辭退,他們以後在廠裏的工資絕對不會比以前更低,隻會更高,並且是越來越高。”
張主任連忙答應,隨後雙方就合同的具體條款展開了細致的討論。
從工人的福利待遇、工作製度,到工廠的發展規劃、利潤分配,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
經過幾個小時的談判,合同條款終於敲定。
簽約儀式在工廠的會議室裏舉行,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
李有福和張主任分別代表承包方和廠方,在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廠方代表、工人代表也依次簽字見證。
當筆落下的那一刻,會議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外麵等候的工人們也歡唿起來。
他們知道,工廠的命運即將迎來新的轉折。
承包手續剛一完成,李有福便立刻行動起來。
他先安排財務人員籌備資金,三天之後補發工人們三個月的工資。
同時讓大家通知今天沒有來的工人,三天之後務必到廠裏麵來一趟。
與此同時,李有福大手一揮,從東方、九州、環球、信達等四家房開公司的施工隊抽調一部分人,開始從深圳啟程奔赴北京。
這些施工隊迅速在四個廠區的外圍拉起圍牆,一方麵保障工廠的安全,另一方麵也象征著新的開始。
圍牆一點點豎起,工人們幹勁十足,仿佛在構築一道通往未來的屏障。
緊接著,李有福前往長河公社,與公社領導和沿河大隊當大隊長的二伯商議購買土地事宜。
來到公社辦公室,李有福向眾人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二伯一臉驚訝,眼睛瞪得老大,說道:“有福啊,那片地可都是荒地,又偏,買那麽多地來幹啥呀?”
李有福笑著解釋道:“二伯,您別看現在是荒地,以後可有大用處。現在的地價多便宜呀,我打算在那兒建全新的廠房,擴大生產規模。
而且啊,我還計劃以後在河邊建一些特色的河景房。
您想想,一樓二樓三樓都能直接在家中就甩魚竿釣魚,這對那些喜歡釣魚的人來說,得多有吸引力啊。
隻要把地基和一樓的防水做好,不怕漲水,以後肯定好賣。”
李有福一開口,就要購買上千畝的土地,這氣魄讓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
公社領導聽了,眼中露出一絲疑慮:“這地雖然現在不值錢,但賣出去了,以後要是發展起來,我們會不會虧了呀?”
李有福耐心地分析道:“領導,這片地位置偏遠,目前確實沒什麽價值。但我的工廠建成後,能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土地自然就增值了。
而且我給出的價格,五塊錢一平方米,在現在的行情下,也是合理的。”
“那些工人買地皮,買一百平方兩百平方,他們買少數都是五塊一平方,我大批量的買,沒有讓你優惠,依然是五塊錢一平方。
而且這不是田地,這是荒地,除了我,絕對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會出這麽高的價格。”
“再說了,等工廠的房建起來,還能吸引更多的人來這邊,對公社的發展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流和協商,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
李有福以當時城市工人到郊區購買土地建房的行價,五塊錢一平方的價格,圈下了一大片長長的土地。
站在這片荒地上,李有福望著滔滔的河水,心中滿是憧憬。
靠河的一麵修建一長串的河景房,在前麵就是修建工人的宿舍區,再往前那就是四個廠房的廠區了。
雖然眼前還是一片荒地,但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林立的廠房和暢銷的河景房,那熱鬧繁華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
迴到工廠,李有福馬不停蹄地召集新的管理團隊,開始製定新廠房的建設計劃和舊廠的改造方案。
他親自參與設計,每一個線條、每一處布局都仔細考量,力求新廠房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同時融入現代化的生產理念。
對於河景房的建設,他更是找來了業內頂尖的專業設計師,與他們圍坐在一起,熱烈地探討如何打造出獨特的、符合釣魚愛好者需求的居住環境。
至於那四間舊廠房所在的上千畝土地,則是全部規劃修建成商業區和住宅區,一幅宏偉的發展藍圖在他心中徐徐展開。
在忙碌中,三天時間一晃而過,補發工資的日子到了。
工人們一大早就來到工廠,排著整齊的隊伍,臉上洋溢著期待和喜悅。
他們交頭接耳,談論著新的變化和未來的生活。
當他們拿到久違的工資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對李有福的感激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
他心裏清楚李有福說的有道理,可上級領導隱晦傳達的期望是承包費越多越好,自己實在很難輕易讓步。
“李老板,你說的確實在理。可這差距太大,我實在難以向上麵交代啊。”張主任一臉無奈地說道。
李有福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詳細的市場調研報告和成本預算表,遞到張主任麵前。
“張主任,您看看這份報告。這四個廠目前的負債情況、設備老化程度以及市場競爭力的缺失,都表明它們在當前狀態下價值有限。
我接手後,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設備更新、技術升級和市場拓展,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承包費過高,工廠運營初期就會麵臨巨大的資金壓力,不利於長期發展。
但要是發展好了,未來給區裏創造的稅收和就業機會,將遠超這眼前的承包費差額。”
張主任接過報告,認真地翻閱起來,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
過了許久,他放下報告,歎了口氣說:“李老板,看得出你是真心想把這幾個廠盤活。這樣吧,八百萬,這已經是我能爭取的極限了,再多我真的沒辦法了。”
李有福心中暗自欣喜,表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
思考片刻後,他點點頭說:“行,張主任。就衝您這份為工廠和工人著想的心意,八百萬就八百萬。不過在合同裏,我希望能明確保障工廠的自主經營權,區裏盡量減少對日常運營的幹預。”
“由於這四個廠的廠房太過破舊,機器也太過老化,那些機器我不打算用,準備全部換成新的先進機器。”
“而且我想要另外挑選地方修建新的廠房,修建新的宿舍區,以後會讓工人們住在更加寬敞明亮、有廁所的宿舍樓裏麵,在寬敞明亮的廠房裏麵上班。這樣應該能夠提升他們的生產效益。”
“原廠房這一片地址就屬於我了,我想來幹什麽就用來幹什麽,政府不得幹涉。”
“反正我接手的普通工人,我保證一個都不會辭退,他們以後在廠裏的工資絕對不會比以前更低,隻會更高,並且是越來越高。”
張主任連忙答應,隨後雙方就合同的具體條款展開了細致的討論。
從工人的福利待遇、工作製度,到工廠的發展規劃、利潤分配,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
經過幾個小時的談判,合同條款終於敲定。
簽約儀式在工廠的會議室裏舉行,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
李有福和張主任分別代表承包方和廠方,在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廠方代表、工人代表也依次簽字見證。
當筆落下的那一刻,會議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外麵等候的工人們也歡唿起來。
他們知道,工廠的命運即將迎來新的轉折。
承包手續剛一完成,李有福便立刻行動起來。
他先安排財務人員籌備資金,三天之後補發工人們三個月的工資。
同時讓大家通知今天沒有來的工人,三天之後務必到廠裏麵來一趟。
與此同時,李有福大手一揮,從東方、九州、環球、信達等四家房開公司的施工隊抽調一部分人,開始從深圳啟程奔赴北京。
這些施工隊迅速在四個廠區的外圍拉起圍牆,一方麵保障工廠的安全,另一方麵也象征著新的開始。
圍牆一點點豎起,工人們幹勁十足,仿佛在構築一道通往未來的屏障。
緊接著,李有福前往長河公社,與公社領導和沿河大隊當大隊長的二伯商議購買土地事宜。
來到公社辦公室,李有福向眾人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二伯一臉驚訝,眼睛瞪得老大,說道:“有福啊,那片地可都是荒地,又偏,買那麽多地來幹啥呀?”
李有福笑著解釋道:“二伯,您別看現在是荒地,以後可有大用處。現在的地價多便宜呀,我打算在那兒建全新的廠房,擴大生產規模。
而且啊,我還計劃以後在河邊建一些特色的河景房。
您想想,一樓二樓三樓都能直接在家中就甩魚竿釣魚,這對那些喜歡釣魚的人來說,得多有吸引力啊。
隻要把地基和一樓的防水做好,不怕漲水,以後肯定好賣。”
李有福一開口,就要購買上千畝的土地,這氣魄讓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
公社領導聽了,眼中露出一絲疑慮:“這地雖然現在不值錢,但賣出去了,以後要是發展起來,我們會不會虧了呀?”
李有福耐心地分析道:“領導,這片地位置偏遠,目前確實沒什麽價值。但我的工廠建成後,能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土地自然就增值了。
而且我給出的價格,五塊錢一平方米,在現在的行情下,也是合理的。”
“那些工人買地皮,買一百平方兩百平方,他們買少數都是五塊一平方,我大批量的買,沒有讓你優惠,依然是五塊錢一平方。
而且這不是田地,這是荒地,除了我,絕對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會出這麽高的價格。”
“再說了,等工廠的房建起來,還能吸引更多的人來這邊,對公社的發展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流和協商,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
李有福以當時城市工人到郊區購買土地建房的行價,五塊錢一平方的價格,圈下了一大片長長的土地。
站在這片荒地上,李有福望著滔滔的河水,心中滿是憧憬。
靠河的一麵修建一長串的河景房,在前麵就是修建工人的宿舍區,再往前那就是四個廠房的廠區了。
雖然眼前還是一片荒地,但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林立的廠房和暢銷的河景房,那熱鬧繁華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
迴到工廠,李有福馬不停蹄地召集新的管理團隊,開始製定新廠房的建設計劃和舊廠的改造方案。
他親自參與設計,每一個線條、每一處布局都仔細考量,力求新廠房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同時融入現代化的生產理念。
對於河景房的建設,他更是找來了業內頂尖的專業設計師,與他們圍坐在一起,熱烈地探討如何打造出獨特的、符合釣魚愛好者需求的居住環境。
至於那四間舊廠房所在的上千畝土地,則是全部規劃修建成商業區和住宅區,一幅宏偉的發展藍圖在他心中徐徐展開。
在忙碌中,三天時間一晃而過,補發工資的日子到了。
工人們一大早就來到工廠,排著整齊的隊伍,臉上洋溢著期待和喜悅。
他們交頭接耳,談論著新的變化和未來的生活。
當他們拿到久違的工資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對李有福的感激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